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怎样提高智力 >

第5部分

怎样提高智力-第5部分

小说: 怎样提高智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日里可以在休闲时抽挤出一小段时间去进行两种或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的练习,如在无杂音干扰的环境中进行音乐听写,仔细地倾耳细听、默写,再反复对照;全神贯注地听一首曲子,至熟后清唱,再听,再唱,直至听唱合一。在限定时间内记忆声音信息的能力就在这种训练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据说莫扎特自幼勤于进行这种训练,在他14岁的时候,一次听完意大利作曲家阿莱格里·格雷戈里的一首弥撒曲,回到家中,将曲子几乎完整地默写了出来。进行眼手口脑协同记忆的训练,有些重要的繁难信息,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后,用笔写下来,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诵。过后,再抽闲暇时间不断背诵或回忆或默写;对能吃的佳品,可精察、细咀嚼、慢品味、反复嚼,而后进行综合与概括思维等。
(15)借助联想想像帮助记忆
让联想想像帮助记忆,是抵抗遗忘的最佳选择。让联想想像帮助记忆的实质,就是通过巧妙联想和丰富想像让新记忆的信息与脑贮的原有信息以结构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就像鱼被钓在钩上一起沉入“脑海”中一样。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轻提“鱼钩”,“鱼”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奇妙幻想
有人为了记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热却可以”这一物理法则,通过创造性想像和奇幻联想,将其变成如下的故事:
母女在真空中亲嘴,听不到声音,却可以传播嘴唇摩擦的热。
人的大脑左半球主管逻辑(科学)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艺术)思维,但有人在记忆中常将二者的功能记混。对于看过或听说过电影《佐罗》的人来说,只要将逻辑思维与此电影中的主人公佐罗联想在一起去记忆就行了……一想起佐罗这个英雄(有人称“佐罗”这个人名为记忆的定位词),就连带回忆起了逻辑思维和管辖它的左半球大脑了,亦可推出形象思维是由右半球大脑管辖了。一来二去,很快就把两半球大脑的主要功能记忆牢固了。
第12节:借助联想想像
因果联想
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很陌生的“马太效应”……“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被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借用来解释下述现象:“对已经出名的科学家,作出的贡献,给与的荣誉(社会肯定)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人物(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他说:“马太效应使许多新秀蒙受损失,他们的贡献往往被抹杀;马太效应有时也使虽然成名但学术见解尚未成熟的科学家在文章发表后威信扫地。”
在识记过程中,您如果能将须记的“马太效应”与身边的实事联想在一起,日后一看到身边发生的上述现象,就会马上联想起马太效应,于是马太效应就铭记于您的大脑中。
对比联想
看到、听到或回忆起某一事物时,往往会联想起和它相对的事物,对各种知识进行比较,抓住其特性,可以帮助记忆,这就是对比联想法。古律诗中常用的方法是对仗,其中就有很多上句与下句对比的,想起前一句就能很自然地联想到后一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
若想记住治疗蜂毒有特效的苔藓液,只须与华佗发明苔藓液的趣闻联想在一起就很容易了:华佗将观察“黄蜂和蜘蛛的搏斗中,受黄蜂刺伤的蜘蛛爬上苔藓打个滚便恢复常态”的现象牢记于心,并通过对比联想,触类旁通地发明了治疗蜂毒的特效药……苔藓液。
相似联想
为了记住“人的大脑装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并且由这些神经细胞交织成十分复杂的神经细胞网络”这组信息,有人将神经细胞与微型计算机联想在一起,把神经细胞网络与微型计算机网络联想在一起,编织出一组形象化信息:
人的大脑好比装有一千亿架微型计算机,并且由这些微型计算机交织成十分复杂的微型计算机网络。
有人在学习地理时,将意大利半岛与形状相似的长筒靴联想到一起去记忆:一看到穿长筒靴的人,就想起了意大利半岛,没专门花时间就记牢了这个知识点。
