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邪樱1·华佗门 >

第27部分

邪樱1·华佗门-第27部分

小说: 邪樱1·华佗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邪不能胜正(3) 

    “啊,对了,火候差不多了,大家喝点儿粥吧。”李亚峰在一片赞扬声中把熬了两个来小时的粥端了上来,有些得意地说,“这可是好东西。”    
    “亚峰,让你自己夸自己可真不容易,这是什么粥啊?”姜天来了兴致。    
    “呵呵。”李亚峰笑了,“紫米粥,这可是秘方,最能养人的。老爷子多喝几碗。”    
    “紫米?啊,我知道。就是《红楼梦》里说的‘御田胭脂米’吧?”姜冉吃得高兴,又是在自己家里,也忘了平时的矜持,一边笑着一边大声问李亚峰,美人如玉,李亚峰看得呆了。    
    “亚峰?是不是啊?”张清及时的问话把李亚峰的魂魄叫了回来。    
    “……啊,是。噢,也不能完全说是。”李亚峰解释起来,“这可不是外面卖的那种紫米,是我师父以前自己种的,品种改良过,田里还种了别的药材什么的,可比‘御田胭脂米’强多了。”    
    “小伙子,不就是碗粥嘛!看你这么郑重其事的,以为老头子没喝过粥啊?”姜临东打趣。    
    “老爷子,所谓‘粥饭本也,徐菜末也。本立而道生’,您可别小看了这碗粥,要不是为了老爷子您,别人叫我做我还不做呢。”李亚峰也有些放开了,开始和姜临东说笑话。    
    “亚峰,你看了不少书啊。”姜天让李亚峰的话吓了一跳,“你刚才那句话好像出自袁枚的《随园食单》吧?”    
    “姜伯伯了不起!”李亚峰不失时机地开始卖弄,“我其实平时也挺挑嘴的,又喜欢看书,袁枚的《随园食单》我能背过不少呢。对了,什么来着?啊,‘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现在喝正是时候。”    
    “行了行了,别说了,还是让我先尝尝。”姜冉笑着没让姜天再往下夸李亚峰,有点儿迫不及待地端起碗来,喝了一口。    
    “好喝!李亚峰,你真了不起啊,这么好的东西都让你给做出来了!我差点儿连舌头一块儿给咽下去耶!”姜冉大赞。    
    “姜小姐谬赞了,小生在此谢过。”李亚峰彻底放开了,开始油腔滑调,冲姜冉一拱手,心里暗想,要是你不夸就奇怪了,这碗粥可是来之不易。火候什么的不说,光是这点儿紫米,费了多大工夫啊。    
    半年前,在李亚峰一开始打定主意要早日离开神农谷的时候觉得有些对不住师父华八,于是在药田里辟了一小块地,种了一点儿紫米,想要好好拍拍师父的马屁。没想到华八看见李亚峰种田,以为他是要自己种药材,来了兴致,露了一手。    
    华八在李亚峰辟的田里移种了十八种药材,用三时丹催熟,把那十八种药材的精华都逼进米粒里,药材反倒弃去不用,说这是华佗门的食疗古法,有温肾补肺,温胃平肝,泽肌肤,美毛发的功效。不过,神农谷药田里的药材差不多都是千年以上的东西,药物不说,一块地也肥得不能再肥,这种紫米本身就可以养身益气,延年长生,又因为米里有十八种药材的精华,与其说是米倒不如说是药,单用这种紫米就可以做成华佗门秘传的“十八罗汉膏”,华八的原意是要拿米入药,想让李亚峰好生珍惜,不要糟蹋。可李亚峰倒好,为了讨好心上人一家,把这么珍贵的东西直接拿来熬粥了。    
    “好!好粥!”姜临东连着喝了三碗,实在是喝不下去了,抚着肚子只知道大声叫好。    
    “老爷子,我没说错吧?”李亚峰笑眯眯地问。    
    “没错没错!当年只想着把鬼子打跑了,能吃饱饭,没成想到老了居然能吃到这种好东西……”姜临东一高兴,又要提当年的旧事,姜天、张清和姜冉一听这话,都苦笑不已。    
    李亚峰也笑笑,心里琢磨,是不是老人都爱提这种事情啊?自己的爷爷也是,动不动就说当年自己宰了多少鬼子,没凭没据的,小时候倒是真信了,可老是听,自己也烦,在心里就逐渐认为爷爷是在说大话了。看样子,这个老爷子也是……不过,至少他还的确是老革命,不像自己的爷爷,想起什么来就是什么……    
