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

第24部分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第24部分

小说: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与我一起下海经商的一位朋友,他很快就成立了一家公司,在招兵买马时,他就强调:招人就要招少说多做的实干者,于是他从原单位弄来了几个业务出身、缺乏基本的管理训练的人来当主管,而这些人大多凭经验和感觉做事,只会埋头苦干,起早贪黑,忙里忙外,连歇口气的工夫都没有。这样一来,大家各司其职,缺乏沟通,结果好些时候同公司其他部门的人碰到一起,连对方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没过多久,这位朋友开始困惑了:“我没少给他们洗脑,而且他们都很能吃苦,但不知怎么搞的,我们的产品市场就是不认?”

  听了朋友的一席话,我没有多说什么,只给他讲了12世纪英国奥卡姆有个叫威廉的人提出的剃刀定律。其中有这么一段叙述: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如果你一味地盲干,那么很多事情就会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反过来,如果你多些心眼去找窍门,机会与效能就出来了。真正有效的工作是脑子带动起来的,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合理利用,去掉多余且无谓的所谓“苦干精神”,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成功之本。

  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宣扬人们不要吃苦,我只是说吃苦要吃在点子上,要有目标,不能盲目,不能放弃脑子的能动性,不要以为从吃苦精神中就能找到成功的彼岸。

  很多人以为,先苦后甜,善莫大焉!你用心想过没有?“吃苦”只属于精神领域,精神未必就能带来成功,如果你吃苦吃错了方向,精神不反成了南辕北辙的祸源?所以吃苦要看值得不值得,如果不值得,那还不如在家好好歇歇。

  很多道理本来很浅显,但是人为地把浅显的东西搞成格式化了,因此也就复杂化了。从古至今,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就被灌输要为人生的成功而努力奋斗。不错,人总该要有进取欲,但也请别忘了,有效的进取应该是理性和客观条件相辅相成的产物,而不是盲目地强迫自己或强迫别人机械地去抗争、拥抱、奋斗、搏弈。因为这种强迫型的吃苦是被动的,甚至是无奈的,其结果只能让人付出无穷无尽的代价,酿成更大的痛苦。

  举凡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长就以“吃苦”为先导,来对待自己的孩子,于是各种问题就随之产生了。比如有的人天生不是搞运动的料,你就不能逼他去打排球;比如有人一见书就恨不得将脑袋藏到兜里,你就不能动辄“北大”“清华”地狂轰烂炸;比如有人五音不全,你就不能小提琴大提琴的要他去“杀猪”。当你的教育意愿均遇到瓶颈,你为什么就不多个心眼来想想什么叫“因材施教”呢?你以你的意愿,强迫孩子玩着命地吃苦,最后吃出什么样来,你能预料得到吗?

  我们总是借古人的话传道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其实只要多个心眼想想,就知道这是一种很傻的做法,为了一根针花费十天半月的时间,还不如给别人帮点小忙照看一下小孩都不止能讨一根针来。看来,“吃苦”二字并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拈来便用的,尤其是以此去说教别人。 
 
 
  
第15讲 精神布道,未必可持二、虎山面前还是悠着点
 
  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挑战,越是难投的球,我越要投。”

  科比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他总是能在号称“禁飞区”本·华莱士和“大鲨鱼”奥尼尔腑下飞身上篮,把球送进篮筐。NBA别的球员不敢说这样的话,因为别的球员没有科比这般能量,他们面对“禁飞区”和“大鲨鱼”这两座虎山,最通常使用的办法是迂回。

  景阳岗有一只吃人的青额大虫,谁都不敢去,武松去了,而且是酩酊大醉地去了,结果他借着酒劲,三拳两脚就把那只大虫整死了。景阳岗的人钦佩他,却没有人敢向他学习。梁山泊好汉们个个身怀绝技,也没有人敢向他学习。

  民间时不时见得媒体关于“打虎精神”事例报道,大抵是某某或某某念得武松打虎的真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类,大意是鼓动人们应该好好地学习武松打虎精神,最好人人都能当上武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纵然天底下有再大的青额大虫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请问诸位,姑且你的嘴上可以用这“精神”激励自己,倘若你真的面临老虎,你就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

  请大家想想吧,虎山是什么样的人去的?武松去得咱去不得;杨子荣去得咱去不得。武松堪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打虎英雄;而杨子荣如果没有那颗送进虎嘴的子弹,他的结局又会怎样?我想比起武松,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自叹弗如。所以,我们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鼓励之词听听便罢,在虎山面前,自知无打虎能耐的前提,还是为自己多一个自保的心眼,万万不可因为某种虚荣心膨胀,以身试险。否则,人命关天,一旦真遇上了虎,谁能为你这卿卿小命负责?

