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鸣镝-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标专业,在制导雷达系统中,是机柜、组合最多、最复杂难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专业。负责这个技术专业的技师名叫刘新梧。他深知这个专业在战斗中的分量,这个专业,与无线电应用数学联系比较密切,而他这方面的基础又差,为了打好无线电应用数学的基础,他在紧张的接装训练中,自己花钱买来一本高等无线电应用数学的书,用了四个月的业余时间,做了一千四百多道题,终于掌握了无线电应用数学这门学问。
由于学习的强度大,连队的伙食又不好,卫生条件又差,在学习中他得了痢疾,一天跑九次厕所,最后连跑厕所的劲都没了。连队领导劝他在宿舍休息,他说:“我这个专业,就像学数学一样,系统性很强,落下一次,后边就接不上茬,变成听天书了,不能休息。”
他仍咬着牙,坚持听课。正是拉肚子拉得最厉害,精神也极度疲惫不堪的时候,老师也正在讲方位角和高低角积分的数学推导,他像听天书,听了半天,什么也没弄懂。为了当天的课程当天学完,当天消化理解,晚上他又拖着病弱的身躯,走到教员的宿舍去,请教员再给他讲一次。他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教员,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他终于将所学的课程搞懂,把原理搞清楚,才回到宿舍躺下休息。接装训练结束时,他获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
导弹测试技术,是地空导弹营的一项重要战斗操作内容。打飞机最终是要靠导弹飞到飞机的身边后,引爆战斗部①去击毁目标。所以,导弹测试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导弹在飞行中是否能准确地接受制导雷达的制导,影响到射击的精确度,一句话,关系到全营战斗的成败。
导弹的技术数据测试,是通过一部测试车来完成的。打一个简单形象的比喻来说,这部车就像是人们都熟悉的听诊器,车内有无线电控制仪,自动驾驶仪和引信,可以分别测试导弹上相对应的三大仪器的作战参数的正确与否。
参加学习测试车的人员,原来都没有接触过这种技术,甚至有些专用技术术语都没有听说过,自然学习起来就更为困难。全车人员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啃一点儿就消化一点儿,反复重复,加深记忆。
第一部分:苦训苦 训(4)
导弹上的引信,是控制战斗部在最佳距离和角度起爆,杀伤敌机的装置,以使3600块弹片集束成一个窝窝头形状杀向目标,也就是说,是全营在战斗中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战斗动作。这个战斗动作,是在导弹快要接近飞机的瞬间,由导弹上的引信装置自动探测计算完成的。所以,战前必须把导弹上的引信装置的灵敏度调整到恰如其分的最佳数值,灵敏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灵敏度高了,战斗部起爆的时间早,距离飞机远,杀伤威力就小,打不到飞机的致命处,飞机掉不下来。灵敏度低了,反应迟钝,导弹与飞机遭遇的瞬间战斗部起爆不了,或起爆滞后,就失去了最佳攻击杀伤状态,同样打不下飞机。
引信技师王克统,憨厚老实而又肯学,但因为他只有初中的文化程度,又是第一次接触引信这种技术,学起来有点儿吃力。他深知自己这个战斗岗位的重要,所以学得非常刻苦,生怕因为自己学得不好而出差错,在战斗中完不成任务。在他的脑海里,只有引信,做梦梦的是引信,吃饭想的也是引信。
有一天吃中午饭时,他一边端着饭碗,还一边在思考着课堂上老师讲的引信电路图还没有搞懂的部分,不知不觉地就用吃饭的筷子在地上画来画去,弄清电波信号的来龙去脉。当他搞清楚了原理之后,高兴地拿起筷子就向嘴里扒大米饭吃,结果吃了一嘴沙土,引起了全连吃饭人员的一阵哄堂大笑,他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憨笑起来。接装训练结束时,他终于以优秀的学习成绩证明了自己已完全掌握了这门新的战斗操作技术。
在二营接装训练期间,祖国大陆的天空并不平静,国民党空军不断地派遣RB-57D型高空侦察机窜入侦察,半年里就出动了18个架次,其活动范围远及川、康、贵、陕、晋、冀、鲁及沿海各省。因未受到应有的打击,其侦察活动越来越猖狂,为政治上宣传的需要,这种侦察骚扰的目标指向了北京。
1959年6月中旬,RB-57D接连两次入侵北京地区。
