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 >

第18部分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第18部分

小说: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的追杀后,麦克尼里感到他需要一枚具有超凡法力的魔戒来驱散盖茨留在人们大脑中的魔咒。 

  事实上,他炼铸魔戒的材料就在他眼皮底下。从90年代起,他手下的一组电脑专家就一直在开发一种新型程序语言,代名为Oak(橡树),这种语言能使得所有电脑都运行网络上的简单程序。最初,Oak是为双路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而研制的,Sun公司让时代华纳公司把Oak带到了奥兰多的全方位服务网络实验场,但Oak在性能上输给了硅图科技公司。 

  到1994年底,Oak的研制工作陷入了困境。设计者们对它感到手足无措。很多组员包括组长詹姆士·高斯林都准备放弃研制Oak而转入与Internet相关的电脑公司,这种公司在当时的硅谷遍地都是,但Sun公司技术部主管爱瑞克·斯克米特不忍失去这株Oak幼苗,他召集了全体组员要求他们作最后的尝试,看看能不能在Internet上另辟蹊径。 

  斯克米特回忆说:“我们向斯科特展示这项技术,并说明我们可与其他公司合伙把它投入市场。他对它抱的期望很高,把它纳入了Sun公司的战略步骤。他甚至认为整个电脑业都会被引入一个新时代。当他确信这项技术能通过Internet扼制微软对我们的吞并时,他毫不犹豫地成了这项技术的最坚定的支持者。” 

  麦克尼里终于找到了他的魔戒——一种叫Java的电脑语言。几个月后,即1995年5月,麦克尼里首次向公众展示了Java 这门新型语言。这一创新实在太出人意料了,以至于在当时电脑商界无人知道它的威力。 

  ◇爪哇斗士

  与此同时,麦克尼里特地派高斯林到网景(Netscape)去推销Java。因为网景是第一家在Intenret上使用Navigator brower(导航员浏览器)的公司。高斯林演示了使用Java编制的微型程序如何在WWW上实现丰富的动画画面,以及如何在服务器上能实现便利的商务往来。网景一下就被Java的神奇功能迷住了。他们购买了版权,到1995年秋,当网络用户下载导航员浏览器时,数百万的Java副本被装入了用户电脑终端。 

  在发售Java的过程中,麦克尼里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次他带来的是一次真正的电脑业狂潮。Java只需一次编程,并且它的运行不受微处理器和电脑结构的限制。就连IBM和Ora cle这些Sun公司的“世敌”也都大大方方出来捧场,更别提其他众多见风使舵的小公司。Sun公司早期的坚强后盾kleine Perkins风险投资公司一次性投入了1亿美元用于Java的复制开发。 

  麦克尼里踌躇满志地说:“多年来人们都梦想能找到一门电脑通用语言。我们从穴居人刻在洞壁上的符号得到启示,并实现了人们的这一梦想。”现在只有一点让麦克尼里耿耿于怀。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电脑都是Wintel PC。为确保Java的普及性,唯有把它装入更多的PC电脑。最简便的一种途径就是把Java 编译器嵌入一个如同网景的导航员的浏览器中,另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说服微软把Java编译器植入Windows操作系统。 

  按照麦克尼里的合伙人比尔·乔依的说法,把Java推销给微软是麦克尼里的主意:“我们都认为这种作法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况且微软也许根本不愿搭理Java,但结果证明斯科特是对的。”麦克尼里有生以来第一次对微软作了全面的评估分析。当他们坐到谈判桌上时,微软除了购买Java的版权外已别无选择。1995年12月,微软决定进军一直被网景独攥的Internet浏览器市场。获胜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在软件功能上与网景的浏览器一决高下,Java版权自然成了一笔重要的筹码。至今微软购买Java版权的内幕仍无人知晓。 

  看起来Sun公司和微软似乎一下子又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事实上,微软绝不会简单地引进其他公司的技术。3年来,微软一直试图暗中修改Java,比尔·盖茨和他的高层职员不失时机地贬低Java,说它是一种“表现平平的程序语言”。微软认为对大型软件来说,普遍的兼容性并无多大意义,因为这就无法发挥特制电脑的优越性。同时,盖茨麾下的程序设计员正忙于扩展Java的功能,这些功能只有Wintel用户才能享有。如果他们研制出了只能用于Windows平台的Java变体,微软就能阻止Sun 拓展其标准Java的市场空间。(但Sun公司宣称根据版权协议,微软有义务支持Sun公司对Java的版本升级)。 

