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邪樱1·华佗门 >

第6部分

邪樱1·华佗门-第6部分

小说: 邪樱1·华佗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亚峰在坑边探出头来,笑嘻嘻地对坑里的华八说:“师父,你输了,该让徒弟出谷了。你要是不答应,那徒弟可不能让你出来。要知道,把师父你扔进这个坑里实在是太费劲了。徒弟可没有把握回回都能成功。”    
    “咱们说好了的,你要是做不到为师的要求就不能出谷,这才一年,你怎么就急着出去!”华八在坑里叫道。    
    “师父,是你自己说的,只要徒弟把藏书洞里的医书全都背过,再学会五行之气里的壬癸水,就让徒弟出谷的。现在,徒弟不光医书都背过了,方子会开了,什么内视法、御风术,五行之气里连师父你都不会的丙丁火徒弟都会了,你还说弟子是不世奇才呢,可为什么还不让徒弟出谷呢?师父,什么五年之劫呀,不用太在乎的,徒弟不怕。”    
    “可为师还说过,你必须能用‘卜’部里的本事算出为师的行为来才行呀?这一点你还没做到呢!”    
    “师父,你自己说过的呀,本门中人超然天地,不在五行之中,那徒弟怎么能把你的行为算出来?不过,徒弟也算是做到啦,师父你现在不就在这个坑里吗?这可是徒弟算出来的。”    
    “靠!”华八在这一年里明显受了李亚峰不少的影响,连说话的风格都改了,“你把我扔下来就是你算出来啦?”    
    “师父不要生气。”李亚峰依旧笑嘻嘻的,“师父,我给你算了一卦,得了个‘需’卦,说师父你险在前,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又说什么需于泥,需于沙,入于穴。这不,徒弟我挖了一个坑,师父你不就陷进去了?明明是我算对了嘛!”    
    “放屁!”华八把一年前的那些仙风道骨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照你说的,明明是‘刚健而不陷’,那我怎么进来了?”


第一章回家(3)

