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飞鸣镝 >

第15部分

飞鸣镝-第15部分

小说: 飞鸣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贺电希望再接再厉,创造更大的胜利成果。    
    沈阳、南京、广州、福州、兰州等军区空军和十五航校也发来贺电。贺电说:这一胜利鼓舞了空军全体同志,给大家树立了积极歼敌的光辉榜样。贺电一致表示,在空军党委领导下,不断提高政治、技术水平,共同努力,积极协作,给敢于侵犯我们祖国神圣领空的敌人以更沉重的毁灭性打击。    
    空军政委吴法宪和成钧副司令员在会上讲了话。他们在说明了这次战斗胜利的重要意义以后,强调指出:这次战斗胜利的取得,是党和上级正确领导以及参战各部门密切协作的结果,并要求二营的全体同志戒骄戒躁,把党和人民的奖励,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向前跃进的动力。很好地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学习,达到红透专深。坚决遵照毛主席“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的指示,随时准备打击敢于侵犯的敌机,争取更大的胜利。    
    营长岳振华中校和显示车方位角操纵手刘树臣准尉代表受奖单位全体官兵讲话。岳振华说:    
    “我们部队在10月7日的作战中,取得了击落美制RB-57D型蒋机一架的胜利。战斗以后,我们接到了国防部林彪部长、空军首长的嘉奖令和各级领导的贺电。并且受到了党和上级给予部队和许多同志提前晋衔、晋级和记功的奖励,我们从内心感到惭愧和不安,感到我们的责任重大,感到我们所做的一点事情,与党和上级给予我们的崇高的荣誉是极不相称的。我们全营一致认为,这次战斗胜利的取得,主要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上级首长的正确指示,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向首长和到会全体同志表示:今后一定要遵照空军首长的指示,更加谦虚谨慎,刻苦学习,再接再厉,随时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坚决歼灭敢于入侵之敌。用更大的成绩来回答党的奖励和期望。”


第三部分: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庆功喜筵举杯问盏(2)

    当天晚上,在张家湾机场的军官食堂里,举行了庆功酒宴。参加庆功会的空军领导全部参加。宴会上,大家举杯相祝,觥筹交错,到处是欢声笑语,人人都喜气洋洋,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干部战士轮流着向空军领导敬酒。空军领导看着这一群年轻精干、朝气蓬勃、各个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出色的干部战士,无比欣慰。    
    在前去给首长们敬酒的干部战士中,有能喝的,也有不能喝的。能喝的,为了表现出自己的豪爽,对首长的尊敬,自然是一饮而尽,而且还故意把酒杯倒过来,叫首长看看我干啦,没有弄虚作假。但也有不会喝的,一喝就呛嗓子,脸红得像个关公,只好在众人的掩护下,做出一个一饮而尽的样子,然后再把酒吐在酒杯里,藏在衣服袖子里,以为这样就可以滥竽充数混过去了。哪知这点儿小把式,在爱喝酒的刘亚楼面前,真是小巫见大巫,成了班门弄斧,被刘亚楼一一捉住。他们赶紧向司令员求饶,老老实实地说自己不会喝酒。    
    刘亚楼说:“好嘛!你们把你们营长那点儿机灵劲都用到我这里来了。今天我不管你会喝不会喝,能喝不能喝,你给我来敬酒,就得干了。你骗了我,还得罚你三杯。”    
    这三杯酒把后来敬酒的干部战士们吓得只好乖乖地把酒喝下去。    
    干部战士们在空军首长面前表现出的那种单纯、真诚、落落大方、富有朝气的神态,使酒兴正浓的刘亚楼非常高兴,他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拿着酒瓶,对岳振华说:“走,人家敬我们,我们也给干部战士们敬杯酒去。”    
    岳振华跟在刘亚楼的后面,每走到一个餐桌上,他就先给刘司令员介绍这是什么单位,在战斗中是干什么的,这次在战斗中的表现。    
    他们由远而近,先来到技术保障连的测试车人员的餐桌。岳振华向刘亚楼介绍说:“这一桌是测试车的技师和操纵手。导弹就是由他们测试的。这次打仗三发导弹都命中了目标,说明他们测试调整的导弹参数非常准确。”    
    刘亚楼说:“你们就像是飞行部队的机械师,机械师的工作做不好,飞机就飞不好,就打不了仗。”    
    岳振华说:“司令员比喻得非常恰当,这个连大部分人员都是从机务部队调来的。”    
    刘亚楼说:“小伙子,祝贺你们,为你们的胜利干杯!”    
    战士们也齐声回答:“为司令员的身体健康干杯!”    
    与测试车人员比邻而坐的是发射班的战士,他们一看到刘亚楼司令员到了测试车人员的餐桌上,班长就悄悄地对全桌人员讲,下一个该到我们餐桌上了,我们要表现出我们发射连的精神风貌。司令员到我们餐桌上时,大家看我指挥,一起站起来,问候首长好。为首长助兴,为营长争光。    
    当刘亚楼从测试车技师和操纵手的餐桌上,走到了发射连的这个发射班的餐桌上时,这个班的战士,早已做好了司令员来敬酒的准备。刘亚楼一到,班长一个手势,全桌一齐站了起来,齐声说:“首长好!”    
    多么训练有素,刘亚楼看了很是高兴。    
    岳振华说:“这是发射连的发射班,打飞机的导弹就是从他们的发射架上发射的。发射架很笨重,战斗操作时体力消耗很大。吃得多,一个小伙子一顿能吃七八个馒头。”    
    刘亚楼说:“怪不得我看着小伙子们各个长得这么敦实粗壮,身体不壮摆弄不动发射架。”    
    岳振华说:“他们的活有粗有细,发射架的方位标定就要求他们一丝不差,误差大了,导弹发射出去,就飞不进制导雷达波束,不接受指令。这次打仗,他们每个发射架都标定得很精确,没出任何差错。”    
    刘亚楼说:“古代打仗是盘马弯弓射箭,现代我们是操着发射架发射导弹。弓箭手再有力气只能射几十米,百步穿杨,算是有力气,也射得准的了。我们的箭一射就是三四十公里。还是科学技术出战斗力!”他端起酒杯说:“好,小伙子,你们辛苦了,祝贺你们,干一杯!”    
    全班齐声说着:“为司令员的正确指挥干杯!”    
    刘新梧是个非常忠厚老实的小伙子,当兵多年,第一次要面对面见这么大的首长,还要与首长举杯同饮,庆祝胜利,心情非常激动。他不会喝酒,也从来没喝过酒,不知道酒是什么滋味。眼看着空军司令员要到他们的餐桌上敬酒了,自己又是这个餐桌上的桌长,知道不喝酒这次是躲不过去了,便为难起来。他问战友们:“你们说我喝点儿什么酒好?”    
    餐桌上有白酒,也有果酒。战友们对他说:“白酒辣,呛嗓子,你靠司令员那么近,呛了嗓子,喷司令员一身酒就不好了。果酒甜,也好喝,你第一次喝酒,还是先喝点儿果酒吧!”


