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综同人)看你不顺眼 作者:慕容红苓(晋江vip2014.7.31完结) >

第31部分

(综同人)看你不顺眼 作者:慕容红苓(晋江vip2014.7.31完结)-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大早,众臣发现皇帝的脸上,嘴角有青痕,一看就知道是被人打的,再看看脸上青紫交加的十四爷,大家想乐却又不敢,暗暗猜测是不是这兄弟俩直接动手了。

    老圣人刚回宫,这二位就上手了,老圣人没上火什么的?默默地猜测了下老圣人发火时的情形,大家抖了抖,觉得还是别瞎想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康熙年间各地火熗装备比例在不断提高,数十万绿营兵也批量装备鸟熗,扩建鸟熗兵。但是,全国各地对鸟熗的装备数量、鸟熗兵的人员配额不相统一,出现混乱。针对这一状况,雍正帝开始对各地鸟熗兵的配置作明确的规定。

    雍正五年(1727年)议定:“官兵所用军需内鸟熗一项; 能冲锐折坚; 最为便利。内陆省份; 地势平坦; 利用弓矢;沿边沿海各省份; 山深林密; 利用鸟熗。将内陆省份; 每兵千名; 设鸟熗三百杆; 沿边沿海省份;每兵千名;设鸟熗四百杆。”鸟熗在军队中成为了制式装备,地位重要。

    雍正十年(1730年)议准: 福建省水路海面辽阔; 陆路山深林密。鸟熗一项最为利用;于定例每兵千名内设鸟熗四百之外; 再增设鸟熗一百杆。乾隆十五年(1750年)议准: 湖广武昌镇前后水师二营; 地界川江; 弓箭难于施展; 惟鸟熗极为便利; 照沿边沿海省份定例; 每兵千名; 设鸟熗四百杆。

    ——以上资料及文字出自毛宪民论文《清代火熗述略》

    鸟熗在清军中的地位已于火炮、弓箭并列,甚至超过弓箭。可以看到在云贵、河南等地鸟熗的装备率较高,直隶则较低;此外清军在关外的鸟熗装备也并不多,很多鸟熗甚至没有弯形熗托;各地土司掌管的地界中鸟熗也广泛使用。西藏鸟熗装备率约50%,四川大小金山、蒙古各部、回疆各部也大量使用火熗。作为制式装备,每一杆鸟熗都要注册编号,统一管理。清朝统治者对于火熗的威力还是相当认可的,他们当然也不愿意让此等“军中利器”流入民间让“反贼”掌握。之后的乾隆朝一直到道光朝,鸟熗的装备率在全国范围大致保持在50%这个比例左右。

    这是些关于清朝火器发展的状况,给大家当个参考。

    继续一肥章。

    嗯。晚安啦~

 第53章 红楼+新月(9)

    马上就要过年了;皇帝也忙,康熙想着暂时呢就不拿着他的那堆资料去烦雍正了,每日里只和黛玉一起成天地祸害紫禁城的猫狗房和暖房。

    大家看着各种宠溺黛玉的上皇,都有些吃味儿,“皇阿玛,儿子们大了;不需要你宠了,可儿子也有儿子和女儿啊,你喜欢女孩儿;我把自家的四个都送进宫来,还不行么?非得喜欢这么个小丫头子;真不知道她有什么好的?”

    大阿哥看着刚刚从花园子里回来的皇阿玛牵着黛玉回来;心里一酸;腹诽道。

    “来宫里看你额娘?看完了就赶紧回去吧。别四处乱跑,也别来朕这了,看着你们兄弟朕眼睛疼”康熙抬眼瞅了一下自己的大儿子,哈拉了两句就不理他了,转头和黛玉嘀嘀咕咕说个不停。

    “皇阿玛……儿子现在碍眼了,是不是?一个小丫头而已……儿子家里有四个丫头呢,阿玛你要是喜欢丫头,我都送进宫来,每天陪着你。”看着黛玉出去了,胤禵忍不住开了口,只是满腔的幽怨吓了康熙一跳。

    “行了,有事儿别来我这瞎晃悠,朕不想看到你们这群不孝子,”

    “行,行。儿子以后不来了还不行么?我今儿来可是老报信的,”眼珠子一转,他就转移了话题。

    “报信?报什么信儿?”