    “老爷子,我爷爷好像当年也杀过鬼子耶。”李亚峰心里虽然不以为然,但还是顺着姜临东的话走,自己总不能像姜冉一样不理不是?    
    “是嘛,你爷爷叫什么名字啊?没准儿我们还是老战友呢!”姜临东看见李亚峰愿意答理自己这个碴儿,一下子来了兴致。    
    姜天几个人一听李亚峰顺着姜临东的话走了,马上都开始叹气,心说,这下子这个晚上算是全搭进去了,又要听老爷子讲革命历史了……    
    李亚峰一看姜家全家的表情,也反应过来了,“我爷爷叫李元起,他就是那么一说,没准儿是吹牛的……老爷子,咱们还是别说这个了……”    
    李亚峰刚想把话头转开,可就听见扑通一声,姜临东一下子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爸,你怎么了?”姜天急了,以为姜临东又犯病了,忙跑上去要扶住姜临东,张清和姜冉也吓了一跳,惊叫起来。    
    李亚峰心里对姜临东的病有数,倒是没着急,可当着姜冉的面,也不能不有所表现,正要往上凑,可没成想姜临东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把跑过来的姜天往旁边一拨拉,冲到李亚峰跟前,紧紧抓住李亚峰的两条胳膊,一张脸涨得通红,喘着粗气,结结巴巴地问:“你……你说什么?你……你爷爷是谁?”    
    “老爷子,你怎么了?我……”李亚峰让姜临东吓着了。    
    第二天。12月28日,星期二,晚七点整。    
    李亚峰家里来了客人。    
    “你是云天?没错!跟大刀李一个模子里套出来的!”姜临东的嗓门还是那么大。    
    “姜老爷子?我爸经常提起您呢。只是没想到大家都在雷州,您看,这是怎么说的,该我们去拜望您的,怎么倒让您来了,昨天峰峰回家一说,我把他好好训了一顿……快里面请。”李亚峰的父亲李云天忙把姜冉一家往客厅里让。    
    “云天,又不是外人,这么客气干什么?加上这一次,我老头子可是欠你们李家两条命了,怎么说也该老头子来不是?再说了,你家那个小伙子可是真有本事,你训他干什么?老头子可是不依啊!”姜临东一边往客厅走一边大声说着。    
    李亚峰看着姜冉也走进了自己家门好奇地往四周打量着,心里高兴得不行。自己可是真的没想到,原来爷爷当年是有名的抗日英雄,在战场上还救过姜临东,只不过爷爷打完抗日战争就说什么也不接着打了,当了逃兵,要不然没准儿现在就是将军了。咳,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算起来,李家和姜家可是世交,用不着从曹暮那层关系绕圈子就成了“一家人”,以后说话可就方便了。    
    “李亚峰,你笑什么?”姜冉冲李亚峰发问。    
    “啊,没什么,我是高兴。真没想到,我们家和你们家还有这么深的渊源呢。”    
    “谁说不是啊?我也吓了一跳,我可是从小就听爷爷说大刀李的故事,说你爷爷怎么怎么了不起,一身功夫出神入化,杀鬼子就像割草什么的……啊,你那天点我穴道的功夫就是家传的吧?怪不得。本来我还不信爷爷说的话呢,没想到居然是真的。”姜冉自作主张替李亚峰把事情给解释清楚了。    
    “是啊,我本来也不信我爷爷说他当年如何如何,老以为他吹牛,看样子,就算是他吹牛,多少也有点儿谱。啊,大人说大人的,咱们就别搀和了,到我房间里去吧,你不是想看阿疯写的东西吗?我家里可是收集全了。”——废话,我家里不全那就没地方全了。    
    “好啊。走。”姜冉一听“阿疯”两个字,顿时来了精神。    
    ……    
    就在李亚峰和姜冉在津津有味地讨论阿疯的时候,客厅里的声音越来越大了。    
    “姜冉,你看,这是阿疯刚出道的时候写的那篇《止戈》,现在是不好找了,不过我这里还……”    
    李亚峰正在献宝,突然“砰”的一声,客厅里不知道是谁,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这也太不像话了!”姜天的声音。