  麦克尼里审时度势,他乘胜追击把Java平台打入了电子商务应用市场——Java的应用将不仅限于在网页和文字处理器上,而应被引入整个商界的业务渠道。只有这样Sun公司才能从Windows的垄断阴影中挣脱出来。作为硬件制造商,麦克尼里对网络电脑寄予了厚望,而把那些依赖于服务器的桌面电脑扔进了垃圾堆。 

  先声夺人的Java斗士并不愿就此罢手,麦克尼里禁止在Sun平台上使用微软的PowerPoint——一种能实现平滑动态图像的应用软件。他宣称那会浪费用户的时间。占据了网络业半壁江山的麦克尼里仍不忘挖苦他的微软对手:“在这个没有疆域的世界里,谁会需要比尔·盖茨。” 

  麦克尼里承认,Sun公司尚未靠Java赚到大钱,但是,间接收入已开始流入公司的账上。因为Sun的业务很丰富,有网络服务器、Sparc工作站,还有许多软件业务,以带动其他业务。因为Java开发出来,可以带动其他业务。因为Java是前台(客户端)的程序,前台离不开后台(服务器)的支持,1996年Sun的服务器市场份额已经从第5位跃居第3位(据IDC)。Sun公司希望一年之内能超过第二名的惠普,下一年再超过第一名的IBM。 

  服务器是网络市场的龙头产品,服务器销售好了就会带动工作站、软件,乃至服务等一大串业务。看来,这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开放策略。同时,Sun公司声名鹊起,也给自己带来了好处。麦克尼里的目标之一是使Sun原本平淡无奇的价格收益比(将公司股票的现行市场价格除以每年每股的收益得出的比率)赶上微软。自从Java发布以来,太阳公司的这一比率稳定增长,现已达到25,而微软是39。 

  不过,Sun从Java中获得的收益永远也不可能与微软和英特尔从Wintel平台中获得的收益相比。财大气粗的微软不但拥有稳固的根基,还能机动地应付各种威胁,唯一获胜之道就是把微软引入错误的发展方向,在这头巨兽转身的一瞬间攻其措手不及。 

  据此看来,待机在盖茨出轨时发动突袭才是明智之举。用户一直在给微软施加压力以促使微软降价,而要是有谁愿出头动摇盖茨的统治,必将能在整个电脑业一呼百应,这也是为什么Java诞生后得到的支持让麦克尼里始料未及。 

  Sun公司已迫使微软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前景,并分心去作一些弥补。当盖茨卷土重来时,他似乎是被麦克尼里牵着鼻子走。 

  IBM负责Internet事务的经理人员伯格说:“过去,谁控制了关键性的技术,谁就可以在计算机业中称王称霸,IBM在60和70年代就是如此,微软在今天也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客户对这种产业垄断已深恶痛绝,这就是Java面临的不同处境。Sun率先开发出了这一语言,但没有人真正能够拥有它。” 

  听起来很好也很民主是吗?但在计算机业中,合理的利己主义从来就没有什么地位,厂家彼此之间的竞争仿佛街头群殴。麦克尼里说:“Java软件、Java处理器与Java系统是Sun Internet 与Internet战略的中心。”他也许是这个时代最热切的网络技术开发者。 

  虽然盖茨和微软暂时屈服了,他们不会轻言放弃。太阳公司还有一场恶仗要打。不过不必担心,它正在一位强有力的经理的领导下进入下一个计算时代。这位领导人给他的幼子起名为Maverick(未烙印的小牛,喻指行为不合常规的人)。麦克里尼说:“每个15岁以下的孩子都认为这个名字简直酷极了。”坦白地说,麦克里尼应该把他儿子叫做小Maverick,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Maverick(叛逆者)。 


第二代网络霸主——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
  约翰·钱伯斯头带西弗吉尼亚大学法学学士和印第安大学MBA两顶桂冠。今年48岁的钱伯斯,商旅生涯始于IBM,后入王安电脑公司,1991年加盟思科,最初任全球动作部高级执行官,1994年提升为执行副总裁,1995年任总裁。 

  主要业绩 

  ●1993年入盟思科公司,旋即扭转思科市场竞争不利的局面。

  ●1994年任执行副总裁后,锐意改革,几年内使思科单股值增长80倍。

  ●1995年任总裁后,再变新招,奇兵制胜。 

  ●1996年思科营业额激增至40亿美元,1997年突破60亿大关。 

  ●重组与兼并中小同类企业3000余家,均取得良好效益。打入(财富)500强排行榜。 

  管理精粹 

  ●“我深知业界竞争的残酷,在高科技领域,如果你不处在技术潮流的最巅峰,你的对手就会把你创造的东西砸得粉碎,让你的员工流浪街头……”钱伯斯如是说。 

  ●“无论个人或公司,都需要始终确立一个挑战性的目标。”钱伯斯谈竞争。 

  “为树立信息时代的领袖形象起到了添柴加薪的作用。” 

