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幸福的过山车 >

第10部分

幸福的过山车-第10部分

小说: 幸福的过山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他将要面对一个秘密

    去登记结婚的时候,浩钧看见若桢在籍贯那一栏里添了“思茅”,他是第二次听到这个地方,不过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陌生。那天大概是个好日子,去登记的人很多,浩钧挤在一群人中间排队,领到表格的时候已经是一头的汗。若桢坐在大厅的一侧,微笑着看着浩钧,这个即将成为她丈夫的人。浩钧举着两张表格走过来,像是一蹦一跳的小鸟举着两个稚气的翅膀。若桢想,这样的人怎么会急着结婚呢?他分明自己都是个孩子。若桢笑着把身边椅子上的包拿开,让他坐下,给他擦去了额头的汗。浩钧填写得很快,好像考试时看到试卷,发现所有的题目都烂熟于心,心里是那样的兴奋。若桢却写得很踌躇,有些栏甚至是万难下笔,她不知道心里的酸涩种种又如何向浩钧启齿。浩钧在一边看着她,快乐得像个孩子。他见若桢停顿下来,就凑过来问:“怎么了?”若桢来不及用手去挡。婚姻状况那一栏里,若桢写的分明是“离异”两个字。浩钧的笑容有些停滞,仿佛初冬时节湖面的一层薄冰,掩饰不住冰面下翻滚的湖水。浩钧轻声说:“我们说过不去想的,对不对?快点写吧。”若桢缓缓地点了点头。    
    若桢的事情是她自己告诉给浩钧的。浩钧从来没有问过她,他甚至从来不去想要问她什么。那个有一轮黄色月亮的晚上,若桢做完了家教从李老师家里出来,又一次经过那个街头的游园。路灯下,浩钧从长椅上站起来,经过了一条长长的黑影地带,走到若桢的面前。整整一个晚上,或许他一直在那里等着,或许他离开过,但是没过多久,他又回来了。其中发生过什么若桢永远也不会知道。不管怎样,当她再次在这个地方看到浩钧的时候,他的表情和她刚才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浩钧站在她的面前,接过来她的提包,像是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说:“我送你回家去吧?”    
    若桢在那一瞬间明白了,她最不想看到的又最想看到的,终于发生了。    
    浩钧对她说:“那件事情其实已经发生了,你能感觉得到吗?”    
    浩钧探下头想去吻若桢,被她轻轻地偏过头去,只吻到了她的头发。若桢在浩钧的怀里颤抖。浩钧感觉到了冰块消融的响声,他说:“你冷不冷?”若桢从他怀里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泪花,笑道:“快走,那边是李老师家的窗户,能看见我们的。”    
    若桢租的房子在很偏僻的一个地方。浩钧站在楼下,几乎不敢相信。那是一栋凋敝的楼,墙面早已斑驳,裸露出来大面积的砖块,仿佛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浩钧站在楼下,迟疑着不肯上去。他突然感觉到两个人之间有一种静默的气息,使他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接受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他将要面对一个秘密,一个他曾经千方百计要逃避要否认,甚至不允许惠民调侃的秘密。尽管他强迫过自己不要想,可是现在他分明就站在这个秘密的边缘,被人推着往前走。眼前的若桢如此单纯如此可爱,难道她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这简直不可想象。    
    楼梯窄而陡,若桢走得熟了,在前边提醒着浩钧,这里要拐弯,那里要小心碰头。在顶楼,两人停下来,浩钧默默数了数,第八层,走了144级台阶。若桢每天都要在这144级台阶上来回奔忙。可怜的若桢。    
    任何一个单身女孩子的住处可能都是这个样子,温馨而带着点冷清。房间里很简单,很干净,没有什么花哨的小情调和小摆设,家具也仅限于一张床和一个简易的衣柜,地上放着燃气灶。浩钧没有办法把这个住处和一身白色风衣的若桢联系起来,这里更像一个临时歇脚的巢。若桢仿佛一枚硬币,一面是白天出去的样子,一面是夜晚回家的样子,两面截然不同又如此无间地交融在一起。若桢看见浩钧打量着屋子,笑道:“没想到这么简单吧,简直是简陋了,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浩钧见屋子一角有个行李箱,就说我在那里坐就好。说着过去坐下,只听见咯吧一声,箱面断了一条裂缝。若桢正在撒茶叶,回头笑道:“你要不嫌弃,床底下有个马扎,你可以拿来坐。”    
    水开了。    
    若桢把开水冲到两个杯子里,狭小的空间里顿时升腾起来一股浓浓的茶香。浩钧不懂茶,他不知道这就是上好的滇红。若桢把一杯茶放在他面前,茶水泛着深重的红色,连茶叶都看不到。    
    若桢说:“这是我家乡的茶叶,我妈来看我的时候带的。”    
    浩钧喝了一口,齿颊留香,情不自禁地问:“这是什么茶?”    
    若桢笑道:“这是普洱茶。”她看了浩钧一眼,说:“我家在思茅,靠近边境的地方。”浩钧惊讶地叫了一声。若桢笑了笑,啜了口浓浓的茶,仿佛已经习惯了别人这样的反应。    
    


