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 >

第326部分

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嫡夥啊!
  见傅允信犹自沉默着,他又继续说着:“大人,眼见天下渐渐分明,南北都有明主之相,可是这里并州离南主甚远,远水不解近渴,大人并无多少选择余地。”
  “大人就算不为自己和家族考虑,难道不为并州六百万百姓考虑?只要大人降之,并州大局就立刻平稳,不但大人有着公侯之赏,而且还能挽回百万人的性命,就此一功,就功德无量啊!”
  说到功德无量时,傅允信突然之间觉得,百万百姓在苦海中沉浮的景相,闪过脑海,一种悲怆的感觉浮现出心中。
  定神看去,只见和尚智合什低喧佛号,灰色僧袍外披上袈裟,目光闪耀着智慧又悲悯的光芒,一时间傅允信汗湿重衫,如遭雷击,半晌不言不动。
  和尚又念佛号说着:“大人,你不要计较个人名誉,要为了天下苍生啊!”
  这话一出,傅允信一下子似乎老了十岁,开口:“哎!”


第二百五十六章 并州事变(下)
  本来的农田,早已荒芜,就算有种的农田,都被马匹啃食践踏。
  宽阔农田上,胡人帐篷连绵十里,军容严整。
  银帐周围,军纪森严,整个军阵没有一丝的喧哗,上空高高竖立着一根大旗。
  “什么?傅允信答应归顺本王了?”大帐内,听到消息,忽尔博猛从座位上站起,脸上带着难掩的喜色。
  “殿下,是否召见这人派来的信使?”千户长见忽尔博很是高兴,于是询问的说着。
  忽尔博摇摇头:“不必见他,将他递送过来的降表取来,本王一看便可。”
  “是,殿下!”千户长将手中的降表,递了过去。
  忽尔博也是精通汉文,取过降表,不用别人翻译,自己直接可以一观,看罢后,心情越发的愉悦。
  梵门之前就联系过,说愿意出高僧说降傅允信,不想就真的办到了。
  看来能真正支持父汗和自己的,还是梵门啊!
  那些道门只能带些路而已!
  “傅允信是个识时务的英雄,哈哈哈哈,这样一来,并州必可轻易就到了本王手中,这样的喜事,应早些送信告之父汗,让父汗也欢喜一番!”忽尔博仰天大笑。
  傅允信一降,并州就有一大半降了,就算有别的郡县抵抗,也无济于事了,今年年底必可统一。
  别人怕不会有这本事和气运。
  想到还不曾传来捷报的兄长,忽尔博的脸上,已现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很快,笑意就消失不见:“来人,整顿人马,待到傅允信出城迎接之日,就是我草原勇士得并州全境之时!”
  忽尔博又想到了外面的使者,于是吩咐:“傅允信派来的使者还在外面吧?赏他百两黄金,带他下去歇息。”
  “是!”千户长领命出去了。
  忽尔博转身回到自己座位,舒服的坐下来,低头看了看手中递过来的傅允信所书降表,忍不住喜形于色。
  本以为要得并州全境,还需要一些时日,没想到这样顺利。
  他已有了一些折损人马的准备,虽傅允信只剩下三郡,但他心里明白,这三郡是傅允信的根基所在,无论人心和坚固,都远在新附的郡府之上。
  能不费多少兵力,就可得此三郡,傅允信自是有功。
  要不是自己还不是大汗,要是自己的话,傅允信可按照汉人的王号,封个“恭顺王”也不为过。
  汉人的千金买骨的典故,忽尔博还是读过,知道必须竖立典型,才能使那些软弱的汉人蜂拥归降。
  至于兄弟的战功……
  傅允信已降,并州尽归于他,有这大功,在父汗还有谁能与自己一争高下?
  是本就处于劣势的兄长?
  还是软弱的弟弟?
  别说父汗未必再能有子嗣出现,此时手中有权有兵马,就是父汗的女人中,真的有人再次生下男孩,谁又能保证他们能顺利活到成年呢?
  想到这里,忽尔博不由得有些意气风……
  长白郡
  凌晨下了雨,秋雨凉风打在了城上城下。
  如果有望气的人观看,会发觉这长白郡之上,昔日存在的锐气消失不见,换之的是一片淡淡的萧索气息。
  傅允信身在城墙之上,身子挺直,面色苍白的望着远方。
  城下街衙巷陌几乎没有行人,只听雨水筛击一样打在屋檐的声音,而在远一点的区域,就是城外的农田。
  傅允信仿佛不认识端详着城内城外。
  平日会议和会客,处理事情,天天见到这城,觉得太平常,从来不多看一眼。
  此刻看着,突觉得这片江山是如此美丽,就算一草一木都显的亲切,这连绵不断的地域,本都是属于他,属于傅氏一门。
  可就在不久前,他亲手将这一片疆域,拱手相让,而且是让给了胡人,这片江山再好,已经不是自己了……
  想起这事,心疼的揪心。
  后悔与无奈,复杂情绪,不断的在心头弥漫着。
  可以想像,知道这一决定后,百姓又是怎么样痛骂着自己,但只是就凭着这三郡,如何是胡人的对手?