接近联想
需记忆的信息是“决策者的三种类型:A型不求大利,怕担风险。对利益的反应比较迟钝,但对损失的反应比较敏感;B型谋求大利,敢冒风险。对损失的反应比较迟钝,而对利益的反应比较敏感;C型……亦此(A)亦彼(B)型,完全按照损利值和期望值的高低来选择行动方案。”如果记忆者能将身边与之接近的真人真事联想在一起,一见到身边的这三种类型的人,就联想起需记的上述信息,这组信息就易于记牢了。
引导学生建立独体字间意义的接近联想,也有理想的记忆效果。如目与垂并联为“睡”,小和土串联为“尘”,上小下大为“尖”,家中起火为“灾”,用双手把东西分开为“掰”……
由此及彼联想
由听声音联想到人物的形象,例如由听死者生前的录音联想并想像死者活着时的容貌、举止、人格、个性、特长;由听电台播放的相声联想到说相声演员的音容笑貌;由看《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联想到电视连续剧中的演员形象;由触摸或观看名人在历史博物馆中的遗物联想到名人生前的行为举止;由品尝已故老人留下的名茶联想到已故老人的慈祥……联想得越多,想像得越清晰,记忆得也就越牢。
象形谐音联想
月牙弯弯笑嘻嘻(C)
与C象形与C谐音
无论是象形还是谐音,只不过是为记忆提个醒,书写与发音还是要按照标准进行。
学会联想与想像的重要举措,是在愉悦欢畅的情境中去活跃思维,让思维的能量辐射到无所不包的领域、行业、学科、部门及事物,让在脑中扎下深根的联想与想像的技巧、方法充分地发挥作用。
(16)重视首次识记记忆法
在印度,一只大象看到它的主人掐死妻子,然后把她埋在住宅附近的花园里。当主人重新结婚时,大象把新娘带到埋尸体的地方,并用鼻子挖出了尸体。这表明,奇特的事在大象首次识记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许多年后仍然存留于大象的脑中:
常人易于记住新鲜古怪的事物,《阿德·海莱缪》中说:“人们对于每天看到的琐碎的常见的事物,一般是记不住的。若是看到或听到奇异的、不可思议的、低级丑恶的、荒诞的、巨大的等异乎寻常而又古怪离奇的事物,反倒能记忆很长时间。可见,身边的见闻常常被忽视。但是,儿童时期发生的事情却能够记忆得很牢固。‘看’这个行为本身是没有变化的。可是正常的司空见惯的事物就很容易被遗忘,而奇异的事物就永远留在记忆中,这难道不是有些不合乎道理吗?”
羊皮纸书《Aao·Hellenium》记载:“人不会记得一般的平凡事情,但是看到或听到奇怪的、不可思议的、夸大的事,对于这种奇特呆笨的内容,可以记得非常的长久。”
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的,比如说,罪犯被处死的情景、被车撞到而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的人,进行商业炒作的位于商业大厦门前的大人头的表演、小汽车中的新款车型、神州五号飞船上天的场面、站在领奖台上领奖的瞬间、新婚之夜……这样的记忆常常可以经久不忘。
第13节:博知记忆法
现代心理学家们认为,凡是首次识记获得强烈印象的事物,如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事物、能激惹起人的情绪的事物,与大脑贮存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的事物,就都容易被长时记忆起来。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的《论记忆》一书中写道:“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被烧伤过的儿童就避火,挨过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
记忆的全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或回忆。首次识记是保持的前提,保持是认知和回忆的条件。搞不好首次识记,会给认知和回忆带来极大的困难,甚或全然不能认知和回忆。漫不经心的首次识记,如同古代计时的沙漏,注进去,漏出来,什么也没有留下,被识记的信息像匆匆的过客,在大脑中稍纵即逝,认知与回忆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首次识记时,应采取几乎所有的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去增加需记信息输入脑中的印象,比如说通过巧妙联想和创造性想像,使需记信息鲜活奇特起来。
首次识记就应该是名师给予的、国际或国内或地区一流的、经过预先科学整理与浓缩的系统的重点突出又有结构联系的、富含情趣的、生鲜活跃的知识、经验、感悟、心得,而不应该是紊乱失序的、枯燥乏味的、死板教条的知识,如果首次识记的是错误的、模棱两可的、没有重点和结构联系的知识,学习者不但会失掉学习的兴趣,还会因重复错误的信息而养成难改的劣习,即便是日后学着对的,也难将先前的错误根除。
{17}博知记忆法