6月14日7时25分,一架RB-57D型飞机,自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经济舟岛由山东半岛文登上空入窜大陆,经烟台、蓬莱、渤海、大沽、天津,10时32分入窜到北京上空侦察,后经河北省的沧县、山东省的潍县,于11时28分经青岛入海返航。飞行高度19000~21000米。
为拦截敌机,我驻北京、大连地区的空军、海军歼击机部队,共战斗起飞21批、32个架次,其中有5批9架发现了敌机,有的曾跟踪敌机10余分钟,但由于我机的高度均低于敌机2000米左右,没有取得攻击机会。
6月18日,一架RB-57D又对长治、太原、大同、张家口、北京西侧侦察后,经保定、石家庄、连云港、嘉兴、舟山群岛由路桥入海。
仅北京军区空军就战斗起飞22批24个架次,同样原因,未发一炮。
据当时侦听到的信息,敌机照相共照了4个点,但有3个点没照好,要求补照。
岳振华营长一直在关注着RB-57D型飞机对北京的入窜侦察,他意识到这将是他未来不久的作战对手。他认为这两次RB-57D型飞机对北京的侦察未受到丝毫的打击,会更加得意忘形,有恃无恐。国庆十周年大典再过三个多月就要到来,无论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还是战略上的需要,RB-57D还可能对北京再次侦察。也就是说,在国庆十周年大典之际,部队投入国庆战备时,很可能将会与RB-57D有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一想到要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可能在北京的上空,发射世界上还未曾使用过的防空导弹作战,岳振华立刻有身负千钧之感。因为这是一件事关北京、事关国家的大事,将会在整个世界上引起轰动。这一仗不打便罢,打则必须打胜,打胜了,就会给反攻大陆之心不死的蒋介石集团当头一棒,就会打在蒋介石的身上,戳在美帝国主义的心上,在全世界扬我国威军威,对地空导弹部队的发展,对二营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行成于思。经过这一番的分析思考之后,为了把二营的接装训练立足于国庆十周年大典准备打仗,而且必须打胜的基点上,他带着作训参谋陈辉亭深入到各个专业,检查了解训练情况,解决部队在训练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动员大家,咬紧牙关,战胜困难,把战斗操作技术抓好、抓实,争取在三个月的接装训练结束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具有扎扎实实的作战本领。在保卫国庆十周年大典时,遇有战机能旗开得胜。
第一部分:苦训苦 训(5)
地空导弹营的作战指挥,与高射炮的对空作战指挥不同,在战斗的关键阶段,营长要从营的辅助指挥所,进入指挥车(即显示车),看着引导显示器上所显示的飞机信号进行作战指挥。显示车是由引导技师、距离、方位角、高低角操纵手和射击标图员共同操作的。作为一个营指挥员,要想在战斗中指挥自如,正确地在显示器上观察、分析、判断情况,还必须要了解引导技师和几个操纵手的战斗操作动作,才能在战斗中监督检查他们的战斗操作是否正确,指挥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所以,岳振华在抓好全营接装训练的同时,也冒着盛夏酷暑,到温度高达40摄氏度以上的显示车上,学习引导技师和操纵手的战斗操作动作,和他们一起进行训练。通过训练,他不仅较熟练地掌握了引导技师和操纵手的战斗操作技术,也检查了他们的战斗操作能力,交流了思想感情,做到了知人、知面也知心。他在训练中以身作则,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也使显示车人员的战斗操作训练,搞得扎扎实实。
1959年7月26日,二营的新装备训练结束了,这三个月艰苦的训练,无疑为日后战斗的胜利埋下了先机。
还有必要提到苏联教官的工作——帮助中国改装地空导弹的训练,苏联派出95人任教。原先的协议是苏军防空军的一个导弹营包教、包带中国的一个导弹营——地空导弹第一营,我方为了让更多的干部直接向苏军学习军事技术,向来华负责地空导弹训练的专家提出,让在北京的地空导弹二营,连以上干部参加旁听。苏联专家为了使中国军队尽可能多的干部掌握地空导弹技术,欣然同意了中方提出的建议。
任教的苏军萨姆-2地空导弹营营长、上校工程师斯略茨金,副营长、中校工程师库兹明,少校工程师德林等专家,在教学中非常认真负责,耐心热情。
因为担任翻译的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地空导弹兵器,对兵器装备的名称和专业术语都不熟悉,翻译起来非常困难,有时为了一个术语,一个元器件名称,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需要教员和翻译人员反反复复地用各种比方或近义词来解释。他们在课堂上要求严格,不断地提问,直到中国军人学会为止。
