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2朱元璋成功之谜-毛佩琦 >

第1部分

02朱元璋成功之谜-毛佩琦-第1部分

小说: 02朱元璋成功之谜-毛佩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朱元璋成功之谜-毛佩琦  
 
 
   主讲人简介:   
  
  毛佩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 
 
   内容简介:  
 
  朱元璋是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最奇之处在于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个游方僧成为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彻头彻尾出身底层的皇帝。是什么成就了朱元璋,他又是怎样开创了一个延续277年的大明王朝?他有着怎样过人的韬略? 
 
  朱元璋基业的开创、人生的成功几乎都与九个字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九个字是什么?它有何魔力,成就了大明王朝277年的江山社稷? 
 
  朱元璋正是凭着这九字方针,在韬光养晦与运筹帷幄中,成就了他一番事业。他的谋略,他的眼光,使得其后的历史几乎完全按照他的计划在进展,在九字方针的背后,浸透着朱元璋的远见以及政治家的手腕。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开始一段新的历史之旅,拨开大明的历史迷雾,寻找事实真相。  
   (全文)     
 (在元朝末年,朝廷的腐败与黑暗中,在各路英豪纷纷揭竿而起,头裹着红巾,挑起反元复宋的大旗,争夺领地的时候,曾经只是一个小牧童的朱元璋,却逐个的打败了其他强大的各路红巾军,并且在最后奇迹般的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登基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成功,听起来就象一个神话传说,那么朱元璋有什么成功秘诀吗?他怎么可以实现从一个牧童到皇帝的巨大跨越呢?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神秘的九个字,据说和朱元璋的成功有关系。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为我们揭示这个神秘的九字箴言,再现这位传奇皇帝的创业之路。揭示他的成功之谜,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牧童,无依无靠的游方僧人,最后成就了帝业,这是大家都在思索的问题,他凭借了什么得到成功呢?有一种传说,说他身边有一个神秘人物,这个人物是谁?就是刘伯温刘基。那么刘伯温刘基是怎样一个人?他怎么样出的山呢?关于刘伯温,有很多神话和传说。传说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料事如神。刘伯温隐居在山中,在天下大乱之时没有出山,他在山中对着山坐着,在思考,忽然见到山上有几个字:〃山为基开〃,说这个山为刘基而开,他走上前去,这个山开了一道门,他再敲敲这道门,这个门又打开了,只见里面躺着一个道士模样的人,头枕着一部兵书,他不用看,知道这个人来的是刘基,因为“山为基开”嘛,别人是来不了的。他就说话了,说我这儿枕着一部兵书,如果你明天早上能够把这个兵书背下来,我就把兵法全部传授给你,刘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第二天早晨,兵书背下来,于是这个道人原原本本把兵法传授给了刘基,刘基从此料事如神。 
 
  (刘伯温在中国民间的传说里,几乎是半个神仙,他的料事如神,能掐会算,呼风唤雨,几乎让他变得神乎其神,那么刘伯温真的就是如此神奇吗?在真实的历史中,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既然他如此神奇,干嘛又非要到朱元璋的手下,听朱元璋的命令呢?) 
 
