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不再观看,甚至不令清理战场,直接带着亲兵,向着白马港前的大本营行去。
一路行来,见到汉人百姓少的可怜。
就在这时,白马港中,战斗已经平息,城内城外休战,一天时间,一万汉人虽没有死光,但却死了一半。
这时已经五月,尸体多了容易产生疫病,因此就不得不派出人员,集体挖坑掩埋。
对这种情况,胡人也不阻拦,因为胡人攻城后,也会在黄昏时派人收敛自己将士尸体,那时守城军也不会射杀。
而在水面,十凡艘战舰抛锚准备起航了。
吕肃海已和郑平原商量过,决定派人从水路到已归降大成朝的衰州境内,从那里收集火药。
陆地走是不可能短期往返的,水路却可以。
在夕阳中,十几艘战舰缓缓起航,向着远方行去。
码头上还有着战舰留在这里,这是为着水师的退路着想,要是补给和求援赶不及,他们一旦火药用光,只能撤退了。
训练出一支水师可不容易,哪怕是陛下,也不会乐意见到一支水师,与陆地上和骑兵火拼,白白牺牲。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陷县(下)
山阳郡
山阳郡面积在衰州并不算大,却相对安定。郡城外百里处,有着一处隐蔽山谷。
此时,虽是春时,夜里依旧有些凉。
天上一轮月高高挂起,月色不显,只有昏暗余辉洒落下来。
这里因着地势偏僻,非要地,非邻官道,平日少有人来,哪怕是进山的猎户,也不会来到这偏僻的地点。谁也不知的是,在这一处山谷内,有着大成朝驻扎于此的一个机构。顺着山谷的一处隐蔽入口进入山壁,会穿过长长的山道,四通八达,无人引路,极易迷路。
在所通向的山洞里,藏着上百人。
他们在山谷内驻扎,吃用有着秘密补给,在山洞里更是有着一批火药、火器、粮食。
这些补给,是应急之用。
可以说,派到山阳郡的大成军,一部分补给,藏在了此处。
昔日山阳郡,连同着东平、泰山、任城、济北四郡,迫于形式,整郡归顺大成朝。
因此王弘毅除了将军队整编接管,原有官员只是做了少许官位调整,绝大部分原官,都保留下来,王弘毅在衰州尚未平定前,不会进行大调动。不过,不会对他们太过信任,其实,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是政治的必须,对新降的郡县,特别是这时,除了明面上派出的官员和情报人员,在此五郡的境内,更有着隐藏于暗处的十三司百户,这些早就潜伏在此,这时并没有让他们显在明处。
要是郡内起了异动,这些人说不定能起到关键作用。
这处山洞,堆砌着简易棚窝,虽说是棚窝,很是简陋但封涂了缝隙,很能保暖,后面还有些仓库、水池用土墙分成众多区域,有详细的规划,要是有乱这里可容纳上千精兵。
中间一个天间,就是百户所在,百户正坐于一书案前就着油灯之光,翻阅着山阳郡内的情报。
这里虽然地处偏僻,可消息却并不闭塞。
递送情报的总旗刚刚出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肉香,这是刚刚被人端来给他的晚膳。
一小盆肉汤,一小碟酱肉,一小碟蔬菜凡样干粮,都是才热过,正冒着热气。
将手中的文书看过后,百户就慢条斯理的吃起来。
这时,洞穴出入口那里的门,被人推开,又有人走进来。
“又有情报送来?”看见才离开的总旗百户问着,有些惊讶。
这个总旗手上有着一份急件,走过来,递到官员书案前:“天人,这是郡城本司的飞鸽传书!”
“哦?”百户拿到手中,将急信拆开,匆匆看过,看完顿时站起身来,不再用饭。
“大人,可是出了大事?”总旗管三十叮,人也算是官员,可以问问。
“不是大事,不过事情仓促还是要抓紧办妥才能安心。传令下去,让他们都到议事之穴去。”
“诺。”议事之穴是洞穴内,一个面积很开阔的大洞。这里的洞穴非人工开辟,是寻到的天然山洞,只略做修整,可作为基地。
洞穴内,地面被修整的很是平坦,众人闻令赶到时,百户力这里等候着了。
“听着,我收到来自郡城飞鸽传书,白马港水师正在和胡人作战,急需火药,舰队战舰已在郡内的风驻港停靠等候。”
“这重要的是抽调各郡火药,甚至临时调配,但是我们要将洞里储备之火药,在天亮前运过去,即刻动起来,马队少刻便到!”
