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

第69部分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第69部分

小说: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日如来向后倒下,在火光映照下,手脚胡乱摇动着。
  “你、你!”
  大日如来翻身站起。
  “如何?无法动手了吧。”尊仁边说边扬声大笑。
  然后——
  听到自己的笑声,尊仁醒了过来。
  原来他还躺在自己床铺上。
  他在床铺上扬声大笑,而且因为自己的笑声,醒过来了。

  怪哉——
  尊仁起身。
  在黑暗中思索。
  方才那是什么?是梦境吗?
  如果是梦境,未免太清晰了。记忆如此生动。
  起身后,他拿起烛台,点上了火。
  手持烛台步出走廊。
  往正殿方向走去。
  走进正殿。
  望向正中那座巨大的大日如来佛像。
  一如方才所见,眼前大日如来隐约反射出火焰颜色。
  方才——或是在梦中,正是这尊佛像对着自己开口说话。
  此刻,即使再怎么凝视,大日如来依然是大日如来。
  毫无奇异之处。
  自己仍然在法术之中吗?还是已经醒来了?
  尊仁闭上双眼,反复凝神呼吸,在心中想像月亮影像。
  圆形,满月的圆形。
  这是名为“月轮观”的密教冥想法。
  可以让心波不起,宛如止水。
  没问题——
  他如此想着。
  以自我意识扫描内心轮廓,确认没有任何其他意识潜入自己内心。
  接下来是惠果的房间。
  他步入房内,站在火炉前,望向对面的大日如来像。
  看不出有移动的痕迹。
  伸手往佛像的背后探索。
  如果文卷在这里——
  没有。
  手指落空。
  他大吃一惊。
  啊,对了——
  尊仁想起来了。没有是对的。
  曾经放在这里的文卷,已被自己取出烧毁了。所以,这里没有也是理所当然。
  等一下。
  如果文卷没了,方才之事就不是梦境了?不,如果不是梦,那样也好。文卷既被烧毁,对方就会死心了。
  只是,叫人不舒服的是,自己何时回到房间睡下,竟毫无记忆。
  真是梦吗?
  还是真的呢?
  真的话,应该有烧毁文卷的灰烬才对。
  尊仁蹲下身,搜寻灰烬。
  不,不是在地板。是在火炉里。
  那时,自己不是把燃烧中的文卷放进火炉吗?
  尊仁起身,将灯火罩映火炉。
  有了。
  炉里有看似文卷燃烧后的灰烬。
  灰烬是有了,但文卷残留物呢?
  虽然火势猛烈,但光那程度,不可能烧毁全部文卷。
  应该还留有没完全烧毁的卷轴及其他部分。
  难道被人拿走了?尊仁这样想着。
  自称“大日如来”的对手,取走了炉内烧余物?
  若是如此,那也好。
  那文卷,其实是为了预防万一,事前预备的另一文卷。
  是尊仁所抄写的《般若心经》文卷。
  若对方带那烧余物,看到残留文字,应该会立即发现它是伪冒品。
  要是发现了,不是会再回到青龙寺吗?然而,对方并无返转的迹象。
  尊仁突然不安起来。
  莫非真的文卷被人夺走了?
  尊仁手持烛台走出惠果房间。
  朝藏经阁走去。
  藏经阁位于正殿西侧,以有屋顶的回廊与正殿连结。
  尊仁快步穿过回廊,来到藏经阁前。
  虽然门扉深锁,但他从惠果房间取来了钥匙。
  入口处并无任何异状。
  不过,那是个曾用幻术迷惑自己的对手。很可能趁自己睡觉时,用这把钥匙打开藏经阁,拿走文卷,再把钥匙归还原处。
  或者,也可能使用其他方法潜入此地。
  必须进去确认一下。
  他用钥匙打开门锁,走了进去。
  借助烛火前行,望向最里边的架子。
  大批经典以卷轴形式,堆积在架上。
  要从架上立刻找出那文卷,显然不可能。
  必须逐一审视每一卷轴内容才行。
  惟有亲自将文卷收藏在这里的人,才能一眼看出其所在。
  知道此事的,仅有自己和惠果。
  从上面数来第三个架上。
  成堆卷轴当中,其中之一就是那文卷。
  尊仁伸手取出文卷。
  他把烛台搁在架上,双手捧着文卷,以灯光照映。
  是这卷没错!
  惠果曾对他说过,不可阅读内容,因此尊仁无法打开观看,但确实是这卷没错。
  松了一口气后,正准备将文卷放回架上——
  呵。
  呵。
  呵。
  不知从何处传来低微的抿嘴笑声。
  那笑声逐渐高扬,然后放声大笑。
  “是谁?”尊仁大喊。
  “原来藏在这里啊——”
  有声音传来。
  尊仁听到后,回头一看,胆颤心惊。
  方才打开的门洞,正挡着一张巨大的脸孔。
  是大日如来的脸孔。
  一尊巨大的大日如来正站在藏经阁前,正弯着腰从入口处窥视里面。
  原来自己还陷于幻术之中,还没醒过来。
  大日如来的金色巨脸,反映架上的烛火,正闪闪发光。
  大日如来从入口处张望尊仁,得意地笑了出来。
  从入口处伸进来大日如来的巨掌。
  “交出来。”
  “不!”
  尊仁将握着文卷的右手藏在身后。
  刹时,某物抢走右手紧握的文卷。
  “啊……”尊仁不禁失声呼叫出来。
  他回头望向身后。
  黑暗处,蹲踞着一个细小漆黑人影。
  “终于拿到手了。”那人影说道。
  低沉的嗓音,仿佛泥水煮沸一般。
  “你、你……”
  “抱歉。这东西我势在必得。”
  “还、还给我——”
  尊仁正想奔过去时,那人影却轻飘飘地浮上半空中。
  身体紧贴着天花板。
  像大蜘蛛一般,在天花板上不断移动。
  “慢、慢着——”
  尊仁虽然追赶上去,人影却穿过他的头顶,坠落地板之上,然后从已经看不到大日如来脸孔的入口处,向外跑出去了。
  “你想逃吗?”
  尊仁飞也似地追奔出去。
  来到回廊,再跳入庭院。
  月光下,却看不到任何人。
  一个人影也没有。
  惟有庭院的花草树木,映照着从天而降的月光,在尊仁周遭闪闪发光。 
“易水西风”E书作品…33…更多精彩E书请访问“52ebook”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4:24:11 PM《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007。4第三十章 幻法大日如来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卷三 胡术
第三十一章 胡神