  朱元璋成功秘诀之一——网罗天下名士 
 
  真正的刘基出山,是朱元璋在打下金华以后,听说有浙东的四先生,这四个先生当时是天下名士,其中就有刘基。他首先派人送去礼物,请刘基出山,刘基婉言拒绝,后来,又一再请人写信,恳请刘基出山,刘基就接了聘请,来到朱元璋军中。这个四先生,四位名士都是谁呢?一个就是青田的刘基——刘伯温,第二个就是龙泉的章溢,第三就是丽水的叶琛,还有一个就是浦江的宋濂,这四个人号称名士。朱元璋要得天下,要网罗天下名士,这四个人来到朱元璋军中,朱元璋对他们说了一句话,说了什么呢?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说我请你们几位出山,委屈你们了,我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天下老百姓委屈你们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看来,听到这个话,我们感到朱元璋是悲天悯人,有同情老百姓这个情怀,是不是曾经跟他当过和尚,心地慈善有关系啊。朱元璋本身出身贫寒,他一定不愿意让老百姓也过这样贫寒的生活。当他自己是一个贫寒的牧童或者是无依无靠的游方僧的时候,他的最高理想,是解决他的生计问题,要吃饭。当他有了一定权利的时候,他要建立自己的事业。当他事业有一定规模的时候,他要实现他的理想。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心怀已经豁然开朗了,不是简单的乱民的首领,去为了吃饭而投军,不是。他有他的治国理想。《明史》对于刘基和朱元璋的关系和刘基的作用是怎么评价的呢?它有这样几句话,我念给大家:“帝察其诚,任以心膂”,朱元璋看到刘做基的忠诚,就把他当做主心骨,当作心腹。“心”是心,“膂”是脊背,任以心膂。刘基怎么对朱元璋呢?也有两句话:“基自谓不世遇,知无不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能莫测(《明史》)”。刘基心里想,我能够遇到朱元璋这样一个明主,真是千载难逢,“不世遇”,不是说经常可以遇得到的。于是他就知无不言,遇到急难的时候勇气奋发,什么事情就敢于承担,敢于冲上前去。“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有多困难的事,到他那儿一下摆平,别人不能够猜测或者是推测他的心腹,就是他盘算的非常深,有很多谋略。正是因为他在朱元璋军中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多关键的时刻帮助朱元璋解决危难,所以对他的传说是越来越神,就把他神化了。 
 
  (朱元璋毕竟曾经还只是一个牧童,他手下的大臣和部队比起其他的各路红巾军实在是太单薄了,但是一直想击败其他对手并且推翻元朝、夺取天下的朱元璋该怎么办?他又为什么在势单力薄的时候就找这么多不会扛枪打仗的读书人来部队里呢?) 
 
  其实在朱元璋的队伍当中,还有不少读书人,这些读书人都是看到朱元璋的事业在起步,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第一个来到朱元璋队伍当中的读书人是谁呢?是冯国用兄弟两个人。 
 
  (冯国用,明朝开国时的大臣,元朝末年,在元朝即将倒台的混乱中冯国用和他的弟弟冯胜组织了一支红巾军加入到反元复宋的大潮中。后来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帮助朱元璋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镇江、丹江、宁国等地,军功卓著。) 
 
  冯国用兄弟两个人来到朱元璋的队伍的时候,是在朱元璋打下定远的时候。当时红巾军可以说是乌合之众,没有纪律,缺乏理想。冯国用兄弟就向朱元璋进言:“有势者强,有德者昌”,有势力你可以做到一个强人,你可以称霸一方,但是你必须有德,有了德才能够昌,才能够发达,才能够成就大事。那么什么是德?德是跟势相比的,一个是力量,一个是道德,一个是精神,德就是不杀人、行仁义、不掠妇女。行仁义,行仁义才能够收天下之心,你才能成就大业。如果你仅凭力量,你称霸一方,最终成不了大事。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豁然开朗,这和红巾军以前的烧杀、抢粮食、夺财富,大家很快活不一样了。冯国用兄弟的建议使这些红巾军的将领们树立了更加远大的理想。 
 
  (有了许多帮手,朱元璋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许多的步骤才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朱元璋是凭借九个字开创大明277年帝业的说法。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区区九个字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竟然可以成就一代王朝,那么,这九个字究竟是什么?他有那么神奇吗?) 
 
  朱元璋成功秘诀之二——恪守九字方针 
  毛主席非常喜欢读历史,特别喜欢读《明史》,他在历史当中得到了很多启示,运用到很多现实的政治社会生活当中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是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形式非常复杂,毛主席提出来九个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九个字指导当时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使中国立与不败之地,这九个字是怎么来的呢?这九个字就是从当年朱元璋成功的经验当中来。那么朱元璋这九个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学士朱升给他进献的。 
 
