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是蒋子龙 >

第24部分

我是蒋子龙-第24部分

小说: 我是蒋子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女同事,为她算日子,看手相,测妊娠反应,都断定她会生个女儿。而我对她们
的测算结果嗤之以鼻,紧信自己会得个儿子。我没有任何根据,只是一种感应,或
者叫一种希望。10  月30  日的晚上,南开医院的产房接收了12  个孕妇,前10  
个生的都是女孩,我已经失望了,偏偏从我妻子开始,最后两胎全是男孩。妻子奶
水充足,儿子吃得白胖喜人,长到5 岁时,馋虫上来还要扎到母亲怀里咬住奶头喝
关天。尽管我的工资很低,仍然在工厂附近专门雇请一个老太太照看他。接他送他
也常常是我的事情,路上要穿过一个坑坑洼洼的胡同,放在竹子推车里怕把儿子的
脑袋颠傻,索性将他放在我的肩膀上,两条小腿夹住我的脖子,高人一头,招摇过
市,优哉游哉……
    女儿的命运就不一样了,她选了个最不吉祥的时刻来到我的家。
    1976  年复刊后的《人民文学》第一期上,发表了我的一篇小说《机电局长的
一夭》。随着“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不断高涨,这篇小说被上了七条纲:“四
上桃峰”、“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等。5 月9 日,北京来人,带着
当时文化部长于会泳的信找到天津当时的文教书记王曼恬,责令我公开做检查,否
则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批判!
    就在这时候女儿来到人间,好像是为我壮胆来的。我的妻子正希望再来个女儿,
当我在产房外得到天遂人愿的消息,就急急忙忙奔回家去为劳苦功高的妻子熬小米
粥。小米粥熬好灌进暖水瓶,将儿子锁在屋里,急急忙忙再返回医院。一个朋友正
在医院门口等我哪,向我这个喜气洋洋的父亲通报了坏消息,市里派来的汽车就停
在路边,要我马上去市委,王曼恬亲自跟我谈话。
    我表示不能坐这个车去,除非公安局派警车来,让警察向我出示逮捕证,我才
能丢下妻子儿女不管,任由你们发落。更可怕的是另有一女同志到产房里去做我妻
子的“思想工作”,真是赶尽杀绝!那女同志是好意,想安抚我妻子,但这消息本
身就足使她精神上过度紧张,奶水顿失,点滴皆无。女儿没有吃上一口娘奶,乃我
之过!
    两个多月以后发生大地震,我每天早上从黄河道跑到西站,排上几个小时的队,
抢购上1 斤牛奶,再对些稀粥,以维持女儿的生命。尽管如此,在给她过百日的时
候,朋友们还是为她取名“一巍”。我已经狼狈至此,仍然自吹《机电局长的一天
》巍然不动,多亏鲁迅先生创造了“阿Q 精神”。
    女儿到了说话的年龄,吐字不清,经检查是“腭裂”。天哪,真是祸不单行。
    她5 岁半的时候住进了口腔医院,此病不算小,手术更复杂,难度很高。
    由于手术的部位在嗓子眼儿,医生需有极大的细心和耐性。
    病房里,病人家属们成天议论纷纷。某人的孩子也患此病,通过后门找到大关
系,重托了手术医生。医生感到责任重大,精神紧张,负担过沉,手术时间拉长,
惟恐出差错反倒出了大差错,当天夜里病孩儿因伤口破裂,出血过多而亡。走后门
把孩子送给了无常,真是写小说的材料。还有一些病孩儿,虽然手术本身没有出危
险,但效果不理想,恢复一年半载之后还要做第二次乃至第三次手术,重吃二遍苦,
再受三茬罪!
    我女儿的命运会怎样呢?
    不知为什么我相信她是大命的。她诞生在大转折的1976  年,她是在我最困难
的时候来投奔我,给我的命运带来转机。她自己也一定会否极泰来。
    可是,当女儿被推进手术室以后,妻子首先呜咽起来。许多亲戚都来了,妻子
一哭使女眷们眼角都挂着泪珠。我感到不妙,用不近人情的口吻把她们都赶走了,
只剩下我一个人守候在手术室外面。
    3 个半小时以后女儿才被推了出来,我那个漂亮的活蹦乱跳的女儿已不复存在,
脸色煞白,双眼紧闭,下半个脸缠着绷带,只露着鼻孔和一张小嘴,我心里一阵绞
痛,几乎放纵了做父亲的感情抱女痛哭,掌刀的主任医生王永秀告诉我手术进展顺
利,他自我感觉不错,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我心里稍安,等待那最危险时刻
的到来。
    夜半,女儿身上的麻药已失去效力,她苏醒以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就是
想冲着父母大哭大闹。5 岁半,又懂事又不懂事。即便是个大人,处于这种状态,
靠讲道理能止住难熬的疼痛吗?妻子咬住手绢,双手抓住女儿的右手,把脸埋下去,
只见肩膀抽动。她的意志已经垮了,能否帮助女儿闯过这最危险的前3 天,就看我
有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了。我扶着女儿正在输液的左臂,不管大道理止痛不止痛,
现在只有求助于讲道理;不管女儿听得懂听不懂,只能当她听得懂来对待——“好