    “我听人说贾家要把他们的外甥女儿接回去贾家呢……”

    “行了,滚蛋,朕知道了。”直接挥手让走人。看着允禵远去的背影,康熙就一阵烦闷。刚回宫没多久,贤德妃就装作偶遇地在御花园撞上了散步的黛玉和上皇。

    自此,经常地偶遇和给黛玉送东西,吃的喝的玩的。看的上皇牙疼,直接命贤德妃以后别乱走动。皇后听说了上皇的口谕后,直接将贤德妃禁足一个月以示惩戒,这才让她安生下来了。

    其实元春也郁闷,从家里传来的消息说是林姑父年底上京述职,听说上皇已经允诺了他留京了。自家前朝没有助力,现在有个林姑父了,贾母的意思是让她在宫里好好跟黛玉打好关系,如果能把黛玉聘给宝玉的话,两家就更亲密了,林姑父就妥妥的是自己的助力了。

    她也觉得贾母的分析是对的,现下荣国府空有国公府的架子,前朝只一个王子腾,可是那是舅舅,不是亲爹,人家更多考虑的是王家的利益。王子腾虽然没有儿子,可是大房还有个王仁啊,虽说是不怎么争气,可好歹也是王家下一代唯一的一个儿子啊。

    林家就好了,林家没儿子,黛玉嫁进荣国府,那就是贾家人,林姑父不为自己的女儿女婿打算一番?

    可惜啊,自己只见了黛玉两次,一次还是在长春宫,只相互问候了几句,也没怎么说上亲密话。一次就是御花园了,本想着偶遇,再加上亲戚情分,上皇怎么着也会通融一下,可谁知,连话儿也没说上,上皇就带着黛玉回宫了,然后自己就被皇后娘娘禁足了。

    虽然她也知道自己是专门去撞黛玉去的,可是被说破了,在后宫好一阵子没脸,大家看到她都满满地是嘲讽。

    于是元春就真老老实实的在凤藻宫待了一阵子。实在是不想看到年贵妃,人家品级、家里的势力都比自己高,惹不起,只能躲着了。

    贾母听着元春那里进展不利,头一转,就递牌子求见太后了,她去求太后娘娘让黛玉来荣国府住一阵子,以慰思女之情,这是人道天伦,上皇总不能阻止了吧?

    “臣妇恭请太后娘娘金安。”年纪大了,颤颤巍巍地给太后行了礼。贾母真心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穿着朝服,可真心地重。

    “嬷嬷,快扶起来,你呀。那么客气干什么?我们都老了呀。也不说经常进宫来看看哀家。”太后娘娘虽然知道贾母不会无缘无故地进宫,不过来个积古的老人过来陪她说说话也是好的。

    人老了就显得孤单,儿子女儿的都大了,嫁人娶妻,在这个空荡荡的后宫连皇后这个儿媳都不怎么来了,她又不想看到那几个老对头的老脸,只能盼着外命妇来请安,和她说说话儿,解解闷儿。好吧,太后娘娘自发地忽略了她和皇帝斗法波及到了一大片,现下这样是她自己造成的。

    所以之前看着上皇带回来的黛玉,她很喜欢,小姑娘不怕人,也没什么图谋的,眼神清澈,没多少心眼儿。就让她更喜欢了。

    “说吧,来见哀家什么事儿?”闲话了几句后,看着欲言又止地贾母,太后娘娘贴心地开了口。

    “臣妇想见见我那可怜的外孙女儿。我三个子女中,最疼的唯我的女儿,可惜白发人送黑发人,现下,她只留下了这么个独苗苗儿,一想着没娘的孩子我的心就揪着揪着疼。”说着说着贾母就两行浊泪下来了。

