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一个字的力量 >

第4部分

一个字的力量-第4部分

小说: 一个字的力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武和同学去学校的大礼堂听一位著名企业老总的演讲。这名老总很有威望,是德国人,第一次来中国演讲。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有的人还一边听一边做着笔记。
大礼堂里面鸦雀无声,只有老总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偶尔有热烈的掌声响起。老总很是奇怪,如果在自己的国家,同学们早就站起来对自己提问或者争辩了,气氛异常活跃。而现在除了自己在滔滔不绝地演讲之外,没有一个人附和或反应,难道是我的演讲很糟?
在演讲结束的时候,老总终于忍不住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期待着同学们踊跃回答,可令他失望的是,许久没有一个人站起来。甚至这位老总心里想,只要哪位敢站起来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不管他回答得对不对,我都会为他提供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
这时候,小武站了起来,说出了自己理解的答案。
老总为他鼓掌,同学们都以为小武的回答得到了老总的认可,可出乎意料的,老总却说:“你的答案是错的,但你的回答为你赢得了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
老总话音刚落,全场哗然。同学们都后悔,“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我就站起来了,而且我的答案还是正确的。”可是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最后,老总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记住,在今天,沉默并不是金。”
老总的话让同学们醍醐灌顶。在人才济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机会不会无缘无故地跑到你面前来。如果要让别人认识你,吸引别人对你的注意,你就要适当地表现自己,不卑不亢。在工作当中,不要把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隐藏起来,要告诉你的领导你能够做到,让自己的领导赏识自己,这样你才有机会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在公司召开的会议上积极踊跃地发言,提出自己独特、鲜明的观点;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把工作做漂亮,然后让大家分享你做好工作的快乐。如果自己只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即使你做得很好但也很可能不被领导发现,不被同事认可。
现在是这样一个年代:事情要做好,但做好的事情也必须让人知道。
既然是好酒,为什么要躲在巷子深处不表明自己是好酒呢?
如果你是千里马,一定要学学毛遂,一定要主动找到伯乐,告诉他,我是千里马,不信,我跑给你看!
掌握一门特长
第8节:掌握一门特长
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是赵国的风流名士。他手下拥有三千门客,这些门客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本领。他常说:“一个聪明人应该善于接纳每一个有自己特长的人。”
一天,一个流浪汉来见他,并向他推荐自己:“我有一项特别的本领,想投靠你门下。”公孙龙高兴地问:“你有什么本领,快说来听听。”那个人回答道:“我声音特别大,很善于叫喊。”公孙龙听了,就转身问他旁边的门客:“你们有谁善于叫喊?”结果没有一个人回答。于是,他就收下了这个很善于叫喊的人做他的随从。
过了没多久,公孙龙和他的门客一起出外游玩。他们来到一条河边,发现渡船在河的另一头,但河流很宽,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公孙龙想起他最近收的那个人的本领是善于叫喊,于是,他就转过头去对那人说:“你大声叫对面的船夫,看能不能把他叫过来。”那人觉得展示他技能的时候到了,就竭尽全力大声地向对面喊:“喂,船夫,过来,我们要过河。”他叫声刚落,对面的船夫就摇着船过来了。公孙龙对这个新收的门客非常满意。
这就是“一技之长”的由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怎样的处境,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不难生存。社会发展到今天,分工越来越细化,相对于全面发展型人才来说,我们更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型人才。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你的精力永远也用不完,也无法完成一件事情的所有环节,因为我们还需要效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而学会了特长,那么你的任务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做,你无需操心。一本书的出版要经历很多环节,市场调查、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排版设计、校对、印刷、发行、宣传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人去完成,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都一个人包了。如果你是搞设计的,就专心把设计工作做好,其他的你就不必操心,否则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因此,最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必须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朝着你认定的方向努力,虽然会有很多挫折,但你始终是前进的。如果你认不清自己,什么都想做,又不知道做什么好,在十字路口左右徘徊,刚前进了一段路,又折回来,朝另外一个方向出发,不多久发现又不合适,又返回来,如此这般,人生到底经得起多少这样的折腾呢?和你一同出发的人已经到了终点,你还在路上摸索,你付出的代价太大,而收获太少。
上帝垂怜两个刚刚丧失双亲的孩子,把他们叫到跟前,慈爱地说:“我要传授你们本领,然后靠本领去生活。”
上帝问哥哥:“你要学什么本领?”