  空海于自己房里,正在纸上写字。
  由左而右,横向书写波斯文。
  橘逸势在旁观看。
  正午——
  窗外可以望见明丽的西明寺庭院。
  书写告一段落时,逸势出声说道:
  “喂,空海啊,你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吗?”
  “约略知道一些。”空海答道。
  他的桌上有一本书。
  波斯文写成的书。
  此刻,空海正将内容抄写在纸上。
  那是从拜火教安祭司那儿借来的羊皮书。
  “这到底是什么书?”
  “有关胡国之神的故事——”
  “都写些什么呢?”
  “就是写神是光之类的故事。”
  “是吗?”
  “所以他们才膜拜光源的火——”
  “嗯。”
  “这光神名为阿胡拉·玛兹达。”
  “是吗?”
  “简单地说,这一方是善神,另一方则是恶神。”
  “然后呢?”
  “恶神主司黑暗,而这世间,可说是光神和暗神的战斗场所。”
  “唔——”
  “现在两方势均力敌,不过,最后似乎是光神赢了。”
  “嗯。”逸势赞叹地叫出声。
  “很有趣。”空海说道。
  “确实有趣。”逸势答。
  “虽然有趣,可是还不充分。”空海说。
  “什么不充分?”
  “光是如此,仍无法充分说明这天地间的一切——”空海答道。

