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无知(选载) >

第7部分

无知(选载)-第7部分

小说: 无知(选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对被放弃的国家的思乡以外,不也存在着对失去的逐客生涯的思念么?除了对珀涅罗珀的思念以外,不也存在着对加利普索的思念么?而回归,当真是大回归?在这个历史以急促的步伐前进,每天改变着我们从前的风景的世界中,它可能存在么?什么叫做记忆?我到处听见关于“记忆的职责”,“记忆的工作”的口号,但我小说中的两个人物二十年后返回祖国时,他们惊诧于“那个最明显的事实是,从前这样的现实现在再不是这样了”。遗忘抹掉过去,记忆将它变了形。我们大家都沉没在一无所知当中。这种一无所知,不能将它当成是智慧的缺陷,而是一种人性的本质。    
            
      过去被遗忘,未来更没有把握。那么,只能紧紧抓住现在这根篙?但昆德拉却给你送来一个大问号。    
    


相关书评怀旧的故事

    米兰·昆德拉的新作《无知》讲的是一个关于怀旧的故事。西方传统里的怀旧经典是《奥德赛》,常人都把荷马的这部史诗看成的一个漫游历险的传奇,昆德拉却把它看成是一部《归去来辞》,俄底修斯与卡丽苏过了七年的神仙日子,突然有一天对她说,“帕涅罗珀远不如你高贵和美丽,但是我惟一的愿望就是在自己的家里醒来。”昆德拉评道:“可怜的卡丽苏,我时常想到她。她深深地爱着俄底修斯,但是世人多叹惋帕涅罗珀丧夫之苦,却对卡丽苏的泪水漠然无视。”可想而知,昆德拉对于怀旧是持有点怀疑的态度的。昆德拉又说,俄底修斯流浪了二十年,他的家乡的人对他毫不怀念,反而能清晰地回忆出他的很多往事,相反,俄底修斯整日沉浸在怀旧的情绪之中,却没有记忆,对于家乡,对于亲人。回到伊塔克后,乡亲们不断向他介绍家乡的变化,他心里却在想,为什么没有人对我说,“给我们讲一讲你的经历吧。”他于是怀念漫游的时光,特别是有一次,遇难菲国,国王不断地问:你是谁?你来自何方?回到了家,这些问题当然没有意义了。他怀念那些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机会。昆德拉的另一部著作题为《生活在别处》,可见他是把回归看成是对于生活的一种否定,把怀旧和记忆对立起来的。     
          荷马告诉我们,俄底修斯这样一个情感丰富的英雄好汉生活在一个不可解的悖论之中,既逃脱不了怀旧的情绪,又不愿放弃丰富的生活。一般人却免不了要选择一方,要么选择遗忘,要么选择滥情,或者说,要么选择此时此刻的生活,要么选择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中。然而,“选择”二字是那样的简单,哪里可以容纳两个处在选择的十字路口的普通人的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这便是昆德拉的小说了。读完之后,我深深的感到,人真是“无知”。因其无知,才有感情。昆德拉的小说短短的两百页,却具有《红楼梦》一样的悲天悯人的气魄。     
          在小说的三分之一处,主角伊莱娜在巴黎机场偶遇年轻时的朋友约瑟夫,二十几年前她是在一个酒吧里结识他的,注意到了他关注她的眼神,离开酒吧时,她特地落后了几步,让他赶上来,之后,他递给她一个从酒吧里偷来的烟灰缸。她那时已经结识了未来的丈夫马丁,并莫名其妙地卷进了地下的政治活动,其后不久,她便流亡了,在巴黎一住就是二十年。马丁去世后,她又改嫁,生活得很幸福。她的外表始终是平静的美丽的,但是心理从没有安宁过。她觉得她“从来没有选择过自己的男人”,她知道她需要“不掺杂任何怜悯和感激的成分的爱情”,她决定再“流亡一次,义无反顾地,冲向属于自己的生活”。     
          当伊莱娜抱着这样的心情见到约瑟夫时,很有分寸地表达了她的心情,他的回答却非常简短,非常得体。他本来想要她的电话,想了想,反而给了她自己旅馆的电话,让她占据主动位置。约瑟夫也在国外旅居了很多年,丧偶不久,心理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他本不想回国,并没有太多牵挂,他的心还放在他过世的丹麦夫人身上呢。他是在外省的小镇上长大的,专业是兽医,对政治并没有太大的兴趣,1968年苏联的坦克车滚进了捷克,他看到满街飘着的红旗,心里一阵恶心,便决定出走了。    
    如果说伊莱娜是怀旧的动物的话,那么她这个毛病是从十几岁第一次失恋后就落下了。从那时起,每次恋爱,她会下意识地把她的新男友领到和第一个男友约会的地方,有的时候重复第一次约会时的场景,有点时候稍稍做些改变,她暗暗地摸索着“现在和过去的诡秘的联系”,“聆听着过去的足音,使她感到她生命在时间中运行。”“每当她发现新欢和旧爱之间有一些契合之处时,一种强烈的美感就油然而生。”所以在她的生命中,过去是源泉,是动力,现在的每一分钟反而是为过去所趋使,所控制着的。她并不是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只是她的节奏总是要慢一步。她离开捷克时是匆忙的,但是,她很快适应了法国,学会了法语,回到捷克,她反而感到非常的疏离。法语,俄语都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英语,“沉睡了多年的布拉格终于苏醒了过来”,伊莱娜的瑞典丈夫“爱上了这个城市,他不像一个爱国者在每个角落寻找着过去的痕迹,他更像一个冒失地闯入游乐园不愿意离去的孩子”。伊莱娜的布拉格却是另一番景象,她爱的是“宁静的林荫密布的街道”,有一天当她在这样的街道上漫步时,想起一个捷克诗人对于怀旧的定义,怀旧等于把自己反锁在一间空荡荡的房子里,三百年不和外人接触。这个怀旧的主体不是某个人,而是变色之前的捷克。但是若捷克有感觉,有意识,那么伊莱娜便是它的化身了。艾琳娜的意识里也有一个不向外人展示的密室,是属于过去的,也是属于性爱的,她的布拉格不是“Gustaftown”(她的丈夫古斯塔夫的城市),所以她要走出去,寻求新的感情。     
          相比之下,约瑟夫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对于重返故里他并没有太多的奢望。回到捷克时,他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在坟墓里沉睡了二十多年的僵尸,两脚软绵绵地踏上了这块并不坚实的土地”。他回来后走访了几家亲戚,对于父亲留下来的产业,乡下的老宅,他已经下定决心不去争了,但是看到兄弟手上戴着的曾经属于他的手表,看到嫂子的房间的墙上挂着的属于他的油画,他心里略微有点不平。实际上,他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他对于过去的关系完全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器物建立起来的。比如对待他的亡妻,他就感到只是在心理上的牵挂还不足以达意,他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仿佛她从来没有离他而去一样。约瑟夫不像伊莱娜那样一味地迷恋过去,他更像是一个古董商,他的过去不是单纯的一个场景,是一件一件东西堆起来的。对于过去,约瑟夫的态度是现实的;艾琳娜却是浪漫的。他们之间的区别不只是性别,还有城乡的区别,性格的差异。伊莱娜是明朗的,有激情的;约瑟夫却是阴柔的,充满了自我嘲讽的。     
          小说的书名“无知”,实际上是个反语,因为这部小说充满了知性的优美,就此反衬出来人的无奈。有的人会觉得小说家有点像个布道者。我却很感激这样的作家,感谢他给了我一个感情的地图,真正使得属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漫游者能够沟通。    
    