哥哥说:“我想做一名伟大的潜水员。”
上帝点了点头,又问弟弟。弟弟回答说:“请授予我精湛的医术。因为我的父亲母亲死于瘟疫。我要用这项本领拯救那些可怜而无辜的病人。”
上帝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并给他们一道符咒,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有两次求助的机会。
哥哥做了一段时间的潜水员有点厌倦了,就开启那道符咒,请求上帝授予他另外的本领。这次他要了飞行员。结果只学了点皮毛,他又觉得在天上飞和在水里游一样无趣,于是再一次请求上帝授予他另外的本领。这一次他又想学火车司机。上帝仍然微笑着满足了他。这次时间更短,甚至不到一个礼拜就放弃了,他受不了火车没日没夜的轰鸣声。等他再次开启符咒的时候,他突然发觉,他已经没有向上帝求助的机会了。他变得一无所有。
为了生活,哥哥只好一边乞讨一边寻找弟弟帮忙。找到弟弟时,简直不敢相信,弟弟已经拥有了一座别墅,他创办的医院和医学院人人皆知。
哥哥不解地问:“难道你没有向上帝进行第二次求助吗?”
弟弟说:“当然有。但是我每次求助的都是医学上遇到的难题。”
这就是哥哥和弟弟的区别。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半途而废,最终一事无成;扎扎实实学一门自己的特长,日积月累,终于走向了成功。道理总是很简单,可为什么我们总是办不到?兴趣可以朝三暮四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难道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吗?记住,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特长,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坚持下去,你就一定会成功!
借力而行……三言两语的人生忠告
有时候我们可以为了别人而活着,但绝不可以为了成为别人而活。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你能做什么就去做吧,不要犹豫。
戚戚者早夭,大观者寿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豁达、达观、通达
达,dá①通;②达到;③懂得透彻,通达(事理);④表达;⑤显达。
【豁达】huòdá性格开朗;气量大:胸襟~│~大度。
【达观】dáguān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生性~│遇事要~些,不要愁坏了身体。
【通达】tōngdá明白(人情事理):~人情│见解~。《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豁达、达观、通达
笑着面对人生
人生这两个字真的太复杂,说不尽,道不完。有的人苦于人生短暂,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就要了却此生,悲从中来。而有的人,觉得人生路漫漫,没有尽头,苟活于世,徒增烦恼,生不如死。这两种人的人生态度都是消极的。前者把一切看得太重,后者似乎什么都看开了,其实什么都没有看开,只好发出无奈的慨叹。
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挫折,都有很多烦恼。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当这些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烦恼就产生了。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次痛苦的旅程,从我们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到我们的生命的终结,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痛苦。叔本华的痛苦主义哲学曾经影响了很多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年轻人。看不开的人,一生都没有快乐,一生都背负着痛苦的十字架;而看得开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努力做自己的事情,失败了懂得自我安慰,伤心的时候想开心的事情,这样的人往往会从人生当中寻找到更多的快乐,也容易产生幸福感。
第9节:笑着面对人生
有个年轻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太悲惨太沉重,他终于忍受不住了,跑到一座山顶上,准备跳下去一了百了。
一位守山老人听到了年轻人的哭诉,走过来对他说:“你说你的人生太悲惨,说来听听,看看我们两个到底谁更悲惨。”
年轻人说:“我从小没有母亲,父亲从不管我。我没有考上大学,读了一个中专,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女朋友和我分手了,说我没有钱。现在我无依无靠,租的房子也到期了……你说我这样还不够悲惨吗?”
老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年轻人,你的人生多么幸福啊!”
年轻人很恼怒老人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
老人接着说:“你从小没有母亲,我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你没有考上大学,我幼儿园都没有读。你和女朋友分手了,我的生命快要结束了,可我始终独身一人。你还有钱租房子,我只能住在山洞里……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更悲惨?”年轻人很惊讶地说:“想不到还有比我更悲惨的人,如果我是你那样还不如死了算了。”老人又笑了:“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想,人类早就死光了!”
