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战笔记:一名中国将军眼中的未来战争-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小布什又利用手中的总统大权力保特内特,称赞特内特“具有领导中情局的强大能力”,明确表态特内特的职位“不会出现危机”。
且战且退脱身术。眼看实在顶不过去了,小布什扭扭捏捏地承认“战前的一些情报出现了错误”。拉姆斯菲尔德也承认说,战前情报中出现了某些“疏失”。小布什在节节后退之中,心中牢牢守住一条底线:绝不承认为了向伊拉克开战“故意夸大情报”。就这样,他采取且战且退、且退且战的策略,将原先斩钉截铁咬定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说法来了一个偷梁换柱,改说萨达姆“有此计划”,“我是说经过一段时间他可能造出核弹”。
用“政治白条”挂账拖欠术。民主党决心跟共和党干到底,打算单独成立调查委员会,对“情报门”进行独立调查。小布什政府经过密谋,将计就计,迅速“转变态度”,把这一主张接了过去,同意调查。但是,他们将手心一翻,变成了由总统亲自任命一个由两党议员和部分党外专家组成的九人调查委员会来进行“独立调查”,并提前给这些人套上一个紧箍咒说,“委员会的工作不要受两党政治影响,这一点很重要”。舆论分析普遍认为,实际上,这是小布什的“拖延战术”。因为,这个独立调查委员会最快也要到2004年3月份之后才能成立起来,调查展开后,有些问题的调查可能一拖半年、一年,甚至数年。这样,这场危机的结局将被拖延到大选之后再见分晓了。到那时,小布什也许已经成功连任,即使调查结果对他不利,其“杀伤力”也将大大减弱了。这就是说,它是小布什打下的一张“政治白条”,是一种美国式的政治拖欠,先挂账再说。不得不承认,这是小布什智囊们为他使出的一着“高招”。
背*后墙反击术。美国“情报门”紧锣密鼓中,伊拉克那边先后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被美军打死了;二是萨达姆本人也被美军抓到了。这两件大事,对于陷入困境的小布什无异于两粒“起死回生丸”。万幸啊,抓住萨达姆,意味着后墙没有倒。既然已经退到了老墙根下,暂时不必担心被人抄后路了,可以反击了!他马上说:“我的政府研究了相关情报”,“我们作出了一个合理的结论:萨达姆是个威胁”,“我的政府看到了这个威胁,国会议员们看到了这个威胁,联合国安理会也看到了这个威胁”,因此,“要么我们听这个疯子的话,要么采取行动来保卫美国和世界”!听听,多么冠冕堂皇,多么理直气壮。小布什深知,美国公众最最痛恨的是制造“9·11”灾难的恐怖主义,于是,他又一针扎向公众神经的敏感点:“要想在反恐战争中取得胜利,我们必须打击可能会给恐怖分子提供武器的政权!”这时,粗手大脚的鲍威尔也站了出来,大声说:“基于萨达姆政权的历史”,即使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战争也没有错,推翻萨达姆也没有错,“我们作出了正确的决定”。
三
观看英国“情报门”,也有一个关节点先要弄明白:当今的美英关系,美国是“主”,英国是“仆”。美国“情报门”与英国“情报门”的关系,就是“主人”感冒、“仆人”陪着一起发烧的关系。
且来结识一下英国“情报门”中的一些主要人物。
“美国仆从”布莱尔。在英国首相布莱尔身上,甘当美国仆从的心态表现得十分鲜明。
在他眼里,美国才是财大气粗的地主老财,和美国站在一起脸上才有光彩,跟欧洲大陆法、德、意、奥等等这帮小兄弟们混在一起意思不大。所以你看,欧洲大陆各国一心要联合起来,以整体力量与美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中抗衡,但英国硬是不和其它欧盟国家一起行动,布莱尔独自跑到大洋彼岸去围着美国的屁股转。小布什一心想打伊拉克,布莱尔心领神会,立刻编“情报”、造舆论、打头阵,事事冲在前,“不顾一切地追随布什”。美英联军打下了伊拉克,小布什分给布莱尔一根棒棒糖。可是转眼间,美国那边“情报门”风波一起,小布什立刻将一盆脏水隔着大西洋往布莱尔头上泼了过来,说道,这个“购铀”情报是英国提供的,美国中情局曾提出过疑问,但英国方面坚信不疑。布莱尔想喊冤,又喊不出,原是他自己信誓旦旦要与小布什“荣辱与共”的,现在主人感冒了,他这位仆从还敢不陪着主人一起发烧吗?英国公众最最生气的是什么?他们最最生气的就是大英帝国的首相布莱尔居然甘当美国的“附庸”和“走狗”,在世界各国面前丢人现眼。英国是什么国度?英国曾是“日不落帝国”,英国威风八面时,美国还在穿开裆裤呐。你布莱尔个人甘愿为小布什去卖命也就罢了,没有人来管你,可是你为了讨好美国,竟编造假情报蒙骗英国议会,蒙骗英国公众,把英国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你布莱尔安的是什么心,怎么能不跟你算账!英国人虽然风光不再,但老贵族心态还在啊。尽管二战以来形成的“英美特殊关系”延续至今,但你布莱尔干脆把它变成了“主仆关系”,英国公众心理上都觉得过分啦。
