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同人)故事开始之前 作者:呵气成霜(晋江2014-05-31完结)-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代课的老师才来不过二个月。
而这二个月顾曼璐挺忙的,家里父亲重病在床了,每次来学校的时间都是来去匆匆。有迟到早退的现象。
顾曼璐特“低眉顺眼”跟着顾老师出了教室,心想这老师也姓顾,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进了教师办公室,现在办公室里没其它老师在。
顾曼璐“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顾老师的办公桌前,两个人隔着一张书桌,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顾曼璐在陌生的环境,在不熟悉的人前,不想先开口,而且她感觉到对方正打量着她。眼光挺温和。
心里猜着什么事,如果是同情她家的遭遇,如果能帮上什么忙就好了,比如,让老师同学们捐些钱给我啊,给她介绍些轻松的兼职啊。
她不是张爱玲书里塑造的女配,她是活生生的人,来自2014年的现代职业女性。做过几年的销售,脸色厚着呢,还相过N次亲,也谈过恋爱,与男人在一个屋檐下分分合合的过几年。
因此还算是有点了解男人,男人对有好感的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是比较宽厚,特别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男人,是比较大方。
嘿嘿,其实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进了大学,念个文凭,以后再进个中学教教书就行。她之前看过报纸,民国时期的中学老师收入还是不错的。
过了大约十分钟之后,顾老师清了清嗓子,温和地说:“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她抬眼打量了下顾先生,马上又垂下眼帘。心里努力想着自己“悲剧”的命运,想着昨天“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民国时期的书中,还成为一个命运很悲惨的女配,想着自己是多么多么的不幸。努力的酝酿着自己“悲”的情绪。
忽然觉得自己还真是不幸,想起在现代的亲人、朋友、同学们,以及那些讨厌的人,现在也觉得她们挺可爱的。
想起自己在现代还没有花完的钱,还有那套老的股票。还有那没有看完的小说等等。
终于!
她眼眶慢慢的红起来,她努力地放底声音, “低声细语”道:“父亲去世了,花完了家里的积蓄。现在家里没了经济收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我是家里的老大,要去找工作,好好养家。”
说着就抬眼偷偷的瞄了顾老师的表情,之后又垂下眼,接着说:“对不起,我只是想父亲,父亲从小就最疼我。”
顾老师打量着眼前的顾曼璐,觉得她与之前两个月的印象有些不同,不过也说不上哪里不同,好像之前比较张扬、个性比较外放。现在比较文静、内敛吧。其实除了上课时间,就没有别的接触。不过,他从第一眼看到顾曼璐,就觉得有三分像姐姐,应该说是少女时期的姐姐,应该说是自己记忆中少女时期的姐姐。今天那她文静的端坐在自己的眼前,好像更像了。
那个在四年前就意外去世了的姐姐,他一想起,就心痛不已,家里只有姐姐与他俩兄妹,姐弟之间关系极好。
默了默道:“我帮你留意下工作,不过还是要认真学习,不能影响别人。”
“谢谢,顾老师!”顾曼璐带着感激的眼光,对着顾老师一笑。“我会珍惜这最后的学习时间。并且我父亲在生前常说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看着眼前学生那平静,那信任的眼光,那美丽又熟悉的微笑,一下子失了神,半天才说道:“去吧。”
顾曼璐出了办公室,暗暗松了口气。
总觉得这个顾老师挺热心的,有些奇怪,不会想“潜”学生吧。
她不禁“切”了声,这个时代,这种搞不好会“身败名裂”。
如果在现代,她会不介意与老师来点若有似无的“暧昧”,反正看不见,摸不着。也不会吃亏。
而今不成,名声坏了,会影响终身大事。
她还想希望之后,能找个带她出国定居的好老公。张豫瑾就像哥哥一样的处着吧。她不太想接收原主顾曼璐的感情及婚姻。
她想等与顾家度过这段困难的几年,之后就慢慢离开顾家的生活圈子,像远房亲戚一样的处着。
她摇了摇头,回到了教室。
找了班长,借了笔记,开始用功起来。
第五章 出租二楼
她摇了摇头,回到了教室。
找了班长,借了笔记,开始用功起来。
接下去,半个月,顾家人忙的脚不粘地。
顾曼璐觉得自己的腿也跑细了,天天在放学之后,楼上楼下的搬东西。