第二部分她和别的男人纠葛相爱的时候

    浩钧记得若桢娓娓的讲述就是从思茅开始的。若桢在思茅的一个农村出生,九岁的时候离家去昆明上学,一直住在姨妈家里。若桢离开思茅后就回去过几次,她说思茅是茶乡,四周都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好多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原始森林。若桢的父亲是一个木板厂的文书,读过很多很多的书,会给母亲背很多很多的诗,而且拉了一手好二胡,或许母亲就是因为父亲的诗和二胡才会嫁给他的。不过若桢说,父亲也喜欢喝酒。浩钧想,若桢的童年生活一定是不很幸福的,不然她不会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寄居他人的屋檐下。    
    若桢的母亲种着几亩茶园,又有一手裁缝的手艺,针线活在当地很出名,收入勉强能养家糊口。若桢的父亲挣的那点钱,大概都消磨在酒馆里了,幸好他不像别的男人喝完酒就去赌钱,他一喝酒就必定要喝醉的。一次他接若桢回家,遇到几个旧友,一时性起喝了起来,竟醉倒在街头,人事不省。若桢看着倒在地上的父亲,以为他死了,哭得死去活来,在他的身上爬着,企图把他唤醒。也就是从那以后,她的母亲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她送到昆明去读书,让她离开这个群山环绕的地方。若桢对浩钧说,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你上大学的时候全家都是你的支柱,而她只有她和她的母亲。    
    她高考的第一年落榜了,分数只够上一个本地的大专。母亲问她的打算,她听出了母亲的疲惫和犹豫。一个不争气的丈夫,一个太要强的女儿,这么多年母亲大概真的身心俱疲了。若桢说她那时的态度很冷淡,她竭力让自己冷冰冰地告诉母亲,她要复习,再考。母亲什么也没有说。一年暗无天日的复习班生活过去了,两年暗无天日的复习班生活过去了,若桢终于考上了北方的这所大学。走的时候若桢回了趟思茅,和母亲抱头痛哭了一场。她和母亲的隔阂在共同流出的泪水里得到了愈合,而和她父亲的隔膜却似乎越来越深。整整四年她再也没有回思茅,和家里的联系就是学期初接到家里汇来的学费,偶尔母亲也会给她打电话。至于生活费用,全是若桢自己拼命打工挣的。直到林孝桐成为她的男朋友后,一切才都有了改变。    
    浩钧问若桢,她究竟为什么对父亲那么冷淡?    
    若桢想了好久,说她并不讨厌父亲,但也不十分地爱他。上大学的时候母亲给她打电话,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住院了,并准备借着这个机会把酒戒掉。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语气是兴奋的,她甚至告诉若桢,在病床上的丈夫向她忏悔了以往几十年的过错,他说他归根结底是爱妻子和女儿的。若桢听出了母亲的喜悦和安慰,她肯定已经原谅了这个让她在艰难里生活了几十年的男人,数十年来她苦苦等待的正是这个结果。电话里,若桢保持着可怕的沉默。母亲在那边慌乱起来。若桢只好安慰母亲,岔到了别的话题。若桢对浩钧说,她也相信父亲是真爱母亲的,可那有什么用,他还不是让母亲辛勤操劳了一生。    
    若桢停顿了一下,说:“爱人,尤其是男人,是用来爱和给她幸福的,而不是让她来陪着自己承担痛苦。”说着,若桢笑了笑,她的笑像阳光直射下的玻璃一样惨白,她说:“所以,林孝桐成了我的男朋友,我的第一个男朋友。”    
    浩钧在那一瞬间开始怀疑自己对若桢的感情。也许是他根本并没有真的爱上若桢,也许是他对若桢的爱已然深不可测,以至于当她说出她和别的男人纠葛相爱的时候,浩钧没有失望,也没有愤怒,他开始在内心的深处打量着这个男人。这个夺走了若桢初恋的男人。    
    孝桐和若桢见面的时候刚刚毕业,经常回学校打球,偶然认识了若桢,一见钟情,于是和当时的女友分了手,开始追求若桢。那个学期,若桢的父亲又一次进了医院。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母亲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把来年的茶叶收入也都预先支付掉了。父亲的病折磨得母亲非常痛苦,母亲夜夜以泪洗面,几乎要疯掉,她说如果父亲的病治不好,她就从思茅最高的山上跳下去,跟父亲一起走。又到了交学费的时候,若桢把家里寄来的钱又寄了回去,说她在学校得了奖学金,加上打工的钱足够学费了。其实她手里也只有这么多钱,一旦交上去,生活就完全没有了着落。窘迫到极点的时候,她甚至开始怨恨自己的父亲,他不但给她的母亲带来了一生的艰辛,而且要把这艰辛再传给他的女儿。