  记得我在出版社工作的时候,有一次社里开会,领导要求每一个编辑室一年内都要完成40种以上有效的本版选题,我觉得这样压任务是不尊重客观,原因是我们编辑室编辑只有四人,要求大家去实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简直就是给我们摆虎山,我们都不是武松,岂敢行此虎山?

  在我看来,安排任务再简单不过,可是我们应该多个心眼想想,我们是否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如若不能,就应该尊重实际。偏偏有个老伙计说我这是前怕狼后怕虎,让我听了十分不爽,我问他:“你不怕狼不怕虎,那你打只狼打只虎给我看看?”这位老伙计大概从来没想到,这句本来很“精神”的话,到我这儿居然不灵了。

  顺着老伙计的话,我当然也不会放弃“发挥”的机会。我说:“对待困难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有可行性就上;另一种明知上不了就只能放弃。对诸如‘迎着虎山行’这样不太恰当的布道,我们应该多一个心眼去对待,看看我们付出的成本值不值,比如我们都不是武松,就别让我们打不了虎的人个个都去虎山送死。结果在我们坚持下,社长终于同意改变我们的任务量。

  我必须声明的是,我不是害怕困难的人,但我在明知历经困难肯定带不来相应的回报的前提下,我肯定义无返顾地选择放弃。这总比那些只有胆子却没有能力、只坚信“人定胜天”的信念却不知世道深浅的人来得实际。

  我不是在这里否定古人留给我们可以享用的智慧,武松作为打虎英雄,我们有理由崇敬他,就是因为我们并不具备他的那种打虎本事,但我们不能效仿他,乃是因为我们去当老虎口中肉不值得。同样是古人,还留给我们“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训诫,又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劝诫,其意也不说自明。如果把某一种困难比作虎的话,说明这种困难已经难到和虎一样的难对付。那么,我们一旦遇到虎山般的困难,为什么不多出一个心眼来,对事情的难易程度和自身实力进行一番客观的分析评估,而愣要去学着武松闯虎山呢?

  事有可为者,有不可为者,不可为而强为之,必败无疑。同理,困难有可克服的和不可克服的或暂不可克服的,不可克服而用精神强克服之,则为盲动,盲动会导致什么结果?天晓得!

  就以极限挑战中的登山为例。2004年,中国的大学生就被虎山“干”掉了好几个。在“亲近自然,追求自我”的召唤中,一批批学子投入山野的怀抱,这种精神是值得首肯的。然而,在这种极限运动中,与挑战相伴的危险也是明摆着的。从雪宝顶到希夏邦马峰,已经有太多年轻的生命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支持下,倒在了追逐梦想的途中。我们在惋惜哀伤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多出一个心眼来好好反思一下:精神难道真的比人的生命更宝贵?

  登山的事例已经清楚地说明,探险也好,攻克生活中的困难也罢,一个人光有“偏向虎山行”的胆略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能力、条件和智慧几方面硬件的支持。所以我要奉劝诸君:凡事多个心眼对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少做(最好是不做)超越能力极限的事。

  麻世强在《笔记人生》中对“虎山行”者也曾留过这样一段话:“倘若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纵然不被生活逐出,也一定会被逼进一条愈来愈窄的死胡同,乃至被逼到一种既无进路也无退路的左右为难的困境中。纵然有浩然之志、崇天之想也毫无办法。而只有妥协,只有某种程度上的退让和退出,方可在迂回中求得一条生路。只要心不屈,妥协并非投降,妥协并非气短。在妥协的同时,仍可固守自己的阵地,在妥协中积攒力量,在妥协中观察等待……”毕竟,因没有把握而不向虎山行总比向虎山行被老虎吃掉要好得多。如果人人都有能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武松也委实算不上什么英雄了。

  要让滚烫的山芋不烫手,请容我用一句废话来教你:不要用手抓山芋。问题是,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人在不断地重复着连废话也在嘲笑的事呢? 
 
