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成特殊关系,遗攻汗者口实。”
周恩来说:“共产党做事,正是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立场上。自抗战以来,共
产党所作所为,天地可鉴。”
“这个我知道。”蒋介石换了一种口吻,“我作为全国的领袖,完全以理智的、
持平的态度处理国事,绝不会偏听偏信。我权衡一切,完全以国家民族整个利益为
前提,决不会有所迁就或妨息。你们为了解决问题,总是先造成特殊事实,以强迫
的态度对待我,迫我就范,你们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领袖呀?”
周恩来连忙解释:“校长千万不要误会,我们这次提的问题,大都是些悬而未
决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再说,以前每次和你谈问题,你总是先让我们拿方案嘛,这
怎么能说是强加于你呢?我们提的具体意见如何,还是听校长的高见嘛!”
蒋介石说:“除非边区停止向外进攻,不能谈判具体问题。”
周恩来当即反驳:“并非我们向外进攻,而是被人所攻。八路军在防御的空隙
里主动打击日军,该不会有错吧?为什么要限制呢?”
蒋介石再换一种口气:“恩来呀,我什么时候说你们对日作战方面的问题了?
新四军前一段作战有功,我当即下了嘉奖令嘛。只要你们格守中央命令,使各地事
态平息,我能亏待你们共产党吗?我对事对人,向以仁爱为本,对共产党也不例外。
但是,你们总得服从中央的命令啊!我们的一切实施与行动,应以合乎国家的统一
和独立为唯一原则。如果国家不能统一,便决不能独立,所以我们求统一,实为整
个国家民族利益着想,而这种利益,是与共产党所共有的嘛!我责备你们,完全是
出于爱护你们呀,你们应该明白我的苦心。”
蒋介石只顾自己讲话,不容周恩来、叶剑英多说。最后,他提议为改善两党关
系,再约定时间正式谈判。
送走了周、叶,蒋介石即命陈诚起草了《共党问题处置办法》,作为与共产党
谈判的基本方案。该办法在军事方面要求八路军、新四军之军政军令必须统一于中
央,不得脱离驻地,不得要求划给区域,不准扩充武力;党务方面要求共产党服从
三民主义,服从领袖,遵守抗战建国纲领,不得在各地有任何秘密或公开之组织,
停止宣传共产主义,不得单独设立机关报与杂志及印刷各种宣传品;行政方面,要
求共产党取消地方政权,共产党所办教育与训练机关或停办,或由中央接收等。
谈判尚未举行,又一事件在南部发生了。6月12日,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特务
营包围了新四军在后方的平江嘉义镇通讯处,当场打死通讯处主任、新四军参议涂
正坤,活埋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等8人。从此,历史词典里又多了“平江惨案”这
个条目。
毛泽东、周恩来拍案而起,决定给予有力回击。
正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波未平一波起。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部) 第二十四回
平江惨案毛泽东发怒 山西事变阎锡山翻脸
平江惨案的消息20天后才传到延安。由于国民党严密封锁消息,周恩来6月18日
离渝返延时还一无所知。
7月2日,周恩来在延安得知事件经过后立即致电陈诚,提出严重抗议,并把此
事提到可能导致国共关系破裂的高度来警告国民党。电文说:“弟此次回肤(延安),
原冀与敝党中央商讨巩固团结大计,并求乎服磨擦事态。乃北事未乎南变又起,推
波助澜者大有人在。此种阴谋,弟敢断言决非止于反共,其目的必在造成国共裂痕,
以便其破坏抗战,走人不得不对日妥协之途,其处心之深,用意之毒,显系破坏分
子所为。吾辈矢志团结,坚持抗战,对兹惨案,必须有以善其后,方能得事理之平。
否则激荡愈多,愤撼难抑,弟虽努力亦难收效矣。”电报还要求:“请转呈委座,
严令查明此案真相,对死难者请给以抚恤,对肇事者务请严予惩治,并责令保证以
后再不发生此类事件,使中共党员得有生存之保障。”
7月19日,陈诚电复周恩来:“嘉义旧土匪潜在谋乱,在地方四出抢劫,枪杀国
军来往官兵,灭尸缴械。二十七集团军派队前往剿办,该匪主力当即起猛烈抵抗,
双方激战,互有伤亡。涂正坤等召集土匪,扰乱后方,枪杀国军,灭尸缴械,危害
地方,实属目无国法,该集团军派兵前往剿办,维持后方治安,系适当处置。”
双方各执一词,认识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
7月22日,周恩来再电陈诚近千言,历数新四军通讯处功绩,从陈诚电中找出8
处漏洞加以反驳,请中央或九战区派专员会同时剑英前往调查,“使此沉冤大白于
天下”。同日,周恩来、时剑英又写近两千言檄文,电告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和军委
各部长官,要求主持公道。
过了6天,不见国民党方答复。7月28日,周恩来、叶剑英再电军政部长何应钦
