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怨-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txtsk
目录 前序目录
一在洛杉矶
二未婚妈妈
三往事历历
四罗马结友谊
五为儿寻父
六边缘人
七咋喜还愁
八教汉语
九物伤其类
十东京的西洋人
十一欲罢不能
十二南柯一梦
十三峰回路转
十四告别往事
十五父子相认
十六失望而归
十七友情情更长
十八有情人终成眷属
十九别了,东京!
目录 前序前序(1)
宽恕的启示
梁晓声
朋友打电话来要求我为此书写序,我惟有从命。
朋友说:“为了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只给你一份内容梗概如何?”
我说:“那不行。”
我能仅就一份内容梗概为一部书写序,我想许多别的作家也能;我想别的作家不会仅读了内容梗概便为一部书写序,那么我也不会那样做。
于是速递公司送来了这一部书厚厚的校样。
于是有了此序的产生。
以我的阅读经验,仅读到四分之一时,我便判定:这一部书,要么有作者人生亲历的某些成分,要么与其所熟悉的人发生影子关系。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一部书断不是那种凭创作经验纯粹虚构出来的小说。
它给我留下四方面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对日本地铁情形的描写。
我是去过日本的,也在日本乘过地铁。虽没亲眼见过那样的情形,但听日本人介绍过。
二、中国知识分子在日本教授汉语的感受。
我所在的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专业是重点专业,也是女生们所青睐的专业。她们的希望无不是到国外去教授汉语言,即或不能,留在国内教外国人,亦称心如愿。所以书中感受,颇引起我的兴趣。
三、书中的母亲,是一位未婚的母亲。
四、友谊。书中描写了两位同样在国外求索人生的中国女性之间的友谊。
而第三点和第四点,促使我思考了一番。
尤其第三点,给我以特殊的印象。那印象,体现在我这一篇序的题目中。古今中外,反映未婚母亲之人生命运的小说,可谓多矣。著名的有霍桑的《红字》、雨果的《悲惨世界》。在那些作品中,对于相关的男人们,作家们持的态度乃是无可争议的谴责。哪怕他们是无奈的,也肯定是有罪的。于是就有了托尔斯泰的《复活》。以上作家皆是男人。涅赫留道夫是一个很理想化的赎罪男人的典型。
但这一部书却不同。
这一部书中的未婚母亲晓茵,对于使她成为未婚母亲的男人李珉,所持的却不是一种憎恨的态度。幽怨是幽怨的。幽怨也还是一种正常的感情。而憎恨,在人和人之间,尤其男人和女人之间,是异乎寻常的关系。
晓茵的命运并未像芳婷那般被一个叫李珉的男人“破坏”得一败涂地。那么这是她不憎恨的前提。因为她是知识女性,又生活在国外,成为未婚母亲并未使她必须衣绣红字。可以说,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人生并未因未婚而孕,而生,于是大难临头。那么,依我想来,她当感激此点——人类毕竟进入了一个文明的世纪。这一个文明的世纪使“人文主义”得以具有更深层的发展。她还要感激知识。知识使她成为知识女性。作为知识女性,她具有不同于一般妇女的掌控自己命运的宝贵能力。
所以她才能够宽恕。
既宽恕李珉。
也宽恕自己。
我们皆是肉体凡胎,人性有其天生弱点。在这一部书中,宽恕体现为一种知识女性的人生观;体现为一种素质修养;体现为一种心怀——而我觉得,它是难能可贵的。
只有能够宽恕的人,才配有持久的友谊。在这一部书中,晓茵与雪梅两个知识女性之间较持久的友谊,也是令人欣慰的。她们自己感到欣慰。我作为读者,也替她们感到欣慰。雪梅并非一个主张宽恕的女性,但是只要和晓茵在一起,她的情绪便会稳定得多。
在这一部小说的最后,两位女性之间,有很耐人寻味的对话。
晓茵问雪梅——“你右边的口袋里装着什么?”
