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 >

第13部分

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第13部分

小说: 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友谊为何上了床,他说,玩玩而已,这与恋爱是两回事。你们听听,这算什么逻辑?    

  面对部分大学生的如此挑战,作为教书育人的校方总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对此作出了相应规定和措施,于是,便引起了一阵阵讨论、一场场辩驳……下面我给大家读一读《光明日报》记者宋晓梦采写的一篇通讯《北大清华教授谈——如何对待校园热恋行为》的有关部分:——    

  一个多月来,由深圳大学公布新的《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管理条例》引发的大讨论,其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5月18日,深圳大学公布了新的《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管理条例》草案。令学生不满的主要是“学生日常行为道德规范评估”部分。尤其是条例中关于“禁止大学生在校内牵手、搂腰、拥抱、接吻以及女生穿低胸露背装”,“违者将以扣分形式进行处罚,凡扣满30分者将被勒令退学”等内容。学生认为学校是在以管理小学生的办法管理大学生;不许已经过了法定结婚年龄的大学生恋爱,是侵犯了学生的公民权利。一些教师也对条例的可操作性表示质疑。连日来的讨论内容大体涉及校规与法律、如何看待大学生在校园内的热恋行为等几个层面。北大清华是全国高校的领头羊,两校的教授对这一事件持何看法?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心理学教授、中国性学会秘书长胡佩诚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樊富珉教授。    

  采访一开始,记者就感到,教授们对事件一直很关心。胡佩诚教授说:宪法是国家的大法,一切规定都不能和国家法律相冲突。大学生大部分都过了法定的婚姻年龄,从法律上讲可以结婚。2001年教育部解除了大学生入学年龄的限制,大学生能不能结婚显然就不应再成为问题。所以,教育部一项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即将出台,新规定将以法律用语取代道德评价来实行对大学生的管理。如果大学生结婚是合法的,那么禁止与结婚密切相关的恋爱行为就荒唐了。学校中相关的规定必须考虑维护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的权利和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    

  除了赞同胡佩诚教授的观点外,樊富珉教授还从另一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制定校规首先要明确学校与学生的关系。香港的大学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历了三个阶段:二三十年前,香港大专院校学生工作部门的称谓是“训导处”,它与学生的关系是自上而下,学生工作者的角色像“家长”。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家长式的训导观念被一种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观念所代替。学生的需要、感受和意见受到重视。因此,学校的“训导处”被“辅导处”和“学生事务处”替代。进入21世纪,如何尊重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体现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有些学校将“学生事务处”改为“学生发展处”,任务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樊富珉教授说:校纪校规除了必须合法,还要注意不能忽视客观现实和可操作性。现阶段大学生谈恋爱非常普遍。谈恋爱就会有表达爱的行为,牵手、接吻、拥抱都是表达爱的方式,是很自然的行为,不应该也不可能制止。中山医学院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98%的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肯定态度。说明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整个社会,都对这个问题的反应越来越宽容。


第一部分入情入理引导,循循善诱矫正(7)

  樊教授说,她曾听到内蒙某大学学生辅导员谈起工作中最大的苦恼就是学校为了抓校风校纪,让辅导员晚上到校园抓谈恋爱的学生。抓到了,除了批评还要记下名字给处分。辅导员说,这种角色完全是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做了一段时间就做不下去了。可见,制定了校规如果不能实行,等于一纸空文,没有意义。重要的应该是积极引导学生。    

  在讨论中,也有一些师生对学校的做法表示理解。因为校园里确实有些情侣公开搂抱,    

    

其亲热程度让人触目惊心,连到过这里的外国人都为之咋舌!深大扩招后将成为万人大校,规范校风很有必要。持这种态度的人虽然很少,但同样引起两位教授的高度重视。    

  胡佩诚教授说:校规要符合法律,要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学毕竟是高等学府,是学习的场所,是静心研究学问的地方,在这样一个高雅的环境里,当众做一些过于亲密热辣的动作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在图书馆、自习教室、严肃的集会场所和有其他同学在场的宿舍,都不合适。校园毕竟不是公园,不能只考虑自己本能的需要,无视他人的存在,要注意选择场合。    