第三部分: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庆功喜筵举杯问盏(3)

    他拿起果酒瓶,倒满了酒杯,品尝了一下,口感不错,便对战友们说:“嗨,我当酒有多么难喝呢,这有什么难处,不就是喝甜水吗?咱们车今天给司令员表现表现,叫司令员高兴高兴。”    
    说话之间,刘亚楼在岳振华、许甫的陪同下,来到了坐标车人员的餐桌前。全桌人员一齐站起,向司令员敬了个礼。岳振华向刘亚楼介绍说:“这是坐标技师刘新梧,也是坐标车的车长。坐标车实际是一部电子计算机,管计算飞机与导弹的坐标的,是制导雷达最难学难懂的一部分,导弹打得准不准,他这一部分是关键。”    
    刘亚楼说:“三发三中,说明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小伙子们,举起酒杯来,祝贺你们的胜利!”    
    刘新梧为了在司令员面前表现得豪爽,带头仰脖一饮而尽。他不知道果酒有后劲,紧接着又连喝了三大杯,回敬首长,祝首长身体健康。    
    刘亚楼说:“好小伙子,能打也能喝。你喝的是果酒,要小心后劲啊!”    
    刘亚楼一走,他的酒劲上来了,头开始痛起来,也晕了起来,嗡嗡直叫,感到天也旋了,地也转了,歪在餐桌一边不动了。    
    刘亚楼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了显示车人员的餐桌上。    
    岳振华介绍说:“这就是打仗时我在的那个车上的人员。”    
    他一一地向刘亚楼介绍着:“这是引导技师徐培信,管按发射按钮的;这是距离操纵手张宝林,这是方位角操纵手刘树臣,这是高低角操纵手刘振东,三个人是捕捉和跟踪飞机的。飞机刚飞进制导雷达的探测范围,就叫他们给捕捉住了。”    
    显示车上的人员,是从全营人员中挑选出来的精干小伙子。他们英姿飒爽,齐刷刷地站在刘亚楼的面前,刘亚楼甚是高兴。    
    刘亚楼说:“你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操纵导弹打飞机的人,是了不起的英雄,是要载入史册的。希望你们发扬成绩,再打胜仗,为你们的胜利干杯!”    
    大家齐声喊着:“为首长的健康干杯!”    
    晚宴气氛活跃,给空军首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宴会结束后,空军文工团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慰问参战部队。    
    然而胜利中也有遗憾。最令人遗憾的是打仗的前一天,因为国庆十周年大典的特殊战备期结束,部队可以轮流休息补假了,一小部分家住北京的干部,回家探家去了,他们刚走了一天,部队就打了胜仗。    
    和平时期的防空作战遇到一次战机是很不容易的,在防空部队,有这样一句谚语:“宁跑万次空,不漏一次情。”一方面是说,我宁愿空跑上一万次,也不能漏掉了一次敌情;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敌情可能经常有,但打上一次仗并不容易。这些干部从组建到接装训练、打靶,到国庆战备,辛辛苦苦地奋斗了近一年,刚回家去,一口气还没喘完,就失去了参战的机会,没有立上功,没有受上奖,成为终生的遗憾,有的还为此偷偷地流下了遗憾的眼泪。