    虽说她对黛玉有些算计,可是也算是有一份疼她的心,毕竟那是自己女儿的唯一骨血。自古婚姻结两姓之好,本来就有为了儿女幸福着想,也要为自家找最大利益的意思在里面。

    姑爷家没个儿子承嗣,玉儿以后出嫁了连个撑腰杆子的都没有,还不如嫁给自己的宝玉,他是个有大造化的,等他们有了孩子,过继一个就是了。这是她对林家求取黛玉的一个砝码。

    要说这贾母怎么会这么急切地想订下黛玉呢,主要是家里没钱闹的,自从皇上发布了可以省亲的旨意,家里的闹翻天了,要建省亲别墅,可是贾家如今只有个空架子,加上两房人各有各的算计,这不,省亲别墅建到一半儿,没钱了。

    王夫人去娘家哥哥那借来了二十万两,从薛家妹妹那里借来了三十万两,自以为娘家财大气粗地王夫人就把主意打到了黛玉头上。

    林家可是绝后了的,那么些家财最后还不是要被宗族或者皇家收回的,还不如给自己的元春使了。虽然她不是很乐意有个贾敏的女儿做儿媳,不过后来想着,以贾家的习惯,她能一直享受贾敏的女儿伺候几十年,那也不错。于是她就撺掇着贾母来宫里接黛玉了。

    好吧,暂时我们不说贾家人自说自话的本事到底有多强,且说黛玉这头,听说外祖母来了宫里。现下正在太后娘娘那里请安,她就一直坐立不安,和上皇打棋谱都不走心了。

    看着黛玉心不在焉,又放错了棋子儿,康熙一阵儿气闷,扔下了棋子,让人带着黛玉去慈宁宫了。

    “老圣人;玉儿……”看着脸色不愉地上皇,黛玉有些担心。

    “行了,朕知道贾府老太君来了,那是你的外祖母,你去见见是应该的。朕让琉璃带着你去慈宁宫。”

    “嗯,好。玉儿很快就回来,我们一起吃点心。您可别把我最爱的都吃完了啊。王姑姑,记得给我留,别让老圣人都吃完了。今儿金嬷嬷说是做她最拿手的萨其马来着。”边走,黛玉边吩咐慈和宫的人。大家看着黛玉,都满脸笑意,不怪上皇喜欢她,就是她们这些伺候的也喜欢的不得了。

    “是,都给林姑娘留着。要是爱吃呀,我们让金嬷嬷再做,好不好?”王嬷嬷伺候了上皇一辈子了,现下看见小姑娘喜欢的狠了,常常跟她说说话儿,教导几句人情世故的。

    “金嬷嬷年纪大了,不能狠累,我们明儿再吃就行了。”黛玉听说还要再做,赶紧打断,她是爱吃饽饽儿,可是更怕累到金嬷嬷。这些人跟自己无亲无故地,可都是一片真心地对自己好,她是知道的。

    闻言,周围伺候的人笑容更深了几分。

    不紧不慢地到了慈宁宫,让人进去通报了。没会儿,太后身边的韩姑姑就出来了。

    “林姑娘,快进去吧。太后娘娘正等着呢,先时娘娘还说让我去请姑娘来呢,娘娘一时没见着姑娘了,想的慌。嗯,姑娘的外祖母来了,正好一起见见。”

    “我也想太后娘娘,娘娘早膳进的可好?我昨儿让红儿送来的茯苓饼可尝了?喜欢么?”

