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申论及写作 >

第5部分

申论及写作-第5部分

小说: 申论及写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革需要关心与支持;居民是合法公民,需要安静,不需要噪音,这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H把此事闹大了,他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这事是小事吗?说它小,是因为人们以前一直不在乎这个,工厂生产挣钱事大,自家事小,何况居民楼里还住着公司员工的家属呢。    
    这实在不是小事。    
    印刷公司把它当成小事儿一桩了。区环保局不是限期整改吗?好,把车间的窗户用砖头一砌,好,效率真高。这就是它所承诺的隔音墙。公司要生产,要赚钱,要技术改进,所以引进先进设备,加班加点,精神可嘉,效益也上去了,这是好事。但印刷公司却忘记了,经济效益的获得不能以社会效益为代价,搞生产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更何况,拒绝噪音污染,享受生活的安宁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容侵犯。    
    居民H没把它当成小事儿。对H来说,确实不是小事儿,日夜浸泡在超标噪音里,最终导致脑溢血的突发,虽经抢救,仍有后遗症。人命关天,这事儿小吗?不小!H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遂向环保局申请赔偿,未果又诉之区法院,未果又上诉。这是社会的进步。他的行为并不表示他不关心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我们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问题都要为这个中心服务。但经济建设必须与其他社会方面的建设相结合。经济发展是可持续性发展,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是我们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强调的。概而言之,企业的发展必须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制订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是政府在保证社会效益的一项措施。这应是大事吧?从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或单位给人们造成的污染危害事件。这说明这不是小事,积小成多,也早成大事了。如果说,××印刷总公司的噪音污染仅仅导致了H居民一人的生命危险或这一带居民楼的生活麻烦,那么,许多个这样的印刷公司如果得不到惩罚和有效治理,受到危害的就决不是H居民一人,也绝不是红星新村5号居民楼的居民们了。    
    认识到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远远不够。××印刷公司仅堵塞车间窗户来塞责,也只是将社会效益看得像他们公司的一道砖墙一样可有可无。怎样才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呢?这是企业在改革中所要想,想而后所要做的。尤其是国有企业,它所肩负的社会效益与社会责任何其大。为什么中央将国有企业的改革看成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大吗?印刷公司单纯地引进了先进设备,却没有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先进的企业理念。这种简单的改革并不是真正的改革。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仍是一大难题。具体到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不仅仅应用在经济效益的获得上,还应应用到社会效益的保护上。环保问题是科学技术引进工业生产中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之一,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得当会有害。环境污染,最后仍是〃解铃还需系铃人〃,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这是企业自己要做好的事。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的监督、引导不可或缺。法律作用的实现还靠公民能够知法、用法、护法。居民H就是个榜样。    
    法院觉得这是麻烦事。不是麻烦事,谁还去找法院?法院也不许偷懒。    
    政府不觉得这是小事,也不觉得是麻烦事,需要的是切实解决问题,不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咋叫政府呢?    
    这事儿的确不是小事。    
    例文(三)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该文以某省某市红星新村5号楼居民H状告××印刷公司一事反映的主要是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处理企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正如文中所述公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却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开庭审理。    
    2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人认为要解决〃H状告印刷公司〃一事,需全面周全的考虑。在既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又能保证该企业的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提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首先对于H提出的赔偿要求印刷公司应适当给付,这需要我们从中调解;其次,应就新村及印刷厂的建设进行调研,若新村建成于后,则开发商应负全责;若印刷厂建成于后,则事关多个部门。前者则责成开发商另行安排住户,将此新村另作他途,后者则委派房地产开发中心与新村方面商谈,出让该处以作其他用途,居民全部搬迁,此种方法对于居民的权利丝毫无损,只要措施得当,对于企业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反而是一种发展扩大的良机。最后要指出的是该案的解决将会涉及类似问题的解决,不能单一片面地看,而应系统地研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综合治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法的天平    
    就〃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印刷公司〃一事有感而发自1998年10月17日,红星新村5号楼居民H突发脑溢血,经诊断其后遗症达一级伤残,主要诱因为超标噪音。至1998年12月,H经抢救脱险,与其爱人向市环保局提交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处理申请书》。环保局做出决定,印刷公司不服,H夫妇至今未拿到任何赔偿之后,印刷公司首先诉讼区法院,认为环保局的决定无事实依据,应予撤销,同时H夫妇也诉之法院,要求印刷公司赔偿经济损失。经过四个月的调查,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印刷公司的噪音影响周边住户是客观事实,但被告已经有所整改,而噪音也只是原告H生病的诱因之一,两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决定驳回H的诉讼要求。H夫妇不服,立即上诉,认为环保局的决定合乎情理,区法院的判决存在矛盾,不能体现法律对公民的保护,而印刷公司也认为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该公司的噪音与H的疾病有直接因果关系,同时该公司为国有大型企业,属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鉴于以上各条,区法院至今未开庭审理,因为此案难度较大,对于类似案件的处理都会有所影响,所以该案至今仍悬而未决。    
