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

第17部分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第17部分

小说: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它具有调控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功能。    
    【运用】这一原理的意义    
    要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精神文明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和物质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保证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及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能克服、抵制错误思想的泛滥和侵蚀,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优越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反对否认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自发论。    
    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识记】文化的本质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复合体,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这里是讲狭义的文化。文化的本质是:它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它体现了人和社会的精神状态和发展程度以及自由发展的程度。    
    【领会】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人际间交往的精神纽带,每一国家和民族都有特有的文化,体现其民族精神,它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其功能是:(1)具有维护、巩固或批判、变革现实社会的功能;(2)具有信息知识传承和认识的功能;(3)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的功能;(4)具有调控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运转的功能;(5)具有构造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此知识点2003年辨析题第31题考查过)    
    5文明和文明形态。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识记】文化与文明的含义    
    广义的文化,即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同自然相比较而言的,其实质是自然的“人化”。文化越发达,表明人类发展越依赖于自己创造的人化世界。文明则是文化的积极成果;在其内涵上,文明是同野蛮愚昧无知相对应的,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因此,文明指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成分的总和。    
    【领会】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政治文明是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国家组织管理方式等进步的程度和成果,精神文明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归根到底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政治保证和推动,制约后两者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指导和促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其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者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江泽民语)因此,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领会】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文化是指适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趋势、引导人们在精神上健康向上、在智力上不断发展的文化。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努力创建先进文化,才能引导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一定社会的文化固然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先进文化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旦被广大群众接受,就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起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没有先进文化的创建和发展,不仅是文化建设的滞后,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本章的重点是:地理环境和人口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质;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本章在历届考研中出过大量选择题,也出过不少分析题,题量大,分值也高,是考研的重点之一。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个重点问题,近几年长期未考,应引起注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去年新增考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存在着出考题的较大可能性。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    
    3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地理环境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B精神的    
    C运动的D实践的    
    5马克思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其最基本的含义是()    
    A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是物质的实体    
    B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自发实现的    
    C人的实践活动在社会规律的实现中不起作用    
    D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6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其最基本的内容是()    
    A人口B地理环境    
    C生产力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7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是()    
    A自然界B人    
    C社会D生产劳动    
    8人类社会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是()    
    A生产关系B阶级关系    
    C财产关系D生产劳动    
    9生产方式是()    
    A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0首要的生产力是()    
    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    
    C劳动者D生产管理    
    1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2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体现生产关系本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13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政党B法律    
    C军队D国家政权    
    1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1999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    
    15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1999年理科单选题第4题)    
    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    
    16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2000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文科第2题)    
    A劳动者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    
    18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2004年单选题第1题)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19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2004年单选题第2题)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    
    A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B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C制约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D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关于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下列论断是正确的()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因为()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和趋势D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含义包括()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在社会历史中,精神、观念的作用十分微小    
    C“物质实践决定观念”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    
    A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D它决定社会的政治和精神生活    
    6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A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C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D自然规律是在先的,社会规律是人类社会产生之后才出现的    
    7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    
    B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    
    D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8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共同点是()    
    A两者都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B两者都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C两者都具有重复性D两者都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    
    A适用于一切社会的科学命题    
    B指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去    
    C指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D指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先导和基础    
    10社会政治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设施    
    C政治组织D政治法律思想    
    1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意识形态发展同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    
    B意识形态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形态发展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1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A对人们的思想起指导、控制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