年轻人不解地问:“你的遭遇如此悲惨,为什么还那么开心呢?”
“因为还有比我更悲惨的人。因为我还活着。”
年轻人听了老人最后一句话,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老人说得对,还有比我们更悲惨的人,我们并不孤独;因为我们还活着,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比起那些生命过早消失的人们,我们不知有多幸运。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的精彩,精彩背后的泪水我们永远看不到,即使那些光芒四射的人也不过如此。
英国作家威廉在成名之前,曾经窘迫得连一双袜子都买不起。他的妻子终于不堪忍受寂寞和凄苦离开了他,带走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有一段时间,他几乎快要绝望了。投出去的三部小说已经快半年了,仍然没有消息。没有钱买食物了,他只好去山上采摘野果充饥。
这天,散步回来的威廉收到一封出版社的来信,说真的,威廉高兴了一阵,他还以为是出版社要出版他的小说了呢。结果拆开一看,既不是出版通知,也不是退稿信,而是一封道歉信。信上说,出版社不小心把他的小说原稿弄丢了,特此致歉。威廉看到这几乎要疯了,因为他根本没有留底稿,为了尽快出版,他一写完就把原稿寄出去了。那一刻,他瘫软在地,觉得整个世界都完了。命运对他太残酷了。
后来朋友劝他放弃写作,并为他找了一份工作。威廉拒绝了,他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放弃!任何人都不可以叫我放弃!”威廉借了朋友一笔钱,又开始了艰苦的创作。
终于有一天,曾经道歉的那个出版社来信告诉他,他的小说找到了,并愿意以50000美金的价格买下它的版权,还承诺,以后威廉的任何一部作品他们都愿意出版。
威廉因此红遍了英国,可谁知道曾经的威廉是那么的穷困潦倒呢。
是的,人生充满了变数,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那么面对人生的各种遭遇,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来对待它呢?消极地逃避还是勇敢地面对?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选择,别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法干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如果你想成功,你想有那么一天你的付出能得到回报,那么你就应该笑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苦辣酸甜,一切付诸谈笑间。不是我们不在乎,而是以笑来告别不幸,以笑来迎接希望。试着每天对别人微笑,也对自己微笑,终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向你微笑。
别为小事抓狂
罗茨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大事小事一团糟,为此每天都烦恼不已,没有一刻好心情。她觉得自己太累,曾一度想辞职。早上上班的时候为员工迟到而生气,听到员工在闲聊也看不过去,文件没有打好很是窝火,觉得自己花钱养他们,他们一点也不珍惜。下班的时候,哪个员工忘记关灯了或者忘记关空调了,她必然毫不留情地训斥一顿,往往弄得下班也不愉快。其实这些都不是她管的范畴,可她是老板,看不顺眼。似乎所有的员工都欠她债似的。员工们都怕她,觉得她太苛刻,太不近人情,因此大家都不愿意靠近她。在公司里罗茨是孤独的。为这,她也烦恼不已:为什么这么多的员工就没有一个可以成为我的朋友呢?心烦的时候找个能说说话的知心朋友也没有!
罗茨把她的苦恼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她的母亲曾经也是职场上的成功人士,在这方面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她告诉罗茨:“你试着照我的方法去做,一段时间后保证你的这些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罗茨问母亲什么方法,母亲笑着说:“一心一意做你的本职工作。至于你的员工所发生的小事不要管它。”
罗茨将信将疑地按照母亲的话去做了,开始很不习惯,总忍不住想对员工指指点点,说这说那。慢慢地,罗茨做到了。有一天,一位同事惊讶地对另一位同事说:我今天看见罗总对我笑了。“由于从小事的烦恼中解脱了出来,罗茨做起本职工作顺利多了,以前总是因为心情不好,谈判时把业务弄丢了,现在呢,业务一笔接一笔地来,每一次都很顺利。罗茨还发现一个惊人的变化,她的员工们都开始对她微笑了,迟到早退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大家都在努力工作。
人生在世,难免为小事烦恼。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往往会导致大的祸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