  商业周刊19961998 

  第二代网络霸主

  如同网络在连结电脑巴比伦塔过程中留给人们的错觉一样,钱伯斯的经营策略也显得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四点:广集货源,为客户提供“从外壳到内核”的全套解决方案;避实就虚,防止与对手正面冲突;光声夺人,为网络设定软件标准;合纵连横,选择最佳战略伙伴。钱伯斯相信只要能持之以恒,齐头并举,思科称霸网络世界指日可待。 

  钱伯斯有足够的理由把自己推上第二代业界霸主的宝座,除了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机敏外,他还拥有战无不胜的思科。 

  ◇青云直上,要主数字时代沉浮

  钱伯斯的盛衰荣辱全都系于硅谷的那幢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一般人习惯把这幢与硅谷土地浑然一色的新颖建筑称为思科(Cisco)的全球总部。事实上,这里是思科新近落成的网络媒体实验基地。楼内是一排排安装有特别密锁的实验室。里间的中枢控制室内装备了各种思科的网络设备,会议室里装配有TV 投映仪和屏幕。走廊随处可见的都是当今最先进的PC电脑,并且多数都装备有微型摄影机,实验室的设计意图是用以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络传输声音和图像,以及如何在互联网络上实现能与传统电视和有线电视相媲美的交互媒体节目。 

  一般人看不出这座实验楼与其他电脑公司的媒体实验室有什么不同。但在思科总裁钱伯斯眼里,它却标志着思科公司已跻身于业界领袖行列。实验基地是与微软和英特尔合作兴建的,这使得思科有机会加入业界泰斗的三国联盟,共主数字化时代沉浮。尽管48岁的钱伯斯并未就此对Wintel亦步亦趋,但思科的好事者早已迫不及待地想出了一个新名词“Wintelco同盟”。 

  自从1990年思科公司的股票上市以来,短短几年思科的单股值已增长了80倍,成为近10年来华尔街最红火的股票之一。思科从众多新秀中脱颖而出,锋芒直指业界霸主宝座,1996年思科年营业额激增至40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80个百分点。思科的从业人员也达8000人。即使在1997年多数公司因为市场萧条而出现回落的情况下,思科仍一如既往,稳步攀升,年营业额轻松突破60亿大关,并且一路招兵买马3000余骑。 

  面对如火如荼的信息化浪潮,钱伯斯显示出了超凡的胆识和魅力,他运筹帷幄,以闪电战速度迅速在网络世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尽管对手们试图联手对付思科,但在它参与竞争的七个主要部件市场上思科依然名列前茅。作为互联网的首批“拓荒者”,思科今日的风光确已让人羡慕不已。它把业内的其他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网络了大批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使自己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它甚至能随心所欲地操纵对手间的价格拼杀,并始终是最大的赢家。1997年思科首次打入了《财富》500强排行榜。高额的利润和投资回报使它在初次亮相时就跃居信息业第五位,这种殊荣从前只有微软和英特尔享有过。 

  不过,也有人担心现在就与Wintel结盟是否有些操之过急。过去一年里,微软和英特尔的股票涨幅分别是70%和90%。相比之下,思科的股票仍显得底气不足。多年来,Wintel在业界向来都是一手遮天,号令诸侯,他们真愿与思科分享这种特权吗?此外,比尔·盖茨与安迪·格鲁夫早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梦幻领袖,这一点也许钱伯斯再花上5年也做不到。更重要的是人们每天所使用的PC电脑上都装配的是Wintel平台,垄断无疑已成了Wintel称霸业界的定海神针,盖茨和格鲁夫真甘心为钱伯斯留出一席之地吗? 

  钱伯斯知道自己的思科虽已在电脑业崭露头角,可目前仍是前途未卜。把思科产品变成像奔腾芯片和视窗操作系统那样家喻户晓的品牌,这种想法在旁人眼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钱伯斯却对此信心十足:“凭借PC电脑,微软和英特尔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但我相信依靠铺设覆盖全球大面积网络,我们可以改变整个工业世界的传统运作模式。目前,商家们已逐渐意识到网络在加强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联系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事实上,只有真正步入全球网络体系,你才有机会融入全球经济的时代潮流。” 

  钱伯斯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另辟蹊径,重新寻找思科的利润增长点。当然,这并不是由于钱伯斯在清早醒来一时心血来潮,觉得思科时代即将到来,而是早在4年前他就与当时的思科执行总裁约翰·摩哥里奇(现任思科董事会主席)以及首席技术主管艾得·科日尔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