顾家人先是把一楼两个房间,需要睡觉的床搬好,目前决定俩兄弟跟着顾老太太一个房间(为了奶奶能够有个精神支柱),俩姐妹跟着顾太太一个房间。
顾曼璐看着这样与顾家人挤在一起,想着大学里应该有住宿的吧,还是住学校里,精神比较放松些。
然后搬了衣柜,书柜之类的。
再慢慢的整理着衣服与书等等。
书桌就没有搬了,之后大家都在客厅里学习,这样能省着电,也能有个学习氛围。
就这样前前后后,整理了近半个月。
完事之后,大家齐齐松了一口气。
有个好消息,就是在这期间,二楼的三个房间租出去了。租金加起来,一个月有四十圆,顾曼璐让顾太太,用三十圆,留十圆,万一有个病痛之类的事发生,为了防个万一。还有九月份的四个孩子的学费、学杂费之类的,她也一下子也说不清楚这些,只是得留着。
顾曼璐还悄悄地跟顾太太耳语了一番,说东北好像要打战了,以后来上海的逃难的人,会很多,到时厨房阳台也会有人租。
现在留着钱。下半年,到时再去父亲同事们和邻居们家里,“厚脸皮”的借点钱来。她去同学们那里借点,到时她把那一百多的私房钱拿出来就行了。合起来去买个旧房子,到时候出租也是一份额外地收入。
还细细的叮咛着,这个事情不能跟别人说。
不然到时候就没有人乐意借钱给她了。
顾曼璐心想,妇女最大的特别就是八卦,说是非,吓吓她,别让她到处说。
还有,顾曼璐不记得“九?一八”事变,具体是在哪一年了?
反正不是31年就是32年,到时会有大批东北三省的流民难民逃进上海。
他们觉得上海遍地是黄金。
二楼住着三个看起来“家室清白”的外地单身男女,至少看起来是这样子。
顾曼璐让顾太太上楼去客气地问问,是不是要在家里吃?如果在家里吃,就提前一天打招呼,告诉一下要吃什么菜?几点钟要开饭之类的问题?这样子顾太太提前去菜场买了,在家里烧好,到时间就送到别人房间去,价格就与外面的“小滩小贩”都一样吧,这样又干净又方便。
顾太太低声嘀咕几句,大概是说怕那些房客不一定乐意之类。
顾曼璐笑了,安慰顾太太说:“母亲,这样子会有生意的,量给足些,常年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想吃家常饭,就是您太辛苦,只要坚持三年多,等我毕业上班了,到时就让您享享福。等伟民结婚了,您就在家抱大胖孙子”。
她特“不要脸”的给顾太太“画了一个大饼”。
还让问是不是要顾太太帮忙整理房子、洗衣服之类的。
等这样一切上了轨道之后,就慢慢地向外围发展。
看看隔壁家的房客有没有需要?唉,让她出出主意,想想法子还行,干活嘛,还不知曼桢动作快呢。
不管如何,是全家总动员。顾曼璐不想让俩个弟弟娇养的像个少爷,顾家是没有这个条件,但也不能有这个心。
看顾老太太与顾太太那宝贝顾伟民与顾杰民的样子。她若有所思。
得给他们找个事做做,以后的周末,让他们去租界的公园去卖花吧,还是去卖报纸呢。
之前看过这样的电视情节。好像挺可行的。
等二楼房客住下了,顾曼璐就带着几个小的,在房前找空地,想要圈起来养母鸡,不过好像不成,大部分是大家公用的地方。看样子只能放在笼里养了,有空的时候放它们出来“放放风”。
不过可以弄些泥土来,种着“韭菜”、葱、辣椒等。还是种在盘里面,别人家种花,顾家人种“菜”,经济又实惠!
顾曼璐在周末时,带着两个弟弟,穿上旧衣服,全身武装。
手里还拿着棒子,准备去翻垃圾。
那里一定有旧的“花盘”这些东西,以后走远些,去租界那边找,那些一定有些好东西,不过得打听打听,说一定那里是某某什么人的地盘,去了会挨揍之类的祸事。
周末时,顾曼璐会让顾太太去菜场买些骨头,用温火炖半天,这样又营养又实惠,汤里加块豆腐,加把青菜,捞起来加点盐,就是一份菜。
后来因二楼的房客也喜欢,顾太太就天天一大早就去菜场。
还让顾太太少买米,买些番薯、芋头、马铃薯这类便宜的粮食。
大家图个饱。
看她风风火火的样子,顾曼璐若有所思。本来想给顾太太找份工作,也接触一些人,最好能让她再嫁。看她现在也挺好的。接触了一段时间,觉得顾家人,包括她本人,一定不想考虑再嫁了。
这样子过了半个月后,一切上了轨道,顾家人,各自忙碌各自的事情。
顾曼璐不忘捉紧功课,更是带着弟妹们一起用功。
顾曼璐还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知道改变贫穷!”这样子的观念给他们。
特别的伟杰,他是长子,她教育他得“撑起门户”,继承父亲的遗志。
而顾曼桢总是抽出在家大部分时间帮顾太太干家务,顾曼璐看到了,也说什么,她只是中考,还不在高考。
而且顾曼桢是书中的女主角,她有自己的命运,还是不然让自己给“蝴蝶”掉,还是让她走上命运的轨道吧,不然遇不上“男主角”沈世均,就遗憾了。
在她看来,“男主角”沈世均是个家居好男人。
不过,在南京不好,到时候一定让他们留在上海,不然不小心遇到百年难遇的“南京大屠杀”,就倒霉了。她也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是在上海沦陷之前还是之后?!