中国参加学习的军人,对苏联老师十分尊重,为了不辜负苏联专家的辛勤教学;为了中国军队的尊严和现代化建设,他们那克服一切困难、求知若渴的精神,更激发了老师的教学热情,也赢得了苏联专家的好评。
按照双方的协议,苏军只对地空导弹第一营的学习人员的学习成绩负责,二营的干部是旁听生,学好学差,不负责任。但他们在教学中一视同仁,对二营的营长岳振华也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考试。
专家们对这位营长熟练地回答问题和突出的考试成绩非常满意。没想到这位旁听生的营长,学习得这么出色,高兴地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赫拉绍!赫拉绍!使岳振华又一次体验到了中苏两国军人之间的友谊。
1959年六七月,应中国的聘请,苏联政府派来了一个三个人的顾问组,帮助筹划确定保卫国庆十周年大典的防空作战部署,制订作战方案,协助作战指挥。这三个人是战术专家斯柳萨尔、技术保障专家别兹科、维护修理专家卡尔金。
三位专家来我国工作期间,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中国军人,他们主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使中国同志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学到了地空导弹部队有关作战指挥和战斗保障的技能。专家们非常敬业,在帮助勘察选择阵地、构筑阵地、组建指挥机构、训练战勤人员、组织技术保障中,日以继夜地工作,节假日也不休息。负责技术保障的别兹科,因翻车事故受了轻伤,仍坚持工作,使新建的地空导弹营顺利地完成了国庆十周年大典的首都防空任务,紧接着便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专家们的功不可没。
第一部分:苦训“地对空”打成“地对地”
全营完成新装备训练后,为了考察训练效果,检验兵器装备性能,经总参谋部批准,二营在第三训练基地的组织领导下,于1959年8月2日,携带着营的全套兵器装备,经铁路运输,开赴内蒙巴丹吉林大沙漠西端、嘉峪关以北的靶场,也就是现在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场,进行实弹射击。这次实弹射击的代号为301任务。
与二营同时进靶场打靶的还有一、三、四、五营,第五营是为了保卫国庆十周年大典而临时组建的一个营。
铁路输送一个地空导弹营,要编成两个行军梯队,每个梯队约需近五十节车皮。
地空导弹营的铁路运输,是一件十分复杂细致的工程。它要求编制运输计划的参谋人员,要通晓每部兵器车辆的性能结构、几何尺寸和重量,要了解每部兵器装备车辆在铁路运输中的安全要求及相互间的联系与制约,要熟悉装载和卸载车站的质量状况、车站的长度和吞吐量、车站的样式,是侧面站台还是顶端站台,要掌握铁路沿线各大站的军供能力,沿线隧道的高度、火车车皮的承重质量、承重吨位和骨架结构。
就兵器车辆而言,一个营装备的兵器车辆,形状也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重有轻,有高有低。最长的导弹装填运输车近15米,一节车皮装不下,需要用两节车皮跨装。最重的兵器车辆有10多吨重,需要高质量的车皮承载,不然就不能保证安全。有的兵器车辆如收发车的高度接近了沿线隧道的顶端高度。因为隧道洞顶是圆弧形的,所以要求必须要停放并固定在承载车皮的正中央,左右不能有一点儿偏差,否则,兵器通过隧道时就有将兵器顶端的设施撞坏的危险。关键的作战兵器车辆,绝对不能跨装,以防万一车皮在跨装处脱钩时,将兵器车辆损坏。氧化剂加注车和氧化剂槽车内装有强腐蚀性的氧化剂,一旦因运输震动或碰撞造成氧化剂渗漏或溢出,需要立即用水稀释冲洗处理,所以,中和冲洗车在行军中必须加满水后靠近氧化剂车装载,并做到能随时处理情况。燃料和氧化剂混在一起就立即燃烧,尤其是在夏天,太阳暴晒下蒸发出的气体,混到一起,就有起火的危险。所以,燃料加注车和氧化剂加注车,在铁路运输中又不能靠近,必须隔开几节车皮装载。大吊车在铁路运输时负有吊装一、二级火箭、火药柱和战斗部的任务,在装车时只能放在最后装车;卸载时,它又要负责将一、二级火箭从车皮吊到汽车上,还必须先下车皮。战斗部、传爆管、火药柱都属于易爆易燃的危险品,又绝对不能混装。兵器车辆的这些特殊的要求规则,都要求参谋人员在编制运输计划时,要统筹兼顾,巧妙编排,各放其位,不能有半点儿差错和马虎。
万事开头难。这次赴靶场打靶,是二营组建以来第一次组织远程几千公里、长达七个昼夜的铁路行军。接装训练时,也没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