第三部分: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晴天霹雳:“新枪”换“旧枪”(1)

    当时有一句深入人心的格言几乎是所有取得各种成绩的人的座右铭,这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二营当然也不例外。为防止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在处理完战后事宜后,二营党委和领导立刻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按照国防部在嘉奖令中提出的要求、老帅们的期望和空军首长的指示,召开了营党委会,专题研究讨论了如何发动群众总结好战斗经验,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做出了一切从零开始的决定。    
    从零开始,说起来容易,做个决定也不难,但真正要落实就难了。俗话说得好,一俊可以遮百丑。在胜利中找问题,而且真正认识到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不好就会是轻描淡写地讲问题,高高兴兴地谈缺点,不痛不痒地做个自我批评,扎扎实实地走个过场。不但起不到找问题的作用,反而还会助长部队不良的风气。    
    善于在胜利中找问题的人,敢于在胜利中找出错误并纠正错误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他失去的是错误,不是脸面,而找回来的是知识,是经验教训的深化,是作战本领的提高。    
    为了使全营认真查找问题,在胜利中看到不足,营长岳振华带头检查了在这次战斗中作战指挥上的问题。他对大家讲:    
    “在这次战斗中,我对射击方法,就使用得不当。应该用‘前置法’射击,我用了‘三点法’射击。虽然用‘三点法’在理论上讲,命中率相对较高一点儿,从实践上讲,这次也击落了敌机,而且是三发三中,说明了用‘三点法’射击大速度目标也是可以的。但这不能用来掩盖我们对兵器原理学得不深不透,使用不当的问题。    
    “教令规定:当目标速度小于100米/秒时,使用‘三点法’射击;大于100米/秒时,使用‘前置法’射击。RB-57D飞机每秒速度200米,应该用‘前置法’射击,而为什么用了‘三点法’呢?这是因为苏军教员教我们时,要我们看显示车上的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决定射击方法。岂不知这个显示表的速度是根据斜距离计算出来的,远远小于目标的水平速度。这说明我们对兵器原理学得还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如果学透了,知道仪表的速度不是目标的水平速度,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岳振华还对大家讲:“仗打胜了,功该立的也立了,奖该受的也受了,但立了功,受了奖,不等于我们没有问题。找出了问题,也不会把我们的功给撤了,把奖给取消,相反,只有老老实实地承认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打一仗进一步,在下一次战斗中才会再立新功。”    
    在营长的带动下,全营上下认真地检查了问题。从检查中使大家认识到,仗虽然打胜了,但问题仍不少。尤其是各专业技师,都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们还只是学会了跑跑线路和按条文检查兵器,有许多问题还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兵器有了隐患,不能及时察觉;兵器故障了,不能及时排除。    
    引导技师徐培信在检查中说:“打靶没打好,我是有责任的。在接装训练中,方位角操纵手刘树臣就曾向我反映过显示器上移动垂直标线的方向与目标回波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当时,我也问了问教员,有的教员认为是正常的,有的教员就对此有怀疑。但因我们迷信兵器是苏联生产的,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到中国来又没有人动过,不会有什么问题,就没有认真地当成一个隐患来对待。这说明我们对待尖端科学兵器,还缺乏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个教训一定要认真接受。    
    “打靶把导弹打飞了,发现了兵器存在的问题后,我就想,我们天天在显示器前操作,天天看显示器光栅的闪动,为什么没有意识到方位角天线电扫描方向搞反了这个隐患?而我们的带训老师韩砚林一上车检查,很快就准确地判断出了隐患出现在什么位置。就是因为韩砚林老师的基础理论根底深厚,兵器原理吃得透。如果我们理论基础扎实,兵器原理学透了,学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