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571-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 >

第14部分

4571-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第14部分

小说: 4571-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幌滤耐罚担骸澳悴蝗プ昝衷叮蠢醋昝旨幔比蛔瓴煌噶耍 薄   
    侧面看出,当时《论语》还是很普及的。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臣,家臣,当时大夫才可以有家臣,孔子曾任大夫,现在不是了,没有家臣。孔子病重,子路让弟子去做家臣来料理后事。孔子病好转,说:“很久了,由干这种骗人的事!我没有家臣装作有家臣,让我欺骗谁?骗上天吗?而且我与其死在家臣手里,我宁愿死在你们学生的手里啊!而且我即使不能以大夫之礼隆重安葬,我还会死在道路上没人葬我吗?”    
    这一章孔子诚实守礼,他在葬礼问题上批评了子路。但是“且子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手乎!”这一句又说得学生们心里暖烘烘的。    
    《左传》有一段“曾子易箦”的故事,曾子临终,忽然发现席子不对,“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太漂亮了,这是大夫的席子,不是我该用的,就要换,人家让他不要换了,他说:“君子爱人以德,细人(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换好就去世了。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韫椟yùn dù韫同蕴,藏。椟,匣子,柜子。    
    贾,同价,善价,好价钱。也有人说是行商坐贾(gǔ)的贾,贾是坐贾,如何待?所以不对。    
    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放到匣中藏起来呢?还是求一个好价钱卖掉呢?”孔子说:“卖呀,卖呀,我在这里等一个好价钱。”    
    孔子待价而沽,正是他前面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圣贤对这个事情,看得很开。    
    《孟子·尽心上》:    
    孟子谓宋勾贱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嚣嚣,悠然自得清心寡欲的样子。人家知道我,我也嚣嚣然。人家不知道我,我也嚣嚣然。拿到本章来看,我待的时候也是嚣嚣然。伊尹耕莘,太公钓渭,都是嚣嚣自得。    
    《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用了本章的典: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


泰伯第八子罕第九(4)

    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东方少数民族。    
    孔子想迁居九夷,有人说:“那里落后闭塞,怎么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落后的呢?”    
    孔子想去九夷居住,也是“乘桴浮于海”的意思。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有歧义。    
    《集注》说,君子去那里实行教化,还有什么落后的?    
    还有人认为,东方君子之国,怎么能说它落后呢?都讲得通。    
    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乐正,一说正其乐音,一说正其乐章,两说可兼采。    
    孔子说:“我从卫国反回鲁国,然后把乐进行整理订正,使《雅》《颂》各得其所。”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何有于我哉?”有两解,一是: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一是:在我哪一点做到了呢?    
    这个要有语境,不好妄下结论。我偏向前说。    
    孔子说自己“不为酒困”,真好玩,他是不贪酒,是酒量大,还是有什么办法呢?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了的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日夜夜奔流不息。”    
    这一篇多为孔子晚年之语,如凤鸟不至、欲居九夷,这一章临流而叹,可能也是迟暮伤逝。本章以下,多有勉人进学的意思,所以这一章也可能说岁月如流,要学者珍惜时光。    
    毛主席的《水调歌头》用了本章的典,那是时不我待、要大干社会主义的意思。    
    9。18子曰:“吾未见如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说:“我没见过好德像好色一样的人。”    
    《史记》: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有人说本章是在这个背景下说的。    
    其实孔子说的是个普遍的现象,不必专对卫灵公而发。    
    孟子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好色是人自发的本能,而好德可以说是人自觉的行动。    
    吴梅村的《圆圆曲》: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色不但是女色,一切色相都是色。


泰伯第八子罕第九(5)

    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篑,土筐。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停止,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呀,又好比填土平地,虽然只堆了一筐土,继续堆,我还得坚持下去。”    
    平地,有的解为在平地上,堆土为山,也讲得通。    
    《尚书》上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孟子》上有:有为者譬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话讲得差不多,基本上要人自强不息,有始有终的意思。    
    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给他讲了而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吧。”    
    老师答问,因其所疑,学生注意听。而“语之”是告诉他没涉及的东西,学生可能听不大进去。颜回听老师的课,无所不悦,心解力行,所以老师喜欢他。    
    9。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没见他停下呀!”    
    这一章是颜渊死后孔子叹惜之辞。    
    进止是为山章的意思。    
    看这一章,一句话,写出了孔子的感情,写出了颜回的精神,惜墨如金,又恰如其分,真好看。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苗是农作物初生,秀是农作物吐穗扬花,实是农作物开花结果。    
    孔子说:“长了苗不成穗的有吧!长了穗没长谷的有吧!”    
    这一章有感叹的语气,也有告诫警惕的语气。或认为指颜回,未必。    
    说到苗,不由想起《孟子》上揠苗助长的故事: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助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苗助长什么意思不用讲了,孟子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如何养浩然之气。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年轻人是可畏的,怎么知道将来的人们不如现在的人们呢?但是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声,那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无闻,是没有名声。王阳明说:“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孔子说:‘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孔子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何尝让人不求好名声?    
    这一章教人及时向学,仔细辨别,也有乐育英才的意思。    
    陶渊明《杂诗》: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须努力,岁月不待人。


