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的力量-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认为:“职工有用武之地的期盼、学习上进的要求、娱乐休闲的渴望,老板都应认真对待,这些都是老板厚道的重要内容。”
企业是要追求利润的。为什么老板要厚道呢?首先是看清楚财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尹明善认为,“像我这样的民营企业家能有今天,是靠七分社会赋予,三分个人打拼。”“企业的财富既然是员工共同创造的,企业主就应当使用这些财富来保住员工的饭碗。”其次是能体会员工的困难和需求。尹明善说:“企业主获利多,员工挣钱也就多,员工心里是明白的。老板厚道,员工地道,同行称道,企业和谐,才能达到生财有道。”
作为企业家的尹明善说的这些道理,对于我们做人做事也是大有裨益的。老板对员工不厚道,必然引起员工心中的不平,就难免出现不关心企业甚至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严重一些,还可能引起劳资纠纷,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就会成为空话。老板厚道,员工就会关心爱护自己的企业,企业内部矛盾才能化解,才能有融洽和谐的关系。我们或许不可能像尹明善一样拥有那么多财富,可是我们都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为对方留有余地。别人犯了错误,不要恶言讥讽,更不要落井下石,应好言相劝,给人以台阶下。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是厚道。厚道的人朋友多,厚道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厚道的人办事比较顺利,厚道的人处的环境会比较和谐,厚道的人前途更加广阔。我们现在讲科学发展观,讲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自然资源也要厚道一点,不能竭泽而渔,过分刻薄。让自然环境能够有生生不息的条件,我们的生活才能蒸蒸日上。
宋代的吕蒙正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有大将风度。每当遇到与人意见相左时,他必定以委曲婉转的比喻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皇帝对他很是信任。
当吕蒙正初次进入朝廷的时候,有一个官员指着他说:“这个人也能当参政吗?”
吕蒙正假装没听见,付之一笑。
他的同伴为此愤愤不平,要质问那个官员叫什么名字。吕蒙正马上制止他们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不如不知道的好。”
当时在朝的官员也佩服他的豁达大度。后来那个官员亲自到他家里去致歉,并结为好友,相互扶持。
吕蒙正这样做是对的,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人海茫茫也会狭路相逢,你今天得理不饶人,又怎么知道他日会不会与那人相遇呢?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古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不让别人为难,不让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阔绰,这就是做人要厚道的妙处。不管是谁,我们要谨记以下“四绝”:权力不可使绝,金钱不可用绝,言语不可说绝,事情不可做绝。
买卖不成仁义在
水晶宫的售楼小姐小张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月了,一笔单都没有签。小张心急如焚,如果到月底还卖不出一套房子的话,就要被老板炒鱿鱼。公司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非常残酷。
这天,来了一位大客户,暗示小张想要购买一套商务写字间。
小张信心十足,暗下决心一定要拿下这笔业务,如果成功了,不但不会炒鱿鱼,还会得到很高的提成。
因此,面对客户各种各样的提问,小张极其耐心地为他解答,有的问题客户提了一遍又一遍,要是平时小张早就翻脸了。
小张看时机已到,就礼貌地问:“请问先生现在可以去签单了吗?”
哪知客户马上回答道:“我不买……”
还没有等客户把话说完,小张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费了多少口舌他竟然说不买!这不纯粹是拿我开涮嘛!小张愤怒地说:“你这人怎么这样。不买在这里瞎凑什么热闹?你知道你耽误了我多少时间!真是气死我了!”