和军委各部长,恳请派公正大员前往详查。
此电又是泥牛入海。
至7月底,毛泽东、周恩来都发表了谈话,报纸也登了文章,电报也打了5封,
此事仍无结局,僵住了。
中共领导人再也忍无可忍。8月1日,中共中央召集各界人士及群众数千人,在
延安举行集会,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周恩来送了挽联,上书:
长夜辄深思,团结精诚仍是当今急务;
同胞须猛省,猜疑磨擦皆蒙日寇阴谋。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用国法制裁反动分子》的报告。他说:“这件事非同小可,
我们一定要反对,我们一定要抗议!这样一件杀死抗日同志的大事,有谁出来过问
呢?这件事应该由谁出来过问呢?如果在陕甘宁边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的高
等法院早就出来过问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中国不统一。这样下去,中
国就不得了,抗日的人可以统统被杀。杀抗日的人,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中
国的反动派执行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命令,准备投降,所以先杀抗日军人,
先杀共产党员,先杀爱国志士!”毛泽东话锋一转,直指蒋介石:“现在国内流行
一种秘密办法,叫做什么《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这种办法就是破坏团结的种种
罪恶行为的根源。我们今天开这个大会,就是为了继续抗战,继续团结,继续进步。
为了这个,就要取消《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就要制裁那些投降派、反动派,就要
保护一切革命的同志、抗日的同志、抗日的人民。”
当日,追悼大会通电全国,蒋介石自然也收到一份。不过,他不想在这件事上
争什么是非,所以还是“冷处理”掉了。
此后,共产党一方也没有再提此事,因为共产党已经占据了主动,达到了目的。
现在需要的是研究如何统盘处理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中共中央多次举行政治局和各方面负责人会议,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毛泽东边吸烟,边幽默地说:“因为顽固分子他死顽固,他磨擦来,你一定要
磨擦去。你如果不磨去,他会愈磨愈凶起来。你磨了去,好比在他的头上打了一下,
使他的头不敢再钻进来。他就想一想,还是不磨吧,讲亲爱。这个时候我们也同他
讲亲爱,请他喝茶,大家讲和平。所以磨擦是对付顽固分子,结果还是讲亲爱。但
是有一个原则,我们不要先打人,人家打来了,我也打过去。磨擦的最后目的是讲
和,磨擦是讲和的最好办法。但是不是要磨擦下去,像从前十年内战一样呢?那我
们也不赞成那样搞的。”
和蒋介石直接打过多年交道的周恩来则对蒋作了重点分析,指出:“蒋的思想
基本上是反共的,不承认统一战线,实际政策在那里限共防共,破坏统一战线,存
在着妥协投降的危险;但目前的方针及形式上还讲团结,还讲抗战,还不愿造成全
国破裂的局面,这是蒋之思想与政策的最矛盾处,也就是他的政治特点。”
为什么蒋介石没有马上投降和分裂呢?周恩来认为,这是因为:一、投降将成
为汪精卫的尾巴,或许会被迫下野。二、分裂会遭到国人甚至他部下一部分人的反
对,并且不能战胜中共。三、日本提出的投降条件很苛刻。四、国内坚持抗战的困
难还不是完全无法克制。五、国际的妥协派还不是一定要中国全部马上投降。
周恩来冷静地指出:蒋介石也有另一个特点,就是承认现实,只要现实对他有
利,也能影响他改变一些办法,但阶级的根本思想是不会变的。“幻想蒋放弃其阶
级立场,特别是对敌妥协性、对英美依赖性、对内反共性,是绝对不可能的。可能
的只是使抗战延长,国内情形相当好转,以便于各方面的进步而已。”
实情如此,又该如何处理同蒋介石的关系呢?周恩来主张:在他困难时援助他,
在他蛮横时拒绝他;诚恳的批评,具体的建议;影响他左右的进步分子,反对那些
落后分子;经过抗战将领及有正义感的元老造成进步的集团来影响他。
周恩来特别强调:“有利的应该立即商定,不要希望将来会有更好的;无利的
应该严正拒绝,不要拖泥带水,使他增加幻想;让步的应该自动让步,不要等他要
求;可能实现的应该适时适当的提出要求,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免致做不到或者
吃亏。总之一句话,对蒋不要过存奢望,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周恩来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讲得有理有据,鞭辟入里,在场的人听得入神,
不住点头称是。毛泽东笑着说:“恩来算是把蒋介石看透了!”
