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朱棣传-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事可以建,功可以成矣,其懋之哉!”
二十日,燕军驻于保定。朱棣召集诸将商议作战计划。诸将分析说:“定州军民未集,城池未固,攻之可拔。”
朱棣说:“野战则易以成功,攻城则难以收效,况盛庸聚众德州,吴杰、平安颉颃真定,相为犄角。攻城未拔,顿师城下,必合众来援,坚城在前,强敌在后,胜负未可决也。今真定相距德州二百余里,我军出其中,贼必迎战,西来则先击其西,东来则先击其东。败贼尸军,余当破胆。”
诸将说:“二百里不为远,我军介两贼之间,彼合势齐进,我腹背受敌。”
朱棣说:“百里之外,势不相集。两阵相对,胜败在于呼吸之间,虽百步之内,不能相救,矧二百里耶!尔等无惮,试观吾破之。”
第二天,燕军移军于紫围八方 。时值二月下,虽已见春之消息,但早晚犹寒气袭人,空中水气往往结露为霜。燕军从保定移军东出,浩荡的大军在雾霭中穿行。刀枪铠甲袍服上都结了一层霜花。在一片青蓝之中朱棣穿的素红绒袍本就十分耀眼。这时他的战袍上也结了一层霜花,宛转盘绕,就像刺绣的一条银龙。众将士无不骇异。他们纷纷称颂这是个吉兆:“龙为君象,天命攸归,故有此嘉兆,必获大捷。”
朱棣说:“我与君等御难求生,诚非得己。且帝王之兴隆,历数有在,岂可必得。但冀幼冲悔祸,奸恶伏诛,宗社再安,吾得仍守藩封,尔等亦各安其所。今凶焰方盛,社稷几危,吾日夜深忧,乃不思自奋,而以此为异,是亡惊惧之心,而动安逸之萌也。吾恐蹈沦胥之患矣。”
众将士希望他们拥戴的是一条真龙天子。他们热切期盼自己制造的神话变为现实,而朱棣不得不表示出有所克制。的确,现在谈龙飞还为时尚早,前途并不平坦。他们首先是求生,一有不慎,便可能跌入深渊。
三月初一日,燕军缘滹沱河列营。这里正是官军往来之冲。燕军派出游骑,到定州、真定附近迷误官军,且借机寻战。十二日,朱棣听说盛庸已率军队来至单家桥,便率师由陈家渡渡河迎击,但未能与庸军相遇。朱棣担心盛庸与真定守军会合,往返渡河三四次,急欲与之交战。燕军没遇到敌军,倒在河侧遇到一只猛虎。那猛虎不知是被大军惊吓还是向大军示威,咆哮不止。但虎再凶猛,在数万大军面前也不在话下,壮士们刀剑齐加,不一刻,一只猛虎便毙命了。浩浩大军格杀一只猛虎,实在不足为奇,但朱棣把它看作是得胜的吉兆,军威为之一壮。
及至二十日,燕军才侦知盛庸军在夹河,于是挥军直驱夹河,逼近敌军。
燕军在离敌营四十里处扎营。朱棣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向诸将指授机宜。他说:“贼每列阵,精锐在前,罢弱在后。明日与战,以劲师当其前,摧其精锐,余自震慴。中军常去贼五六里列阵,严整待之。我以精骑先薄其阵,绕其背而击之,如掩扉之势,推之使前。贼行六里,气喘力乏,中军俟其奔过,随而击之,我蹑其后,乘势逐北,贼众必败。慎勿逆击之,贼必致死以期生也。”
朱棣非常重视这场战斗,务求此役必胜。他将自己的意图反复向诸将解说,犹恐大家不理解,于是,顺手抽出一支箭,在地上给诸将画了一幅军阵图,再指图详说。诸将围在朱棣周围,仔细聆听。为了更形象明白,朱棣又命军中的军官单独组成一队,逐一教授,反复申令约束,至为详备。
