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是蒋子龙 >

第15部分

我是蒋子龙-第15部分

小说: 我是蒋子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为什么,高雄让我想起了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市。一派热带风情,蓝蓝的海
湾,高高的椰树,大道两旁是妩媚的棕榈,凡有空场就停满汽车,五颜六色,像一
个堆满色块的染料盘。由于刚从香港来,觉得从高雄机场通向市区的大道格外宽阔,
空气湿润而清新。不想我对高雄的第一印象很快被纠正,车进市区,常常被塞住,
满街满巷都是车,一半是汽车,一半是摩托车,如云如雾。绿灯一亮,大街上便腾
起风暴,滚过雷电,万车争先,令人眼晕。
    据传台湾的人均汽车拥有量居世界第一。气温高达34℃,有些年轻的摩托车手
却戴着花格口罩,过滤污染严重的空气。
    有人说现代经济要靠汽车拉着跑。我对中国大陆上的汽车的印象是:两极分化。
一类是又土又脏又难看的低级车,另一类是豪华轿车。走在大街上一目了然,差别
明显,贫富悬殊。在台湾大街上看不到我所说的低级车,也难得见到豪华车(也许
是不显?),大多是中档车,有台湾自己制造的,也有进口的,外行很难分辨出它
们及它们的主人们的身份和级别。
    也许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强大,也要取决于中产阶级是否庞大和富足。
    从外表看,高雄的摩天大楼不多,城市建筑也不拥挤,西有寿山,内有爱河,
植被茂盛,街道清洁,跟中国南方比较发达的中等城市差不多。从一下飞机,就没
有太多的异域他乡的隔膜感,台湾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们叫国语),语
言没有障碍,就容易交流,容易沟通情感。当我一个人上大街,逛商店,看景点,
或者走进当地人的家,比在广东、福建还要方便。
    台湾的“国语意识”真是有远见,实际是一种文化意识、中国意识,使台湾这
个一岛之地,有了比它的地理条件大得多的包容性和发射力。
    很快我们和高雄文艺协会的作家们熟识了,又结交了一些当地企业界和文化界
的朋友,在交谈和说笑当中,在一吃一喝的时候,我常常产生身还在大陆的错觉。
诗人潘雷说:“台湾是大陆的缩影”——这也是我来台湾前所没有想到的。
    10  天后我们要离开台湾的时候,两岸男男女女的作家们,哭得眼睛红红的,
告别变得困难了——这样的场面也是我以前出访所难以见到的。
                              8。蓬雾的故事
    这名字有点奇特,有点柔媚和孤寂,像一部爱情悲剧中一个人物的名字。
    它其实是一种水果。唯一的一种在台湾生产而大陆所没有的水果。到达高雄的
当天晚上,在欢迎我们的酒会上,从一个相貌精干的人嘴里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水果
的名字,立刻被它吸引,或许是被那精干的人的谈吐所吸引。
    他叫阮百灵,年纪在40  岁上下,身材不高,身上没有多余的肉,但不给人以
瘦的感觉,反觉得他精壮,有力气。面色微黑,眸子晶亮,说话时表情生动,眼睛
一眨不眨地盯着你,是那种见面容易熟,熟了容易热的人。他特意从台湾最南端的
屏东县林边乡赶到高雄来欢迎我们,并邀请我们安排时间到他的家乡去作客,多了
解一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他自己就是地道的台湾人,自称农民,却专营“防水防热系列工程”——用大
陆上的习惯说法是“农民企业家”,或者是“阮总”。他的名片上却没印上一个头
衔儿。在别人介绍他时头衔儿却很多,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创办了“及时雨文教基金
会”,专在文化教育方面做善事。比如:前不久,在林边乡举办了福建武夷山画院
院长蒋步荣先生的画展,惹得“万人空巷,轰动一时”,他自己花数万新台币买下
了蒋先生的一幅画。我想象不出,一个大陆画家的画展,怎会在台湾的一个乡镇产
生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呢?
    这个“及时雨”值得认识,这个林边乡值得去看一看。
    阮百灵却跟我大谈莲雾,他讲此果的皮儿极薄极嫩,吹气可破。果肉酥脆、甜
而不腻,咬一口满嘴清香。他如此推崇一种水果,带着毫不掩饰的对家乡的自豪。
他越说越神,激动了大家对莲雾的好奇心,最后却宣布收获莲雾的季节已过去,市
场上早就见不到这种水果了。
    我笑了,他问我笑什么?