再说这年9月1日,纳粹德国在先后占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后,又向波兰大
举进攻。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蒋介石喜出望外,
一边布置军事上的冬季反攻,等待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英、美、苏等大国头上,
好寻个同盟者,一面重新考虑政治解决国共军事冲突的办法。
9月13日,王明、博古出现在蒋介石的会客室里。
“恩来怎么没来呀?”蒋介石问道。
王明答:“恩来骑马摔伤了手臂,去苏联治疗,一时怕回不来。”
7月10日,周恩来骑马到中央党校作报告。恰恰第一夫人江青在外跑马,恰恰在
这个时候江青的马因狗叫声惊吓,失了控制,迎面奔向周恩来和他的坐骑。周恩来
当场坠地,右臂造成粉碎性骨折。他坚持开完政治局会议,于8月下旬在邓颖超的陪
同下赴苏疗伤。他坐的是重庆派来的道格拉斯飞机,蒋介石不会不知道,但他还是
关切地问了一声。
蒋介石喷喷连声:“骑马?太危险了,怎么不坐车呢?”然后切入正题,“我
找你们来,是想设法彻底解决一下军事纠纷问题。”
王明说道:“上月,我们请求你废止《限制异常活动办法》,没有回音。这个
根本问题不解决,怎么办?”
蒋介石支吾道:“噢,是有这么个文件,是徐恩曾他们搞的,我并未最后批准。”
王明说:“很多地方都在实行了,要不然,军事冲突不会这么多。”
“双方都有原因嘛。”蒋介石眼望天花板,慢条斯理地说,“之所以要搞这个
办法,只不过是因为中共在进攻国民党,国民党要自卫而已。即使如此,我也没有
批准。”
王明冷笑一声:“委员长,共产党的力量,军事也好,政治也好,经济也好,
都远远不能和国民党相比,自顾尚不暇,能活下去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进攻国民党
呢?事实真相,恰恰不是共产党进攻国民党,而是国民党进攻共产党。”
蒋介石说:“这不是事实,而是谣言,你们共产党可不要相信谣言哟!”
博古掏出一份物证递给蒋介石:“委员长,这是河北民军司令张荫梧下发消灭
八路军的密令,请你过目。”
蒋介石看看,顺手放在日式茶几上,略显尴尬地说:“这事我倒是不知道。”
王明一笑:“那这个张荫梧胆子可太大了,居然背着委员长做这件事。”
“你这是什么意思?”蒋介石恼了,“我以领袖人格担保,我确实不知道这件
事,我总不能事无巨细,包揽一切吧!你们哪,以后要注意大问题,不要总是想占
小便宜。我若把你们当敌人,还会约你们来商谈吗?有关具体问题,下一步我派专
人和你们细谈吧。”
三天后,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了随同张继、贺衷寒、王右瑜率领的北路慰问团来
访的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位记者,向他们畅谈了抗战形势和治国方
略。毛泽东说:“你们知道,共同抗日的军队叫做友军;不叫做‘异军’,那么,
共同抗日的党派就是友党,不是‘异党’。抗战中间有许多党派,党派的力量有大
小,但是大家同在抗战,完全应该互相团结,而决不应该互相‘限制’。”
毛泽东在“友”、“异”两字上作出了如此精彩的文章,这恐怕是制定文件的
国民党幕僚们始料不及的吧!既然这个文件是针对共产党的,何不来个痛快直说“
共党”,而别出心裁地说成“异党”?一字之差,竟把别的小党派也一并扫到共产
党一边了。经毛泽东这么一点,岂不狠容易引起这些小党派的愤怒吗?
当记者问到共产党对待磨擦的态度时,毛泽东说出了后来家喻户晓的一段名言:
“我可以直率地告诉你们,我们根本反对抗日党派之间这种互消对消力量的磨擦。
但是,任何方面的横逆如果一定要来,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实行压迫,那末,共产
党就必须用严正的态度对待之。这态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