等小张发泄完了,客户接着说:“没有想到你的素质这么差。虽然我不买,但是我的朋友要买。本来我已经打算向我的朋友推荐这里,但现在既然这样,我想我只好另做打算了。”
小张后悔不已,想挽回这次损失,但为时已晚,客户已经扬长而去。
有的销售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能与顾客达成交易,就翻脸不认人,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最后导致更大的损失。小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小张的故事告诉我们,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失败了,下次或许会成功,不要放弃任何机会。
一些销售人员面对失败,心中感到沮丧,并在表情上有所流露,失魂落魄,言行无礼。这是很不应该的。作为销售人员,应该具备最起码的耐心。没谈成生意,不等于今后不会再谈成生意。虽然没谈成生意,但沟通了与顾客的感情,留给顾客一个良好的印象,那也是一种成功……说不定哪一天这位顾客因为你友好的态度会再一次光顾呢。或者他会把你推荐给他的亲朋好友,这也是一种收获啊。因此,销售人员要注意自己辞别顾客时的言行,友好地与顾客告辞。要继续保持和蔼的表情,不要翻脸;要真诚地道歉,如“百忙中打扰您,谢谢”,销售人员仅仅因为顾客耐心听完自己的话也要致以谢意。
丽园社区的刘姥姥非常节俭,平时家里有点废旧东西,她都攒起来,卖给收破烂的。前不久,她的孙子、外孙放假来住了几天,留下了一大堆空瓶子,以及不要了的旧书、旧练习簿。刘姥姥一看,这些东西在屋里也堆不下,就叫楼下收破烂的张老头上楼来收。
大热的天,张老头一层层楼走上来,早已是满头汗水。可他看着地上可以回收的东西,还是显得乐呵呵的样子,一个一个地去数着地上的瓶子,再去称那些书和纸类。刘姥姥站在一旁,在心里盘算着张老头数过的瓶子的价格,然后又掰着去看秤杆上的斤数。张老头说:“大姐,我不会骗你的。我到这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刘姥姥说:“我怕你们的秤有问题。”
第13节:买卖不成仁义在
张老头把秤递过来:“那你自己找个秤来称,是多少算多少。”刘姥姥还真的找出一杆秤来,结果多称出了大半斤。
张老头说,这是因为你刚才称“红”了一点。结果这一复称,就多卖了三毛钱。这来回称了几遍,两个人热得满头大汗。
刘姥姥进去用毛巾擦了一下脸,顺便切了一块西瓜吃。出来时,见张老头顾不得脸上的汗水,又在收隔壁家里的东西,有点过意不去,进屋又切了一块大西瓜,送到他手上。张老头受宠若惊地说:“这哪好意思?”
隔壁的王大婶笑道:“你这一块瓜,应该也要五六毛钱。刚才你还为了三毛钱,把那点东西称了两遍。”刘姥姥说:“买卖是买卖,仁义是仁义。大热的天,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还计较那么多。”
刘姥姥说得多好,买卖是买卖,仁义是仁义。买卖不成仁义在,买卖成了,更不应该忘记仁义。我们有很多客户,并不是和每一个客户的交易都会成功,如果与这个客户的交易没有成功,就把这个客户丢了,那么我们的客户就会一个一个地减少。我们有很多桩生意,并不是每一桩生意都会成功,如果因为这一次的生意失败了就放弃以后的合作,那么我们的生意也只会越做越小。好人有好报。厚道做人,精明做事。资源应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每一桩买卖应该为下一桩积累资源和条件。
借力而行……三言两语的人生忠告
好人有好报。
厚道做人,精明做事。
资源应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每一庄买卖应该为下一桩积累资源和条件
大智何妨若愚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智力、智慧、智能
智,zhì①有智慧,聪明;②智慧,见识。
【智力】zhìlì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智慧】zhìhuì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人民的~是无穷的│领导干部要善于集中群众的~。
【智能】zhìnéng①智慧和能力:~双全│培养~│发展学生~;②具有人的某些智慧和能力的:~机器人。
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已被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被知识武装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力量的集合。假如不懂得地质科学,人们就不知道深埋在地下的宝藏;不懂得基因科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必然会落后、挨打。
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苦心钻研,发现了“日心说”,从而否定了确立已达1000多年之久的“地心说”。
教会知道这件事后,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因为一旦哥白尼的学说公之于世,教会的权威和地位就会受到挑战,很有可能一落千丈。他们必须阻止哥白尼的学说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他们骂哥白尼是疯子,视他的学说为异端,而且使用种种卑鄙手段来残害哥白尼的追随者,甚至不惜使用血性手段杀人灭口,布鲁诺就因此被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
那天,教皇面对被绑在十字架上的布鲁诺说:“你屈服吗?如果你屈服你就会得到财富和权力。”
布鲁诺坚决地回答:“我们已经无知了千年,难道还要继续下去吗?我永远不会屈服。”
教皇怒不可遏:“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你甚至宁愿死也不愿意屈服吗?”
