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大官场-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眼睛就装看不见了。可是,现在偷东西的事儿频频发生;偷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几个逃学的半大孩子,竟偷了钢筋到废品收购站去卖;这就让他不能容忍了。为此,他一开工就将自己公司办公大楼的保安人员全部调到工地来;然而,这一招也未能阻止村人来盗。
“你们,半夜没安排专人巡逻吗?”庾虎拉着脸子问队长。
“安排了。可是,这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我们不能总是盯着他们呀!”
“可是,他们总是这么偷。我要你们保安干什么?!”
庾虎认定是保安人员责任心不强。于是,果断地将保安队长辞退;将庾顺子调来担任保安队长。自己马上要去日本考察了,工地老是被盗怎么行?
庾顺子本来经营饭店正红火。但是,庾虎来了调令,他当然得无条件服从。他把饭店的事情全部交给芦仙儿母女俩,自己只负责饭店的采购事项;其他的精力,都用在看家护院上了。
保安人员都配备了防身器具。庾顺子当过兵,知道如何打击敌人,保卫自己。除了配备的专门器具,他还自己跑到滨海小黑市场,买了短刀、火药枪;庾虎又专门给他弄了一根电棍,以备不测。
这一招果然有效,自从庾顺子上任,“电”了几个小偷,村民再也不敢上岛行窃了。
“干大事,还得靠自己人啊!”庾虎深有感慨地说。试想,如果不是狄花儿的父母诚心诚意地帮助自己,如果不是甄珠儿改变开发内容,如果不是爸爸的影响和面子,九龙岛的开发能搞到今天这个程度吗?手机看小说访问wap.1бk.cn
去日本考察,说走就走。他的秘书、工程技术人员、专家早就做好了准备。
这工作人员没问题,该谁去就带谁去。可是,身边这几个女人,带哪一个好呢?
原来,他想带军红去。军红自从结婚,还没出过国。原来答应她出国旅游结婚,结果只到了香港就止住了脚步。再不,就带甄珠儿;甄珠儿是这个项目的功臣,这次修改设计,她有些不满意,正好,出国可以安慰她。可是,一想到工地上这一大摊子事儿都由丈母娘和老丈人支撑着,他觉得必须带花儿去。花儿虽然不太懂工程,可是,毕竟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对工程的事儿一看就会。再说,如果带她去日本,对丈母娘、老丈人也算是有个交代。
想来想去,现实利益还是占了上风。就带狄花儿去,反正是快去快回,要不了几天工夫。
他没敢把这件事告诉爸爸,而是直接告诉了妈妈。妈妈听说他要带花儿出国,非常高兴。
庾顺子的保安工作做得好,并不是靠什么责任心,而是现代化的设备。为保万无一失,他向庾虎建议,买了一套警报系统安装在材料库。只要小偷一触动铁丝网,警报器就哗哗震响,吓得小偷不敢近前;也有胆子大,顶着警报铃声往里闯的,这时,巡逻的保安就赶到了。他们原来发现小偷之后就是用喊声警告。庾顺子却改用打枪,他的火药枪打出去,一扫一大片。挨了枪的小偷回去一渲染,村民们都怕挨枪,谁还敢来?
小偷也有懂法的人。他们看到庾顺子用上了火药枪,便到区公安分局举报:九龙岛保安用了违禁武器。
公安分局刑警队听到举报,立刻来岛是检查。
庾虎在岛上的时候,庾顺子并不把公安放在眼里。庾虎是抗震救灾的英雄团长,爸爸是省长,你们这些“小公安”算个啥?想当年老子当兵,你们还穿开裆裤呢!可是,一,现在庾虎出国了,庾顺子看见警察就毕恭毕敬了。
“喂,庾队长,听说你们弄了些火药枪?”警察问。
“没、没有哇!”庾顺子当年不能承认。
“村里有人举报你们了。”警察掏出了举报材料。
“那是诬陷。”庾顺子拍拍胸脯,以表示自己的清白。
“有人受了伤,我看到他们伤口处有砂印。”警察举出了人证。
“哦,他们来偷东西时,我们一吓唬,他们就滚到沙滩上耍赖。一定是在别处受了伤又沾了砂子,反而来赖我们……”庾顺子的辩解毫无说服力。
“嗯,以后注意吧!”警察草草收尾了,“那东西杀伤力挺大,弄死人不是闹玩儿的。”
其实,警察明知道庾顺子撒谎,也没兴趣追查下去了。因为,他们知道举报的村民是偷东西的人。你们偷了人家的东西还贼喊捉贼地举报,真不要脸!
