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丛飞震撼 >

第14部分

丛飞震撼-第14部分

小说: 丛飞震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主任刚刚离开病房,丛飞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紧紧抱住已怀有4个月身孕的妻子邢丹,泪流满面地说:“丹丹,如果我不行了,我们还没出生的孩子怎么办啊?你已经为我吃尽了苦头,怎么忍心再让你一个人担起抚养孩子的重担……我现在对你有一个请求,去做人流把孩子拿掉吧……你刚20多岁,生活才刚开始啊……”
  邢丹面对这突然的打击,一时不知所措,一个劲流泪。听到丈夫绝望的话,她才醒悟过来,不禁伏在丛飞身上痛哭失声:“无论怎么样,我都要把我们的孩子生下来……”
  重创之下的坚强
  短暂的悲痛之后,丛飞很快冷静了下来:“无论你能否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与其终日以泪洗面,不如坚强面对。”于是,他不再流泪,反过来安慰偷偷流泪的家人:“你们不要这样。医生说明天就给我手术,而且是知名专家亲自主刀,应该能保住我这条小命,你们就放宽心好了!”
  面对丛飞身患癌症的严重病情,许多医护人员都心情沉重得不行。昨天上午,消化内科住院护士王爱红告诉记者,知道丛飞患癌的消息后,我们都很难过,一时不知道见他时该拿出什么样的表情与他面对。令我没想到的是,当我走进丛飞病房时,他还像往日那样,用那样亲切的笑脸迎接我,还对我说,今天是5月12日,护士节,祝你节日快乐,也请你转达我对消化内科所有护士的节日问候!
  说到这里,王爱红眼圈红了。她告诉记者,她在住院病房里当了多年的护士,目睹了许多被宣布患了癌症的患者,几乎个个都被击倒。他们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绝望与烦燥,根本不可能再以笑脸示人了。王爱红说,丛飞却和那些人不同,他还是那样的坚强,那样的礼貌和友善。他真是个视死如归的男子汉,我们都很钦佩他!
  昨天上午,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的巫妙春等人惊闻丛飞身患癌症后,悲伤不已。巫大姐和几位残疾人朋友不顾出行不便,摇着轮椅,拄着拐杖赶到医院来看望丛飞。她们向丛飞献上了一大束红玫瑰,还有莲花北社区管理处及近百名残疾人捐助的1万多元现金。看着那一大包由5元、10元钞票积累而成的上万元捐款,丛飞再也抑制不住眼泪,拉住巫大姐等人的手痛哭失声:“我本该继续帮助你们,可现在却要接受你们的帮助。鸺们身体伤残,赚一分钱都很不容易,我怎么忍心花你们的钱呢!”
  巫大姐流着泪说,“8年了,你默默无闻帮助我们这些残疾人,每次来演出不仅自己打的士,连盒饭都自己准备。不仅不收出场费,还经常掏钱为我们买东西、交学费。有的残疾人看不起病,你也慷慨解囊。我们大家早已把你看成我们的亲人,如今你遇到难处,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中国讲六六大顺,我们特意选了66朵玫瑰送给你,希望你能顺利渡过难关。”
  病中未了的牵挂
  看到有那么多的人关爱着自己,丛飞心里感到十分温暖。他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勇敢地面对病痛。他说,明天就要上手术台了,结果到底会怎么样,我心里真的没底儿。但我早已做好思想准备,为了那些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会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丛飞一边说,一边给记者拿出一幅他刚刚写好的字:
  “用爱拥抱世界,用心回报祖国。”
  他说,如果命运再给他10年时间,他一定会把那些没做完的事情做好。到那时,他资助的一百多个孩子都顺利完成了学业,他承诺的事情都可以有个圆满的结局。
  说起他资助的那些孩子,丛飞脸上又露出许多无奈:“下个月,我资助的罗艳燕和罗艳梅两姐妹就要参加高考了。她俩的学习成绩一般,精神压力也挺大,担心考不好会辜负我对她们的期望。我已经打电话告诉她们,如果今年考不上,没啥了不起的,还可以再努力吗,明年再复读一年。无论我有多大困难,也会想办法凑足她们的学费。昨天,我还与织金县的徐习文校长通了电话,我告诉他,我计划6月份去贵州看孩子,给他们送学费。没曾想得上这个病,看来一切都成纸上谈兵了……
  据医务部主任王玉林介绍,医院领导对丛飞的病情十分重视,多次指示有关科室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救治,让这位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好人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由于丛飞所患的低分化腺癌是各类型胃癌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尽管发现时只有0·2至0·3厘米大小,但扩散程度仅凭胃镜还很难准确估量,手术费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在所不惜,为保证手术万无一失,胃肠外科主任潘凯等专家进行了周密详尽的准备,制定了两套手术方案。
  丛飞今天上午8时将被推入手术室。手术情况如何,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感谢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的残疾人送来的66朵玫瑰,但愿丛飞能顺利渡过这一关。
  丛飞身患胃癌的消息在深圳引起巨大震动。
  13日一大早,当天的《深圳特区报》出版以后,许多售报亭的扩音器和报贩们满街高叫:“爱心大使丛飞患了癌症,要动手术了!爱心大使丛飞患了癌症,要动手术了!”过往的鹏城人包括打工族们无不深感震惊和悲痛,他们争相购买,报纸一到手就急切地翻到相关版面,驻足细读。
  那一天,深圳的表情是:悲痛。
  一位普通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进程,由一位普通记者报道出来,并受到媒体和一座城市数百万人如此密切的关注与牵挂,这在我国历史上和新闻史上都还没有过。
  丛飞创造了这个奇迹。