    “玉儿,快进来吧。你个小鬼丫头又跟韩姑姑嘀咕什么呢?”太后娘娘听着黛玉一见面就问自己的起居,心情好的不得了。出口打趣道,

    “太后娘娘……”黛玉闻言快走了几步,进入了内室。

    “恭请太后娘娘金安。”礼还没行完就被打断了。

    “林姑娘还是别多礼了,太后娘娘可是等了好半天了,快过去吧!”旁边的老嬷嬷笑道。这位林姑娘果真是个水晶玻璃心肝儿的人,在这宫里,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的分量。

    “……”她也是没二话的,坚持行完了礼。这才走上前去。太后笑吟吟地看着黛玉,她又扭头,只见着一个满头银霜的老妇人,慈爱地看着自己,知道这是母亲口中常说的外祖母了。

    顿时,心中一股酸涩,眼泪就涌了出来。嗫嚅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贾母也是很激动,自己的女儿唯一的骨血呀!眉眼儿间依稀有些一两分女儿的气韵。再想着逝去的女儿,她亦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又记得这是宫里,不能哭的。赶紧地拿出帕子,摁了摁眼角。

    “玉儿,还不见过你外祖母。”看着两人都一脸的激动伤心,太后赶紧出言打断了这份伤怀。

    “玉儿见过外祖母。”黛玉听了赶紧地行礼。

    “起来,赶紧起,起来。”贾母颤巍巍地拉起了她。

    “玉儿,带着你外祖母去你住的地方说说话儿吧。你们第一次相见,定是有很多的体己话要说,让贾太君用过了午膳再走吧!”

    “多谢娘娘体恤,本来还想着今儿来蹭您这的饭呢。等晚上好了,您可得等我一起。”

    “行,怎么都成,馋嘴的丫头。我这就让人做几道南面的菜,中午让小厨房送过去。”

    又说笑打趣了几句,黛玉便带着贾母去了她西三所的住所,皇上没几个女儿,还是抱养了弟弟的女儿,所以公主府的人都好相处,也没个闲磕牙的时候。再加上黛玉是上皇和太后面前的红人儿,大家都不愿得罪她。不管宫妃还是下人的都捧着,她在这宫里过的如鱼得水。

    贾母打量着黛玉的住处,果然处处精致,博古架上摆着的物件可真是价值连城了。屋子又显得大气十足,又到处铺陈着书籍,笔墨的。看着倒不像是个闺房,似男子的书室一般。

    等进了内室,黛玉行了全礼,也算是亲人间的另一番撕认。贾母热泪盈眶地拉起了她。搂着她就直抹眼泪。

    “终于见到你了,我的这些儿女中,最疼的唯你母亲,现下,她也撇下我们娘们去了……”

    “外祖母……”听到贾母提到了母亲,黛玉也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想着母亲昔日的慈善,更是伤悲了几分。

    黛玉的两位教养嬷嬷看着越发不像了,竟是止不住哭音了,对视一眼,上前去,拉开了两人,劝道,

    “老太君,您年纪大了,别太伤心了,对身子不好。林姑娘的身子骨弱,上皇不许她哭的狠了,怕伤身体。”

    “是呀,现下林姑娘亦在京中,听说林大人年前也会进京陛见,以后就留京任职了。大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另位长相比较富态,观之可亲的嬷嬷也开了口。

    好一会儿,才劝住了兀自伤心的两人,又有宫人端上了热水,绞了帕子,重新梳洗打扮了一番才坐下来。

    刚刚一番动作,二人都有些累了。贾母年老体弱,黛玉人小力弱。喝了一口热茶,都舒服地叹了一口气。二人相视一笑,总觉得又亲近了几分。

    当下,贾母仔细地问了关于贾敏如何得病,如何请医问药,如何不治逝去,如何治丧发葬的事情。黛玉也是泪意涟涟地说了。

    “唉,以后啊。有外祖母呢。我的玉儿定会好好儿的。你母亲在天上也会欣慰的,只要你过的好。”

    “玉儿知道。”林姑娘也是小萝莉一枚呀,虽然住在宫里,有人宠着疼着惯着,但还是惦念着家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