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 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保忠蛭炖锶耸澄铮灯鸹袄匆补治训摹:迷阝刀哉饫嗍潞敛唤橐猓膊蛔⒁馑鞘欠癜迅毂壑獬旁谧郎希蛘呤遣皇羌刚抛焱彼祷啊K约杭炔徊斡肷缃簧睿簿托纬闪艘桓龉勰睿衔饫嗍挛拮闱嶂亍#ǖ比唬颐侵浪目捶ú欢裕涟耍灰蛭饫嗍禄故潜匾模还馐颓宄裁粗匾咽奔淞恕#┧谧朗滓徽欧鍪忠紊希街欢锾杆堑脑庥觯皇毖纤嗟氐愕阃贰2还芩墙彩裁矗疾宦冻霾镆旎蛘鹁纳裆泊硬凰怠拔夜卣展忝恰保蛘摺拔乙恢倍颊饷此档摹保蛘咧赋鏊潜靖酶墒裁矗桓酶墒裁础w蠖运鼙Ш酶小!�
晚饭终于吃完了,每只动物现在都感到肚子饱饱的,又十分安全,不必惧怕任何人或任何事,于是他们围坐在红光熠熠的一大炉柴火余烬旁,心想,这么晚的时光,吃得这么饱,这么无拘无束地坐着,多么开心啊。他们泛泛地闲聊了一阵以后,獾便亲切地说:“好吧,给我说说你们那边的新闻吧。老蟾怎样啦?”
“唉,越来越糟啦,”河鼠心情沉重地说。鼹鼠这时蜷缩在高背凳上,烤着火,把脚后跟翘得比头还高,也竭力做出悲伤的样子。“就在上星期,又出了一次车祸,而且撞得很重。你瞧,他硬要亲自开车,可他又特无能。要是雇一个正经、稳重、训练有素的动物为他开车,付给高薪,把一切交给他,那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可他偏不,他自以为是个天生的、无师自通的好驾驶员,这么一来,车祸就接连不断了。”
“有多少回?”獾阴郁地问。
“你是说——出的车祸,还是买的车?”河鼠问。“噢,对蟾蜍来说,反正都是一回事。这已是第七回了。至于另外的——你见过他那间车库吧?哼,全堆满了——半点也不夸张,一直堆到天花板——全是汽车碎片,没有一块有你的帽子大!这就是另外那六次的归宿——如果算得上是归宿。”
“他住医院就住过三次,”鼹鼠插嘴说;“至于他不得不付的罚款嘛,想起来都叫人害怕。”
“是啊,这是麻烦的一个方面,”河鼠接着说。“蟾蜍有钱,这我们都知道;可他并不是百万富翁呀。说到驾驶汽车的技术,他简直蹩脚透了,开起车来根本不顾法律和规则。他早晚不是送命就是破产——二者必居其一。獾呀!咱们是他的朋友,该不该拉他一把?”
獾苦苦思索了一阵,最后他严肃地说:“是这样,你们当然知道,目前,我是爱莫能助呀!”
两位朋友都同意他的话,因为他们理解他的苦衷。按照动物界的规矩,在冬闲季节,不能指望任何动物去做任何费劲的或者英勇的举动,哪怕只是比较活跃的举动。所有的动物都昏昏欲睡,有的真的在睡。所有的动物,多多少少都由于气候的关系,呆在家里,闭门不出。在前一段时间,所有的动物全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体力都耗费到极度。所以,经过前一段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后,所有的动物都歇了下来。
“就这样吧!”獾说。“不过,等到新的一年开始,黑夜变短的时候,人到半夜就躺不住了,盼望天一亮就起来活动,到那时就可以——你们明白的!——”
两只动物严肃地点点头。他们明白!
“好,到那时候,”獾接着说,“咱们——就是说,你和我,还有我们的朋友鼹鼠——咱们要对蟾蜍严加管束。不许他胡闹。要让他恢复理性,必要的话,要对他施行强制。咱们要使他变成一只明智的蟾蜍。咱们要——喂,河鼠,你睡着了!”
“没有的事!”河鼠猛地打了个哆嗦,醒来了。
“打吃过晚饭,他都睡过两三次啦,”鼹鼠笑着说。他自己却挺清醒,甚至挺精神,虽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当然,这是因为,他原本就是一只地下生地下长的动物,獾的住宅的位置正合他心意,所以他感到舒适自在。而河鼠呢,他夜夜都睡在敞开窗户的卧室里,窗外就是一条微风习习的河,自然会觉得这里的空气静止而憋闷啰。
“好吧,是该上床睡觉的时候了,”獾说,起身拿起平底烛台。“你们二位跟我来,我领你们去你们的房间。明天早上不必急着起床——早餐时间任凭自便。”
他领着两只动物来到一间长长的房间,一半像卧室,一半像贮藏室。獾的过冬贮备,确实随处可见,占据了半间屋——一堆堆的苹果、萝卜、土豆,一筐筐的干果,一罐罐的蜂蜜;可是另半间地板上,摆着两张洁白的小床,看上去很柔软很招人喜欢。床上铺着的被褥虽然粗糙,却很干净,闻着有股可爱的熏衣草香味。只用半分钟,鼹鼠和河鼠就甩掉身上的衣服,一骨碌钻进被子,感到无比快乐和满意。
遵照关怀备至的獾的嘱咐,两只困乏的动物第二天很晚才下楼去吃早饭。他们看到,炉里已经升起明灿灿的火,有两只小刺猬正坐在餐桌旁的板凳上,就着木碗吃麦片粥。一见他们进来,刺猬立刻放下匙子,站起来,恭恭敬敬向他们深鞠一躬。
“行啦,坐下,坐下,”河鼠高兴地说,“接着吃你们的粥吧。你们两位小家伙是打哪来的?雪地里迷了路,是不是?”
