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0-赶考-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P+1〗对于江泽民同志十多年的领导,一直担任中国的经济及策划顾问的美国人罗伯特?劳伦期?库恩博士在《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中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在短短的十多年间,江泽民同志领导中国完成了惊人的转变——从一个因‘天安门事件’而动荡不安的国家转变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和商业文化中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开放的国家。十多年间,中国发展成为备受尊重的外交大国。江泽民同志的贡献之一就是使政府体制正规化,至少对那些追随其后的人来说是这样。如果说,江泽民同志最深切的愿望是使自己深爱的祖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耻辱之后,重新走上复兴之路,那么这个出生在扬州的和蔼的工程师已经获得成功,他的功绩超出了所有人最大胆的预想,无疑也包括他自己的预想。”
江泽民同志尽管他身体还很健康,并得到党、政、军广大干部的一再挽留,仍然在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会议上,决意按制度从总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这本与此同时,政治局常委除留胡锦涛外全部退出,此举在大会上获得热烈的掌声,这是党的代表们向依章退休的领导人,特别是对江泽民同志表达的崇高敬意。新华社赞扬他们“政治视野开阔,精诚团结。”认为这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事件,中国经历了又一次权力的和平交接。
之后,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在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相继辞去了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此时,他78岁。
62岁的胡锦涛接任了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三项最高职务。胡锦涛赞扬他的前任说:“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江主席品格高尚,襟怀坦荡,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江泽民同志如是评价他的接班人“年轻而富有朝气”,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出色的能力”。他表示:“我们党、国家、军队的高层领导完整地实现了新老交替和平稳过渡。”
《赶考》 不懈追求——“摸石头过河”第六节 开门整风和反右斗争扩大化(1)
党的八大一次会议以后,党的进一步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调整若干方面的经济关系;一个是准备全党整风,正确处理日渐突出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党的八大以后,自由市场明显活跃,个体工商户有明显增长。1956年12月毛泽东同工商联、统战部负责人多次谈话说:可以开夫妻店,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大厂。私人投资开厂,定息也有出路。华侨投资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他把这称做“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这些意见得到党中央的认同。刘少奇随后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也讲道: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搞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也不怕。有这么一点资本主义,一条是它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另一条是它可以在某些方面同社会主义经济做比较。周恩来也在国务会议上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搞一点有好处。这些搞活经济的新思路虽然后来被长时期搁置起来,但仍不失为是根据中国国情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可贵的新思路。
全党开门整风也是党的八大提出来的。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指出,现在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和作风,不利于党内团结和党同人民群众的团结,必须大力克服这些严重缺点,才能做好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工作。
1956年6月,由于苏共二十大的负面影响,波兰的波茨南发生罢工、游行示威和骚乱。同年10月到11月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等地也发生了罢工、游行示威和骚乱。这些事件不能不对我国发生影响,加上国内社会主义改造的急促和变化的深刻,使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出现某些失衡。这一年的下半年在许多城市出现粮食、肉类和日用品的短缺。少数学生、工人和复员转业军人在升学、就业和安置方面遇到不少困难,发生少数人闹事的情况。面对这些过去不曾出现的矛盾,许多党员干部措手不及,把个别群众的过激行为和尖锐批评都视为阶级斗争的表现,企图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进行压制。〖ZW(〗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第381页。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他分析说:“现在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广大群众一面欢迎新制度,一面又感到还不大习惯;政府工作人员经验也还不够丰富,对一些具体政策的问题,应当考察和探索。”他认为,在这个时候,党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957年3月,中央宣传部召开党内外思想工作者参加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讲话,进一步论述了知识分子大多数是赞成社会主义的、是爱国的,并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长期的方针;应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广大干部
和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相信毛泽东的预言,“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ZW(〗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第383页。〖ZW)〗
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由于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执政党的地位,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有许多同志就容易采取单纯的行政命令的办法去处理问题,而有一部分立场不坚定的分子,就容易沾染旧社会作风的残余,形成一种特权思想,甚至用打击压迫的方法对待群众。因此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早在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以波、匈发生的事件为鉴戒,毛泽东就强调警惕和防止干部特殊化和脱离群众。刘少奇在这次会上强调:“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在我们党内也可能产生一种新的贵族阶层。”毛泽东同意刘少奇的看法,说:“少奇同志讲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贵族阶层的……我看无非是十八级以上的(周恩来插话:县委以上)”。
