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 >

第212部分

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清先生的话,让庄广盯了他好一会:“既然爷爷叫你来,就是同意了,明主就是蜀国公?”
  梅清先生听了,笑而不语,不答,已是默认。
  “蜀国公攻下襄阳的消息,已传至南郡,南郡上下莫不紧张……”庄广淡淡的说着:“你是想让我劝说太守归降于他,是否?”
  南郡太守,就是庄广的岳父。
  “你不愿往?”
  “恰恰相反,我还欲亲见其一面。”庄广说着。
  说这句话的同时,庄广印堂处,顿时一小团青气弥漫,可见此人将会位高权重,成就卿相之命。
  梅清先生,顿时一喜,这可是庄家出的第一个卿级重臣。
  半刻无语,庄广突然之间问着:“石谦石师弟,必会夭折?”
  梅清先生一怔,却说着:“这是他命相所至,但是此子之死,必会广大庄家,你也不必挂念了,这和孙昌一样,非是人谋,实是命格,只是使他死的有价值而已!”
  庄广听了,握紧了杯子,良久,发出一声叹息:“石师弟已经娶妻,还请先生能使他留有后裔,不至于香火断绝。”
  梅清先生笑了,说着:“刚才过来,就已经看见了,石谦子嗣命格处,已经有了一团金黄气在孕育中,可见此人必有后代,其妻必怀孕,并且子嗣必也有着富贵,不会是白身了。”
  “这就好!”庄广默默无语。


第一百六十六章 影响(下)
  长阳郡前
  一片旷野,这里地势平坦,军营连绵十里。
  魏越端坐在中军帐内,脸色铁青,手中紧紧握着的,是从襄阳探报回来的密信。
  这封密信,说的就是王弘毅攻破襄阳的经过。
  又一次扫了一遍这封密信,魏越唤:“周先生!”
  下首的周吉上前,魏越将密信先是交给了周吉,周吉接过密信,很自然的展开有些发皱的密信看起来。
  看完密信,周吉脸色凝重的仿佛要滴下水来,微皱着眉。
  虽没有亲眼看到蜀军攻破襄阳的情景,但从这封密信上所写的内容,蜀军比预想的还要强,这让周吉有些不安。
  襄阳大城,三个月内就攻占下来了?
  “白日之下,天降煌雷,一举而击之,城轰而倒……这是什么话,神仙志异?”仔细的看过密信后,对蜀地新主,多了几分忌惮。
  同在议事厅的还有几个重臣,在吴王的示意下,周吉将密信递给他们。
  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密信内容,在场的其他人,脸色接连变化。
  “不管怎么样,能将襄阳城在短短三个月内攻破,帐下军士的伤亡并不惨重,实是主公心腹之患。”周吉轻声叹的说着,心下凛然。
  吴国一直以为,以襄阳城的防御,蜀军要吞掉,必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事实上,蜀军虽有伤亡折损,却远低于这程度。
  魏越连年动兵,连新年也没有回去,却还是没有来得及阻止蜀军进程,这让魏越心中蒙上了阴影。
  “砰!”的一声,魏越狠狠拍了一下,冷冷说:“现在我军水师到了江陵多少?”
  “王上,考虑到水师在江陵孤立无援,怕中了埋伏,我军只驻扎了六千水师。”
  “再调六千去。”东吴水师现在也只有二万。
  “遵旨。”
  “王弘毅终要与之一会。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眼前的事。”说完了这件事,魏越说着。
  “长阳郡是最后反抗孤的藩镇,必迅速灭了此獠,才可回军争夺荆州。”
  听到这话,在场的几人点头。
  吴越平定,收服新地,这些需要时间,将这些摆平后,吴蜀之战,终是不可避免。
  但不是眼下。
  襄阳,五月二十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微风轻拂,是个难得晴天。
  占卜曰,吉日。
  王弘毅占据襄阳后,下一目标自然就是夺取南郡了。
  “虽伤亡不算大,但将士疲倦,立刻攻打,只怕不行!”王弘毅此时默默的想着,王弘毅身着一件青色便服,整个人显得气宇轩昂,又不失儒雅气质。
  “南郡庄兴求见?”看着侍卫递上来的拜帖,王弘毅思索起来。
  庄兴?