布鲁诺凛然地说:“是的!我相信有一天,日心说一定会战胜你们的愚昧!”
“那么你现在就去死吧!”
布鲁诺为了捍卫真理而在烈火中永生。日心说的追随者越来越多,它经历了屈辱和诽谤,终于以不屈不挠的姿态又出现在人们面前,被人们承认和接受。知识终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战胜了愚昧和落后。
一个人如果有了知识,那么他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过上有光的生活。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知识的力量。
对我们个人来说,知识是人生中必需的营养。一个人不学知识,就像他一天到晚不吃饭;一个人没有知识,就好比他没有了营养,自然,力量就无从而来。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同样一件事,一个拥有知识的人会办得事半功倍;而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则会事倍功半。因为知识,我们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知识的力量更表现于当我们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流落到一个荒岛上,夜幕降临,天气阴寒,我们怎么办?假如在那岛上迷失方向了,怎么办?假如碰到毒蛇猛兽,怎么办?假如走了几天后发现到了海岸线上,海上惊涛呼啸,怎么办?假如你不慎受伤了,怎么办?以上这些问题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可没准哪一天我们就会遇到。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前有个大力士,自诩为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他确实力大无穷,一只手可以轻易提起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棵成人小腿般粗的树连根拔起。
依仗这一点,大力士在方圆百里称王称霸,为所欲为。村民们哪一天供奉的食物少了,不合胃口了或者晚到了一会儿都会受到他的斥责和痛打。村民们苦不堪言。
这天,一位好学的少年突然想出了一个对付大力士的妙计,于是他找到大力士,要与他挑战。
少年说:“你说你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我不信。你的力气没有我大。”
大力士被少年的话激怒了:“你说什么?!”
“我说你的力气没有我大,如果不信,我们可以比试比试。如果你输了,以后不准再要老百姓为你供奉食物,不准欺侮他们,更重要的是你要离开这个村庄。”
大力士不屑一顾地答应了,他怎么会输给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毛孩?!
少年不知从哪个荒山野岭捡来一块致密的头盖骨,说,如果谁能把这块头盖骨掰开谁就是胜利者。大力士说:“这还不容易。”就开始掰起来,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没有把头盖骨掰开。而少年把一颗裹了泥土的种子放进头盖骨里,每天为它浇水。一星期以后,种子破土而出,头盖骨裂开了。
大力士无话可说,灰溜溜地离开了村庄。
第14节:智慧战胜力量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大力士虽然力大无穷,但那终究是蛮力,而少年却知道用种子发芽的力量可以打开坚密的头盖骨。少年用知识的力量为村民们赢得了平和安宁的生活。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但知识的力量是无限的。就大力士而言,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力士是美国的克拉克,他保持着举起465公斤的世界记录。对于一个人本身来说,能有如此大的力气的确令人难以置信。大力士在年轻力壮的时候的确可以称雄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力也随之减弱,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是大力士,而知识的力量却是经得起考验的,几百年,几千年以后,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强大。
当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有限的生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一网打尽。这就要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无穷,力量也无尽。学得越多,懂得越多,力量就越大。
智慧战胜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智慧战胜力量。如果满脑子知识不知道灵活运用,知识还是知识,不会产生力量。传说,一个具有精湛屠龙技术和完备屠龙知识的人走遍天下也没有找到一条龙来实现他的屠龙之梦。因为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龙,他所积累的所有关于龙和屠龙的知识也只不过是废纸一堆。知识还是知识,知识没有转化为力量。
一个只学不用的酸秀才,手无缚鸡之力。一个整日劳作的农夫,力拔山兮气盖世。当他们同时面临突发的危险事件时,能够逃生的往往是农夫,因为他可以凭着自己本身的力量脱险;而秀才既没有本身的力量,也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救他,他除了期待奇迹,别无选择。秀才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他所拥有的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