这次整风运动是共产党开门整风,是一次既严肃认真而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活动,应该是一次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文件要求多采取个别谈心或开小型座谈会和小组会的方式,一般不要开批判大会或斗争大会。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说明:党希望通过整风,达到这样的目标:造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党开展整风运动的初衷是正确的,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新的探索。
整风指示发布后,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艺单位的党组织纷纷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欢迎大家“鸣”“放”,党衷心欢迎广大党外人士和党员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整风中广大群众的确揭发出一些领导干部革命意志衰退,争名誉、争地位、比薪水、比吃穿,还搞官僚主义,动不动就整人的问题,让群众出了气。中央多次发出指示,认为绝大多数党外人士对党的批评,不管如何尖锐,基本上是诚恳的、正确的,这类批评占90《Times New Roman》以〖JP+1〗上。认为社会没有压力,整风不易收效。党的指示说明,党确实是诚心诚意希望通过整风克服党内不良倾向,加强党和人民的团结。
〖JP+1〗但是,在整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大鸣”“大放”“大民主”,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他们攻击党的领导地位为“党天下”,公然提出共产党员退出机关、学校,公方代表退出合营企业,要求“轮流坐庄”,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对这些明显抱有敌对情绪的猖狂进攻,党事先并没有完全预料到。
《赶考》 不懈追求——“摸石头过河”第六节 开门整风和反右斗争扩大化(2)
1957年5月中旬毛泽东写出《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标志着中共中央的指导思想开始发生变化,运动的主题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敌我矛盾,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党的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急风暴雨式的反右派运动猛烈地开展起来了。反右派斗争运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战场被认为既在党外,又在党内。
就是说,在共产党和共青团内部也要揭露和批判大批右派分子。
整风和反右运动的完全结束,是在1958年夏季。
分析1957年当时的实际情况,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确实存在,对右派分子进行坚决反击是正确的,否则会造成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混乱。邓小平后来也多次说:“反击这股思潮是必要的。我多次说过,那时有的人确实杀气腾腾,想要否认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反击,我们就不能前进。错误在于扩大化。”〖ZW(〗《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4页。〖ZW)〗运动的实际效果大大背离了毛泽东、党中央原来的初衷。也没有收到本来可以收到的反腐败效果。
1957年6月29日,右派中需要在各种范围点名批判的,北京大约400人,全国大约
4000人。这已经不是主要批判政治思潮,而是更多地着重于具体指名,但是人数还较有限制。仅仅过了10天,中央指示准备点名批判的人数扩大了一倍。8月要求运动进一步向地县、市区、大厂矿,甚至中小学教职工展开,并且提出要深入“挖掘”右派。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统计,已划右派6万余人,最后运动结束时,达到55万人。对右派分子最后的定性是属于敌我矛盾,这就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导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被划右派分子的人中,有极少数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许多人只是向党的工作和党的干部提出批评意见,批评有可能不正确或片面,但并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我们许多领导干部过分自以为是,听不得逆耳的批评,往往把对自己的批评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把自己当成了党的化身。这样,就使许多忠贞的同志,许多同党有长期合作历史的朋友,许多有才能的知识分子,许多政治上热情而又不成熟的青年,由于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受了长期的委屈和压抑,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损失,也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同时,也降低了党在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
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是建国以后党的历史上的一大教训,说明党在探索中驾驭不熟悉的复杂政治局势的艰难和实现政治生活历史性转变的不易。
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改变了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八大一次会议曾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之间的斗争,还会继续一个很长的时间。”所以1957年右派分子进攻的事实,只能证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会长期存在,本来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我们党却动摇了党的八大一次会议的科学论断。这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一次又一次犯扩大化错误的理论根源。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如何执政的问题,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从1956年至1976年,在长达20年的历史长河中,都不断地出现失误,使探索的过程误入诸多歧途和遭遇诸多曲折。
《赶考》 不懈追求——“摸石头过河”“大跃进”的悲剧和彭德怀“万言书”(1)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得到解放。”〖ZW(〗《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ZW)〗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时候讲的这一番话,说出了全党的共同感受。因为大家都愿意相信,在迅速取得一连串伟大胜利的中国人民面前,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我们既然已经建立起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群众既然已经在社会关系方面得到解放,做了主人,那么,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就能够取得我们所希望的、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度。这种建立在“愿望和情绪”基础上的高速度,必然是“欲速则不达”的空中楼阁,使党和人民遭受多年的本来可以避免的灾难。
1957年9月到10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除了讨论整风反右以外,还讨论了农村工作。会上有地方领导人重提建设中的多快好省时,毛泽东很兴奋。他在会上讲话首先否定了党的八大一次会议确认的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