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 >

第239部分

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七章 王业(上)
  整个祭台一片寂静,个个目瞪口呆。
  远处人群中,有一人看了真切。
  此人从穿着来看,看不出异常,只觉得一切都寻常,唯一有点不同的就是,一身的气质,儒雅中,带出几分飘逸。
  旬枸如果扫看,定会发现,这人是他之前遇到的人。
  此人非是别人,正是通玄!
  这时,通玄站在人群中,远处观看着祭台的情形。
  只见随着皇帝自杀,本来祭坛上凝聚金黄色的气运,以及本来笼罩在吴地淡黄色气运,顿时不断消散。
  这消散简直和雾气遇到太阳一样,散的快速。
  几乎同时,以皇帝的尸体为核心,一股煞气,已是铺天盖地的席卷过来。
  片刻后,整个祭坛,只有一片黑红之气。
  见到此状,通玄不由得暗暗冷笑:“本来位格德行都不足,也敢称帝?现在皇帝自杀,获罪于天,死期不远了,徒为真主开道耳!”
  望着远处惊呆的魏越,他的面上带着嘲讽之意。
  以魏越所占的大燕龙气,就这样耗下去,也许还能熬个几年,可现在一来,庇佑着吴越之地的大燕龙气,已是半分不剩。
  不仅仅如此,祭天时发生这事,魏越已经获罪于天,这是真正无所祷也!
  眼中有光芒,通玄看见了在魏越顶上,浮现出来一层浓郁的黑气,这浓郁的黑气充满了各种各样肮脏,虽然说这时,还有一片光庇护着魏越,但是却不断渗透和靠近。
  魏越此人,时间长不了。
  通玄不必再看,转身离开,随着离开,正巧这时,祭坛左右大哗,魏越终于醒悟过来,甲兵不断连绵动员,骚动不断。
  不过,这和通玄没有关系了。
  冬日,冷风阵阵。
  去往襄阳的官道上,几匹快马,正飞快的向着襄阳城方向疾驰。
  这几人都穿着蜀军服饰,胯下是良驹,疾驰而过。
  此时,已是初冬时节,道路两旁草木凋零,地面上冻了起来,骑兵飞驰而过,带起的尘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离此不远的一小镇驿站里,有着身穿同样军服的将士,在歇息。
  这里平日里,根本就不会对外开放,几乎可以算是十三司的一个据点了。
  “报!”一刻钟后,有人从外面飞驰进来。
  大厅内的一个十三司百户,半眯着的眼眸猛地睁开,锐利的目光直看向外面。
  “进来!”他冲着外面说着。
  这人进来,先向他行礼,禀报的说着:“百户大人,又有吴越的消息传来,请大人观看。”
  说着,将情报递上去。
  “吴越的消息么?某且一观。”百户接过情报,展开观看,这一看,脸色微变:“……吴王魏越真的行大逆了!”
  “这情报,可要快些递送到主上手中……”百户双眼微微眯了一下,口中沉声说着。
  百户从外貌上看,二十七八岁上下,身材魁梧,足足有着八尺有余,面色冷峻,五官端正,只一坐,就颇有威势,整个人透出一股冷冽的肃杀。
  这时,眯眼一开口,迫人的气势,令面前跪拜着的人,也是一凛。
  “你们几人,这次辛苦了,先去后面休息,这份情报,自有人送去。”知道送来情报的人,定是连夜赶路,百户吩咐人去准备休息房间,又叫来可靠的心腹,差他们将情报,继续赶路送往襄阳城。
  这时的襄阳城,正在为称王大典忙碌着。
  王弘毅这段时间,除了依旧主持着蜀地和荆州两地的政务,更是陪着母亲闲话家长。
  因忙于打仗,不能在母亲身前尽孝,此时自是要挤出时间来弥补。
  宋心悠不愧是宋氏大族出身,处理起宫务来,颇有些手段,虽内宫刚刚从成都迁至襄阳城,可以说事情杂多,琐事不少。
  可内外半点不乱,宫人侍女,人人各忙各事,事事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两个幼子,王弘毅虽与他们有些陌生,到底是血脉至亲,父子天性,一来二去,两个孩子再见王弘毅时,不再陌生,多出几分亲近。
  温馨让王弘毅由心生出一种想要一直下去的念头,但这念头稍转即逝,理智让他不断清醒,乱世未结束,霸业未成功,自己前面的路还很长。
  十月末,襄阳城内,已是寒风阵阵,这一年的冬,来的早些,穿着厚衣走在路上,都会感到一阵阵的寒冷,从着刮过的小风中传过来。
  十月二十八日,王弘毅正在王宫内散步,刚刚吃过午膳,约了三女,在王宫内边走着,轻声交谈。
  远处,宫人和女官,都小心翼翼的跟着,保持的距离,正好听不到交谈。
  宋心悠身裹着一件银红色的外衣,越发衬托得皮肤白皙、发髻乌黑,说着话。