记忆效果常随着背景知识的丰富而提高,尤其在记忆那些鲜为人知的知识信息与实践经验时。熟知光谱色彩正常顺序的人在自学“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段文字后,能轻而易举地依序回忆起来。但是,一位对光谱色彩一无所知的人,却难于在自学后很严格地依序回忆起来,因为这七个词对他来说,都很陌生,都是形容词,而且互不依附,完全并列、等值,都可能以相同的机率出现在回忆中的任何一个部位。
快速记忆总是以相适的知识背景为依托。宽深宏大的信息基础,可使建筑其上的系统记忆工程高大无比。在通常情况下,知识基础博大精深的大脑较贫知的大脑易于接受新输入的待记信息(新输入的待记信息与原贮于脑中的信息有更多建立联系的机会),大都能将其快捷、有条理地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抛锚”作用:
当人遇到新信息时,人脑就把原有的与之相联系的经验当锚抛下,以这抛下的锚为根据来记忆新的信息,那么新的信息就很容易与其挂靠并在大脑中固定下来。实际上,许多信息都是人们(无论是博知者还是贫知者)在无意识中利用“抛锚”作用记下的。
如果新识记的信息超越原贮于脑中的信息或与原贮于脑中的所有信息毫无联系,那么新识记的信息就难于组织到原有信息的结构网络中,结果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来吸收,因此记忆起来就远远不如与原贮于脑中的信息挂靠在一起的新识记信息牢固和持久。
人们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及装置如飞船、人造卫星、潜水艇、深潜器、潜水衣、电脑和国际互联网、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复印机来博知。
此外,增加在电视或电影中学记有用信息的份额,也是博知的重要手段。加拿大的麦克卢汉形象地指出:“无线电60年教授的知识,只等于电视6年的教授内容。”
(18)笔记记忆法
笔记有明显的帮助记忆的作用,在我国,从古到今的很多名人,无一不在笔记的帮助下进行卓有成效的记忆活动:
我国唐代诗人李贺有随时笔“记”真知灼见、帮助脑“记”的习惯,铸就了很多名诗佳句。
清代的李慈铭,一生写了大量的笔记,长达几百万字。
鲁迅曾经借助手抄《地球浅说》的方法来帮助大脑记忆自然科学知识。
竺可桢曾经在38年里每天都抄录每日气象预报。
吴晗抄录了二十来万张小卡片来帮助记忆《明史》。
……
在国外,也有很多名人进行了类似的活动帮助记忆:
列宁通过作摘录和眉批笔记,来帮助大脑去记忆读过的书籍中的精粹。
托尔斯泰曾经在51年里每天都写日记,以此来帮助大脑记忆。他还说:“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要把它记下来。”
果戈理在请客席间,为了帮助大脑记忆,将上齐美味佳肴的菜单全部抄了下来。
凡尔纳用手写的几百本笔记来帮助大脑记忆。
歌德的门生爱克曼通过笔“记”老师讲话,来帮助大脑去记忆歌德通过语言显露出的真知灼见。
杰克·伦敦用“将各种场合下得到的真知灼见和趣闻轶事记在小纸条上”的办法帮助记忆。
……
美国海军人事管理研究处曾进行过旨在让笔记加思维使记忆力增强的心理学实验,并且获得了成功:
让百名受试学生同时在相同环境中收听同一录音后均分三组,让第一组按照所听的内容逐字写成笔记,让第二组先把所听的内容分列为大纲后再写成笔记,让第三组只听不记笔记。然后进行统一测验,结果笔记加思维的第二组学生记住的内容最多,高达58%,而其他两组的学生仅仅能记住所听内容的37%。
第14节:阅读记忆法
人脑具有多指向、不规则、随机性吸贮信息的机能,乐于接受记忆思路图之类的图文并茂、式样新鲜且暗蕴规律的信息。
最能帮助回忆的笔记莫过于记忆思路图了,它能在人的记忆中构筑起增强各信息间联系和顺畅回忆整体信息的强有力的联合体,是打开回忆群体(整体)信息的一把金钥匙。如果经常构思……写画……回忆它,不但能帮助大脑减轻记忆的负担,还有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技能,提高重新组合脑储信息的能力,为灵巧快地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提供助力。
除了记忆思路图能减轻记忆负荷之外,摘要笔记、内容提要或提示、阅思记提示、提纲、目录、索引、序言、结语等增添思维份额和概括力度的笔记,也有减轻记忆负荷的作用。
增加记忆牢固程度的笔记,应当首推默写和默画,其他笔记也有帮助记忆的作用。因为所有的笔记,都应该被看作是“脑”记的延伸。
(19)阅读记忆法
无论是何种阅读:出声阅读(朗读、小声念、内发音)、背诵、默读;视读、听读、摸读;忆读、非忆读;速读、慢读等,都有帮助记忆的作用。但是,它们对记忆的帮助是各有不同的:
出声阅读以读出声的形式将输入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时,听觉器官还会在瞬间将带有感情色彩的所读信息反馈给大脑,于是就加深了它在大脑中的印象,帮了“脑”记的大忙。
视读……无音目视主要是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