    我说:刚才我们一见面的时候你说,两人相识是缘起,相交是缘续,相知是缘
定。你我有缘,即使达不到第三种境界,想达到第二种境界应该没有问题。跟莲雾,
只能承认无缘。
    阮百灵变得认真了:我想办法,尽量让你们吃上莲雾。
    我们在高雄市活动了两天、第三天去垦丁公园。路过林边乡的时候,阮百灵已
在路边等我们,带来100 多个刚摘的椰子,一箱芒果。没有莲雾,他没作解释,我
也没有问。他先把椰子、芒果搬上车,然后上车为我们当导游。
    车窗外阳光烈烈,高温难耐,阮百灵的到来给车厢里注入了一股清凉,一股生
气。在炎热的夏季作长途旅行,口容易干舌容易躁人容易渴,天然的鲜椰子汁是最
好的饮料,清凉解热。然而我在海南岛却有过抱着椰子却喝不上椰子水的经历,此
物砸不开,摔不破,把自带的水果刀弄坏,也未捅出一个洞。借当地人的弯刀,没
有砍破椰壳,却砍破了自己的手指。阮百灵左手托着椰子,右手抡刀,两下就能割
出一个洞,插上吸管,送到每个人的手里。
    在旅行的焦渴中,还有比这个更惬意的享受吗?
    他给大家唱歌,讲自己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情:曾经从相当于4 层楼高的椰树上
摔下来过,只受了一点轻伤;也曾经出过大的车祸和在很小的时候掉进过大海。可
谓海、陆、空难全经受过了,本来只有一条命,却捡回来三条命,老天留他,必有
大用。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管大用小用,反正得对得起这条屡经大难而不死的命,
尽力助人,多做好事。
    阮百灵陪我们在屏东县度过了愉快的两天,登上了台湾岛最南端的那个尖儿—
—鹅銮鼻。拜访了当地一些很有味道的人物,如养烈士大王林莲祥,石头收藏家林
国龙,参观了台湾原住民文化园区,到山顶上一座孤零零的石板屋里访问了排湾族
的一位老太太……一切都很好,就是没能见到莲雾。我几乎已经忘记这种水果了,
不再对它抱有希望。在石板屋下面的道边上我们告别了阮百灵。
    又过了一天,我们在凤山市吃午饭,快结束的时候,阮百灵带着妻子和女儿风
尘仆仆地突然出现在我们餐桌前。大家惊喜,握手,寒暄,让座,待餐厅重新安静
下来,服务小姐给每桌端上一碟切碎的白色水果,入口香脆,微甜。其珍贵在脆,
牙齿一碰即碎,碎而不绵软,脆得有声有色有水感,以前是“夏果收新脆”,可见
“脆”是夏果的一个重要品质。而当今世界上的瓜果太缺少这种脆了!脆瓜变面瓜,
苹果正在变成木果,黄瓜削了皮都不脆,难得还有脆得这么正宗这么可人的水果—
—阮百灵告诉我这就是莲雾。他的一个朋友的园子里还剩下这么几个,质量不是很
好了,聊胜于无。
    我嘴上说着感谢的话,心里却大叫遗憾,我吃到了莲雾,并没有看见莲雾。看
到的只是莲雾被大卸八块后的碎块。它没切前是什么样子呢?这娇贵的水果果真如
雾里藏莲,想见它的真面目还真不容易。
    很快我们在台湾的全部行程都结束了,6 月30  日早晨5 时起床,匆匆忙忙赶
到机场办理行李托运和出境手续。谁也没有料到阮百灵和他的妻子也来到机场为我
们送行。他该几时起床?4 时还是3 时?还带来了一箱莲雾,急急忙忙往每个人的
包里塞。
    两岸作家的眼泪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控制不住了。我手里拿着一个莲雾,最后
一个向阮百灵挥手后走进了高雄机场,在等待出境的时候仔细端详这种水果,形状
和大小类似柿子椒,底部呈粉莲红,越往上红色越淡,到顶部变白,果然清丽不俗。
    蒋步荣先生要送给我一幅画,请我出题,我便请他画一幅莲雾图。画成后悬于
我的书房,每当看见莲雾,便想起一个人。每当有人问:这是什么水果?我便讲一
遍阮百灵的故事……
                           9。金钱、艺术和永存
    1982  年9 月18  日,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8 人应邀赴洛杉矶参加中美作
家会议,于当地时间下午3 时30  分到达美国洛杉矶。
    洛杉矶的街道垂直交叉,诫市布局呈方块状,像棋盘一样整齐。我们下榻的
“假日旅馆”离豪华的好莱坞住宅区不远,环境幽静,树木繁茂,绿草如茵。有土
的地方就有花、有草、有树,难得看见一块地皮。因此空中有烟雾,地面上却没有
尘土。气候温暖,但身上并不发粘,穿短袖汗衫正适宜。
    由于从地球的那一面来到了这一面,阴阳颠倒,黑夜白天混乱,18  日晚上我
吞了一枚被称做“炸弹”的特效安眠药,才维持了4 个小时的睡眠。第二天吃过早
饭,头还有些昏昏沉沉。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治疗时差反应最有效的办法:不是躺
在旅馆里休息,越想睡觉就越睡不着;也不是用安眠药轰炸神经;而是用疲劳轰炸
肉体,把“节目”安排得又紧又满,越精彩越好。负责为我们安排“节目”的是任
教加州大学的梅缵月博士,她精明练达,能文能武。曾接待过众多的政府代表团、
体育代表团和演出团体等等,了解美国,也了解中国,经验丰富。她灵机一动,决