  她和自己夫君说着话,不经意的观察着远处新入宫的秀女。
  结果还是让她比较满意,见到三女受宠,这些少女也没有敢带出异色。
  相比宋心悠,赵婉早已褪去了小家碧玉的生涩,气质平和温润起来。
  素儿,淡绿色的衣裳,身姿婀娜,即便是夏日都会给人一种清冷,在这初冬,越发显的神秘。
  四人正在散步,有一个内侍,从远处急急忙忙的奔来。
  一见到王弘毅的身影,立刻急步过来,离着十几步远的距离,翻身拜倒:“启禀主上,虞大人和张大人,在宫门外求见。”
  这里所指的宫门,自然就是后宫了。
  前面的宫殿,依旧是仿照成都府的模式格局,设置了秘文阁和朝会大殿,外臣只能止步于后宫的最外面宫门,再往里是女眷们的住所,外臣自然不能随意出入。
  听到内侍的话,王弘毅转过身,对三女说:“今日到这里,你们自己转一转,天寒莫要着了凉。”
  “臣妾知道了。”三女回的说着。
  王弘毅与三人分开,内侍叫人传来乘舆,王弘毅坐上后,向着外面行去。
  宫门里,虞良博和张攸之都在等着。
  不一会,就见王弘毅乘舆而来。
  “两位爱卿,去里面谈。”王弘毅下了舆,一指前面的宫殿,说着。
  虞张二人遵命,跟在王弘毅的后面,进了宫殿。
  在宫殿的后面,有着几个偏殿,在其中一小殿内,王弘毅在坐下,给二人赐座赐茶。
  直到宫人都退了下去,王弘毅问:“两位爱卿要说的可是吴越之事?”
  “主公所料不假,正是此事。”张攸之向上一拱手:“臣接到消息,几日前,吴王魏越本想禅让,结果遇到皇帝怒斥,魏越逼死皇帝后,自立登基,杀尽皇族六百余口,大燕自此以后不复存在。”
  说到这里,连张攸之也有些唏嘘,他也是生长于大燕朝,是大燕臣民,突然听闻旧朝已是彻底灭亡,心里难免有一丝感伤。
  同样,虞良博也是颇有些感慨,虽他们知道这一天是迟早的事,可也是不胜唏嘘。
  当然,这也只是片刻间的感慨唏嘘,对这二人来说,真正的主公,是面前的王弘毅,对旧朝,也只是有着唏嘘,剩余就是喜悦了。
  “恭喜主公,现在大燕灭亡了,天下就无真主,主公就可名正言顺称王称帝,再也没有障碍了,这真是天助主公。”
  虞良博和张攸之起身,拜谢的说着。
  王弘毅却没有喜色,听了这话,心中却是一颤。
  记得前世时,大燕直到身死,还没有灭亡,现在,自己的存在,已经越来越改变了历史和命运,可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只是,据说自魏越后,又有着吴姓之将崛起,那时已经身陷深囚,不复而知。
  魏越远远看过,气运称王还可,却远不足称帝,本来勉强上位只能是自取灭亡,现在逼死皇帝,更是自取灭亡,只怕天下无一人能容得下了。
  “这真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王弘毅隔玻璃望着晦暗如磐的天穹,幽幽说着:“煌煌二百年大燕,就此灭亡,孤思量许久,真是心惊啊!”
  王弘毅度了几步,说着:“孤是自立,本和大燕关系不大,这时却不得不要悲哭一场,传我命令,孤登基前,先戴孝遥拜大燕历代先帝,再顺天应命,登基称王,以拨乱反正,平定这乱世……”
  “查一查,曾受恩于前燕的人,都穿孝随孤祭拜!”想到自己前世,王弘毅眸中冰凉一片,说着。
  “是,主公!”虞、张二人站起身,应着。
  “主上圣明高远,实是天授!”虞良博听了,说着:“大燕虽亡,却是正统二百年,这毕竟根基深厚,主公祭拜,就立刻得了天下之望。”
  “相比于深受皇恩却篡朝弑帝的魏越,主上这样,必使大燕遗民泪涕而下,争向投奔而来了。”
  王弘毅想说什么,却苦笑了一声,说了些话,见主上没有别话,两人都退下。
  王弘毅自己在殿里来回走动着,想着现在的局势,脸色不断的变幻着。
  大殿内烧了火盆,这时火盆里,劈里啪啦的一阵响,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思索,种种思考,涌上心中。
  突然,顶上发生的变化,让他忍不住停下脚步。
  凝神注意头顶变化,王弘毅的脸上,终于消去了忧虑,渐渐露出喜悦。


第一百八十七章 王业(下)
  火盆里,火苗不断的窜动着。
  温暖的气息,随着一阵阵劈里啪啦的声响,不断的在宫殿内蔓延着。
  偏殿里,王弘毅坐在一张座上,背靠在后面,双手平放在两侧的椅沿上,微闭着双眼,一言不发。
  整个大殿,这时显得非常安静,只有火盆里时不时的传出声音来。
  王弘毅的表情,看似在闭目养神,实际上,他却是在发现异常后,坐在那里查看着自己鼎器的变化。