  樊富珉教授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恋爱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你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自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有这种修养,懂得什么场合该有什么样的举止。香港的大学生管理方式的改变之所以没有使校园“世风日下”,就是因为他们在放手让学生享有成人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像成年人一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么,如果有人就是不顾场合,坚持有伤大雅、有碍观瞻的行为又当如何呢?樊富珉教授说: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一个懂得自尊、自爱、自重的人也必然懂得如何尊重他人。胡佩珉教授认为:如果是在上述场合,学校有权通过校规加以限制。当然这种规定应该合法合情合理。    

  代雨老师读完这篇通讯的部分段落后,接着说:    

  大家可以听得出,尽管以上我讲了许多在校大学生不宜谈恋爱的理由,但它还是无法限制和禁止校园恋情的蔓延和发展;尽管大学生们已经理解了爱情和人生、事业的关系及其意义,但受世风影响和异性吸引,相当数量的男女大学生都无法抵御恋情的诱惑。所以,在我国,所有从事高校管理的人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思路,“准不准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讨论已成为历史性的议题,由“不准”到“默许”已成为众多高校管理层的现行态度,尽管这种默许是无奈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权威性的新的管理规定尚未出台之前,保持“沉默”、“默许”,坚持“不提倡不反对”等,也算是一种明智态度。    

  不过,同学们可以听得出,可以想得出,作为师如父母的学校师长,这种无奈的默许包含着多么沉重的选择。    

  同学们,说良心话,论年龄和某些生理发育状况,你们是已经进入了成年人;但论心理成熟、知识积累、经济自立等,你们还处在未成年状态,作为未成年人过早地陷入谈婚论嫁、谈情说爱之中,这是你们的家长、亲朋和对你们寄予厚望的乡亲父老们也难以理解、难以应允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这些负责向你们灌输知识、传授技能的大学教师们呢?我们多么希望你们在有限的三年、四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毕业后,能谋求到一个你认为理想的岗位,你认为能实现你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去实现报效祖国、报效人民、报效滋润你成长的那片热土的伟大抱负,去实现你回报父母、回报亲友、回报江东父老的朴素承诺。我想,你不会忘记,你的父母拖着病体,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换来一粒粮食、一分毛票裹住一分硬币地将钱积攒下来,供你读完高中、考上大学;你不会忘记,你的父母为了给你筹措上大学的学费,东奔西跑,东挪西借,乞求东邻,谢恩西舍,两位老人灯光下数了数钱,还是不够,无奈,父亲背着母亲,跑到县城医院里偷偷卖了血……才算凑齐了你的学费;你不能忘记,当你安安稳稳坐在大学课堂里时,你的父母,有的在建筑工地上拉砖背石,手被磨破,肩被擦烂,流着疼痛的泪,透着殷红的血;有的满脸污垢、满身脏衣走小巷、穿胡同,到处拾破烂、收废品,一毛一毛地积攒,一块一块地积蓄,供你在大学里消费……    

  代雨老师讲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声音哽咽……    

  学生们有的在静静地听,有的拭泪,还不时传出抽泣声。    

  代雨老师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接着说:    

  同学们,若是有的学生拿着父母这样挣来的钱不是苦心学习,而是苦心追爱,挥金如土以求得情人一笑,这岂不是天理难容吗?!办学人要尽办学的责任,教书人要有教书的良心。为了确保他的学生们都能掌握好充足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从业技能,将来在人才竞争的大潮里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才订立了一系列保证学生们学习好生活好的校规校纪和管理制度,其中,在校大学生不宜谈恋爱的规定就是针对这群“准成年人”而立的。如今,既然这个规矩被自然人自行破掉了,那么,按照破立原理,“破之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我想,那个无奈的默许总不是长法,那种“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也是自相矛盾,不能长久维持。作为校方,作为师长,立就在于教,在于讲,要理直气壮地讲,要苦口婆心地教。讲,就要讲清道理,讲明危害;你愿意听,我讲,你不愿意听,我还讲;你只要恋,我就要讲,一味地沉默是不行的。你在“隐蔽”处谈,我在“阳光”下讲;你躲躲闪闪恋,我堂堂正正讲。公开讲坛上的声音总是最强的,我深信,总会有人听得进的,大学生们中的大多数总能理智地约束自己的,正气总是会占上风的!