    就现今社会的发展,经济改革日益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经济发展中企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这时候,法律的天平是否公正就很明显了,但是事物都是矛盾的,公平与否也是由不同角度来考虑的。    
    首先就居民H来讲,他的人身受到损害,身体、精神都有损失,在他看来印刷公司的赔偿是应该的,而且印刷公司可能继续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少应当迁址甚至关闭了事;而就印刷公司而言,这一国有大型企业,自身有很多问题先不必讲,若一旦关门大吉,那么下岗的职工不知又要多了多少,国家想必也不愿见到这一情形出现。    
    一方面不能置人民群众的健康呼声于不顾,另一方面是国有大型企业的经济地位,着实令法院难以评判,孰是孰非。    
    与此同时该案的判断似乎还得考虑,若H胜诉则红星新村的居民,至少五号楼的居民会纷纷效仿,到时会将该企业逼向绝境。而同时该法院受理一件关于小区居民状告小区内修建停车场影响生活的案件,案件之间的联系非常明显,事关居民的生活问题。但就我来看,两者有本质区别,前则关系居民的健康水平,而后实是由居民自身的生活水平所决定的,虽然汽车的尾气有害环境,但出行的方便也是不可忽视的。    
    该案件的审理将体现法律的公平性,一方面,维护居民利益,另外考虑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该企业是国有大型企业就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我们期待该案件的早期开庭审理,希望法庭能作出一个公正的判决。    
    评析二:    
    这组申论文章共同的问题是:对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没有抓准。所以在完成申论第一步要求时丢分很多,并影响到第二、三步要求的完成。    
    其中第一篇文章,采取立题叙述的形式,实不可取。反映作者的归纳力、分析力都较差。    
    例文(一)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噪音污染致病案悬而难决    
    红星新村位于某市城乡结合部,旁边是某印刷公司。1997年2月以来,该厂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110干警和环保局的干涉均未见成效。1998年一居民因噪音诱发脑溢血致残,环保局判印刷厂承担部分责任。区法院驳回该居民的继续上诉后,该居民诉诸市中级法院。此案至今悬而难决。    
    2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公司一案解决方案    
    我省某市红星新村5号楼居民H状告××印刷公司一案历时一年多,至今尚未妥善解决,此案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省政府调研室经反复调查,认为应立刻着手解决,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一、经市医学院法医学系鉴定,H的病发诱因之一确属超标噪音;且××印刷厂经区环保局实地勘测,噪音严重超标;印刷厂车间与5号居民楼仅一墙之隔,明显为主要噪音污染源。故区环保局的处理决定合理,印刷厂应立即赔偿H的部分损失21500元。    
    二、印刷厂处于人口密集地区,其超标噪音危害范围广。为保护居民利益,印刷厂应立即建造隔音墙并采取其它措施以减少噪音污染。22点至凌晨6点的操作必须立即停止。    
    经济发展应该考虑到外部经济问题,此案应速解决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论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    
    某市的一家印刷厂附近居民状告印刷厂噪音污染与危害一案,几经周折,难以解决。有关方面考虑甚多。其实,矛盾的焦点在于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问题。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该印刷厂噪音严重超标证据确凿,且多次违反规定深夜施工。对居民H负一定的责任是不言自明的。有关方面称要对国企进行保护。本文认为,要保护,只能是让印刷厂延期迁址,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停止对居民的侵害是刻不容缓的。噪音污染同大气、水的污染一样,在侵犯附近居民的合法权益。该公司的发展,已经造成了外部不经济。    
    该公司引进新设备后,效率大增是一件好事。但是,其新设备带来了新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考虑社会效益,考虑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但经济的发展最终是服务于社会的,而不应以危害社会为代价。同时,经济是社会的一部分。该厂效率提高了,内部成本节约了,但外部不经济增加了社会成本。这不是经济真正的繁荣与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增进社会的效益,可持续发展是以不危害子孙后代发展为前提的,是一种长远的发展。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一度以密集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资本,以求在短期内获得经济的较快发展。这都不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两项优势终将失去,带来的是长远发展的举步维艰。一度〃先发展,后治理〃的论调流行,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给本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问题的严重性已开始为各国所认识。以上几个方面只说明一点:只有兼顾社会效益的经济发展,才是良性的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    
    首先,经济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受社会环境制约,经济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发展,一枝独秀的。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应考虑到对外部环境的协调与适应。脱离了社会大环境,企业不可能长久地生存下去。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才可能在消费者心目中立足。不但不能危害社会,还要对社会有益,消费者才能接受。生产出产品来并不是经济行为的结束,产品只有流通才能转化为商品,才能创造利润。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等。这是企业对外部环境调适的成功手段。    
    其次,企业也应立足长远规划和远期效益。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设备引进等环节都应立足长远,立足科技。如某市印刷厂,引进新设备的同时,忽略了其附属的问题,忽视了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使企业陷入了尴尬境地。新设备的购买、研制,都应加大科技含量,考虑到经济、社会的长远需求。再如企业的选址,如果有远期目标,就应远离居民区。对社会大环境的忽视,其结果只能导致对经济长远发展的制约。    
    第三,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社会效益,政府还应继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这是关键的一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经营目标逐步明确,许多公共性问题,更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就应为经济长远发展创立条件。比如工厂在选址上的规划、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等。总之,兼顾经济与社会,在长远的发展上还应靠政府的宏观调控。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是应增进社会效益的。经济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忽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