美丽的姑娘(1)


  第六章美丽的姑娘,你在哪里?
  1
  好大的雨!
  街面水花万朵,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楼群、车辆都罩在雾蒙蒙的雨帘后面。广州火车站对面,附近挤在大楼门堂、商店檐下躲雨的人们都奇怪地望着站在不远处的一个男青年,他背靠电线杆,双手插在裤袋里,面对火车站的出站口,表情凝重,目光呆滞,好像在等着接什么人,可对站里不时冒雨涌出的旅客群,他又毫无反应,没有任何找人接人的意思。雨时大时小,满街横流,小伙子光着头,穿一件灰夹克和蓝色牛仔裤,没拿任何雨具,只是呆呆地任雨浇着,浑身湿得像落汤鸡。那张苍白忧郁的脸上,水流不断汩汩而下,雨水中似乎混合着泪水……
  丛飞,木然盯着成百上千朵雨伞来来去去的火车站,仿佛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的朝气蓬勃,看到自己的满脸阳光,看到自己睁眼做的白日梦。这回忆让他陷入万般的痛苦。
  2
  哦,就在去年,1992年11月的一天,眉峰凝着坚毅,眼瞳闪着憧憬,一只年轻的东北虎悄悄闯进南国花城广州。列车风驰电掣驶入广州市区的时候,23岁的丛飞好奇地把脸抵近车窗,张望着这个陌生的、楼群如海的繁华城市。东方,朝阳正在冉冉升起,鸽群在天空自由盘旋,新生活就要在这里开始了,丛飞的心怦怦跳,激动,兴奋,惶惑,还有一点莫名的紧张。到站了,丛飞拎起行包和棉大衣,随着人流走出广州市火车站。
  混杂的色彩和喧嚣的声浪扑面而来。这是丛飞第一次远离家乡,也是第一次见识充满现代化色彩又混合着老城旧街的南国大都市。在老家,他到过的最大城市是沈阳,而20世纪90年代的沈阳还在众多困难重重的大国企的压力下苦苦挣扎,除了沿街大小商铺震耳欲聋的喇叭和灯红酒绿的饭店,很少能看到什么亮丽的现代都市色彩。走在大洼、盘锦、沈阳的老街上,满眼都是陈旧和沉重。此时,家乡那边已是草木枯黄、大雪纷飞、冰霜遍野,市民们出门虽然穿的都是现代产品,可那种袖着双手缩着脖子走路的姿式,那副冻得鼻青脸肿、浑身伸不开的样子,和二三十年代的祖辈儿没什么两样。而此刻站在广州,越过那些斑驳低矮的老街旧墙放眼一望,高楼如林,车流如潮,到处是绚丽醒目的广告牌,到处是郁郁葱葱、花红柳绿的盛夏风光;鸟儿在树间啁啾;女孩的秀发和裙裾在风中轻舞飞扬……
  丛飞抹抹额上的汗水,两眼炯炯放光,兴奋异常。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一定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机遇的城市,一定是一个让各种各样人才纵横驰骋的大平台。他来对了,他相信自己很快会找到一展歌喉和风采的大舞台。云淡风轻、绿荫如盖、花香扑鼻的广州,把一路上郁结在心底的那些伤感、沉重、牵挂、惶惑的阴霭一扫而空。在家时,老爹不是一次次贬斥儿子“不务正业”吗?不是一次次嘲讽儿子想当歌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他理解;老爹是爱子心切,想让儿子老老实实守住银行小职员这个“铁饭碗”;老老实实守在家里过日子。老爹无法理解、也想象不出儿子有怎样一颗海阔天空、凌越高蹈的心。老爹的讥讽反而激发了儿子追求理想的斗志。在南下的火车上,丛飞一次次发誓,混不出人样来绝不回家见父母。此刻,踏上广州生机盎然的大地,望着森林般的摩天楼群,车流滚滚的长街通衢,沿街排开的歌舞厅夜总会饭店酒吧,这个头布满汗水的北方小子信心百倍,眼睛像饿狼一样精光四射。他觉得机遇伸手可及,手到擒来。
  第一笔支出:买了一张广州市地图,2元。
  第二笔支出:5元钱盒饭,没怎么吃饱,可以对付了。
  第三笔支出:3元钱,买了最近3天的广州日报,要查查招聘广告。
  第四笔支出:找了一处最便宜、条件也最简陋的小旅店,是社区办的,一宿20元。当然,下榻这种小店睡前一定要把门扣死,深更半夜,无论门外响起怎样温软的莺声燕语叫你,都不能为之心动,说不定随后就有两个黑大汉闯进来。