  (朱升(1299…1370),号枫林,与朱熹同宗。朱元璋打下徽州后,得到了他进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个字,朱元璋在其后同周围割据的红巾军势力、相处及作战过程中,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九个字,使他逐一击败了周围的割据势力,并最终得以北上,赶走了元顺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打下了徽州,听到当地有一位著名的学士叫做朱升,亲自到他家里去。朱升为朱元璋进献了九字三句话,这九字三句话是什么?就是“高驻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朱元璋牢牢记在心里,被他奉为箴言,最后按照九个字的策略,一步步夺取了天下。这九个字这么简单,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吗?“高驻墙”是什么意思?“高驻墙”,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他夺取了应天以后,在应天大造城池,宫阙,这一点也是和当年的刘邦学习的,刘邦在天下未定的时候,就开始建他的宫城,建他的都城,他(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向东扩展,逐渐控制浙东,强化他的根据地。“高驻墙”是一个广义的说法, 
不一定非要驻墙,确实也驻了墙,但是实质内容是加强根据地,保护他的根据地,不要丢掉根据地,高驻墙,不要让人家来侵犯抢夺。“广积粮” 
,军队作战要吃饭啊,一定要有粮食,无粮不稳,有粮心里踏实,很多人进来当兵为了什么?是为了吃饭,你没有粮饷,这个仗怎么打,但是仅仅有粮食还不够充实,所以“广积粮” 
,它的含义就是加强你的经济实力,只有加强了经济实力,才能够使你立于不败之地。朱元璋在“广积粮” 
上,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呢?军队要作战,没有粮食不成,那么在红巾军早期作战,他的粮饷怎么得到的呢?就是向各地征粮,你不抢粮食就是征粮,但是征粮,老百姓也有很多负担。一个叫唐仲实的儒者来到朱元璋军中,他对朱元璋说,他说我看到你们的军人行仁义,不抢粮食,不抢东西,但是你们打仗到各地征粮,百姓的负担也很重啊。朱元璋九回答说,我征粮食,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军队。这个唐仲实说,这也不行,你一定要另想办法。于是朱元璋九在军队里面设了一个都水营田司,屯田种地 
、兴修水利,一年下来有了收获,三年下来就有了积蓄,军队有粮食了,同时,朱元璋还在自己管辖的领域之内,设立了盐法局,就是在他的领域之内要贩卖食盐的话要交税,20取1,你得到20分的收入,1分交给政府作为粮饷。朱元璋建立的政府还设立了茶引制度,“引”是什么?“引”是凭证,“茶引”是什么?就是卖茶叶的凭证,要想卖茶叶,要得到官府的批准,每卖100斤茶叶,要向官府交200个钱,这些措施加强了朱元璋的经济实力,这就是“广积粮”。“ 
缓称王”,什么意思?不要立即称王,是一种策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出头的椽子先烂”,大家都想当王,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着,谁先敢称王,我们先一块儿把他灭了。实力不成熟的时候,实力不够的时候,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称了王,成为众矢之的,一定会失败的,“缓称王”,就是推迟称王的脚步,刘福通,韩山童起义,声称是要恢复大宋的江山,后来韩山童被元朝军队杀了以后,刘福通就把韩林儿立为皇帝。 
 
  (韩林儿(?…1366)元末红巾军首领韩山童之子。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韩山童组织秘密宗教团体,联系刘福通,准备起义反抗元朝统治。红巾军起义从此风起云涌。后来刘福通又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明王,企图推翻元朝,恢复宋朝。又建立了“大宋”政权,年号“龙凤”。) 
 
  这个大宋皇帝和龙凤年号九成为了红巾军的中心,朱元璋他的队伍是红巾军,他奉的主,奉的皇帝是谁?是小明王韩林儿,大宋皇帝。缓称王,就是自己先不要称王,把小明王摆在前面,把大宋皇帝摆在前面,我们是大宋,我们是行的龙凤年号,有两个目的,一个“韬光养晦,隐藏大志”,不要让别人发现自己有野心,第二个:“借他人名,增强威信”小明王有号召力,不管这个小明王本来是什么,但是他现在是大宋皇帝,他摆在前面就有号召力,借这个小明王的命令,我就可以统领全军,增强我的威信。小明王当时是在滁州,离朱元璋的军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每到正月初一的时候,他(朱元璋)军中都要立一个椅子,小名王的御座,这些官员们,要向这御座行礼,表示自己对小明王的尊重。朱元璋的谋略很深啊,刘基看到这个情况以后,曾经对他提出过批评,说“竖牧耳,拜之何益”,说这是一个放牛的小孩子,你拜他有什么用。实际上朱元璋的谋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