第三章没有硝烟的战争(1)

    李家客厅。    
    一张报纸摊开在桌子上。    
    “怎么了?爸,你拍的桌子?”吓了一跳的李亚峰和姜冉来到客厅,姜冉开口问。    
    “小冉,是我。”姜临东不好意思地说。    
    “爸,怎么了?”姜冉白了姜临东一眼,冲姜天发问。    
    “还能怎么了,你知道的啊。”姜天回答。    
    “噢,是那件事啊。你不是想办法了吗?就别生气了。”姜冉皱着眉头说,显然,那件事也让姜冉不怎么高兴。    
    “这个……可不可以有人给我解释一下?”李亚峰糊涂了。    
    “亚峰,你自己看吧。”姜天把桌上的报纸递给李亚峰。    
    “什么啊?《雷州生活报》?”李亚峰莫名其妙地接过报纸,浏览了起来,“咦?好事啊?曹……啊,不是,阿木的《青春日记》下部上市,各大书店均被抢购一空,好评如潮……”    
    “不是那一条,你看头版。”不知怎的,姜冉也气呼呼的。    
    “头版?”李亚峰又把报纸翻了过来,“啊,是这一条吧……啊?《妙手回春——本市著名脑科权威梁启金医师攻克脑病难关》?这是……”    
    “还能是什么,你把老头子的病给治好了,可那个什么姓梁的硬说是他给治好的。天底下还有没有道理可讲了!”姜临东拽着自己的胡子气冲冲地说。    
    “……峰峰,你不是说你师父说了不让你随便用医术吗?我看你也别计较了,好不好?”李云天不想让儿子太早就被卷入大人的是非圈子里去。    
    “我说云天,你怎么这样?”姜临东不乐意了,“是什么就是什么,明明是你儿子把老头子的病治好的,这种事怎么能不计较啊!真是!一点儿也不干脆,这可不像你老子!当年大刀李那脾气……”    
    “云天啊,”姜天接过话头说了下去,“我知道你想什么,可这件事真不能就这么算完。你想啊,梁启金沽名钓誉也就罢了,就是我爸的病这回事咱们也不在乎到底是怎么回事,可《生活报》把这篇东西一登,全国各大报纸什么的再一转载,梁启金就出名了,来找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你别忘了,脑瘤可是绝症,病人禁不住折腾啊。”    
    “那……”李云天想想也是,不禁犹豫了,“那你的意思是……”    
    “我自己和我们报社的记者已经写了篇报道,明天见报,说破这回事,不能让梁启金浑水摸鱼,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含糊。”姜天似乎胸有成竹。    
    “就是,我也这么想,老姜说的有理。”张清投赞成票。    
    “这样……合适吗?”李云天还是有些犹豫。    
    “有什么不合适的!该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大是大非,不容作假!”姜临东一脸的大义凛然。    
    “姜伯伯!这可不成啊!”李亚峰听着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在自己没有参与意见的情况下越说越离谱,不由得急了。这可不是自己的本意。    
    “怎么不成?”姜天反问李亚峰。    
    “我……我师父说了,我还不能给人治病啊!我、我还没出师呢!再说……”    
    “是啊,我看峰峰不适合现在就出名啊——再说他也根本就不想出名。老姜,你说《生活报》上这么一写,全国的脑瘤患者都会来雷州找那个什么梁大夫,你就是辟谣了,病人不还是照来不误?最多不是去找梁大夫而是来找我们家峰峰了,可他还在上高中啊,这……这怎么办?”考虑到李亚峰的学业,李亚峰的母亲李美云有些着急了。    
    “就是就是,我还得上学呢。”李亚峰连连点头。不管如何,自己现在事情够多了,可不想再添什么麻烦。    
    “李亚峰,我看你不如开个诊所,一边上学一边治病,两不耽误,多好。”姜冉笑着说,看见李亚峰的窘样,姜冉心里暗笑,开始调侃李亚峰。    
    “姜冉……”李亚峰可怜巴巴地望着姜冉,“别开玩笑了好不好?”    
    “你不用担心啦,我爸那篇稿子我看了,没提你的名字,也考虑到你的情况,要是说你是神医,就凭你的年纪,有几个人会信啊?我爸光是说爷爷的病不是那个梁启金给治好的,而是另有其人……放心,找不到你头上。”    
    “放心……”天!这还能放心?谁知道你爸是怎么写的?再说了,不管报上怎么写,脑瘤晚期患者的病给治好了这回可是弄假成真了……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见报呢!李亚峰心中哀叫。    
    ……    
    12月29日 《雷州晚报》头版。    
    新闻分析评论栏。标题:    
    《妙手回春另有其人 自称神医沽名钓誉》。    
    全文如下:    
    本报讯:昨日本地《雷州生活报》报道称本市市立医院医师梁启金利用非手术纯药物疗法短时间内完全治愈脑瘤晚期病患,引起强烈反响,而梁启金医师声称自己治愈的患者恰恰是本报主编姜天的父亲姜临东,就此事本报记者对姜天、姜临东和其家人进行了采访,并发现《雷州生活报》报道的真实性存在相当多的疑点。    
    “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生活报》的报道全是假的。”这是姜天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姜天说,他的父亲姜临东是12月19日晚突然发病,然后立即送至本市市立医院的,第二天确诊为脑瘤晚期。到12月21日,主治医师梁启金就签了“病危通知书”,声称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姜临东生命垂危。12月26日凌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医医师为姜临东进行了治疗,姜临东痊愈,并于第二天出院。    
    姜临东的病是否确为脑瘤晚期?    
    “这一点并不能确定。其实,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脑瘤不是突发病,而我父亲是在上个星期一的晚上突然昏迷的,就在当天白天,他还在小区公园里打太极拳,精神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