“是的,先生,”年纪大些的那只刺猬恭敬地说。“俺和这个小比利,正寻路去上学——妈非要我们去上学,说天气向来是这样——自然,我们迷了路,先生。比利他年纪小,胆儿小,他害怕,哭了。末末了,我们碰巧来到獾先生家的后门,就壮着胆子敲门,先生,因为谁都知道,獾先生他是一位好心肠的先生——”
“这我明白,”河鼠边说边给自己切下几片咸肉,同时,鼹鼠往平底锅里打下几只鸡蛋。“外面天气怎么样了?你不用老管我叫‘先生’‘先生’的。”河鼠又说。
“噢,糟透了,先生,雪深得要命,”刺猬说。“像你们这样的大人先生,今儿个可出不了门儿。”
“獾先生上哪去了?”鼹鼠问,他正在炉火上温咖啡。
“老爷他上书房去了,先生,”刺猬回答说,“他说他今儿上午特忙,不要人打搅他。”
这个解释,在场的每一位自然都心领神会。事实上,就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年当中你有半年过着极度紧张活跃的生活,而另外半年处在半睡或全睡的状态,在后一段时间里,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有事需要办理,你总不好老是推说自己犯困吧。这样的解释说多了,会叫人厌烦。几只动物都明白,獾饱饱地吃过一顿早饭以后,回到书房,就会倒在一张扶手椅上,双腿架在另一张扶手椅上,脸上盖着条红手帕,忙他在这个季节照例要“忙”的事去了。
前门的门铃大响,河鼠正嚼着抹黄油的烤面包片,满嘴流油,就派那个小一点的刺猬比利去看是谁来了。厅里一阵跺脚声,比利回来了,后面跟着水獭。水獭扑到河鼠身上,搂住他,大声向他问好。
“走开!”河鼠嘴里塞得满满的,忙不迭地乱喊。
“我就知道,准能在这儿找到你们的,”水獭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我一早去河边,那儿的人正惊慌万状哩。他们说,河鼠整宿没在家,鼹鼠也是——准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自然,大雪把你们的脚印全盖上了。可我知道,人们遇到麻烦时,十有八九要来找獾,或者,獾也总会了解些情况,所以我就穿过野林,穿过雪地,直奔这儿来了。哎呀呀,天气可好啦!过雪地时,红太阳刚刚升起,照在黑黝黝的树干上。我在静悄悄的林子里走着,时不时,一大团雪从树枝上滑落下来,噗的一声,吓我一跳,赶忙跳开,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夜之间,忽然冒出那么多的雪城、雪洞,还有雪桥、雪台和雪墙——要依我,真想跟它们一连玩上几个钟头。许多地方,粗大的树枝被积雪压断了,知更鸟在上面蹦蹦跳跳,神气活现,好像那是他们干的。一行大雁,串成一条零乱的线,在高高的灰色天空里掠过头顶。几只乌鸦在树梢上盘旋,巡视了一遭,又带着不屑一顾的神情,拍着翅膀飞回家去了。可我就是没遇上一只头脑清醒的动物。好向他打听消息。大约走过林子的一半时,我遇上一只兔子,坐在树桩上,正用爪子洗他那张傻里傻气的脸。我悄悄溜到他背后,把一只前爪重重地搭在他肩上,这下可把他吓掉了魂。我只好在他脑瓜上拍打两下,才使他稍稍清醒过来。我终于从他嘴里掏出话来,他说,他们有人昨夜在野林里瞅见鼹鼠来着。他说,兔子洞里,大伙儿都七嘴八舌议论,说河鼠的好朋友鼹鼠遇上麻烦啦。说他迷了路,他们全都出来追逐他,撵得他团团转。‘那他们干吗不帮他一手?’我问。‘老天爷也许没赏你们一副好脑子,可你们有成百成千,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肥得像奶油,你们的洞穴四通八达,满可以领他进洞,让他安全舒适地住下,至少可以试一试嘛。’‘什么,我们?’他只是说,‘帮助他?我们这群兔子?’我只好又给了他一记耳光,扔下他走了。没有别的办法。不过我好歹还是从他那儿得到了一点消息。要是我当时再遇上一只兔子,说不定还能多打听到什么——起码还能多给他们一点教训。”
“那你一丁点儿也不——呃——不紧张吗?”鼹鼠问。提起野林,昨天的恐怖又袭上心头。
