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874-2005北京奥运经济报告 >

第6部分

5874-2005北京奥运经济报告-第6部分

小说: 5874-2005北京奥运经济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7%,在服务业中居第一位。金融保险业的发展,为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保证了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突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发展,使得北京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成为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行业之一。2003年,北京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285。4亿元,增长26。8%,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5。7%,是国民经济中贡献最大的行业,在国民经济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8%,在服务业中仅次于金融保险业居第二位。    
    三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消费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落实、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住宅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个人消费持续扩大,特别是2000年以来购买房产成为居民消费热点,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2003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90。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1995年—2003年年均增长30。9%,房地产开发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四是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发展是提高北京市生产力水平的重要途径。2003年,全市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提供增加值200。1亿元,增长15。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2003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461。1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为12。6%。2003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三项费、科学事业费和教育事业费为116。0亿元,是1996年3。4倍,年均增长19。1%。科研和教育的大投入,有利于北京市技术型、知识型服务性行业快速发展,加快了全市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进程。     
    3。与北京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改善,在传统行业比重下降的同时,与北京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特点在于,以一个中心行业为主,带动相关若干行业的发展。有些服务业的产业集群中还包括第一、二产业的行业。一般形成规模的产业都有一定的集群效应。目前,北京在第三产业中,与首都城市相适应的产业集群或成长较快的产业,如会展业、物流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渐上升。据统计,目前北京市会展业实现的增加值超过70亿元,占年度GDP的比重在2%以上。此外,以服务业相关行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经济规模也日益扩大。2003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46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7%;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近200亿元,占GDP的比重6%以上。由此可见,与首都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在北京市经济中的作用正在显现。    
    北京作为首都,北京服务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首都特色。这体现在:第一,服务业中中央所属单位多,产值比重大。2003年,全市中央所属服务业从业人员和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市服务业的28%和50%以上。在行业结构上,中央所属第三产业在交通邮电、金融、外贸及科技文化等行业比重较大。第二,科教文卫及党政机关占相当的比重。服务业中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部门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及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具有相当规模。2003年,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及国家党政机关团体从业人员124。95万人,提供增加值598。43亿元,占全市从业人员和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7。8%和16。3%。第三,由于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北京非经营性行业比重较大。2003年,北京市非经营性行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而上海为8。6%、天津为9。7%。第四,举办国际展览和国际会议是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获得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6个国际名牌展览会中,北京就有5个,“九五”期间北京共举办各类会展1215个,其中国际性会展占64。9%,约占全国总数的25%。2003年会展主办单位组织境外的国际会展占全部会展总数的46%,在北京召开的会议和展览中国际会展占53%,其收入占在京会展收入的85%。第五,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大。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28%左右,2003年这一比重达52%。


课题研究首都城市功能的发挥与服务业发展研究(7)