  大燕朝的提前覆灭,王弘毅隐隐感觉到了。
  魏越自称王后,这种情况就很难避免了,开了头,就没有回头的路。
  并且这一代大燕天子,在前世,本就是命运悲惨,被人圈进起来的一条困龙,被废是迟早的事情。
  在这时大燕灭亡,却有着很大不同。
  魏越灭亡大燕,其实并未有着登基的基础,这完全是铤而走险。
  大燕还在,就是正统,还有帝气凝聚,天下帝气只有一主,现在大燕龙气消亡,这天下气运,定因此而有大变化。
  直接的说吧,就是天命正式分散到各蛟龙身上。
  可分给自己的这一分气运这样浓厚,让王弘毅颇为意外。
  只见这时,鼎器上阵阵波动,天空中突然有一丝丝紫气,垂了下来,使鼎中烟雾缭绕,甚至不时有着雷霆炸响。
  这时,鼎器变的更坚固,连厚度也厚实了不少,多了许多精美的花纹在鼎面上面,这些花纹非常神秘,隐含着无数的奥妙。
  只这样看着它在头顶不断的旋转,就会觉得流光溢彩,华美非常。
  但是更远处,丝丝灰黑之气却弥漫出去,显是失去了帝气镇压了。
  查看完毕后,王弘毅睁开眼睛,轻轻的呼了口气,心里终是略微安定下来。
  改朝换代,这本就是造成世间气运大乱的事,妖魔鬼怪,都有可能跑到世间来作乱,只因这时,诸侯相争,帝气尚不成形状。
  各地诸侯间,龙气出现的却很多,又混有许多蛟龙蟒蛇之相,着实的杂乱不堪,于是连人类自己,尚且不能掌握命运,对这些异类也就少了约束之力,借着世间大乱,出来行走人间,趁机诳骗诸侯,以得封赐气运的妖修人修,也绝不在少数。
  这时,自己能得享一丝大燕残余气运,已是幸运之极。
  大概与他现在所处的地方有关。
  当年大燕太祖取得天下前,亦是在这一片区域待过,最终得以借荆州作为跳板,向天下进军,最终平定了天下。
  襄阳城,更是大燕朝中一座大城。
  大燕覆灭后,帝气无所依托,自会再觅新主。
  直接下手灭燕的吴王魏越,由于禅让没有成功,算是以下弑上,只怕不但没有得到气运,反而使天下人,都视为叛逆。
  这人心背向,就是天命。
  吴王魏越,以前还有一线机会,就是胜利后再聚龙气,以君主之名,先稳国势,再灭诸侯,各个击破,但是现在,却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
  想到这里,王弘毅眼眸眯起,浮现出一丝冷笑。
  不过,大燕龙气虽散,彻底腐朽还需要一段时间,必须加一把火。
  随后,他召见了十三司的王从门。
  “……就按孤刚才所说,在南方各地将这言论散播开来。务必要让这言论,早一些遍布长江以南。”王弘毅对着跪在下面的男子,这样吩咐着。
  他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要让十三司的人,在南方各地,散播不利于魏越的言论,到底是大燕的根基所在,二百年正统不可小看,以大燕臣子自居的人不计其数,儒林之中,更是这样,只要推上一把,这把大火,一定能烧的更旺!
  “臣定当全力以赴请主公放心!”王从门跪伏在地上,落地有声。
  王弘毅挑选的十三司官员,都是选的面容严肃,说话简洁,心智坚毅,忠心可嘉的人,王从门就是典型。
  王弘毅对此人办事还是很放心的,于是挥手令其退下。
  一直看着王从门大步出去,王弘毅转过头,又想到了自己即将面临的称王大典。
  有着魏越的弑帝登基,王弘毅称王,就突然之间变的名正言顺了,对这件事,王弘毅表示现在自己很是轻松。
  再轻松的事情,折腾起来,让人头疼不已。
  十一月一日这一天,称王大典的日子终于到了。
  天还没亮,王弘毅就起了身,在宫人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各种准备,出得宫门的时候,天边也才刚刚肚皮白。
  祭天的地方,在外城的一片空地上,离内城不远。
  石破天惊炮声九响,顿时鼓乐大作。
  歌声钟磐清扬,随着乐起,仪仗导引,编钟大吕清扬激越,王旗高举,上千亲兵手执金吾,肃容徐步而过。
  王弘毅端坐在乘舆中,前后三百侍卫簇拥,后边跟着四顶小轿,都是轿门密封,纱窗垂帷。
  王弘毅望往窗外,看着瞻仰出巡的百姓,纷纷叩首伏地。
  这一霎间,万民不约而同,山呼海啸一般呼喊:“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严格的说着,这是越格了,但是这时,山呼海啸一般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