泰伯第八子罕第九(6)

    9。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法语是合乎法则原则的告诫。巽同逊,恭顺,与是赞许称赞,绎,本义抽丝,引申为导绎分析。末如之何,无可奈何。    
    孔子说:“合乎原则的告诫,能不服从吗?真实改过才好。恭顺的赞许,能不开心吗?分析他的真伪是非才好。只开心不知道思考,只听从而不知道改过,这种人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孔子这番话,出自肺腑,直白中肯,学者要反省一下自己。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比不说不从还可恶。不说不从还有转变的希望,故意地不绎不改,还能有什么办法?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一章重出。    
    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三军之中,可以夺取他的主帅,一个普通男子,却夺不了他的志。”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就是不可夺志。    
    9。27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敝是破,緼袍是绵袍。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出自《诗经·卫风·雄雉》,意思是,不忌妒不贪求,走到哪里不顺当?    
    《论语传注》:夫耻己之无而恨人之有则忮,耻己之无而羡人之有则求。    
    何足以臧,臧是好,这怎么算得上好呢?    
    孔子说:“穿着破绵袍和穿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耻辱的,大概只有子路吧。”子路听了,从此常常念这诗。孔子说:“这本来就是道所要求的,怎么算得上好呢?”    
    子路没有贫富之念,别人穿狐皮大衣,他穿破棉袄,也不觉得羞愧,孔子表扬了他,子路有点沾沾自喜,孔子又点了他一下,是提醒他要目光远大。    
    有人认为这是两章合到一起了,“不忮不求”下面别为一章,我觉得没意义,这两句诗正是针对緼袍狐貉来的,分开了算什么?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要到寒冷季节,才看得出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陈毅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句话重在讲大节。君子要能经受住艰苦环境的考验。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知者不会迷惑,仁者不会忧愁,勇者不会畏惧。”    
    《中庸》: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好学力行知耻是方法途径,不惑不忧不惧是状态,治天下国家是功用。    
    《大学》《中庸》都不长,可以读一读。    
    苏轼《留侯论》: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操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古人说文章是“苏潮韩海”,东坡文势如潮,首先是意思正大,有气魄。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适,是往。权本意是秤砣,引为事物的变动性、灵活性,因为秤砣在秤杆上移来移去以求平衡。    
    “唐棣”一句是逸诗,华同花,偏或作翩,反同翻,偏其反而是花之摇动,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哪里不想念你,住的地方实在远。    
    孔子说:“能够一起学习,未必可以共同向道;可以共同向道,未必可以一起坚定守道;可以一起坚定守道,未必可以权衡轻重灵活应变。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孔子说:“这是没有真正思念,如果真在思念那还有什么远的?”    
    这一章有人认为“唐棣”之下是另起一章,又有人认为前半截有错简,反正这一章挺费解,照我的意思,不如断章取义。    
    前半截讲了学问进程,也有交友的道理。    
    权与经相对,就是灵活性和原则性。    
    朱熹说:“经是万世常行之道,权是不得已而用之。”又说:“虽是权,依旧不离经,权只是经之变。”    
    后半截不太确定。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    
    大概是这个意思。


泰伯第八乡党第十(1)

    乡党第十    
    10。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乡党第十》记的是孔子言语容貌衣服饮食以及应事接物。    
    乡党,家乡,这是做人的第一步,他日立朝廷、交邻国,都是以此为根基,所以先记乡党。    
    恂恂,恭顺信实。便便,擅长谈论,或说闲雅之貌。    
    孔子在乡里,恭顺谦逊,好像不能说话。他在宗庙朝廷,说话明白晓畅,只是极谨慎。    
    孔子是在家里谦恭,在首长跟前大方。我身边有些人,在领导跟前简直要吮痈舐痔,在同事跟前耀武扬威,真是可耻。    
    10。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侃侃,孔安国说是和乐,朱熹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