  雄心勃勃的丛飞不知天高地厚,开始到处找那些官办的文艺团体,什么歌舞团、歌剧院之类。各单位最先出面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当然都是白发苍苍、表情严肃、鼻子上顶个老花镜的——收发室老头。丛飞这时才发觉,他面对的第一大障碍是语言,对方叽哩呱啦的粤语让他听得一头雾水,说了半天他也不明白对方究竟要他还是不要他。最后,收发室老头只好把他当成找活儿干的乡巴佬、打工仔,冷着脸撵他出门。偶尔有正式工作人员出面接待的,愣眉愣眼瞅着他说,你以为我们这儿是菜市场、大公共啊,谁想进来就进来!跑了好几天,丛飞连试试嗓子的机会都没找到。初出茅庐的青年丛飞当然不懂计划经济体制的呆板与僵化,但这是历经沧桑的我们完全可以料想得到的。深圳的用人制度还算灵活,迄今无论在哪个城市、哪个领域,官办的、手续繁杂的、又自视甚高的封闭体制,在隔绝人才、拒绝人才、压抑人才方面一向是雷厉风行、斩钉截铁和高效率的。旧时代的深重灾难大家都知道,但那时演艺界的江湖班子还是出了那么多艺术大师,建国以后的京剧界再也看不到更多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的诞生,其因盖出于此。
  跑了十几天,丛飞带出来的600元生活费已经折损大半。
  丛飞着急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吧。又开始跑歌舞厅、夜总会、有音乐晚餐的大饭店等等。体制不同了,门能敲开了,也能见到老板了。那就试唱几首听听吧。
  可算找到机会了!丛飞挺胸抬头,收腹提气,一首《长江之歌》没唱完呢,老板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我们这种地方都要听流行歌曲、通俗歌曲、校园歌曲什么的,也就是哼哼唧唧柔情蜜意那种的,人家可听可不听,可以聊自己的天。你来美声民族唱法,大嗓门儿一亮,想吓死谁啊!
  丛飞第一次意识到市场经济的严酷性:你要在市场经济里讨生活,必须紧紧拉住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如古希腊哲人所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你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你走。”市场经济是波诡浪谲的大海,市场需求是你生存的风帆。这会儿丛飞才明白,海内外那些歌星影星所以不断给自己泡制各种事端和绯闻,其实就是想吸引市场的注意力。她和他昨天还出书说夫妻怎么缠缠绵绵、打算恩爱到天苍地老呢,今天突然宣告“友好而理智”地分手了。前天狗仔队发现她和他在海滩日光浴中拥抱热吻呢,昨天又发现她和另一个他或者他和另一个她神秘地相拥在酒吧角落里。
  面对市场,丛飞痛楚地发现,他这些年修炼的本事原来不适合这里的夜生活市场,你的响遏行云的歌声可以穿透听众的耳膜,却不能穿透他们腰包。他们不喜欢听,因此丛飞连吃饭钱都赚不到。好在他有扎实雄厚的音乐底功,躲在小旅店抓紧时间操练了十几首流行的通俗歌曲。
  又跑了几家,这回行了。一家夜总会老板是文艺界出身,有点眼光修养。他见丛飞风度气质不错,又有很专业的嗓儿,不像是从练摊儿混出来的,于是同意丛飞来做歌手,月薪1500元,管住不管吃。白天休息,晚间8点上班到凌晨,什么时间客人走光什么时候算完。没有休息日。
  刚刚下“海”,只要管住就不错,丛飞连说行行行。不过老板嫌他会的流行歌太少,担心客人点歌他不会,于是扔给他两盘带子要他抓紧练。
  这时候,他的口袋里只剩下几元钱,再找不到活儿就流落街头了。丛飞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一唱就是两个月。丛飞15岁就外出谋生,四出打工,对社会底层的复杂性和酸甜苦辣有深刻的了解。何况他又是个脑瓜灵活、反应机敏、理解力和接受力很强的人,他迅速弄通了在夜总会谋生的规则与“潜规则”。
  人体需要排泄物质废物,也需要排泄精神废物。什么是夜总会?夜总会就是人的情绪的下水道,是人类释放精神压力、排泄精神废物的地方,因此人类需要夜总会。
  在这种高度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的地方,不必做任何规定和思想教育,顾客天然就是上帝!不,准确地说,顾客天然是上帝,款爷则是上帝中的帝王!作为夜总会的歌手,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