  “恶神名为安格拉·曼纽,以前我不是向你说过了?”空海如此说后,逸势答道:“啊,我想起来了。”
  “这善恶之神互斗,一方胜利的结果,似乎有些荒诞。”
  “荒诞?”
  “就像说给小孩听一样。”
  “是吗?”
  “在天地之间,要说明宇宙法理,给神取名字也不是不行。分成善神和恶神也可以。可是,让其中一方取得胜利,就有点……”
  “有点荒诞?”
  “嗯。”空海点头说:“这样根本无法解开天地之谜。”
  “解谜?”
  “反而是摩尼教义,以解谜来说尚属上乘。”(译注:摩尼教为源自祆教的宗教,公元三世纪由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在中国又称“明教”,乃由于信徒称呼其神“明尊”之故。摩尼教于唐朝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传入中国,并在长安建有大云光明寺。此亦即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之明教。)
  “摩尼教?”
  “琐罗亚斯德之后所出现宗派,与拜火教信仰同一个神。”
  “哪里不一样呢?”
  “简单说来,就是善神与恶神——阿胡拉·玛兹达与安格拉·曼纽的争斗,并非是哪一方取得胜利,而是两者继续不断纠缠下去。”
  “难道这样才合乎天地法理吗?”
  “嗯。大凡天地就是这么一回事。所谓阴阳,就是一种正反关系。就像铜钱,既有正面,也有反面。这世上不存在只有正面的铜钱,也没有只有反面的。”
  “善与恶也——”
  “善与恶,并不是天地法理。”
  “什么?”
  “善与恶,是人法创造出来的。”
  “怎么说呢?”
  “这里不是有个砚台吗?”空海用手指着书桌上的砚台。
  “是呀,那又怎样?”
  “逸势啊,那么,这砚台是善是恶?”空海突然如此问道。
  “砚台哪来的善恶?砚台既非善也非恶。砚台不就是砚台吗?”
  “没错,这是当然的。”
  “所以,又怎样?”
  “可是,我拿这个砚台砸你,又如何呢?”空海将砚台拿在手上。
  “你饶了我吧。莫非你真想砸我?”
  “不会砸你。可是,你不想被砸吧?”
  “当然。”
  “为什么?”
  “如果砸中,就会受伤。即使不受伤,被砸中会痛吧?”
  “逸势啊,也就是说,我拿来砸你的砚台,对你来说是不是一种恶?”
  “唔,大概是吧。”
  “道理与这个一样。”
  “——”
  “把神区分为善或恶,那是人的法理。用人的法理来解天地之谜倒也还好,可是,若要让一方胜过另一方,而且只让善神存在的状态永远持续下去的话——”
  空海还未说毕,外面传来呼唤。
  “空海先生……”是大猴的声音。
  “什么事?”
  “子英和赤先生求见——”
  “请他们到里边来。”
  空海话说完不久,便传来慌乱的脚步声,接着子英走进屋来。
  “怎么了?”空海问道。
  “打听出来了。”子英压低声音说道:
  “位于崇德坊那宅邸,听说是陈长源这个人的——”
  “陈长源是什么来历?”
  “玄宗皇帝时,他是金吾卫卫士,安史之乱玄宗幸蜀时,他曾随行同往。”
  “那么,他也曾去过马嵬驿?”
  “传闻他在马嵬驿杀了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
  “为什么他将那宅邸弃置不顾,任其荒废?”
  “随玄宗皇帝从蜀地归来后不久,陈长源便离奇死亡了。”
  “离奇?”
  “某晚听到‘对不起’、‘对不起’的声音,佣人外出查看,却见到陈长源坐在庭院里——”
  据说,陈长源一直坐在庭院的石头前。
  双膝着地,双手置地,陈长源跪坐在月光下。
  “对不起!”一面这样说,陈长源一面叩头。
  以额头触碰石头。
  他叩头的速度非同小可。是用尽全身力气,尽可能快速地叩头。
  额头碰撞到石头,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
  叩!
  撞上的瞬间,他会觉得晕眩,接着再——
  “对不起!”继续叩头。
  额头撞到石头,发出声响。
  接下来又说:“请原谅我。”
  继续不断用头去撞石头。
  佣人看见时,陈长源的额头已皮绽肉裂,血流不止,看样子已持续好一会儿了。
  额头碰撞石头的地方,也已血肉模糊一片。
  “请原谅我!请原谅我!请原谅我!”他持续不断叩头。
  额头皮肤破裂、肉开见骨。每次叩撞,就会发出骨头碰击石头的声音。
  “老爷,您在干什么?”
  佣人走近制止,陈长源听若罔闻,继续用头撞石头,最后头盖骨终于碎裂而死了。
  “听说,之后将近五年,他的家人仍住在那儿,可是由于瘟疫或意外伤亡等等,先后一一过世,佣人也跑光了。那宅邸便一直荒芜到现在了。”子英说。
  “辛苦你了。”子英简单说完后,空海道。
  “之后该怎么做?”子英问。
  “还有事情要麻烦你——”
  “什么事?”
  “马嵬驿叛乱的主使者,他们之后状况如何,能不能请你访查一下?”
  “这事急吗?”
  “我想愈快愈好。”
  “若是宫里相关纪录,现在的话,只要一天时间,我想就够了,其他事恐怕有困难。”
  “宫内的记录就够了。”空海点点头,望向赤。
  “您交代的事,我这边也办妥了——”
  “多谢了,赤这边我也有事拜托。”
  “什么事?”
  “代我请托柳先生,我想借用几名宫廷乐师。”
  “是乐师吗?”
  “若是宫庭乐师有困难,就请自行判断,帮我找几位乐师来——”
  “要几个人才够——”
  “琵琶二人、编钟一人、琴一人、月琴一人、箫一人,大概这些就够了吧。”
  “您何时要用呢?”
  “三天后的晚上——”
  “知道了。”
  赤点头之后,似乎又想说些什么,张开嘴唇,却又闭上了。
  仿佛代赤说出想说的话,逸势开口道:
  “喂,空海,这种时候,你为何非找乐师不可?如果只是你个人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