  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家族走向覆灭,要看着城池被屠么?
  广远大师说的不假,假如楚王已经延伸到这里,可以降楚王,可现在隔了很远,鞭长莫及,自己执意不从,结果也不过是让并州经历一场更大浩劫。
  现在自己主动归顺,至少这三郡百姓可少受些磨难,傅氏一族亦能得以保全。
  至于以后……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
  这时,濛濛细雨渐渐平息,又有阳光洒下,已经等了二个时辰了,胡人还没有来,傅允信神情恍惚,阴郁目光扫视着。
  周围官员看在眼中,跟着等候,想到傅允信平素威严从容,一下子变成霜打蔫萎不堪,心里都是感慨,不知以后命运怎么样。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方传来。
  来了?
  傅允信眼睛猛眯起,握在身侧的手,已青筋爆起,又缓缓松开。
  从城头看去,一片骑兵奔驰而来,马蹄踏在了泥水之中。
  傅允信站在城楼上远远眺望,凝视着滚滚而来的骑兵,既然胡人已经到了,那反而不必挣扎了。
  这骑兵顷刻到了城下,只有千人,看样子是先锋,傅允信发出命令:“出城!”
  随着傅允信一声令下,城门大开,他亲带文武官员,步行出了城门,这队骑兵观看着城门大开,以及大量亲迎,又派人回去报告。
  又过了片刻,远方又有马蹄声起,这次来是大队了,密密麻麻都是身着皮甲胡人精骑,首尾相连,一眼望不到边。
  片刻后,十数个亲将,上千骑兵,簇拥着一人,来到了前面。
  只见此人一身金甲,在阳光下闪烁发光。
  傅允信心中冰凉,面朝这人跪下,面无表情,深深伏下去叩头说着:“罪臣抗拒王师,实是有罪,拜见殿下!”
  说完,浑身一颤,却变得清醒一点,伏着头在泥地一动不动。
  忽尔博翻身下了马,上前亲扶:“将军哪里话,能弃暗投明,真是明智之士,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让傅允信一怔,这汉语说的相当字正腔圆。
  傅允信眼睑微垂,木着脸,用略带嘶哑的声音说:“不敢,臣请奉上大印。”
  说着,把大印奉上,这是臣服礼。
  忽尔博接过,翻着一看,哈哈一笑,说着:“傅将军掌这帅印,本来就名副其实,何需交给我?还请继续当大将军,你原本的三万军,还由你来管辖。”
  傅允信听了,终于缓过这口气来,想不到还能掌握兵权,连忙谢恩,看来这胡人的殿下,还真是干大事的人。
  看看叩拜的傅允信,忽尔博微微冷笑,军队是安身立命的本钱,谁都知道,不过忽尔博还真有这胸怀,允许降将保持兵权,甚至还加以扶持。
  忽尔博坚信,自己拥有草原骑兵,就必可驱使这些汉人降将,让他们凛然受命,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十日后。豫州。王宫
  此时天色阴暗,细雨纷纷,皇后和太后都没有来,但来了一批宫人,这些宫人和内侍,正在上灯。
  书房中,更是点了二十支蜡烛,使灯火通明。
  王弘毅接到了消息,看了看,推开窗,望着秋空上乌云缓缓甫移,雨点劈啪而下,深深呼吸了一下:“并州傅允信降了忽尔博,真是大变啊!”
  十日内,并州军情就传到这里,王弘毅已经很是满意,在消息探查传送上,十三司的确是已有了很大进步。
  傅允信败于忽尔博,王弘毅并不奇怪。
  以着并州的兵力,与草原骑兵相比还是差的很多,傅允信自不可能挡得住忽尔博。
  王弘毅没有料到,或者不想这样预测,并州会沦陷的这样快。
  上一世时,并州依旧是拖住了胡人二年,哪像现在,才三四个月,就落到了忽尔博的手中。
  这消息实际上不意外,但还让王弘毅脸色凝重,傅允信一降,并州就根本难以抵抗胡人,闻风而降是肯定。
  当然,前世傅允信统一并州全境,所以能抵抗,而现在时间提早了,只有一半,因此以大将军归降了忽尔博。
  提前了进攻,连这攻守上,也与上一世大为不同了?
  不过,以自己实力也不惧,真正让王弘毅略有担忧的,是对方的发展!
