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4-毛泽东与贺子珍-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袁文才,王佐领导的自卫军达成默契,“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至于那些敌人派来的暗探,上了井冈山,真是没有多少用武之地。袁文才很得人心,这里的老百姓家家都可以说是自卫军的堡垒。况且山上住的人家不多,又大部分集中在大小五井,乡亲们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不认识谁呀! 突然来了个生人,鬼头鬼脑的,东张西望,能不引起疑心吗? 这些负有特殊使命的人,十之八九被俘。对于这些暗探,袁文才、王佐一般是不杀的,审问过以后,估计对自己没有多少危险,就放了,反正自卫军的行踪,他们摸不着。
敌人不来骚扰的日子,贺子珍就住在茅坪。她的住处同袁文才的家是门对门,可她很少住到那里,常常同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住在一起。谢梅香特地在她的屋子里为贺子珍搭了个床铺,而贺子珍很少睡在那张床上.却喜欢同谢梅香睡在一张大床上,两个人好说话。
为了适应环境,贺子珍换上了井冈山一带农家姑娘的装束。上身穿了件土布小袄,下身是一条土布裤,头发也重新留起来。她上山时带的一布兜书,成了她最好的伴侣。这几本书虽然看过好多遍,但她仍然兴致勃勃地读着。因为在山上,她无法找到更多的读物了。这些书,记载着大革命年代轰轰烈烈的斗争,讲述着共产主义必胜的道理。读着这些书,贺子珍很自然地想起那火红的革命岁月,她多么怀念那些日子呀!
井冈山上是闭塞的。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关于这次会议和会议通过的决议,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同上级党失去了联系。贺子珍、贺敏学等永新的二十几个党员,在这反革命恶浪翻滚的时刻,犹如一叶孤舟。他们会不会被反革命势力所吞没?应该怎样继续进行斗争?没有任何人给他们指点。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
贺子珍和战友们虽然在山上避难,但他们的心仍然向往革命,向往党。每个月,永新的二十几个共产党员都要聚会一两次。这种聚会,说它是漫谈可以,说它是组织生活也可以。每次聚会,王佐等把自卫军在山下听到的消息给大家讲讲,然后大家谈论一番。当然,他们听到的大都是坏消息:什么地方的共产党员被杀了,哪里的农民武装被整垮了……虽然大家心里都很着急,不知今后革命的路怎么走.可是在会上,谁都不说丧气话。大家觉得,革命高潮总有一天会到来的。他们怀着希望,耐心地等待着。同时,他们又觉得,待的时间可能很长,又都做了长期隐蔽的打算。
贺子珍在山上,除了读读书、帮助谢梅香做做家务活外,还跟着袁文才的练兵教员学打枪。
在最困难的时刻,袁文才有时也把自卫军集合起来,在平地较大的步云山,让练兵教员操练自卫军。
每次自卫军练兵时,贺子珍就在旁边观看。在她住房的后边,有一块小小的平地,每天清晨,她来到这里,插上一根竹竿,上面挂上一面旗子,用手枪练瞄准。袁文才的枪法很好,有时也来指点贺子珍怎样打枪,但经常教她的还是练兵教员,帮她校正姿势,掌握要领。贺子珍和她的战友们在井冈山上战斗着,期待着更猛烈的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卷 井冈之恋毛泽东上井冈山(1)
面对秋收暴动失败局面,毛泽东放弃攻打长沙,带兵走上了井冈山,由此引出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井冈之恋 。
当贺子珍等人正在指挥永新暴动的时候,毛泽东正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
毛泽东为传播新思想,领导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任主编。图为1919年7月
毛泽东为《湘江评论》撰写的《创刊宣言》。毛泽东,湖南湘潭韶山人,生于1893年,比贺子珍大16岁,在家中为长子。从小就喜欢读《水浒》、《三国演义》、《华盛顿传》等书,是一个具有叛逆和造反精神的湖南人。1919年,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创办了《湘江评论》,他亲手写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气势磅礴,被时人传为奇文,争相传阅。随后,他组建了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作为代表出席了党的一大。建党后,他为中共湘区领导人,领导了湖南的工人运动,其中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影响巨大。国共合作后,他参加了国民党一大,随后到国民党上海党部工作。