 
  
第15讲 精神布道,未必可持三、树挪未必死,人挪未必活
 
  先前,我常听一些不断在调换自己工作的人用“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训来作为支持自己的理由。对此,我都只是听听而已,未曾多个心眼去看这句流传了多少代的古训究竟有什么瑕疵,直到前些日子,一个意欲“跳槽”的年轻人前来应聘,我问他为什么带着工作还要应聘,他振振有词地说:“在一个地方时间待长了,憋闷得要死,想换个地方干干,‘树挪死,人挪活’嘛!”此君引此一言,真让我又长了个见识。他的意思无非是:人要活得好,必须挪来挪去,蜻蜓点水般频繁地调换自己的工作;树要想活命,就得在其生长的地方从一而终。

  后来我想,“树挪死,人挪活”真就“放之四海”?后来我根据我的实务经验,开始推敲起这道古训,觉得对其的理解可能过于简单。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挪了之后,马上起死回生,而有的人则越挪越活不下去。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认定一个前提,你为什么“挪”?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待不下去了,又深信自己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你选择了“挪”,我不反对,甚至举双手赞成,但“人挪活”并不是铁律,笃信“挪”就必活,可能你一不小心,恰恰就“死”在这个“挪”字里。就比如在一家企业,如果是你本来就是低能儿,你自然也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如果你还深信“人挪活”,而不多个心眼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使你“挪”到一个新地方,工作上仍力不从心,那岂不越挪越死?

  其次,“树”与“人”在“死”与“活”的命运上不因“挪”字而出现对立。如果楞要把“树挪死,人挪活”当作对立的铁律,那么我只能说,有的树是树,但却是“人”;有的人是人,但却是“树”。现在城市大搞环境绿化,大批的树苗从异地移植到城市街道,不是都活得好好的?因为树“活”了,难道就可称为“人”?再看有的人,工作能力不错,但就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极差,到一个新地方总是很长时间找不到状态,你说他是不是“树”?所以说,“树挪死,人挪活”必须有诸多的条件支持,否则,这道古训则成了误人的糟粕。

  再次,现在社会什么都在变,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二字,所以人们都说现在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给许多人的生存方式增添了诸多不安全的因素。为了适者生存,为了能抓住自认为稍纵即逝的机会,则不再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而是对尝试新的挑战乐此不疲,也恰恰是这种理念,造就了一批批“挪活”的勇者,但也有以不变应万变者,这种人似乎更适合长期留在一个企业,从文化的意义上说,其实就是双方互相需要达到了某种均衡,也就是个人对企业的预期与企业对个人的预期在一段时间内是相通的。在这种均衡下,谁在考虑“挪”字,可能都不是什么好事!

  以此而论,“树挪死,人挪活”是相对的,而不是铁律。在“挪”人之前,心须对“挪”字多加个心眼好好地推敲:自己的能力如何?新旧环境比较后孰优孰劣?如果你不长心眼,“挪”也活不成,不“挪”也活不好。

  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谈及“树挪死,人挪活”这个话题时,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你是人才,企业会想办法不让你挪,而当企业没有感觉到你的特殊作用的时候,它一定出问题了,这时候你“挪”是最优的选择;如果你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了,那么,你今天不主动挪,总有一天就会有人来挪你。”由此看来,要把人“挪活”,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你要具有“活”的本钱。这个本钱,就是寻了位经理人提到的两个字:人才。

  能“挪活”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型的人才,而且是能适应环境能力的人才。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素养,同时我们也知道“机会总是垂青心理有准备的人”的道理,现在很多人对“干一行,爱一行”理解得比较浅薄,更少有心眼为“挪”创造“活”的条件,此实乃“挪活”之大忌也! 
 
 
  
第15讲 精神布道,未必可持四、不能让愚公再移山了
 
  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篇》中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年且九十”的愚公因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家人出入,很是犯愁,想来自己年事已迈,但子子孙孙将要承袭他“出门难”的困扰,便定下主意,欲意以自己两腿两肩,将两山移成平地。

  当时没有科技,也没有交通工具,光凭一己的双手与两脚,将山移成平地何其难,于是愚公此意遭到其妻以及河曲智叟的嘲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