“BBC爆破手”吉利根。美国民主党人在国会向小布什发难后第7天,2003年5月29日,英国BBC的防务记者安德鲁·吉利根,也向外捅出一条惊人消息,有一位英国“政府高官”告诉他,向伊拉克开战的“理由”是捏造出来的,其实伊拉克根本不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是,布莱尔办公室的新闻主任坎贝尔,为了编造向伊拉克开战的“理由”,硬让国防部将有关情报内容“重写”,往里加入了萨达姆政权可以在45分钟内部署生化武器等内容,并说驻扎有英军的塞浦路斯就在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射程以内。正是这些假“情报”,加强了英国议会对伊宣战的决心。吉利根的这篇报道,无异于在布莱尔脚下拉响了一个炸药包,立刻在英国政坛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倒戈大臣”肖特和库克。吉利根的“炸药包”一拉响,布莱尔政府受到极大震荡,立刻有两位大臣级人物站了出来,一左一右夹击布莱尔。一位是布莱尔政府的国际开发事务大臣克莱尔·肖特,她先向布莱尔提交了辞呈,然后接受媒体采访,将攻击矛头直指布莱尔。她说:“这是一个来自首相的政治决定”,他为了向伊拉克开战,授意有关方面“编造情报信息,以制造紧张气氛”,“我们被误导了”,“从事情的发展来看,我认为我们被欺骗了”。肖特这一席话的杀伤力如何了得,英国公众一听,连内阁大臣都被首相欺骗了,何况平头百姓!另一位是前外交大臣罗宾·库克,他马上附和肖特说,也许伊拉克根本就没有这种武器,别说威胁英国了,可能连伊拉克的邻国都威胁不到。两位大臣一齐倒戈,布莱尔恼火不恼火?他狠狠回击道:“说话要有证据,否则给我闭嘴!”可是,这两位大臣也是英国政坛的老资格了,岂是你布莱尔吼一嗓子就能吓得住的?肖特女士不慌不忙,笑眯眯的,大照片登在报纸上,面对面看着布莱尔,她心里在说:“你急什么,我还有话要说哪,你等着。”不久,她真的又抖出一宗猛料:向伊拉克开战前,英国情报机关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办公室内安了窃听器!她的这一揭发,又一次将布莱尔搞得无比难堪。当过外交大臣的库克,则对英美关系的底细知道得更多,他不温不火,只“点穴”式地对布莱尔的软肋处点了一下,说,在情报问题上,英国和美国是不平等的,英国的情报对美国“完全透明”,而美国常常要对英国藏一手。库克这番话表面上不露锋芒,骨子里却是厉害。他是说,为什么此次英美两国的“情报门”风波会闹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呢?都是你布莱尔向美国“献宝”献出来的事。再往根上说,这是你布莱尔心甘情愿充当美国的“附庸”和“走狗”带来的恶果。你这是自食其果,怪谁呢!“冤死鬼”凯利。自从BBC记者吉利根捅出那篇惊人报道后,人们一致声讨布莱尔政府捏造“情报”,误导舆论,愚弄公众。BBC即英国广播公司,它拿着英国政府的拨款,却经常跟英国政府过不去。布莱尔和他的心腹们对BBC愤恨得咬牙切齿,他们向BBC施加一连串强大压力,发动反击。吉利根在报道中说,这个惊人内幕是“一位政府高官”告诉他的。那好,布莱尔和他的心腹们一定要BBC说出这个透露内幕的人是谁。说得出,那就找那个人算账,请问他为何出卖政府;说不出,就证明是你BBC造谣。随后就有消息说,透露内幕的那个人名叫戴维·凯利。据英国媒体后来介绍,凯利是一名作风严谨的科学家,一向低调、不事张扬。他是英国国防部的首席生化武器专家、联合国生化武器核查小组的高级顾问、世界微生物界的名人。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邀请凯利参加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他曾先后36次进入伊拉克核查生化武器。在英国,对于伊拉克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最有发言权。