后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旋即赴广州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并主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大革命高潮中,他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兴起,颇有贡献,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热情讴歌了农民运动,虽然受到当时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的冷落,但在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受到莫斯科共产国际的关注,发表在《共产国际》的杂志上。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参加了八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在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即他受中央委派,到湘赣边界发动和组织秋收暴动。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他回到湖南,告别妻子儿女,发动了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先胜后败,毛泽东指挥部队在文家市会师,然后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到落后的农村去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
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
1927年9月下旬,一支只有700人的队伍,行进在赣西九龙山区的逶迤小道上。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和官兵们朝夕相处,深得他们信赖的前委书记毛泽东。他正率领工农革命军由莲花向永新挺进。
尽管四周已是一片秋色,但是,由于翻山越岭,走得很急,毛泽东的脸上沁出滴滴汗珠。他把衣领解开,任凭秋风吹拂。沐浴着和煦的秋阳,毛泽东在思考如何解决部队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秋收起义之后,由于部队作战失利,士气低落,开小差时有发生。那时,不告而别、离队逃跑者,几乎每个连队都有。在工农革命军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毛泽东紧张地开展了政治思想工作。在行军或宿营时,他从一个连队走到另一个连队,找指战员谈话,给他们讲革命的道理,提高他们的斗争勇气。
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虽然稳定了不少指战员的思想情绪,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毛泽东眺望着远处的朵朵白云,脑海中在寻找解决部队问题的良药秘方。他心里清楚,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从根本上对部队加以整顿,这支弱小的军队就会垮掉,因而也不可能建设成有足够战斗力的新型军队,更不可能使之担负起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赢得对敌斗争胜利的历史重任。
然而,如何对部队进行整顿,部队的整顿从哪里着手,毛泽东苦苦思索了一阵子。当脑中有些头绪之后,他又和余洒渡、余贲民、苏先俊等人多次商讨,决定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对部队进行整编,切实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
9月29日,工农革命军进驻江西永新的三湾村。地处九龙山脚下的三湾,位于永新的西面,四周被郁郁葱葱的山峦所环抱,显得清秀、宁静。村头的枫树,高大、挺拔,在秋日照耀下熠熠生辉。
在这里,具有重要意义的三湾改编,在工农革命军中全面展开。
何挺颖毛泽东先把全师缩编成一个团,由陈浩任团长,何挺颖任党代表,韩昌剑任参谋长。全团辖一、三两个营及特务连,由前委统一指挥。
接着,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排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连以上有党代表,负责党务工作和士兵的政治思想工作。从而,确保了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与此同时,毛泽东在部队中广泛推行民主主义,一方面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另一方面制定各项民主制度,切实维护士兵的权益。
工农革命军刚到三湾时,群众摸不清底细,纷纷往山上跑。他们藏在密林中,观察着村里的动静。不久他们发现,这些衣衫褴褛的大兵,和以往的国民党军队截然不同。进了村后,他们不砸老百姓的门,不抢老百姓的东西,而且很有组织纪律性。渐渐地,几位胆大的老人想进村看看。临走前交代山上的人:“如果我们下山后,没有喊你们下来,你们千万别下来。即使吊打我们,你们也不能下来。”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约1000人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图为部队在三湾进行改编的地方。