定带领我们去参观亨丁顿公园。还一再鼓励我们说:“你们去了以后决不会感到后
悔的,作家不可不着这个亨丁顿公园。”其实,这位才气纵横的年轻女士只要不照
顾我们在旅馆休息,我就不会后悔的。节目一确定,我立刻长了精神,头也不感到
发沉了。
    梅缵月是哈佛的历史学博士,对历史有惊人的记忆力,讲起过去的故事脸上的
表情充满快乐和自信,如同叙述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清楚。她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在汽车上除去介绍沿途景物,还抽空讲解了亨丁顿公园的历史。
    老亨丁顿以修建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大铁路而发财。老伴死后又娶了一位年轻的
太太,没有儿女,死后将全部财产传给了侄子。这位侄子和他的后婶娘不仅年岁相
当,而且都酷爱艺术,于是两人又结为夫妻,一直白头到老。
    就是这两个人修建了亨丁顿公园,这公园其实是一座艺术博物馆。在它的藏书
楼里,珍藏着许多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作家的成名作的手稿,如:但丁、牛顿、
莎士比亚、罗曼·罗兰等人的事迹,还有一些世界名著最早的版本。图书馆里专门
收藏着世人很难见到的绝版书和珍本,而且藏书极其丰富,参观者要看什么书都可
以,但那些价值连城的珍本不许借走。现在公园里还有一批学者,仍旧在整理亨丁
顿的藏书。楼上几十间小展厅里摆着自文艺复兴以来著名的美术作品,有雕塑,也
有绘画,有许多都是伟大画家的真笔。
    至于珍奇的金器、银器和陶器,点缀在美术作品中间,相映成趣,使整个大楼
变成了一座奇妙的艺术之宫。你站在任何一个地方,朝任何一个方向看,都会见到
一件艺术品,没有空白的角落。唯一和这浓郁的艺术气氛不相谐调的,就是每个展
厅里都站着一位身体高大的保卫人员。
    我在惊叹之余,心里又升起许多疑问,问身边的梅博士:
    “这里有许多是无价之宝,亨丁顿又是怎样搞来的呢?”“花重金收买。只要
被他知道了哪儿有好东西,是真货,有艺术价值,他千方百计一定要把它买到手。
请你注意每个厅的糊墙布都不一样,都不是现代货。他要买一件艺术品,包括周围
陪衬这件艺术品的东西,如:镜框、托架、装饰,连同糊墙布一块都买走。这个大
厅里的糊墙布是花高价从英国的王宫里揭来的,因为这幅画原来就在那间王宫的墙
上挂着。”我插了一句:“一个资本家不用钱生钱、利滚利的办法去赚更大的钱,
却用来收藏购买这些艺术品,倒也难能可贵。”梅缵月点点头:“亨丁顿和他妻子
都喜欢文学艺术,这是最根本的。而且他们的趣味高雅,艺术修养很深,识货,知
道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你看完他收藏的这些东西,以及大楼里面的布置、装饰,
你就会相信这一点。没有俗气,不觉得他是在附庸风雅。如果以后有时间我还可以
领你去看凯蒂博物馆,也是一个大富翁修建的,那就有点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了,
有钱不识货,买不到艺术珍品,搞得不伦不类。从另一方面说,亨丁顿是个聪明人,
金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而艺术是永存的。正是由于他的名字和这
样一座公园连在了一起,才受到了后人的纪念和尊敬。否则,有谁会知道历史上还
有个亨丁顿呢?世界上有钱的人很多,要想有名就得学诺贝尔、亨丁顿……。亨丁
顿像他叔父一样,无儿无女,把家产变成了一个艺术博物馆,化腐朽为神奇,你能
说他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聪明人?”“亨丁顿其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他确实办了一件有功德的事情,集中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否则,近百
年来欧洲战事繁多,这些宝贝的命运并不全是乐观的。”我赞成梅博士的观点。
    “亨丁顿公园免费向全世界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来参观,自由出入,不收门票。
因此,美国政府也不征收这个公园的地皮税。”“这未尝不是又一件聪明的措施。”
我很喜欢边参观边和梅缵月交谈,这使我了解更多的东西,她的许多观点也能提高
我的参观兴趣。
    走出图书馆,梅缵月提醒我们:“大家应该快一点走出这个迷人的艺术之宫,
若是这样留连忘返,后边的东西就要看不完了。下面要看的才名副其实是亨丁顿的
公园,有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怪树和不同风味的独特景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