警察的宽容被庾顺子误解成了怂恿。警察走后的第二天,他不但没有收起火药枪来,反而公开训练上了。
他让保安在岛上开辟一声平地,作为操场,一大清早他就开始了教练工作。先是练习立正、稍息这些基本动作,练习军容风纪、军人姿态;然后就是跑步,“一、二、三、四”放开嗓音大喊。接下来,他竟掏出了火药枪,讲起了射击原理,什么瞄准目标,三点一线,实际上,这火药枪连准星也没有,哪儿去弄“三点一线”?保安们听不懂,却也不敢反驳、不敢发问。他们知道,这个庾队长是庾总经理的战友、老乡;谁要是敢调皮,就得让他辞退回家。他们只是仰起头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随后“咚、咚咚”放上几枪,听听响动,训练就结束了,幸亏村庄离岛距离远,村民们看不清庾顺子干什么,如果发现他在教练火药枪,一定会抓他个“现行”。
每天的训练,让庾顺子找回了在部队当班长的感觉。往日的军事知识一下子全都从脑海里冒了出来。有一天,他想到了熟悉地形这个军事术语,忽然想起自己这个保安队长对全岛地形还不太熟悉,保安队员们更是生疏,于是,他早早结束了教练科目,开始带领大家沿岛巡逻:从海边到树林,从树林到工地,顺着地形,由下而上,慢慢就攀上了山顶,来到那个山顶的洞口。保安队员都是小伙子,对什么东西都感到好奇、新鲜,见这山洞哪有不钻的道理,这一钻,就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这个洞,我们要好好侦察一下。”庾顺子又拣起了一句军事术语,“嗯,这儿,将来就是隐蔽坏人的地方;如果发生重要战斗,我们必须熟悉里面的情况,省得到时候抓瞎。”
侦察开始了,由于外面太阳照得光亮,里面黑洞洞,什么也看不清。庾顺子掏出手电筒,沿着石壁摸索过去,依然是什么也看不见。
嗨,有了!一个机灵的小伙子突然措到了衣兜里小玻璃镜子,他掏出镜子跑到洞外,在太阳光下面一反光,折射的强烈光线映入到洞里,洞里出现了光明。
“好聪明!”庾顺子夸奖了一声部下,眼睛迅速地在洞内搜索。从洞口、洞壁、直到洞的深处……一个凸出的部位,上面一个平台,像是摆了一件什么器具。
慢!他告诉小玻璃镜子不要动,然后快步抢上去,发现那儿前面有一个古式的香炉;香炉里满是炉灰;而香炉后面,竟是一个供着的牌位。他慢慢拿过牌位,只见上面竖刻了一行字“尊奉龙大太子**之位。”
龙太子后面那两个字,有些深奥,他不认识。便叫周围的部下来认。这些部下们都是小学水平,谁曾认识这种深奥的字?
“其实我也认识。不过……忘记了!”庾顺子觉得自己不认字太丢面子,就撒了个谎。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装的。但是,装模作样又怎么样?他们不装,也不认识啊!
后来,他们把这个牌位拿到山下工地上,问了一位工程师。工程师一见此牌位,大吃一惊,急忙问:“你们是从哪儿发现的?”
于是,庾顺子讲了事情经过。
“快,你们带我去看看!”工程师听了事情的经过,急忙扔下手里的图纸,带了照明器具上了山。
“工程师,这事儿……有什么说道?”庾顺子好奇怪。
“你们看到这个牌位时,旁边还有别的牌位吗?”
“没有哇!”
“就这一个?”
“对呀!”
“不对,”工程师立刻摇摇头,这种牌位,一定是九个摆放在一起。”工程师不容置疑地说。
果不其然,进了山洞,他们来到发现牌位的地方,一看,旁边还同时摆放着八个同样的牌位。
“嗯,宪章、饕餮、蟋蜴、蛮虭、螭虎、金猊、椒图、虭蛥、鏊鱼、金吾,正好九个。”工程师拿起那些牌位,如获至宝似地念了一遍。
“工程师,我刚才念叨的是什么呀?我们怎么听不懂呢?”一个小伙子发问。
“你们当然不懂了。”工程师显然有些鄙视他们,“我念的这些呀,是龙生的九个儿子的名字。龙生九子,知道吧?”
“知道哇。”一个小伙子像是很有知识,勇敢地接了了的话碴,“可是,我听说,龙子中有个叫屃屭、还有个叫狻猊的,你刚才怎么没说到呢?”
“呵呵,屃屭、狻猊,那是谁说的?那是民间传说,不足为据。我说的这九子,是史书上记载的。史书,《博物志》,你读过吗?”
“没、没读过……”工程师一个质问,小伙子顿时没词儿了。
“庾队长,这个发现,可是件大事,赶快报告庾总经理吧!”
“可是,庾总经理出国了。”
“那就快报告李顾问。问她,如何保护这件文物?”