下山后,老人看到工农革命军果真与国民党军队不同。于是,他们胸中的疑虑与恐惧一扫而光,忙上山把大家都叫下来。顿时,三湾村喧闹起来。群众都想把自己的房子和床铺让给战士睡,把自己种的菜给战士吃。群众还到处打听,这样好的兵是哪一个长官带的。
第二卷 井冈之恋毛泽东上井冈山(2)
一位战士回答:“是毛泽东带的兵,我们不叫他长官,叫他毛委员。”
群众笑着说:“我们习惯将带兵的人叫司令,我们就称他毛司令吧。”
这样,“毛司令”的称呼很快在三湾传开了,群众还编了一首歌谣,颂扬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在三湾领导穷人闹革命:
天上降了北斗星,漫山遍野通通明;
一九二七那一年,三湾来了毛司令。
毛司令哟真英明,带来将官带来兵;
红旗飘飘进村来,九龙山沟闹革命。
部队经过整编,面貌焕然一新。之后,毛泽东又为部队制定了“三大任务”、“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确立了不少重要的建军原则,使工农革命军日益发展壮大,在创建农村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全党提供了宝贵的建军经验。
10月6日,井冈山沉浸在一片浓重的秋色之中。在古城主持前委扩大会议之后,毛泽东又匆匆地赶到宁冈茅坪附近的大仓村,希望会见当地的地方武装首领袁文才。
再说,此时井冈山上,贺子珍正躺在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的床上打摆子,突然听到一个自卫军战士进屋来向袁文才报告说,有一支身份不明的队伍,正向宁冈的砻市挺进,砻市的保安队、民团都已经跑掉了。老百姓人心惶惶,商店都上板了。
砻市实际上是宁冈自卫军的天下,这里的保安队、民团,同袁文才的自卫军达成默契,“互不侵犯”。
美丽的宁冈砻市
袁文才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一面派人下山继续了解这支队伍的动向,一面让人通知山上的王佐下山共商对策。
同时,袁文才又把住在茅坪的永新的共产党员请来,研究局势。
袁文才住的是三间一排的平房,中间是厅,两旁是睡房,袁文才同永新的同志就在厅房里研究形势。他们每个人说了些什么,贺子珍在厢房里听不大清楚,只是感觉到气氛很紧张。
不一会儿,一个自卫军战士进来报告说,这支队伍大约有一千多人,穿得很破烂,神色很疲劳,还有一部分坐担架的伤病员,有的人挑着一捆捆的枪。他们进砻市后,没有进老百姓的屋,而是露宿街头。由于店铺都关门了,他们买不到粮食,连饭都没有做。这个自卫军战士还说,他们在街上贴了很多标语。
袁文才问:“标语上写些什么?”
这位自卫军战士回答说:“标语很多,有‘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内容。”
在会上,大家议论和猜测了好一阵,觉得情况还是不清楚。从标语和部队的作风来看,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部队;但这是真的共产党的队伍呢,还是国民党军队冒充骗人的呢,大家摸不准。另外,这支队伍开到砻市来,目的是什么呢? 他们是长住? 还是借道路过? 都不知道。大家决定再进一步了解情况,晚上派几个战士下山,揭些标语回来。
为了预防万一,那天晚上,袁文才的队伍做好了战斗准备。
第二天一早,王佐赶到茅坪时,揭下的标语也送来了。大家一看,果然写的都是革命口号。可是大家看着标语的署名“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都很奇怪:从没听说国民党有这个番号的军队;要说是共产党的队伍,现在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什么时候又建立起一支工农革命军呢? 它又是谁领导的呢?
袁文才为了彻底弄清情况,决定派一名精干的战士下山,让他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实地考察一下这支队伍的状况和对自卫军的态度。
直到这时,井冈山上的共产党员还完全不知道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消息。
派下山的自卫军战士,按照袁文才的指示,故意在这支队伍面前东张西望。
他这种可疑的形迹,果然引起工农革命军的注意,把他抓了起来。这个自卫军战士装得很凶,大声嚷嚷说:“你们是什么队伍? 竟然敢抓我? 你们快把我放开,要是不放,枪声一响,我们的队伍打下山来,你们就没命了!”
他还往东面山头一指,说:“我们的队伍正埋伏在那个山头上看动静呢!”
伍中豪他这一番话,激怒了革命军战士。他们把他押到营长伍中豪那里。伍中豪见他态度狂傲,非常生气,想枪毙他。但又一想,觉得还是请示一下毛委员比较妥当,就向毛泽东报告了。毛泽东一听,赶忙说:
“枪毙不得,赶快把他带到我这儿来。”
毛泽东亲自询问了那个自卫军战士。他一听是袁文才队伍的人,马上把捆绑他的绳子解下来,说:
“我们是一家人哟! 我们这次来,正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