“诺!”众人一起应着。
泰山郡
泰山郡的治所是一处繁荣的城池,人口众多,城池中向来是住来之人,络绎不绝。现在高高城墙上飘舞的大旗,换成了大成朝的旗帜。
因衰州正经历着战火,为防细作出入,在城门里盘查的很严。
虽未高悬吊桥、紧闭城门,但整个城池都透着一股凝重口远远望过去,城上守备士兵众多,这些士兵身上换上了大成兵将的服饰,并且发下了第一批的饷银。
因衣服和饷银发下,并且没有克扣,士兵精神抖擞,对所归降的大成渐渐有了好感。
治所的镇远将军府,一间书房内,坐着一个中年人,此人相貌平凡,身材高大,此时穿着便服,从坐姿气度来看,能看出此人是个军人。
此人是大成朝派至泰山郡的守将。姓王,是王弘毅的族亲。
昔日王遵之拥有着一处藩镇,治理得当,族人多有习武者,此人是其中之一,通文墨,又有着武艺,虽不是什么大将之才,却因着王氏出身而谨言慎行,有着守城之能,待人温和,又不结党,此人目前是正五品官职,派到此地,是接管兵权。
泰山郡境内势力最大世家是马家,一至泰山郡,马家支特他的接手。
这里的军务,因着泰山第一世家马家的支特全面接手。
比之别的四郡所遇阻碍,要少许多。
在闲暇之时,这位王将军,还能在书房内读上一卷书,不用忧心郡内的大小事宜。
不过很显然,他这一夜,怕是难以看的安生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之间从外面传来。
片刻后,一个声音已在书房外面响起:“大人!刚刚接到急报,请大人阅看!”
“急报?哪里来的急报?”王大人脸色微微一变,顿了一顿,又说:“进来说话!”
“诺!”外面的人这才进入书房,将手里刚刚收到的急报,递送过去:“港口,第一舰队的舰船已经投靠,派人送来这公文。”
“第一舰队水师的公文……。”在公文上往往有着一些标记和格式,一般外人无法模仿,还有着印记,王大人是熟悉这些,一眼扫去,知道内容了。
“令军需官,速到我这里来一趟。”放下手中公文,王大人立刻吩咐的说着。
亲兵一听立刻出去传今。
王大人坐回自己座位,又将放于桌面上的公文,再次拿起来,又看了一遍。
“……,火药和弹丸?”
公文上所说,是现在水师在白马港激战,需要大量火药和弹丸,请求守军连夜准备,在天亮前,将火药弹丸准备完毕。
虽说这事不是上级公文,水师管不了陆军,可在这事上,谁也不敢怠慢,这位王大人深知王弘毅的性格,要是明明收到求援信,却不给予援助,事后被陛下知道,就立刻是大祸端。
过了一会,随军来到泰山郡军需官来到书房外,王天人令其入内,二人在书房内,密谈了少刻。
这个军需官再次出去,已神情略显凝重,步伐比来时更快了凡分。
任城
一夜雨,天亮时就停了,早晨风还带着凉意,不算热。
轿子在郡守衙门前落下,李惠出来,觉得身上一爽,他原本是同知,名义上是太守副手,实际上一点权也没有,还不如县令。
不过三天一次的会议,还是必须赶到,现在已经是新朝了,只要保留这身份,迟早能在别处升官,所以心情很不错。
顺路望去,只见晨光中,衙门来了寥寥二三个官员,李惠不禁松了一口气。
这时可不能给太守抓到把柄发落。
想着,放慢了脚步,进了去,就见得了太守张度,忙赶上去见礼,说:“大人早!”
行礼后,又见得了一个陌生的军人,看衣冠是五品武将,面带不快,心中诧异。
张度笑了笑:“本来要找你,这是第一舰队的人,说是要火药和弹丸,我这里哪有,再说,没有兵部或者户部调令,我怎么能调动仓库中的火药和弹丸?”
说着,皮笑肉不笑。
李惠睁天眼睛盯了一下这军人。
这武将听了,冷冷说:“白马港两位大都督在抵御胡人,急需用火药和弹丸,你却这样推辞?而且我还带来了大都督银箭令牌,按制,你必须听从调遣。”
银箭令牌是赐下的令牌,这是大成天子赐给武将的特殊符节。
银箭令牌,地方五品官员听从调遣,不过这种情况,就和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一样,都是伤人伤己的大杀器。
如果用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来随意干涉和杀人,那下场必很惨。
不过这时,白马港军情紧急,自是硕不得嫌疑了。
这话一出,张度脸色一变,不过由于这将口气太硬,转念之间,张度冷笑。
“我是太守,管的是民政,这仓库就是不能开,不送!”张度更是一拱手,反身就要进了里面。
“慢着!”这将天怒,狞笑:“你竟敢抗命,那我岂能留你?”