  这个名字仔细一想,却有印象,并不算陌生,荆中名士,世家,人脉遍于荆地。
  “是,主上,是否让他入内?”侍卫问着。
  王弘毅不假思索的说:“请他来见。”
  庄兴可是颇有些影响的人,真是此人,能将拉拢过来,对自己逐鹿天下,是有助益。
  “诺!”侍卫退了出去。
  王弘毅整了整衣冠,坐回上首位置。来的人是庄兴,威严有度,方是正理。
  庄兴是南郡大族出身,即举止洒脱,却更注重礼仪。
  不一会,在侍卫的带领下,一个宽袖长袍的长者,从外面缓步入内。
  只见此人鬓发斑白,目光深邃,身材虽是中等,却修长匀称,衣装质地上乘,却又并不奢华,一进房间,就施礼:“见过蜀国公。”
  王弘毅起身相扶,说着:“不敢,长者请坐。”
  庄兴精研学问,是荆州名士,二十六岁就闻名,陈原称赞“有养士之遗风”,注重风仪,交往是也都是刘浩、许超这些名流,现在一看见,过是潇洒英风四流,只这一观,王弘毅已确定,此人应该就是自己料想的这人了。
  王弘毅打量的同时,一进房间的庄兴,其实也给王弘毅相了一面。
  庄兴博学多才,经书都全,却也会些相人之术。
  一眼看去,只见眼前贵人年纪很轻,面如镜面,眼如点漆,意态自若,举步之间,已经隐隐有着龙行虎步之姿,很是慑人。
  只一眼,庄兴就一惊,单是这相,就是形神兼备,甚有威仪。
  “庄先生之名,孤早有耳闻,不成想,今日得以一见。”王弘毅又说着,赐座,又让仆人上茶点。
  二人先寒暄了一阵。
  “小民也早就想和国公一见,早闻国公是当世英豪,难得明主,今日一见,果气宇不凡,名不虚传!”过了一会后,庄兴开口说着。
  听到庄兴称赞自己,王弘毅的心里就是一动,庄兴这样的名士,特地拜见,又是南郡,还不在自己管辖下,肯定是有来意。
  “庄先生实过奖了,孤数年前已听闻庄先生之名,一直想与庄先生一会,把酒品诗,只可惜,南郡是荆州之地,与蜀地相隔过远,使得这一愿望拖至如今。而现在,南郡已是处于风口浪尖,如今尚好,你我二人还能这样坐下闲谈,若是再过些时日,怕是两军对峙,身为南郡大族出身的庄先生,便不得不避嫌了。”
  庄兴闻言,长身而起,向着上首的王弘毅一拱手,终是说出了此行的来意。
  “国公已攻克襄阳,接下来无意外,难免与南郡一场兵戈,可兴既为南郡人,自是不能坐视不理,国公能宽容几日,兴愿亲往太守府,劝说太守归降国公,南郡是一要地,既国公想要,兴愿为国公谋之。”
  庄兴的话一出口,王弘毅顿时大喜。
  他虽然早已隐约猜出庄兴的来意,但之前并不能太确定此事。
  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得一大郡,对王弘毅来说,实是好事一件。
  “若真是如此,庄先生此举,不仅避免了一场兵戈,更是帮了孤的大忙。”王弘毅立刻情身一拱,说着:“孤就任命您为正六品朝奉郎,如何?”
  却不料,被庄兴推辞。
  “国公,有道是,无功不受禄,兴尚未成功,不能接受封赏。”庄兴深深一礼:“请国公静候几日,兴这便回去,劝说太守。”
  说罢,告辞而去。
  将庄兴送走之后,王弘毅立刻请张攸之来到自己帐中。
  “主公,可是有什么喜事?”一进大帐,看见王弘毅面带笑容,虽刚刚打下襄阳,的确有着高兴的理由,可过去数日,主公早就平静下来。
  不是有新的喜事,王弘毅是不可能这样开怀。
  王弘毅招呼张攸之坐下,这将刚才的事情,与张攸之讲了。
  “庄兴?”张攸之对此人也有些听闻,点头:“此人有才有德,又交友广泛,平时饥荒天灾时,更能说服家人施粥救济贫苦百姓,不仅在南郡很有名望,在整个荆州,是让人尊敬的名士。他既说了去劝降南郡太守,有极大可能真的让南郡太守请降。”
  “能招揽此人于孤的帐下,如虎添翼也。”王弘毅轻叹的说着。
  张攸之微微一笑,对此并不担心。
  “主公,庄兴前来拜会主公,并自请去劝降南郡太守,虽有阻挡兵戈之意,但并非看好主公的话,又岂会这样行事?臣以为,庄兴事后定能答应主公招揽之事。”
  “你说的没有错!”王弘毅点头。
  庄兴,自己有才有德有名望,这是其一,庄家这几十年,历代都出名士,弟子门生遍及荆粥,这是其二。
  而且庄兴交友广泛,能得其辅佐,对逐鹿天下,是极有助益。
  就是庄兴不能成功说服太守请降,王弘毅还不打算错过此人。
  只不过,不能一下子委以高官罢了。
  这一点,庄兴同样明白。
  庄兴早就有了出仕之意,当然,自己已经年六十,就算出仕也时日不长,只能为子孙铺路,不过辅佐谁,却需要精挑细选。
  王弘毅夺取成都时,庄兴注意到了王弘毅。
  随着蜀地的平定,龙剑的收复,上庸新城一一攻克,庄兴越发觉得,王弘毅是一难得雄主。
  蜀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甚得民心,蜀发展很快,这就是帝王之资了。
  王弘毅本身是大族出身,虽非王氏嫡系出身,却正统继承人,出身上没有瑕疵。
  论起年龄来,王弘毅是争夺天下的众诸侯中最年轻的一位。
  综上因素,王弘毅是值得辅佐的人选。
  辅佐这样明主,能成事的话,庄家终于能产生质变,真正成为郡望世家。
  庄兴一直在想,怎么样见一见王弘毅,但无事上门,自降身价的事,庄兴自是不愿,不过现在的局势,给了他一个机会。
  能有功于蜀国公,又让南郡这片生养了族人的地方避免了兵戈之祸,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且在这时,只怕嫡孙已经和太守说明了,嫡孙和太守是姻亲,只怕现在已经有好消息了。
  庄兴出了衙门,车夫迎上来扶他上车,笑着:“老爷,现在回去?”