    三、北京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    
    对北京这样一个具有1500万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而言,随着北京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2005年底,北京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这就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必要条件。2003年,北京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增加值已占GDP的616%,从业人员已占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59%。    
    2003年,北京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529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615%(按新行业分类),在全国位居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的首都和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平均相差超过了20个百分点。北京服务业比重大致相当于发达国家首都和国际大都市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的水平。北京要充分发挥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功能,服务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2005年算起到2020年,北京的服务业至少还可以再提高20个百分点,即达到80%以上。    
    2。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    
    虽然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在北京得到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首都和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金融保险业为例,金融保险房地产是现代服务业中重要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北京金融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比重仍然偏低。2004年金融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14%,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比重一般在20%左右。北京金融业发展不足还表现在,金融业市场体系还不健全,除了拥有许多大银行的总部外,缺乏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衍生品交易、资本项目可兑换等现代金融交易。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04年为5。3%,且莫说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就是与这些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较大。2000年美国为11。8%,加拿大为15。7%,日本为11。0%,韩国为9。5%。北京虽然具有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并且科研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及信息咨询业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但2003年科研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从结构上看,北京服务业中科研、技术类服务行业发展较为突出,但其他服务行业欠发达。北京的服务业还没有摆脱传统服务业的框架。    
    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还表现在,服务业科技含量不高,与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尚有一段距离。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将科学技术运用于服务业,使之成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但目前北京多数服务行业领域狭窄,品种单调,服务手段落后,信息技术产品在服务业中的应用领域和水平有限。以服务行业中每万从业人员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所创造的增加值为例,就可初步判断北京服务行业中知识含量的水平以及运用科学技术存在的问题。    
    数据显示:2003年北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每万从业人员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仅有907人、2114人、1230人,是服务业中比重最低的几个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将是北京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体行业,这些行业技术含量的过低不利于行业的整体转型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卫生、金融、教育、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每万从业人员拥有技术人员平均5000人以上,其中卫生服务业最高达到7771人。但新兴服务业中属科技含量较高的金融业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仅为44%。而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服务行业,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在2000人左右。这些行业技术人员比重过低,不仅影响了服务质量而且也使新兴行业发展缓慢。    
    3。服务业经济效益不理想。    
    目前,北京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税率不高,行业间赢利水平不均衡,整个行业经营效果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GDP/地区从业人员年均人数)来看,2003年,北京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为54316元,虽比2001年提高了3948元,但仍低于广州的83497元和上海的71697元(见表10)。按1 ∶8。277汇率折合美元后,仅相当于2000年美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8。9%,差距明显。     
    从生产税率(生产税率=生产税净额/GDP)来看,2003年,北京第三产业生产税率为8。7%,比上海的25。4%和广州的9。5%分别低16。7和0。8个百分点。    
    从赢利率(赢利率=营业盈余/GDP)看,2003年,在服务业的14个行业中,北京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6个行业的赢利率均低于上海和广州。从北京服务行业间的赢利水平看,经营性服务业中金融业赢利率达到801%,是赢利水平最高的行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是服务业中赢利水平较低的行业,赢利率分别为7。9%、10。5%和16。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赢利率为1。1%。行业间赢利率相差悬殊。    
    4.服务业缺乏统筹规划,尚未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    
    从产业经济的区域聚集效应上讲,如果一个行业能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定的规模,就能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引导相关企业合理类聚。这样不但能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增强辐射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从目前北京产业区域的发展情况看,除了西城区的金融街、海淀区的中关村、朝阳区的CBD以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定区位优势外,其他地区还未形成区域优势。即使是在上述区域内,除西城区金融街初步具有现代服务业的雏形外,其他区域多是以高新技术和制造业为产业主体,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还未真正出现。    
    5。与北京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存在差距。    
    北京城市自身特色为首都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从目前的现状看,北京城市自身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这种独特的城市功能带动着服务业,特别是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快速的发展。以会展业为例,会展业带动系数为1 ∶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为1,它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是9;而会展业每1000平方米的展厅面积可以创造100个就业机会。会展业发展如何,是北京城市功能的充分体现:一方面全国重大的政治、经济决策都在北京做出,北京对于全国来说在政治、经济上具有巨大的向心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增长,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对世界的影响也在迅速增长。北京这种特殊的政治资源使得国内与国际各种政治、经济组织纷纷进驻北京,为会展业发展创造了极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而北京城市功能的完善必将促进投资的增加,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档次和功能,为国际组织在京召开各种国际会议提供最佳的场地和服务。近年来,博鳌论坛、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洲政党会议在京召开的会议所带来的商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北京会展业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占GDP比重已经达到2%以上,但与北京对会展业的巨大需求仍然存在巨大矛盾。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发展金融保险业方面也具有巨大的优势。集聚在北京的国家部委和全国性企业集团对资金的统一掌管和统一调配,必将引导全国性资金在北京的集中,并引起企业和社会存款大幅增加,为北京发展金融保险业提供了坚实基础。凭借首都优势,北京不但有条件和能力留住现有金融和非金融管理机构和企业,而且可以吸引国内外其他大型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和企业进入,可以显现北京总部经济优势。目前全球500强在中国设立的各种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北京占58%,上海占36%,其他地方占6%。有各种金融非金融机构积聚的基础,北京金融监管、金融交易的平台将大大拓展,最终形成以金融交易活跃的资本市场为主的要素市场,进而提升对各类企业综合服务的功能。但目前北京金融业的发展与北京,包括周边地区对金融市场的巨大需求也存在较大距离。    
    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是公认的文化古都,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北京集中着6项世界文化遗产,到2004年年末,全市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4处。全市面向社会开放的博物馆达到127个,博物馆馆藏文物226多万件,固定展览200多项,临时推出展览400多项,参观人数达到2500万人次。北京作为中国大陆的第一旅游地,和自身比较,近年来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2004年北京接待海外游客315。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1。7亿美元,但与中国的香港比较,旅游外汇收入仅为香港旅游收入的30%。这与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地位并不相称,也就是说,在旅游业发展方面上,北京仍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巨大优势。虽然近年来北京文化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比重仍然偏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