说着,这人满脸狞笑,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拔出长刀,对着张度就是一刀。
军中格杀,自是又又准又狠,只听“噗”的一声,这刀一下子就从张度的背后扎了进去,又从前面透了出来。
张度全身一震,长刀抽出后,满是鲜血,他被抽力转了圈,眼神中充满不可思议,指着这武将:“你教”,…”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倒了下去,立剑气绝身亡。
在场的人顿时惊呆了,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将手按刀柄,恶狠狠说着:“我杀太守,自是种祸不浅,但军情紧急,顾不得了。”
说着,就指着李惠:“你是同知?现在你就按制代理知府,立刻督办这事。”
李惠怔了许久,应着:“是!”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东郡(上)
东郡,郡城
夜静如水,月照千里,城外连绵十数里军营,巡禁森严。
一支巡逻小队,有着五十人,正在穿行着。虽人数不多,个个是精锐,身上穿着皮甲,有着战马,斥候装备很是精良。
队正望了一眼,看看远方,轻声说:“我队巡查范围,你们还牢记着吧?”
“队正,我们都牢记在心。”
“这就好,我们这次出来是探杳大成军规模,远远观察一下就是,切记不可妄动,分成五队,各有区域,以天亮为限,天亮后归城,立即回郡城报信!”
“诺!”
“接下来,各队小心为上。”
这个队正,带着十人,朝着一方向策马而去,而别的火长,唤了人,一蹬马肚子,亦是离去。
队正所带的小队,顺着一个方向不快不慢的行着,因没有点着火把,借是月色,只能看到隐隐的四周。
不过这样做的好处是,别人不能轻易发现他们的踪迹。
斥候都选夜视,在夜里,也能看的比别人真切些,这样的月夜,没有让这些斥候受到阻碍。
野林,昏暗深幽,大片树木错落,身穿牛皮甲的队正行了几步,突然之间停下,目光冷峻地盯着前面。
“不知你们可有感觉,大成军布下了防御圈。”队正的声音不高,紧随着十人,已是听清了,立刻变色,抽出了长刀。
“别抽刀,有月光。”队正皱眉说着:“前面不能去了。”
“不过,城里的大人命令……”火长有些担忧的搭话说着:“而且别的火长怕不会这样想着。”
队正面沉似水:“所以我们才分火前进,你们跟着我多年了,说实话,这仗我不看好,情报我也能估计到了天亮我们就退回去。”
“是!”在场的人都应着,再也没有深入的想法。
大成军营,主帐
“报!”
“何事?”
“大将军,营地外发现敌军斥候,总计射杀十一人,还有些逃脱了。”
“可派人去追了?”
“大将军,斥候营已经跟了下去。”
“我已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诺。”
中军帐内,大将军卢高,让亲兵下去自己在营帐内思索,这事本是小事,思考的自然是别的大事。
片刻,掀开帐篷布帘,对着外面的亲兵吩咐:“郡城的内应来了消息的话,立即通知于我。”
得到肯定回应后,卢高放下布帘,走回帐篷。
东郡郡城内驻扎着的是洛阳军的精锐有着五千人,个个能战,再加上城内召集的厢军也有一万余。
直接硬攻进入,怕是会给己方带来很大损失。
卢高幽州带来的旧部只有万人,别的军队是新军,对上这五千精锐,损失定会不小。
没有法子,硬攻也就罢了。
但城中大族已经派人前来和他联系,说是可以在城中做着内应,为了取信于他,更是将嫡子暗中送出城去,以保他们的安全。
在看过城中大成细作传来的情报后,卢高确认这些人可信,于是有了这期待。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就是一个时辰过去。
天色越发深沉了,终于有城里放来的飞鸽在前来人身影一人一马在后。
“大将军,城里的人安排妥当了。”十三司的番子翻身下马,将自己探得情况说出:“东郡戒备森严,几家都无法直接夺城,但大将军攻城激烈,守军安排上去后,可使厢军兵变。到时可里应外合,响应我军。”
卢高沉思片刻,这很合理,东郡临黄河一旦夺下,就割断了洛阳和别的二郡联系,到时就等于大胜了因此这郡内安排精锐,防御得当也是有道理。
“既是这样你回去报信,说我已知晓。”卢高点头,下达命令:“令大军明晨饱餐,开始攻城。”
“诺!”周围人应着,立刻准备。
春去夏来,田野里一片葱郁,只是大地震动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