相关书评故乡人的归来

        生在一个国家却不能回归,也许有点像热恋一个人却不能与之接吻。在这两种情形下,禁绝的在想像中都易变得格外美丽——可能臆想出一种理想化状态,一种在每天能得到接触的情形下决不会有的状态;吸引力源自距离和无知。或者,套用米兰·昆德拉在可能是他最杰出虚构作品的《笑忘录》中特有的嘲讽口吻来说,就是无人会比处女更加浪漫。    
         而今在他第10部、也是自《不朽》以来最优秀的小说《无知》中,昆德拉直接处理的是流亡的主题和丧失之故乡的理想化。这部短长篇的主人公,是捷克流亡者伊莱娜和约瑟夫;布拉格之春后,他们离开祖国寻觅生活,伊莱娜去了法国(昆德拉自1975年以来就住在那里),约瑟夫则到了丹麦。他俩已定居各自所归化的国家,孩子、配偶和事业具备。他们有可能会为故乡悲伤,但从未期冀获准重归故里。    
        后来,随着共产主义的终结,他们的生活却因回乡的可能而彻底颠倒。他们在自己所归化国家的朋友再三催问,他们究竟何时启程回“家”——可这些朋友似乎忘了,对他俩来说,家不复家已为时久远,两个人大概有些犹疑不定,或者压根就不想回归。    
        面对富裕稳定的西方国家的居民,对经革命或流亡而幸存者的历程的浪漫化做法,昆德拉始终保持着冷嘲式的观察。人在巴黎或者哥本哈根平安无事却又倦意微起的时候,眼中的戏剧性的事件,像革命或者流亡,总会比现实更加炫目。伊莱娜的法国友人茜尔薇听说捷克共产主义崩溃时,她无法相信,伊莱娜竟没有立刻冲回去守卫“街垒”。 她激动地高喊:“你们的人民在革命啊!”    
        终于,政权更迭很久之后,伊莱娜和约瑟夫勉强动身回国探望,而且在途中邂逅于巴黎机场。他们的相遇重新燃起一场恋情,一场二十年前就已萌生的爱恋——旧火虽然重起,结局却是和回乡的计划一样暧昧。一旦回到捷克共和国,伊莱娜和约瑟夫就领教了人们普遍的不理解和挑衅。留下来的家人和朋友怨恨去国者的自由。    
        昆德拉总是用讨论艺术、政治或者哲学的睿智而犀利的精短随笔打断他的叙述。《无知》里就包容有对《奥德赛》的简练思考。依照昆德拉的说法,《奥德赛》是伟大的回归神话之源。就像伊莱娜,奥德修斯离乡也是二十年,但伊塔卡不同捷克共和国,它并没有让这位希腊英雄失望。实在而言,他的故乡与故乡的内涵别无二致。    
        在小说结尾,昆德拉的人物终于认识到,他们的记忆已被时间绝望地扭曲,他们在自己的故乡将永无归属感。回归的极大危险,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与充满怀旧意蕴的美丽词汇故乡并不般配。伊莱娜和约瑟夫进退两难,回归的旅程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流亡心态愈发甚于从前。    
        从很多方面来讲,《无知》也是对超然物外情怀的赞美。尽管昆德拉可能自认悖逆浪漫,可他从根本上却似乎心向宏伟无比的浪漫神话:那就是永远的、不属任何国家的局外人的优势。小说使得这个想法看去信实可靠而且迷人心扉。                           (赵武平 译)    
    