但凯利压根儿没有料到自己会被卷进一场政治风暴。英国国防部长胡恩是个大滑头,在紧要关头耍了两面手法。他一面示意下属向外透露是凯利接受了BBC采访,一面又亲自给BBC写信要求他们说出那个透露内幕的人。他这样做,显然是为了使自己摆脱干系,让凯利去“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无异把凯利往死路上推。一个科学家,哪能经受得住这么强大的政治压力?凯利向媒体解释说,他不是向BBC透露主要情况的那个人。但首相布莱尔不肯放过他,公开要求英国议会和BBC说出那个透露情况的人。布莱尔此话一出,凯利第二天就钻进小树林割腕自杀了。凯利的冤死,又引发了一场强烈地震。当时布莱尔正在飞往日本访问的飞机上,他接
到凯利自杀的电话报告,“面如死灰”,“疯了似的抱着卫星电话”,与国内的内阁要员们一一通话商量对策,连续十五个小时没有放下电话。当他的专机在东京机场降落时,他竟破天荒地没有刮胡子,“须根皆白”,满脸憔悴。此时,英国国内对布莱尔已是一片讨伐之声:“首相,你的双手是否沾满了鲜血?你是否打算辞职?”一时间,“口水淹没了布莱尔政府”,“布莱尔倍受煎熬”,经历着“执政六年来最大的一场危机”,面临着“斗牛场上的最后一剑”。这一壶真够布莱尔喝的。但国防部长胡恩这个滑头,凯利自杀后两天,他就若无其事去观看一级方程式赛车去了。凯利葬礼那一天,他又跑到美国度假去了,以此表示凯利同他“毫无关系”。不管怎么说吧,凯利毕竟是国防部的一位高级专家,但在这位国防部长胡恩眼里,凯利之死不如死条狗。
“信息大管家”坎贝尔。小报记者出身的坎贝尔,可能原本就有“添油加醋”的职业本性。后来飞黄腾达,当上了布莱尔办公室的新闻主任,充当着布莱尔政府“信息大管家”的角色,拥有广泛的权力,被称为“真正的英国副首相”。吉利根揭露他在伊拉克情报中弄虚作假,塞进所谓萨达姆政权可在45分钟内部署生化武器的说法,使他名声狼藉。开始时,他还想“自卫反击”,向BBC频频施压。凯利一死,他已陷入“政治绝境”,布莱尔也只得弃掉这只当头卒。坎贝尔灰溜溜地以辞职告终,挂冠而去。
“保皇大法官”赫顿。闹剧最后总得有人出来收拾场面。这个人物必须有点权威性,会拿捏分寸,能将事情摆平。环顾英伦,堪当此任者,谁?赫顿。别误会,不是曾到中国来当过一阵足球教练但没有搞出什么名堂的霍顿,而是“英国最资深的法官之一”布莱恩·赫顿,由他领导一个委员会,来主持对“凯利事件”的独立调查。赫顿是英国最高法院(上议院)12位法官中的一位,73岁了,资历深,脸上皱纹也深了。在他审理过的案件中,最出名的是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一案,此案也曾引发过诸多争议。赫顿这位“资深大法官”,分量全在“资深”二字上。他吃了一辈子英国政法饭,怎能不深谙法律与政治相互关系之奥妙?身为大法官,*什么拿住人?*“公正”。赫顿先放出话来,希望在皇家高等法院举行的一系列调查听证会都能够对全英国民现场直播,以完全公开的方式公正地进行司法调查。怎么样?“公正”吧!这叫“先声夺人”。然后,赫顿端住架子,开始传人听证。从政府官员、BBC记者、新闻主管、凯利遗孀、国防部长等等,一直传到首相大人布莱尔,一个个被叫到高等法院去问话,搞了几个月,询问了70多人。其间,案情进展跌宕起伏,媒体报道评说纷纭,公众猜测五花八门。那些天,赫顿拿起铅笔敲脑门,放下宗卷喝咖啡,踩着地毯转圈子,站到窗前去发一小会呆,掂量、琢磨、苦苦思索。他深知,公众有反战心理,“民意不可侮”嘛。可是,英军也不能长期不打仗呀,隔几年打它一仗还是需要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那一仗已经过去20多年了,海湾战争也过去十年多了,伊拉克这一仗打一打也无妨嘛,再不打这支军队就退化了,英国就更不像英国了。布莱尔这个人嘛,开战心切,他可能曾暗示手下对“情报”作了点手脚,一不小心,落下把柄,遇到麻烦,教训不小。挨点批,也好让他长点见识。但布莱尔上台以来,英国经济还算搞得不错,失业率较低。环顾英国政坛,目前还看不出谁的能力胜过他,所以对他还得保一保。赫顿心有所“保”,就必有所“弃”。在他看来,那些同政府站在对立面的官员、大臣,吃里扒外,有失体统,太不像话了。还有,拿了政府拨款却处处和政府作对的BBC,此次也决不能给他们留什么面子。另外,他又想到了此事直接关系到英美两国关系。虽然布莱尔在美国面前表现得如同“仆从”,让英国人很不舒服,但英国若是一举把布莱尔拉下马,不是明摆着给美国小布什难堪吗?当初,英美两国不顾国际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