二十二日,朱棣带领诸将列阵前进,中午时分到达夹河。这时盛庸也列阵以待。朱棣先派出三骑到敌方侦察。他们见到官军阵前摆放着火车、火器、强弩、战■。官军发现这三骑兵从阵前掠过,立即派兵来追。朱棣一直在阵中注意看前方的动静。这时,他勒马搭弓,待追骑将近,只听弓箭一响,追兵中一人应声而倒,追兵戛然而止。已而追兵继续追赶,又被朱棣射倒一人。如此连中三人,追兵不敢再追前。于是朱棣命令骑兵一万兼载步卒五千,向敌阵推进。即将交锋时,步从翻身下马,攻官军左掖,官军拥盾层叠自蔽,燕军无法攻入。未战之先,朱棣便派人做了一批木■,其长六七尺,末端横贯铁钉,钉末有钩。作战时,投向敌方。欑穿入楯中,一时难以拔出,动则牵连,使楯失去防卫作用,士兵再乘其隙而攻之。燕军投掷木欑,官军纷纷弃楯而走,仓促中,所发火器也难以命中,有时反倒烧到自己阵中。官军乱了阵脚,燕军骑兵乘势冲入敌阵,直捣中军。在燕军的冲击下,官军开始溃退。这时,燕中军将谭渊见敌阵尘烟腾起,知是敌军败退,便带军迎击。但败师如潮,势不可遏,谭渊竞在鏖战中被都指挥庄得杀死。时天已向暮,朱能、张武 等率大军并进。朱棣也乘昏黑亲率劲骑掩出敌背,与朱能等合军,双方展开一场激烈的混战,死伤甚众,官军都指挥庄得、骁将楚智、皂旗张等皆殁于阵。庄得本为皂隶,因功而擢为军官,在怀来之战中,官军失败,只有庄得一支军完整无损。楚智曾经从冯胜、蓝玉、出塞征讨,后率军随李景隆讨伐燕军,每战必奋勇,燕兵只要远望见他的旗帜,便吓得发抖,到此时,因为坐骑陷落,被执而死。皂旗张,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可力挽千斤,海战辄挥皂旗先驱,故名皂旗张。死时犹执旗不仆 。这一仗,直打到天色昏黑,才各自敛军还营。
四野一片漆黑,一弯如钩的下弦月只在天上露了一面便向西落去。满天繁星默默地眨着眼睛,它们无法看清这遥远的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在白天激战的土地上不时传来断续的呻吟。
朱棣和他的几十个亲从骑兵,找个就便的地方宿营了。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东征西战的军伍生活。午前半天的行军,午后半天的激战,已经使他们筋疲力尽了。他们倒头便睡,把一切都交给来日了。
红日渐渐露出了地平线。平原上的日出,壮美绚丽,散乱的旌旗、横躺竖卧的士兵、战马、帐篷都染上了鲜红的轮廓。朱棣睁开双眼,原地坐起,他看到亲从们还在酣睡,实在不忍心叫醒他们。他伸了伸胳膊向远处望去,不好,怎么四周全是敌兵?原来昨晚在混敌中,他们竟在敌人阵中扎了营。他急忙叫醒了亲从。他们都说赶快撤离,不然将无法逃脱,朱棣看了看四周布满的敌兵,认为如此仓皇逃离,肯定会被敌人发觉而拦劫。这几十个人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逃脱的。他让大家不要害怕,只有如此这般才有可能安全离开这里。
他下令亲兵们整装上马,镇定自若,引马鸣角,大模大样地穿营而出。官军看到一骠人马穿营而过,而为首的一人气度不凡,正是首逆朱棣。他们怎么竟会在自己的身边?在惊愕中,官军士兵们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朱棣他们早已穿营而出,待想起追赶,已经晚了 。