第一部分入情入理引导,循循善诱矫正(8)

  代雨老师讲得振奋激昂。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代雨老师继续讲:    

    

    

  当然,我也相信,总还会有人听不进,甚至不愿听。不过,我不会批评你,指责你,我不仅还要继续耐心地讲,而且还要耐心地教——教你怎样谈恋爱。    

  如若你真的要恋爱    

  代雨老师继续深情地说:    

  有的同学说,道理我明白,意义我也清楚,但是,情之所至,爱之所动,欲之所需,总是不能自拔。这些同学说的确也符合常情。每所高等学校都聚集了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青年男女,其中不乏美女、俊男、靓妹、帅哥,他们之间的心灵碰撞,哪能不产生爱情的火花。如若你真的要恋爱,那么,老师就要教你,教你怎样谈恋爱。尽管设这门课程也是无奈的,但事已至此,让你选修这门课也是必要的。老师要教你怎样选择伴侣,怎样与女友、男友相处,怎样相互负责任,怎样学会保护自己,以及爱情心理学、性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引导你的恋爱行为在社会公德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我翻译了些资料,也研究了一些大学生恋人的心态,对当代大学生择偶的标准作了一些分析。请看大屏幕——    

  代雨老师轻击键盘,屏幕上出现了:    

  当代大学生择偶条件分析    

  1。第一位:郎也人品女也人品。    

  从1991年到1995年间,大学生择偶的首要标准都是“个性气质”。到了1998年,北京五所院校的500例“性问题民意测验”中却有52。6%的男大学生和76。2%的女大学生首选“学识才干”为择偶标准。而“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中,男女大学生择偶的首要条件分别是“感情”和“性格脾气”;“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男女大学生都选择了“人品”。虽然2000年两次调查切入点不同,选项的设置也不同,但分析可见,两者之间却有着极大的一致性,尤其是从总体的情况来看,前者选择的“感情”和后者选择的“人品”已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已经明白无误地给了大学生这样的信息:只有人品好的人才看重感情。    

  分析大学生择偶的首要条件在这十年间的变化,我们可看到社会转型给大学生择偶观带来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崇尚个性的释放成为当时大学生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时尚;1992年至1995年,“经商潮”和“下海风”对高校校园的冲击表现在“教授卖大饼”、“学生在校园内摆地摊”等。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大学生的择偶观以“个性气质”作为首选,也是社会转型期人们观念受之影响的一个缩影;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给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情感世界遭遇的挫折,使大学生感到珍视感情弥足珍贵。所以,能觅一位人品好、重感情的伴侣,成为大学生在世纪初择偶的首选。尤其是男大学生经历失恋的痛苦比女大学生更深重,他们把感情易变的女性都看作是人品不好一类,所以,他们首先就为择偶标准定下了“重感情、人品好”的标准。    

  2。第二位:男爱淑女女爱才。    

  1991年至1995年,大学生择偶的标准都选择了“思想人品”;2000年的两次调查结果男大学生的选择比较一致,女大学生一是看重感情,二是看重才能。总的来看,这些择偶标准都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择偶观。中国古代诗集《诗经》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描述了这样的择偶观。淑女必有温柔贤淑的美德,君子当然是能怜香惜玉,懂得爱情,看重感情,又有才能。因为,有才能才有社会地位,有了社会地位,才是一个让女人靠得住的好男人。对于女大学生而言,有才能还意味着找一个有真才实学,比自己这个女大学生更高出一筹的,起码是般配的、拿得出手、见得了人的伴侣。    

  曾几何时,大学校园里曾经盛传的一个关于女生谈恋爱的顺口溜是:“大一娇,大二挑,大三急着找,大四没人要。”其中的“大二女生挑”挑的就是有前途的高年级男生。现在高校校园里流传的关于男生恋爱的顺口溜,则反映了男女大学生在恋爱地位上的转换:“大一傻,大二骂,大三忙着考(托福、GRE、研究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