右边的“口袋”指人生装梦的“口袋”。
目录 前序前序(2)
雪梅回答:“……自由,刘浩和你……”
刘浩是雪梅的儿子。
自由……
母爱……
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友谊……
我以为,对于未来中国的知识化了的女性——倘不能获得爱情的持久的幸福,那么至少要力争拥有以上三点中的一点。是的,至少要力争拥有一点。其实,所谓“知识化”了,在我这儿,还指职业能力化了。这是一个前提。
如果同时拥有以上三点,那么未婚母亲,将真的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并且,她们将懂得宽恕是必要的。
首先是要宽恕自己,不憎恨自己,不诅咒自己;其次才是对男人。
一个女人若连做了未婚母亲都能不失自信地、从容镇定地、自尊而宽恕地生活着,那么,她看世界的眼,将永远是温柔的……
尽管,我不认为世界上未婚母亲越多反而越好……
人在曲之上,曲终意更浓
朱浩东
《无怨》以一位女性作家对生活的极为细致、透彻的观察,讲述了一个在二十余年间辗转生活在中国大陆和海外美国、日本的知识女性的爱情故事。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女主人公吴晓茵早年在美留学时认识了来自大陆的访问学者李珉,李珉的热情、真诚以及丰富的学识拨动了晓茵内心深处的爱情的琴弦。在大洋彼岸的北美大陆,李珉、晓茵在邂逅不久之后的短短时间里就已陷入一定终身式的情网,而在这情网中故事的两位主人公的爱情的结晶——宏宇出生了。
李珉在国内已有妻子,这就决定了晓茵踏入的爱情之河并没有什么浪漫色彩。她有了李珉的儿子,但是他甚至是在不知道自己已有儿子的情况下就已匆匆返回故里。晓茵先在美国,而后又流转到日本培养儿子长大成人。其间,斯人已返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孤独,奔波于异国、异地又要保护单亲家庭的艰辛使晓茵成熟起来。小说的作者在揭示女主人公的性格上投入了很多的笔墨。晓茵佩服李珉的为人并不仅仅在于看重他的宽厚、坦诚,李珉在面对社会问题时非常自然却绝不马虎地表露出来的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有的正义感、责任心深深地打动了晓茵。在海外奋斗多年,但花花世界、无所不有的西方社会并没有改变晓茵的性格。“她不想为钱而活着,不愿意忙忙碌碌地做钱的奴隶,钱够用就好,她的标准并不高。在国外生活这许多年,她从未为名誉、地位或富贵而缚住手脚,她活出了自己的风格,她只是为了一种心境。”作者的这一段对晓茵生活态度的描写勾画出一个心地坦荡、潇洒自如的现代女性的形象。不愿意做生活的奴仆,而要做人生的主人,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到海外的中国人有的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求索,有的寻觅更加舒适的小环境,也有一些人沉沦下去,在异国的土地上浑浑噩噩地度日。更加令人悲叹的是,有的人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丧失了人真正应享有的幸福。忍受了爱情折磨痛苦的晓茵与这些人物形象毫无瓜葛,她既没有开创什么辉煌的事业,也没有为了金钱丢弃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个性。作者展示给人们的主人公的形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作者用文学的力量塑造了一个真实的人物。文学的使命不在于创造高大和完美,因为晓茵的形象是真实的,所以令人感到她的生命活力不但是强烈的,而且同时又极富韵味。
《无怨》是一部爱情小说,但因为作者把自己诉说的爱情故事放在了一个极广大的空间里寻找人生的意义,所以整个故事就真正摆脱了既往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常会表现出来的以爱谈爱、以情言情的浮浅思维模式的束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小说在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用了较多的篇幅对中国文化、日本文化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在小说里作者把日本人平素甚为紧张的工作节奏介绍给读者,而对日本学者在做学问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作者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敬佩。作者对日本文化的评论在小说的整体中所占篇幅并不很多,但作者基于自己的观察所论及的日本女人大多说话乖巧周到、礼貌活泼,日本男人拙嘴笨腮、木讷寡言的人群特点,不但在描写上十分生动,而且从比较文化的层面上仔细回味作者的观察又可得到很好的理解日本文化深层的视角和支点。日本近代化已经走完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程,但环顾今天已经充分工业化、高科技化的日本社会,男子得天独厚、女子处弱谦卑的现象随处可见。小说作者没有用这样的老生常谈去从表面上把握日本文化。以作者自身的体验去捕捉日本文化的个性特点,这为小说增添了厚重之感。小说在对日本文化进行评述时,又从某些视角与中国文化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弊病进行了几乎是不留情面的抨击。“中国搞了许多年的集体主义教育,可是团体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义务的履行却不怎么样。如今,这公共道德差得一塌糊涂!其实日本很多东西是从中国学来的。儒家伦理范畴中的‘忠’、‘义’‘礼’、‘信’等在日本社会中还会感到一些,反而在我们中国却淡了点儿。”中国人自十九世纪中期步入近代社会以后,就一直在观察、思考、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在比较中有肯定中国文化重伦理、道德、操守的,也有崇尚中国人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精神的。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反思中国深层文化结构的弱点,一直是人们不曾忘却的主题。