相关书评昆德拉的《无知》

    米兰·昆德拉又有新著。    
         
    他的小说《无知》(La Ignorancia)在西班牙初版。这位捷克作家近20年来都在用法语出版他的作品。    
         
    这部小说的自传成分最引人注意,“《无知》中最了不起的就是昆德拉对主题的节制能力,尽管这个主题对作者而言是很牵动感情的。”昆德拉的法国出版商伽利马出版社对他充分肯定,“昆德拉的创作是本世纪独一无二的,这像一种新‘流浪汉小说’,一边生活,一边又在解释着生活。《无知》是一部能打动人的小说,很接近他的前两部。我觉得它与《慢》和《身份》一起可以形成一个三步曲,主题是分离、背井离乡和人物在回忆中重新找回自我。”他们的乐观不是没有理由的,昆德拉的书通常的销量都超过15万册。他的前两本书销量都是17万册,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更是销售了40万册。    
         
    米兰昆德拉在九○年代发表的小说《慢》、《身份》,题目本身就有点儿抽象,政治气味也不如以往浓厚,文评家掌声未如预期热烈,不过,二○○○年新作Ignorance《无知》,倒是一出版便深受肯定,咸认昆德拉书写重现了往日的深刻与明晰。去国怀乡的女主角时隔二十年重回祖国捷克,在布拉格机场巧遇过往情人,然而现实今非昔比,被中断的故事总难再续,回归总难踏实,现在这个自己已无法与当年留在布拉格的那个自己联系复合,二十年的时间,似乎就这样从生命中消失了;又一个尤利西斯的故事,祖国、怀旧、爱情、自我、衰老、现实等众多主题层层交织,昆德拉再度展现他游走轻重之间,冷静而忧伤的叙述能力。全书主题让人联想昆德拉本身的流亡人生,事实上,关于乡愁的痛苦与如何面对回忆寻找自我,是昆德拉九○年代创作的主轴,本书应可与《慢》、《身份》作为三部曲形式共读。    
         
    1981年他又加入了法国籍。他曾在对他的国外译本(包括中文译本)做评论时指出,根据法文本翻译才是最好的,英译本没有经作者参与,所以并不可取。这次他放弃了法文,难免令法国读者失望,因为这意味着要多等几个月。他选择西班牙语,而且有卡斯蒂里亚方言和卡塔卢尼亚方言两种文本。对此,西班牙译者贝阿特里齐·德·穆拉解释说:“我们从1985年就出版他的作品《生命中无可承受之轻》。    
         
    大约那之后一两年,昆德拉请求我们提供关于西班牙内战时期移民的书籍和资料。无疑,那时关于《无知》的想法已经形成了。这一定是他选择在西班牙出版新作的原因。”一个月时间,小说售出十万册,预计将达到十五万册,而且在西班牙、墨西哥和阿根廷都获得批评界好评。昆德拉在译本中也有很多投入,亲自参与第二章的翻译,因为其中涉及“怀乡”特别介定,而且对其他文字的版本的这个章节,昆德拉也会参与。    
         
    《无知》的主题正是去国怀乡,是又一个尤利西斯的故事。伊莱娜和约瑟夫在时隔20年之后回到祖国捷克。他们在布拉格机场巧遇,他们过去曾有短暂的相处,但未能发展成爱情。在故国,痛苦的现实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被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