  胡人是外族,生性残忍,攻城略地时,不会有丝毫顾及,往往驱民攻城,正是因为这样,进攻速度很是迅速,让人实在是有些心惊。
  王弘毅开疆拓土的速度,实不能相比,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加快自己进程。
  “并州之事,你有何看法?”千万念头在瞬间从脑海一闪而过,王弘毅问着秘文阁的陈清。
  “王上,傅允信断不是能轻易屈尊人下,此人此番投降胡人,未必会安分下来。”陈清说着:“不过,胡人决断不错,有着当地傅允信配合,只怕并州很快时间就会平定,要是连幽州被攻下来,幽并连成一片,大军长驱直入,中原危矣!”
  陈清说到这里,沉默了。
  王弘毅点了点头,凝看着秋雨不语。
  时局,的确是这样!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月思(上)
  并州
  傅允信所住府邸,很是豪华阔气,本来在归顺了忽尔博后,傅允信就将自己的这座府邸腾出来,交给了忽尔博。
  这座府邸占地颇广,里面假山、竹林、小湖,应有尽有,亭楼殿阁,更是雅致。
  其中主殿颇是宽敞,忽尔博对此很是满意。
  此时太阳偏西,住宅在阳光照射下一片金光,不过这巨大的住宅,却疏落有致地布满了帐篷,不时传来马嘶声,二千精锐驻扎府邸中。
  一处大殿,有着六人,忽尔博负手而立,穿着却是一件并非胡服,但也不是汉服,这服堂皇威严,有着王气。
  忽尔博身着这服,不怒自威,充满了魅力和威严,笑着:“这前朝的王服,穿起来的确不同。”
  忽尔博环视眼前各人一眼,众人中,四个是胡人大将,一个是老僧,这老僧须眉俱白,脸相庄严中透出祥和,双目半开半闭,眼神带着怜悯。
  又有一个是汉人衣冠的中年人。
  忽尔博淡淡一笑,从容问着:“真言大师,时机是不是到了?”
  说到这里,顿了一顿。
  真言老僧合十说着:“殿下,时机到了。”
  这话非常普通,但一刹那,众人都觉得全身一动,身体似乎随着振动,却似泡在温泉,极为受用。
  看到众人神色,忽尔博微微一笑,说着:“真言大师是中原梵门四大圣僧之一,也是支持我们的梵门代表,不仅仅在二十年前就和父汗接触,并且也是我的老师,我能熟知汉人经典,就是大师所授。”
  胡将见过几次,觉得合情合理,并无异意,只有这个汉人身体动了下,眼神闪过一道亮光。
  忽尔博又说着:“哈森、巴图、查干巴拉、哈尔巴拉,你们都是我的心腹大将,而大师和孔镜也是我的心腹,我也不忌讳,今日就交个心。”
  四将都踏前一步,说着:“殿下,我们愿为你效死。”
  孔镜也连忙行礼。
  忽尔博很是满意,说着:“父汉众子中,我虽挂着幼子的称号,但实际上我并不是幼子,特别是父汉现在广蓄女人,不知道还会有几个儿子,而且就算幼子,也未必能按照传统继承,毕竟一个部落,和汗国甚至整天下不同。”
  草原上自古流传着幼子有优先继承权的习惯,但实际上就算是部落,也没有次次执行,草原讲究强者为王,诸子之间选择最强者,是不下于传统的方法。
  忽尔博悠然说着:“各位都是我心腹,与我一荣都荣,一损都损,父汗心思高深莫测,一念之间生死云泥,单看现在分兵就知道,我掌握的实际上就这万户。”
  众人听到这里,无不凛然,的确,忽尔博虽被器重,但是在兵权上并没有特殊对待,一切政权都在兵权,从这点上说,忽尔博的地位,只在大汗一念之间。
  “父汗英明神武,谁也不敢,也不能欺诈于他,因此这兵权之事,就必须外求。”
  哈森这时踏上一步,说着:“殿下,如何外求?”
  忽尔博说着:“这就是汉人,孔先生学究天人,可以说说。”
  孔镜这时,微微一笑,说着:“殿下,草原兵权都在大汗手中,这是谁也挑战不了,但入主中原,汉人却是一股力量。”
  “四位将军,如我预料的不错,我们的骑兵,虽折损不大,却已经强弩之末了吧?”
  “草原马匹,要食到秋天,才是最肥时,殿下出兵于夏,战到秋冬,虽兵力折损不大,但马力已经到了极限,甚是枯瘦,这时再驱兵的话,只怕倒毙无数,到时候就难了。”
  四个大将,都冷哼一声,却没有反驳,的确,草原贵在骑兵,一旦马力枯竭,立刻就陷入中原汉人的包围,覆没就在眼前。
  “汉人就是牛羊,牛羊虽然不能和马匹和勇士相比,却是源泉,部落失去了牛羊,就算有着勇士也无济于事。”
  “汉人可以制造精良的武器,可以种植粮食,而粮食来喂马,就可以不受秋冬的束缚,长期用兵。”
  “汉人军队,也可以组织起来,加以攻城掠地。”
  “天下牧场和牛羊就这些,谁多占一分,谁就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