第二天,朱棣与众将军总结战争失利的原因。他说:“昨日谭渊见贼走,逆击太早,不能成功。兵法所谓‘穷寇无遏’。我先止渊,令其整兵以待,俟贼奔过,顺其势而击之,为是故也。然贼虽少挫,其锋尚锐,必致死来斗。大抵临敌,贵于审机变,识进退,须以计破之。今日贼来,尔等与战,我以精骑往来阵间。贼有可乘之处,即突入击之。两阵相当,将勇者胜,此光武所以破王寻也。”
朱棣整顿军伍,准备再战。两军摆开阵势,燕军在东北,官军在西南,好一场拼杀,朱棣临阵督战,张奇兵出入阵间,随机应变,一见燕军受敌,即驰赴之。诸将遥见燕王旗帜,辄欢呼震地,军士无不踊跃争进,自辰(早八点到十点)至未(十四点到十六点),屡进屡退,胜负未决。双方将士皆已疲惫不堪,各自坐地而息。已而复起再战,相持不退,又用弓矢交相射杀。忽然,东北风大起,尘埃涨天,沙砾击面。官军逆风畔目,咫尺不见。燕师顺风大呼,纵左右翼横击之,钲鼓之声震地。官军大败,纷纷弃兵而走,燕军追至滹沱河,践溺而死者不可胜计。燕军遣散降兵,尽获官军器械辎重。盛庸退保德州。
朱棣战罢回营,尘埃满面,将士无从辨认。等到听见说话声音,大家才知道是朱棣,诸将趋前来见,相视大笑。
此役之初,盛庸颇有骄意,认为此举必摧灭燕军无疑。诸将随身携带了金银器皿及锦绣衣服,准备攻破北平时大举宴会,及至战败,所带物品尽为燕军所得。反观东昌之役,燕军惨败,且折大将,众将士无不欲复仇血耻,故人人奋励。官军之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盛庸互为犄角的吴杰等未能发挥作用。吴杰、平安拥十万之众,本欲与盛庸合兵,但军行至离盛庸八十里,听说盛庸已败,便退回了真定。双方激战时,如吴杰、平安能率众助战,胜负实未可知。即使庸军战败之后,吴杰等赴援,以久蓄精锐之师出击争战疲惫之旅,转败为胜,也是可能的。至于交战之中狂风骤起,而燕军恰值顺风,就非人力所能逆料了。燕军之胜,只可说是险胜。
藁城之役
二十三日,朱棣遣使向北平报捷,不料官军万余驻扎于滹沱河南岸单家桥,道路不通。信使当晚回朱棣军中报告。朱棣自不能容忍。第二天,他率兵北上,往击其营,一战而溃之。
这一天,燕军移驻楼子营。根据朱棣分析,驻在真定的吴杰与平安没能与盛庸合军,是因为吴杰等忌功。盛庸战败,正是吴杰要高兴的。这时该轮到他一显身手,独占其功。朱棣说:“吴杰等若婴城固守,则为上策。若军出即归,避我不战,则为中策,若来求战,则为下策。今其必出,破之必矣。”
诸将说:“彼闻盛庸已败,必不敢出。”
朱棣说:“不然。吴杰、平安拥众十万,不得与盛庸合者,以我军居中,隔离其势。今逗而不出,有旷期失律老师费财之责。”他指出平安必出无疑。针对这种形势,他制定了一套策略,令诸军伪装解散,托言四出取粮,给敌人造成空虚的假象。敌人得到消息,必然乘虚而来。而燕军一出便回,严师待敌。平安一定会落入圈套。
燕军依计行事,军士解散,四出取粮。又有一些校尉荷担抱婴儿,假作避兵的百姓,奔入真定城,宣传燕军四出取粮,营中无备的谣言。真定守军听说此情,果然决定出师欲袭其不备。