    “师父说的有理,”李亚峰还是那副笑脸,“可卦上还说,‘灾在外也’,那就是要徒弟我努力啦。说实在的,偷袭师父可真不容易,要不是卦上说得明白,弟子真的不敢耶。现在好啦,师父你也陷进去了,那就是徒弟算对了。徒弟要出谷,师父可得答应。”    
    “不行!为师不干!我跳!”    
    华八又一次向坑外跳去,但是又一次被李亚峰从上面打了下来。    
    “我跳,我跳,我跳跳跳!”    
    “我打,我打,我打打打!”    
    ……    
    “师父,已经三天了,老是盯着师父,还要一次次把师父打下去,弟子真的很心疼,也很累耶。你就让弟子出谷吧。”    
    “……”    
    “师父?”    
    “……好吧。为师让你出谷。”    
    “真的?耶!谢谢师父!”    
    李亚峰望着华八一跳出坑来就冲向茅厕的身影,无比崇敬地说:“靠!师父就是师父,吃了华佗门第九代传人加大了十倍剂量的泻药还能支持三天,真是了不起。”    
    ……    
    就这样,在李亚峰用非常不正当的手段把自己的师父华八摆了一道的三天之后,李亚峰终于走出了神农谷——本来是用不着花这么多时间的,可华八放心不下自己的爱徒,一直唠唠叨叨着希望李亚峰能改变主意,最后发现实在没有办法,这才百般不情愿地告诉李亚峰在丹房下面有一个藏珍室,里面放着华佗门历代传人炼制的灵丹妙药和收集的各种宝物,要李亚峰多带上几样傍身,以备不时之需。    
    李亚峰对师父这种总是留一手的做法大感不满,几乎搬空了藏珍室。在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都带回去的时候,华八居然又拿出来一个小小的破布袋,告诉李亚峰这是所谓的“乾坤袋”,装多少东西都不成问题。李亚峰这才知道,师父原来还在藏私,又大闹了一场,直到华八对天发誓说真的没有再留一手才作罢。一来二去,时间又耽搁了三天。    
    “师父,徒弟要走了。”    
    “徒弟,此去珍重,你劫数未到,又不肯再留下几日多学一点儿防身之术……唉,总之,一切要小心。记得,为了保险起见,四年之内最好不要施展本门医术。”华八又一次叮嘱李亚峰。    
    “徒弟知道。”李亚峰见师父对自己如此关心,心里也不禁感动,“师父,你真的不和徒弟一起出谷吗?徒弟不想离开师父。”    
    “徒弟,为师在神农谷住惯了,若无要事也不愿轻离。现在天下的事情为师又不甚了解,出去了反倒给你添麻烦。本来为师是打算和你行脚四方的,可你说你要回学校,为师帮不上你什么忙,就不出去了。”    
    “师父。”李亚峰眼里带了泪,“徒弟一定常回来看师父,一放假就回来,师父不用太挂念徒弟。”    
    “一定要常回来呀。记着,不管你走到什么地方,都有师父在念着你。”华八也动了感情,毕竟李亚峰是华八惟一的一个徒弟,也是一百多年来惟一一个和他朝夕相处过一段的人,突然要分别,心中极为不舍。    
    “对了,徒弟,你下次回来时,不要忘了把Game boy的卡带多带几盘。”    
    “……”    
    李亚峰和华八相处了一年有余,两个人之间果然互相影响了不少。    
    告别了师父,李亚峰运起御风术,向雷州飞去。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李亚峰再拍拍挂在身上的乾坤袋,心里得意至极。    
    “雷州!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就在李亚峰喊出这一句话的同时,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一下子差点儿从空中掉下来。    
    “还是让师父给骗了!他说自己没藏私,还对天发誓。华佗门逆天而行,对天发誓不跟放屁一样!”    
    11月22日。晚上7点。雷州。    
    李亚峰站在自家门前,考虑再三还是按下了门铃。“一年没回家了,要给家里个惊喜。”李亚峰这样想着。    
    果然,当李云天打开门看到自己的儿子以后,脸上的表情非常古怪,李亚峰认为那就是惊喜。    
    “爸,想不到吧?我回来了!”    
    “你是……峰峰?”李云天的语气像是在怀疑之水里泡了半年。    
    “爸,怎么搞的?才一年不见就不认识自己儿子啦?我出师了。”李亚峰自顾自说着进了家门。    
    “好小子,真是我儿子!”李云天一蹦三尺高,“快告诉爸爸,你小子怎么变得这么帅了?他妈的,早知道华佗门这么神,老子也拜师了。反正老华都快三百岁了,收我这个刚过四十的徒弟也不算过分。……对了,现在也还来得及,峰峰,要不然告诉你师父,也收我当徒弟怎么样?”李云天说话有点不着边际。    
    “爸,你发烧啦?要不要让我给你看看?”李亚峰对李云天的反应很奇怪。    
    “儿子,你这一年就没照过镜子?”    
    “神农谷里没镜子。怎么啦?”    
    “你来看看。”李云天二话不说就把李亚峰拖到了镜子边上。    
    李亚峰往镜子里一看,也有些迷糊。“爸,这是我?”    
    “怎么不是你!好家伙,学医还带美容的,你们华佗门还招不招徒弟,算老爸一个。”    
    李亚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挠了挠头。镜子中的人一头长发自自然然披在肩膀上——一年没剪头,头发长倒是应该的——脸庞还是以前自己的轮廓,熟悉得很,五官似乎也没什么大变化,懒洋洋的神气依然照旧……可怎么看怎么不像以前的自己,镜中人脸色润玉一样,显出一股超然出尘的气质,乌黑的眼球透着深邃睿智的光芒,除此之外再说有什么地方和以前不一样了倒也说不出什么来,可就是感觉和以前大不一样。倒是听见声音急匆匆从屋里出来的母亲李美云给了现在的李亚峰一个比较合适的形容词。    
    “峰峰!”李美云倒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可紧跟着的第二句话让李亚峰一个没站稳差点儿摔倒,“你……你成仙了?”    
    看样子拿朱果、人参什么的当零食吃还有美容的效果,李亚峰在心里有些明白,但嘴上却没这么说,反倒消遣了自己的父亲一句,“爸,这就叫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看你还是多读些书好。”    
    “好小子,真是我儿子。”李云天又重复了刚才自己说过的话,才算是真正把心放了下来。    
    一家人团聚,少不了要问长问短,李亚峰知道家里对华佗门的情况也不怎么了解。出于不想把家里吓坏的原因,胡说八道一通,只说自己算是学成出师,要积累经验,但师父嘱咐近期最好不要用医术,一切等高中毕业以后再说云云。李云天和李美云见阔别一年的儿子回了家也就心满意足,不再多问了。倒是李亚峰对这一年家里的事很感兴趣——也难怪,毕竟李亚峰现在只有十七岁,从来没离开过家这么长时间,当然依恋得很。而闲话说来说去,就说到了李云天给李亚峰出书的事情上。


第一章回家(4) 