第二部分这一切无一不使她肝肠寸断

    在若桢最困难的时候,孝桐替她交齐了所有的学费,还给她家里寄去了两千块钱,用的是若桢的名义。这些事情若桢并不是一无所知,她当然明白两个热恋中的人有了金钱的往来意味着什么。再见到孝桐的时候若桢相当的难堪,她没有说谢谢,连一个有关钱的字都没有提。本来她认为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她和孝桐的感情也是真挚而纯粹的。可她现在发现,她在孝桐面前明显地变得矮了,他们的感情也变得不再像水晶般干净而透明。若桢生怕孝桐会因此瞧不起她,从而认为她和以前他接触的女孩子没有什么不同。那天晚上孝桐像往常一样打完球后来到若桢的家里,他好像并没有这样那样的念头,或许几千块钱对他而言真的不算什么,或许他在心里已经对若桢有了别的看法,这一切他都没有表现出来。他做的唯一不同于以往的事情,就是在吃了若桢做的晚饭后,倚在床头看着她笑。这样的微笑让若桢莫名的恐惧而激动。若桢给他削着苹果,坐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心里怦怦地乱跳,好几次差一点划破手指。两人说着毫无边际的话,快到11点的时候,若桢说:“孝桐,你看天都这么黑了。”孝桐看看窗外,说:“这么黑了!我都没注意。”若桢笑道:“谁知道你都注意什么。”孝桐说:“我爸说要给我买辆车,回头咱们去车市看看。”若桢点头。孝桐说:“过了年我就去我爸那里上班,可能没办法常来了。”若桢就说:“你忙你的吧,你这么大了,该有点自己的事情做。”孝桐笑道:“真受不了,你怎么跟我妈一个口气?”说着用脚尖踢了踢若桢的腰。若桢的脸腾的红了,她站起来说:“你该走了,我不想让房东说闲话。”孝桐说:“真的不想让她说闲话?”若桢点头,脸越发的红。孝桐耸了耸肩膀,从床上下来,走到若桢的身边,突然一下子抱住了她。他凑在若桢耳边说:“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别出声。”若桢被他的双臂箍得无法呼吸,真的叫不出声来。孝桐抱着若桢,移动到墙边,拉灭了灯。屋子里顿时一片黑暗,若桢挣扎了几下,终于发现一切都已经潮汐般无法避免,只有闭上了眼睛。    
    若桢的讲述里终于出现了浩钧,他的出现很突然又顺理成章。那个让浩钧难以忘怀的下午同样让若桢铭心刻骨。她和孝桐在办公室里约会过几次,并没发生过什么意外。她本来以为办公室里的是惠民。她和孝桐的事惠民是知道的,她不用做什么暗示惠民就会知趣地给她方便。但那天办公室里的恰恰是浩钧。若桢坐在浩钧对面,看着一份过期的报纸,心里惴惴不安。当浩钧笨手笨脚地被砸伤了脚,露出了棉鞋里棉絮的时候,若桢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地刺痛了。从思茅到这个北方的城市上学时,母亲给她做了一双棉鞋,说北方冬天冷,需要厚实的棉鞋,而在思茅是穿不着棉鞋的,从来没有做过,所以做的不好,要她小心点穿。其实若桢从来没有穿过那双厚实得有些笨拙的棉鞋,一直锁在箱子的最底下。看到浩钧露着棉絮的鞋,若桢想起了苦难深重的母亲,想起了她和孝桐的事从未向双方家里提起,想起了在宿舍遭遇的委屈和不平,而这一切无一不使她肝肠寸断。    
    偏巧这个时候,孝桐闯了进来。好在浩钧很快走了,孝桐也没有过多的去想。那天晚上孝桐又留在若桢的房间没有走。若桢和孝桐聊着,抵挡着孝桐无休止的缠绵,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恋爱的状态。她知道下午她对孝桐的亲昵深深地刺伤了浩钧,虽然她和浩钧接触不多,交流也很少,但若桢每每想起她说孝桐是她男朋友的时候浩钧颤抖的眼神,她就明白了浩钧的秘密。孝桐缠着若桢吻她,若桢心烦意乱地推却,最后还是顺从了她,她如何能拒绝他呢。事毕之后,孝桐说:“今天那个杜浩钧,看起来傻乎乎的样子。”若桢苦笑说:“他本来就是傻乎乎的。”孝桐狡猾地笑道:“我看得出来,他喜欢你。”若桢正色说:“你不要胡说!”孝桐孩子气地说:“嗐,那又有什么,喜欢我的女孩子多了,我不还是和你在一起?我的女朋友当然得是大众情人了,不过你只能喜欢我一个。”若桢呆了呆,笑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别开这种玩笑。”孝桐孩子气地笑了。    
    他们两个和浩钧第二次见面是在车市。那天下着小雨,若桢本不想去的,孝桐刚给她买了件新的大衣,非要她穿着出去。若桢拗不过他,只好跟他一起去了。当时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