“紧张?”水獭大笑,露出一口闪亮坚实的白牙。“他们哪个敢碰我一碰,我就叫他吃不了兜着走!鼹鼠,好小伙,给我煎几片火腿吧,我可饿坏了。我还有许多话要跟河鼠讲。好久好久没见到他了。”
和气的鼹鼠切了几片火腿,吩咐刺猬去煎,自己又回来光顾他的早饭。水獭和河鼠两只脑袋凑在一堆,卿卿喳喳,起劲地谈着他们那条河上的老话,谈起来就像那滔滔不绝的河水,没有个尽头。
一盘煎火腿刚扫荡一空,盘子又送回去再添。这时獾进来了,打着呵欠,揉着眼睛,简单地向每个人问好。“到吃午饭的时候了,留下和我们一道吃吧。早晨这么冷,你准是饿了吧。”
“可不!”水獭回答,冲鼹鼠挤了挤眼。“看到两只馋嘴的小刺猬一个劲往肚里填煎火腿,真叫我饿得慌。”
两只刺猬,早上吃过麦片粥,就忙着煎炸,现在又觉得饿了。他们怯生生地抬头望着獾先生,不好意思开口。
“得啦,你们两个小家伙回去找妈妈吧,”獾慈祥地说。“我派人送送你们,给你们带路。我敢说,你们今天用不着吃午饭了。”
他给了他们每人一枚六便士铜钱,拍了拍他们的脑袋。他们必恭必敬挥着帽子,行着军礼,走了。
跟着,他们都坐下来吃午饭。鼹鼠发现,他被安排挨着獾先生坐,而那两位还在一门心思聊他们的河边闲话,于是乘机对獾表示,他在这儿感到多么舒适,多么自在。“一旦回到地下,”他说,“你心里就踏实了,什么事也不会落在你头上,什么东西也不会扑到你身上。你完完全全成了自己的主人,不必跟什么人商量合计,也不必管他们说些什么。地面上一切照常,只管由它去,不必替它们操心。要是你乐意,你就上去,它们都在那儿等着你哪。”
獾只冲他愉快地微微一笑。“这正是我要说的,”他回答。“除了在地下,哪儿也不会有安全,不会有太平和清静。再说,要是你的想法变了,需要扩充一下地盘,那么,只消挖一挖,掘一掘,就全齐啦!要是你嫌房子太大,就堵上一两眼洞,又都齐啦!没有建筑工人,没有小贩的吵闹,没有人爬在墙头窥探你的动静,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尤其是,不会受天气的于扰。瞧瞧河鼠吧,河水上涨一两呎,他就得搬家,另租房子住,既不舒服,又不方便,租金还贵得吓人。再说蟾蜍吧。蟾官嘛,我倒没得说的,就房子来说,它在这一带是数一数二的,可万一起了火——蟾蜍上哪去?万一屋瓦给大风刮掉了,或者屋墙倒塌了,裂了缝,或者窗玻璃打破了——蟾蜍上哪去?要是屋里灌冷风——我是最讨厌冷风的——蟾蜍怎么办?不。上地面,到外面去游游逛逛,弄回些过日子的东西,固然不错,可最终还得回到地下来——这就是我对家的观念!”
鼹鼠打心眼儿里赞同他的看法,因此獾对他很有好感。“吃过午饭,”他说,“我领你各处转转,参观参观寒舍。你一定会喜欢这地方的。你懂得住宅建筑应该是个啥样子,你懂。”
午饭过后,当那两位坐到炉前,就鳝鱼这个话题激烈地争论起来时,獾便点起一盏灯笼,叫鼹鼠跟随他走。穿过大厅,他们来到一条主隧道。灯笼摇曳的光,隐隐照出两边大大小小的房间,有的只是些小储藏间,有的则宽大气派,有如蟾宫的宴会厅。一条垂直交叉的狭窄通道,把他们引向另一条长廊,这里,同样的情况重又出现。整个建筑规模庞大,枝杈纷繁,幽暗的通路很长很长,储藏室的穹顶很坚实,存满了各种东西。处处是泥水结构、廊柱、拱门、路面——一切一切,看得鼹鼠眼花缭乱。“我的天!”最后他说,“你怎么有时间精力干这许多事?实在令人惊讶!”
“如果这都是我干的,”獾淡淡地说,“那倒真是令人惊讶。可事实上,我什么也没干——我只不过依我的需要,清扫了通道和居室罢了。这类洞穴,周围一带还有多处。我知道,你听不明白,让我给你解释。事情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就在这片野林覆盖的地面上,有过一座城池——人类的城池。他们就在我们站着的这地方居住,走路,睡觉,办事。他们在这里设马厩,摆宴席,从这里骑马出发去打仗,或者赶车去做生意。他们是个强大的民族,很富有,很善长建筑。他们盖的房屋经久耐用,因为他们以为,他们的城市是永存不灭的。
“那后来,他们全都怎么样了?”鼹鼠问。
“谁知道呢?”獾说。“人们来了,繁荣兴旺了一阵子,大兴土木——过后又离开了。他们照例总是这样来来去去。可我们始终留下不走。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