目录 前序前序(3)
《无怨》不是策论文章,也不是人文专著,但这部小说在描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在海外生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时特别关注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与中国传统、海外文化割舍不断的内在联系,并把文化作为一个烘托人物个性特点的舞台,使人物与文化融合在一起,以达到臻全互动、交映生辉的效果。从林则徐、魏源以来,中国人为了睁眼看世界走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艰难路程。《无怨》就是在中国人走向世界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谈论晓茵和李珉的爱情故事的。晓茵早年留学美国是为了求知识、求人生的新的起点。李珉身在海外却把返回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人生第一要义,他知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道路放入中国文化绵延发展的长河之中,自己的生命价值才能够得到更卓越的体现。在这些描写上,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和中国百余年来仁人志士追求的方向相一致的。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小说作者把握住了时代大潮。但在此同时,小说作者又以极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到了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间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与前几代人的差异和不同。这种差异就是这一代知识分子既不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知识分子那样苦苦求索于在中国建设西方式的民主、自由的社会,也不像二十世纪五○年代留学苏联与东欧的前辈那样虔诚地信仰主义与学说,他们在精神上更独立、更洒脱、更桀骜不驯。但是,他们也有极浓重的中国情结,这种中国情结不是自十九世纪洋务运动之后在中国时起时伏出现的中体西用式的中国情结,而是敢于在深层上肯定西方文化的长处之后又转归中国传统的中国情结——先彻彻底底地闯出去,又完完整整地走回来。
小说作者在描述了晓茵二十余年的海外生活之后,构思了让晓茵返回故园与李珉共享家乡本土生活的情节。这一情节反映出了晓茵这一代人的情感归依。她在心中自言“别了,东京”是小说的最后结尾,故事就此已经讲完,但是人们在这里却感到余音不断。究其所以,就是因为晓茵回归祖国要去寻找的并不只是她从年轻时就已钟爱的恋人李珉,她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去贴近永远是属于自己的那片热土。正是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小说主题就更加鲜明起来,晓茵、李珉的近乎自虐式的爱情曲折是祖国在实现时代转换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一个故事。正因为这种转换艰难,有时也难免要给人们带来痛苦,但因为未来将是光明的,所以人们也就有可能坦然地面对现实,并重新撑起那含着十足勇气的风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晓茵心中的“别了,东京”的潜台词应该是“久违了,祖国”。小说中晓茵的故事结束了,但中西文化在新一轮时代背景下的冲突与融合的更深远的故事则刚刚拉开序幕,而且它在等着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热土上的新人去体察、去参与、去创造、去反思。
《无怨》还描写了为数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江雪梅身上的对人友爱的高贵品质、刘志勋的油滑市侩与蝇营狗苟,此外在宏宇那里体现出来的一代新人的纯正、大度、宽容,都给小说带来了极大的可读性。凡此种种,作者都没有进行刻意的描写,而是在夹叙夹议中把握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舞台横跨数国,时间纵轴也拉得较为长久。虽然如此,小说并没有给人凌乱、繁杂的感觉,其原因之一就是小说中的人物不但富有个性,而且均与沉淀很深的文化脉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化这一大背景下,作者还把其自身对理性、教育、信仰以及为人处事的许多思考与人物描写结合在一起,这些探索既难能可贵,又为读者提供了极富新意、繁荣思考的长廊。
人在曲之上,曲终意更浓。我们期待着作者不断推出新的篇章!
第一部分 在洛杉矶在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