李顾问,就是李福伶。她替庾虎管了这么一大摊子事儿,也没有个官衔;人们只好尊称她为李顾问。
第282章 神洞古牌
工程师只负责一个工区的工作,他的直接上司不是李顾问,而是她的丈夫狄老板。按照工作程序,要想找公司的李顾问,必须先通过她的丈夫才可以。工程师不想隔灶坑上窗台,落个逾越程序办事的罪名,就先把此事向狄老板汇报了。哪知道狄老板对此并不感到那么兴奋。他觉得,不过上几个牌位,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狄老板,这些东西很有来历呀;它们应该属于文物。”
“文物,文物有什么意思?”狄老板一副淡淡的样子。
“文物,可以证明历史;可以说明九龙岛的历史文化积淀啊!”
“积淀,积淀是干什么的?它对我们的工程有什么用?”狄老板一句一句反问着。
唉,这狄老板,怎么这么没文化呢?现在时兴文物热。你狄老板怎么对文物一窍不通呢?
可是,工程师又一想。这也不能全怪狄老板没文化。因为,从目前看,就这几个牌位,确实证明不了什么。狄老板对此不感兴趣,是因为它们的背后没有故事……现在,文物之所以值钱,就是因为物的后面隐含着文化故事,历史典故。现在,光这几个牌位,没有年代,没有记载。谁知道它们是什么?谁知道它们代表什么?说明什么?也许就是讲迷信的人弄几个木牌子,随便写上几个字就当神拜了。这样的东西能有什么价值?
工程师这才觉得莽撞了些。还没弄清这些东西的来源、出处,就急于把它们当成文物邀功;老板当然不感兴趣。可是,怎样弄清这些牌位的用途呢?它们到底是历史文物?还是当地老百姓烧香磕头搞迷信活动的工具?
他觉得,自己在那个山洞里看得还不够。如果真是历史留下来的文物,周围肯定还会有其它东西来说明它,佐证它的历史价值。
于是,他找到了庾顺子,再次带着保安到了那个山洞。
顺着刚才放牌位的位置,工程师一一察看着;他的手慢慢地抚摸着那些放置牌位的石头台阶,想从中找出点儿什么资料来……
咕咚!突然一块石头落到了石板上,石板被砸,发出咕咚一声响。
“嗯?怎么这种动静?”庾顺子的眼睛立时睁大了,这位在农村当过治保主任的复员兵,大概是搜索东西的职业习惯,他立刻断定,这石板下面是空的。根据他的经验,这石板下面,一定是藏了什么东西。他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工程师。
“那,咱们就打开看看……“工程师巴不得找出点儿什么东西来,立刻用手扦动了石板。
几个人一齐推那个石板,石板竟然是活动的。
随着人们用力,石板被掀开。工程师打开手电光往里面照去,啊呀!不得了,果真有货……
一层厚厚的灰尘下面,覆盖了一块体积更大的石板。庾顺子伸手将灰尘抹去,竟发现了一行行字迹……
啊,这是一块石碑啊!工程师几乎要欢呼了!
他想,只要是有文字,这几块牌位的秘密就会揭开了。
“来,弄出来看看。”他立刻向保安们下达了命令。
然而,乐极生悲!
大概是保安小伙子们手脚太笨重了;也许是这块石碑本身就不结实;他们往外用力一抬,看似一块石板的石碑,竟“哗啦”一声,从中间粉碎开了了!那些宝贵的字迹,顿时也化为乌有!
“糟糕!”工程师急得顿起了脚,“这石板,怎么会是风化石呢?完了完了,这一下全完了!”
“怎么完了?”庾顺看他着急的样子,连忙问。
“这石碑没有了文字,就是一块乱石头;就没有文物价值了。唉,都怪我,嘱咐你们轻点儿就好了。”工程师后悔不迭。
“没事没事……”一个小伙子轻轻往上一搬,石碑的头部和底部让他搬了上来。
“慢放慢放。”工程师这回加了十二分小心,轻轻地把那块残缺的石碑接到手里,搬出了洞外。
接着,他又轻轻地把剩余的残部都搬出了洞。
“可惜呀,这些碑文,只能看到一部分了!”工程师掏出手绢,慢慢拭去石碑上的灰尘,仔细地辨认起上面的小字来。
“万历乙未,浙帅刘炳文提舟师,从海道趋登州以备倭,四阅月始至,炳文自为记:乙示上元,从台州开帆百里,至金鏊山,高宗南渡避金处也……
“啊!这是一篇航海日记呀!”工程师读了几句,立刻兴奋起来,“这明明就是史料,就是珍贵文物啊!”
可惜,字迹至此,就中断了。下面的文字,都留在粉碎的风化石上了……
唉唉,罪过罪过……看到开头的这些文字,工程师更是嗟叹不已了!他想,如果这篇碑文齐全的话,作者一定会记载到达九龙岛的事情。那样,这九龙岛就有了人文历史的灵光,而不再是人迹罕至的荒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