唉,反正书上也没有说“男主角”沈世均家里遭遇了“南京大屠杀”,那说明他们已经离开了南京。
那是多年之后的事情,顾曼璐把那么“乱七八糟”的思绪挤出了脑子,抛到脑后去了。
第六章 豫瑾来信
那是多年之后的事情,顾曼璐把那么“乱七八糟”的思绪挤出了脑子,抛到脑后去了。
又过去了几天。
这天从学校到家时。
就看到顾杰民飞速的奔跑过来,最后“蹦”下,投入顾曼璐的怀里。
曼璐无奈地笑了,这家伙挺重的,但还是用力的抱起他,亲了亲他,问道:“你这样热情,干嘛啊,小家伙?”
杰民悄悄把嘴触近她的耳边,气喘吁吁的小声道:“瑾哥哥来信了,信在母亲那里。”
顾曼璐听了,愣了下,笑了笑,再用力的亲了他的脸蛋,说道:“谢谢你,亲爱的!今天的功课完成了吗?”为了给他打基础,每天有作业。
就这样与他“滴滴咕咕”“叽叽喳喳”的聊了起来。
顾家的孩子个个长得挺好的,这段时间带着他们在空地上“蹦蹦跳跳”的运动一番,个个吃饭多,睡觉香,杰民看起来挺精神的。现在顾家有计划的“开源节流”之后,学费是有了。那九月份还是让杰民去上小学吧,小孩子也需要小朋友,不然不利身心健康。
顾曼璐觉得特别喜欢杰民,他这个年龄当曼璐的儿子差不多。
他,特别可爱有趣。
晚饭之后,几个姐弟一起做功课,中场休息时,让顾曼桢带着大家一起“做运、动”,伸伸脚,伸伸手……
而顾曼璐看了张豫瑾的信,内容大概整理下,是这样子的:说学校里大家在干什么什么,这个月很忙很忙的,所以没有去看看你,安慰你;不过,下周就有空闲了,下周末去看看你之类的话。
没有看到来信,顾曼璐还想不起这个传说中的“未婚夫”。
顾曼璐仔细考虑下,回了信。
她的回信内容,大概是这样子的:瑾哥哥啊,你以学业为重,大家都很心慰之类的,特别是你母亲,你是她唯一的希望。不过,上次回六安,看到你母亲瘦了,大概是担心你吧,我觉得你让她一个人在老乡,这样子做的实在不对之类的话;还说“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样的憾事真不希望发现在你的身上;你还是让她把家里的地啊、房啊快快处理掉,来上海顾家附近买个旧房子,像顾家一样出租几间,这样子,你也可以常常来看她。如果她还舍不得老家,你就跟她讲道理,“父死从子”的道理。
还很仔细的把家里的情况向他讲了一遍,让他有些参与感,大家当兄妹的处着。以后有好的女孩子喜欢他,好好劝劝他把握住。
别的条件先不讲,对他有个寡母的家庭,顾曼璐是“敬而远之”。麻烦西麻烦地。
而且他还年龄这样小,虽然有“姐弟恋”,但心理年龄差太多了哦。
顾曼璐想啊,至少要找一个三十岁以上的男人。这样不会有“老牛吃嫩草”的感觉。
顾曼璐觉得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可能一下子是改不过来的。
一封信是不可以完成这样子的任务。
下周他本人来的时候,就再与他讲道理、摆事实。
唉,她为了顾家,有个免费的未来的家庭医生,也是投资了不少心思和情感。
第七章 学校募捐
下周他本人来的时候,就再与他仔仔细细地,讲讲道理、摆摆事实。
然后,搞定他。
唉,她为了顾家能有一个免费的、未来的家庭医生,也算是投资了,不少心思和情感了吧。
这个月里,顾曼璐没有在学校里,与同学们多交流几句,只是来去匆匆的一放学就回顾家,家里还有很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