  庄兴上车坐了,揭开窗子说:“回南郡!”
  车夫应了,一声吆喝,马车动了。
  这时,襄阳恢复了元气,百姓开始上街,听着蹄声时紧时慢,渐渐远去。


第一百六十七章 降表(上)
  南郡太守府
  里面有个竹林,是精心栽种,碧玉竹、翠竹、紫竹、赤竹、湘妃竹连忙成一片,坐于亭上,四顾而望,幽静之气深深。
  两人在亭上下棋,棋局已进入后半局,放下一局后,庄广落了一子,说着:“岳父,楚侯虽是我荆州人,但是荆南还没有平定,兵员不熟,百姓不安,只怕很难再有机会。”
  “楚侯步兵一时也许难以期待,水师两万却是我荆州的精锐。”说话的是个中年人,宽衣长袖,丰颊多髭,赫然是太守葛石!
  “可上庸、新城、襄阳已下,江陵非水师能挽回。”庄广看着棋局,一笑。
  “蜀地经过大乱,人口不足是事实,但是也可出兵七万,一万镇守汉中,一万已到了夷陵,蜀之水师已经率舰而上,绕道去襄阳。”
  太守葛石一怔:“这事我怎么未曾知道?江陵和荆南为什么不拦截?”
  “岳父,这事几乎是公开,只是我曾派人去查看,一有消息就传递,所以快了些。”庄广一身纱袍,眸子中幽黑,潇洒姿态令人一见忘俗,笑着:“江陵现在虽为吴王所有,水师却只有三千,安能拦截七千蜀舰?”
  “荆南楚侯有力量拦截甚至消灭,但是这二万水师是他的本钱,现在荆南都没有平定,他何必火中取栗,与蜀舰死战,为吴王嫁衣?”
  “故蜀舰公然沿江而上,绕过江陵,北上襄阳,无人阻挡。”
  “得了上庸、新城、襄阳,就也得了荆州的水师根基,只怕水师扩军二万,都绰绰有余。”
  “听闻上庸和新城都大练兵,编军三万,襄阳也有二万降兵,蜀国公手中至少有四万可动用,加起来,足有十三万之巨。”
  “这已经是倾国之力,此时诸郡震怖,吴王还未平定吴地,荆南自保不足,十万大军而下,岳父可能抵抗一二?”庄广徐徐说着。
  葛石听着,面显惊色,思索一会,缓缓说着:“蜀国公大势已成啊!”
  庄广听罢颔首,看了一眼,起身行礼说着:“还请岳父大人速速决断。”
  葛石再沉吟良久,叹的说着:“罢了,就降了此人吧,希望你的决定没有错!”
  说完,二人前往书房密谈。
  至于二人究竟谈了些什么,无人知晓,只知道当庄广离开时,太守葛石送到外门之处,目送其上车离开。
  当天晚上,月色如水,万里晴空,大地一片宁静。
  庄兴庄广梅清三人齐聚于山畔小亭,欣赏月色,话说这小山实际上很矮,不过百米,只能算一丘陵,山上有一道观,就是梅门的根基所在。
  山下三百亩就是庄家给的田。
  此时月如轮盘,皓白如银,就在此时,东南方腾起一道赤光,色殷红如血,把天际都染红了,连凡人都可看见。
  庄兴一见,神色一变,忙对梅清说着:“梅清先生,这赤光主主何兆?”
  梅清目注赤光,沉吟不语,片刻,才喃喃的说着:“哎……这必是吴王平定吴地的预兆,赤光所起,色红如血,依现在的情况来看,不仅仅说明平定吴地,还当主必来袭荆州。”
  庄兴一听,不由大惊:“目下荆州未定,赤光前来,未知是否要改变计划?”
  梅清道人沉吟片刻,摇头说着:“这赤光炽烈,气运已成形,蜀国公此时,也是气运大兴,两强相遇,必分出胜负,我也不清楚谁强谁弱。”
  “不过吴地虽平,其寿未必很长,我当年与吴王有一面之缘,曾于近处审察,发觉此人面相,主寿六十有一,今年他是五十一,寿命只有十年了。至于具体的决择,还由您来决定。”
  庄兴沉吟不定。
  庄广却说着:“爷爷,我虽不知气运,但是就常理来说,吴王依靠大燕而得到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