    “对了,峰峰,这一年你爸可是办了不少事。”李美云笑着说。    
    “真的?爸,让妈夸你可真不容易,你都干什么了?”    
    “别听你妈胡说。我可没干什么。”李云天显然心虚。    
    “不会吧?你就别谦虚了。说出来听听,也让你儿子为你骄傲上一把。”李亚峰穷追猛打。    
    “真没干什么……噢,那什么,不是早就有出版社要给你出作品集吗?我看你不在家,就给你做主,出了几本书。”    
    “咳,就这事儿。出就出吧,不过我把话说在头里,别想说什么我有钱就把我撵出家门,我可是刚在外面住了一年。版税什么的就给你了,你要是不想要,那就捐给希望工程。”    
    李亚峰对出书的事毫不在意,想起来当初李云天翻《房产报》的神气,倒是真的害怕老爸一发疯把自己又给撵出去。    
    “啊,对了,你不会把阿疯就是我给捅出去吧?”李亚峰突然有点儿开窍。    
    “那哪能呢?知子莫若父,我还能不知道你从小就怕麻烦。除了咱家三口人,没人知道你就是阿疯。这可多亏了我的工作。”李云天有些得意。    
    “什么多亏了你。知父莫若子,你自己匿名在《文史哲》什么的学术杂志上发表历史研究论文不就是搞的这一套。恐怕现在还有人在找那个莫须有的李天云呢。”    
    的确,说起来,李亚峰倒是诗书传家,只不过父亲的论文的读者远没有儿子的多。    
    “找你爸倒是无所谓,不过……现在好像是找你的人比较多一些。”李美云的语气里又带上了掩不住的笑意。    
    “为什么?不可能呀?老爸的笔名在学术界也算是有些名气了,阿疯算是哪根葱?”李亚峰诧异了。    
    “儿子,你还记不记得你给《收割》写的系列散文《叹息》?”    
    “记得呀,那不是我给你四十岁的生日礼物吗?你可是感动了好久。从此就成了我的书迷。对了,这一年我也没闲着,写了部长篇,叫《医道天心》,还写了不少散文,全是关于历史的。没办法,谁让我天天泡在古书堆里呢。你要是想看,我这就给你。还有,一篇篇投稿太麻烦了,要是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那就再出两本。不过……我看不至于吧?把我写的东西结集出书……那不是明摆着想要赔钱?”显然,虽说早就小有名气了,李亚峰自己却没有多大的自信。    
    “什么?你又写了两本?赶紧给我看看!”李云天真的是自己儿子的书迷,一听又有新书,什么都忘了。    
    “你还是先等等吧。”李美云发话。    
    “啊,对了……刚才说到哪儿了?”李云天突然发觉自己的位置非常被动,“对了,《叹息》。那本《叹息》出版以后反响很好,你高不高兴?”    
    “那当然好!谁不盼着自己的读者多一点儿呢?”    
    “这个……你知道,反响好的话就有效应是不是?《叹息》获奖了。”    
    “什么奖?”    
    “千秋文学奖。”    
    “老爸,你骗人。”李亚峰差点儿没乐了。    
    “你爸说的是真的。不光你的《叹息》获了奖,你的小说也获奖了。”    
    李美云一边插话,一边用“你管不着我!”的眼神把李云天投向自己的“你就不能少说几句!”的眼神给打了回去。    
    “开什么玩笑?妈,你怎么也站到老爸那一边去了?再说了,我的小说?我哪儿写过什么小说?”    
    李美云从旁边把《青春日记》递给了李亚峰。    
    “《青春日记》?名字也太土了吧?妈,我保证,我可绝对没写过这种东西。”李亚峰纳闷着打开了自己的日记。    
    ……    
    “老爸!”一声怒吼响彻天际。    
    生气归生气,气完了还要面对现实,李亚峰翻着自己的日记犯开了愁,怎么收场呢?    
    “你就不能再续完它?反正这一年你肯定也写了不少日记。”李云天不负责任地发言。    
    “爸,你给我添的乱还不够?别再害我了。”    
    “你也是,不知道动动脑子。峰峰这一年是在什么神农谷过的。就算是峰峰愿意把日记再拿出去发表,前后也挨不上呀!再者,峰峰这一年光是学医就忙死了,哪儿还有心思跟以前似的好好写什么日记?”还是母亲李美云明理。    
    “妈,不管怎么说,我也不会把自己的日记拿出去发表。就算我没写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可那毕竟是我的日记呀。就是老爸这笔账,我也迟早要和他算!”李亚峰又狠狠地瞪了李云天一眼。    
    “礼也赔了,歉也道了,还没完没了了。”李云天在一边嘟囔着。    
    “你说什么?!”    
    “啊……我说……我是说……要不然你就别再用阿疯这个笔名了?反正只要你写得好,用什么笔名不都能发表嘛。”    
    “你以为是你写论文哪!”李亚峰又被李云天的话惹火了,“就算我改了笔名,文风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别人一看还不是一样知道是我写的?还有,我为什么要改笔名?我又不像某些人一样做了亏心事。”    
    “峰峰,依我说,改个笔名也好。叫什么阿疯,疯疯癫癫,有什么好的。”李美云倒是赞同李云天的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