闰三月七日,派出到真定刺探情报的都指挥郑亨、李远等报告,吴杰军现驻滹沱河北,离燕军七十里。朱棣暗想,吴杰出城果不出所料。他对诸将说:“贼不量力揣智,妄欲求战,譬犹乳犬之犯虎,伏雌之搏猩也。虽有斗,必死随之矣。且盛庸既败,今复来,此天意所欲两败之也。”
朱棣命诸军渡河。时天色已晚,诸将请求明早再渡。都指挥陆荣甚至说:“今日十恶大败,兵家所忌,不可济师。”
朱棣非常坚决,他说:“吾千里求战,忧贼不出,百计诱之。今其在外,是贼送死之秋。夫时不再得,机惟易失。今时机如此,岂可缓也!借使缓之,贼退真定,城坚粮足,攻之不克,欲战不应,欲退不能,是坐受其蔽。若拘小忌,终误大谋。”说着,朱棣便策马首先渡河。
朱棣相信天命,故常以天吓之,甚至攻打沧州时伪造天象诱说将士,如今陆荣以阴阳家说阻止进军,他反而说不要拘小忌以误大谋。朱棣是一个明决的统帅,他懂得时机对战争常常起到决定作用,他虽不免迷信天命,但似更相信人谋。朱棣的决心,使诸将除了服从没有回旋的余地。
朱棣策马渡河,刘才执辔而从。刘才发现河水较深,骑兵可以渡过,步军、辎重可能会被河水淹没。朱棣立即决定,骑兵从上流渡,步军、辎重从下流渡。成千上万的骑兵穿河而行,流水为之所逼,下游水浅,辎重等得以安全过河。朱棣率三千骑兵,循河西进,走了二十里,果然与官军相遇,于是便在藁城扎营。这一天天色已晚,双方只是略作交锋便各自收兵还营了。但朱棣唯恐官军退回城内,便亲率数十骑逼近敌营而宿,以牵制敌军。燕兵犷悍,利于野战,故唯恐官军闭城不出,出又担心其复入。惜乎官军中无人识此机窍。不然,只需坚壁清野,燕军真的会陷入“攻之不克,欲战不应,欲退不能”的局面。用兵不仅在于人众兵强,还在于审时度势,敌已知彼。如此,则先有胜算在握。
初十,双方交战。吴杰军列方阵于西南。朱棣一见不觉失笑。他向诸将指说:“方阵四面受敌,岂能取胜?我以精骑攻其一隅,一隅败,则其余自溃。于是朱棣派兵牵制敌阵三面,而倾尽全部精锐攻其东北隅。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混战。
朱棣本人带骁骑数百人,循滹沱河绕出敌后,突入敌阵,大呼奋击。平安军中,树有用木头绑缚的望楼,有好几丈高。激战中,平安登楼了望,指挥官军发强弩射杀燕军。万箭如雨向朱棣射来,朱棣的旗帜上箭集如同猬毛,燕军死伤甚众。忽然大风从天而降,飞屋拔树,声震如雷。平安无法再在木楼上指挥。燕军乘势四面冲杀,官军大乱,都指挥邓戬、陈鹏被燕军擒获。吴杰、平安军退入真定城中。
这一仗,官军损失六万余,军资器械也多为燕军所得。然而燕军虽胜,也颇为不易。第二天,朱棣派人把那面箭如猬毛的军旗送还北平,并写信告诉世子,要谨慎收藏,留给后世子孙看,让他们知道今日御祸艰难。都督顾成是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从小便随朱元璋起兵,见过各种激战。此时他因被俘已投入燕军,辅世子在北平居守。他看到这面战旗,不禁感动得潸然泪下,他对太子说:“臣自幼从军,多历战,今老矣,未尝见此战也。”所可异者,白沟河、夹河、藁城三战,燕军皆得风助,实为侥幸。
燕军乘胜南下,走顺德、广平、至大名,河北郡县多降附,形势急转直下。
使命往还
朝廷听说盛庸在夹河败兵,并未能拿出高策对局势有所挽回,而是再次宣布贬逐齐泰、黄子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