巍巍,千万不能哭,嗓子眼不能使劲。王大夫告诉爸爸你的手术做得非常好,很快
就能出院,出院后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可以唱歌,可以朗诵。
    现在要是一哭,嗓子一用劲药线就会崩开,刀口裂开,造成大出血,你的手术
就白做了。还得推回手术室,再打麻药,做更危险的手术!王大夫和护士阿姨都在
值班室守着哪。”女儿眼泪哗哗,不能说话只是轻轻摇头,眼睛里露出乞求的神色。
我懂她的意思,一边替她擦泪。一边决断地说:
    “巍巍是爸爸的好闺女,我的巍巍不哭,决不再做第二次手术,我看谁敢再把
我巍巍推进手术室!叫妈妈去告诉王大夫,就说巍巍最听话,不哭不闹,叫他放心
地回家去睡觉吧。”妻子忍不住要哭出声,我借故把她支开了。
    让女儿相信王大夫已回家,不再给她做第二次抢救手术,她精神就不会太紧张,
心情平稳对她的伤口有好处。不能停嘴,要不断地说,分散她的精神,也能转移她
的一部分痛苦。
    “巍巍,爸爸知道你嗓子里很痛,也知道我的巍巍抗得住。只要不出声,可以
流眼泪。爸爸也可以替你哭,爸爸一哭我闺女就不痛了……”说着说着,我控制了
许久的眼泪突然奔流而下,女儿大概是头一次看见我哭,看见我会流这么多眼泪,
父亲的眼泪大概是非常沉重的,对女儿有着不同一般的感染力,女儿似乎忘记了自
己的疼痛,抬起右手为我抹眼泪。
    好在这间特护病房里只有我们父女俩。当时如果有一种医术能把女儿的痛苦转
嫁到我的身上,将是我最大的幸福。正因为痛苦不能转嫁,我和妻子心里的痛苦要
比女儿所受的罪更深!本来只是一份痛苦,有多少亲人就增加了多少份,而且比最
早的那份痛苦又膨胀了好几倍……
    我的巍巍是世界上最懂事的女儿,她果真一声没哭,熬过了7 天危险期,熬过
了连续几天不退的高烧。搬回大病房之后,又以连我都感到惊异的力量通过了吃饭
关。人类自身蕴蓄着巨大的生存力量,连小孩子也不例外,这是与生俱有的。
    女儿的手术一次成功。王永秀医生很满意,是他给了我女儿一个正常人的嗓子。
我也很得意,为女儿感到骄傲。
    (4 )
    有人说有80%的现代中学生不愿做父母那样的人,这些学生是讨厌父母的职业
呢,还是不喜欢父母的为人?
    这真是个意味深长的现象。
    我的儿子希望将来能进入经济界谋个职业,猜不透他动的是什么脑子。
    女儿哪,也许是那次手术给她的印象太深刻了,从上一年级的时候开始,谁要
问她将来长大了干什么,她就毫不犹豫地回答:“当个医生。”这志愿至今还没有
变化。
    然而根据我平常的观察,她有两个爱好。一是看杂书,比如:童话、科幻作品、
小说、幽默故事等。二是喜欢音乐。
    以前她是这样写作业的:先打开收录机,听着音乐或故事,零食、水壶放在眼
前,课本、作业本、闲书也都在桌子上摊开。听着,吃着,喝着,写会儿作业,看
会儿小说。每天晚上我或者妻子都要端着计算器检查她的作业。
    常有错漏,有时磨蹭到很晚。功课平平,多在中游晃荡。主要毛病是粗心,精
神不集中,丢三落四。
    我曾试图控制她看太多的闲书,那么她就跟着录音机瞎哼哼一些自己也不解其
意的歌曲,令我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音乐是管不住的,流行歌曲也是管不住的,
我也无法向她说清楚哪一首歌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适合她唱。再说她的嗓子动
过手术,我老觉得她不适合过多地说说唱唱,这种担心仍然是多余的。父母嘛,父
母对子女的担心有多少不是多余的呢?我想把她的音乐兴趣引导到器乐上来,于是
就买了一架钢琴。
    我决不是想入非非地想把女儿培养成钢琴演奏家。幸运的是朋友为她介绍了一
位好老师,大名张文生。此人是七十四中的音乐老师,离我的家不远。
    张老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也精于手风琴的演奏,颇有音乐才能。
    他本可以参加各种演出团体,走南闯北,轻而易举地挣点钱。此人有点为世人
所不解的怪劲,偏爱音乐教育,尤其热心于对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这项工作在
中国几乎不被重视,然而又是极为重要、功德无量的。他每周五个晚上再加一个星
期天,全部用在自己醉心的事业上,他教的学生小到3 岁的电子琴班、5 岁的手风
琴班,大到中专生、中小学音乐教师、手风琴独奏演员及大学本科的学生。层次很
多,什么年龄的都有。通过多次交谈和一年来的观察,我对这位音乐“怪才”极感
兴趣,若不是避嫌我早就把他写进小说了。因为他是我女儿的老师,我不愿让多事
的人误解他和我。他教我女儿分文不取,我当然也不敢用俗物去惹恼雅士。张老师
教学的动力好像来自他的学生,学生进步,是那么块材料,他就得到了满意的奖赏。
    女儿跟着这样一位老师学琴,家长不仅完全可以放心,而且进步的速度也令我
惊异。
    一开始,每到星期日的下午我跟女儿一块去上课。我也想学琴,何不趁陪着女
儿学琴的机会自己也长点本事哪!况且我以前也曾酷爱过音乐,当过文艺宣传队的
队长,拉过手风琴、二胡,吹过笛子,尽管技术拙劣、滥竿充数,总还算有基础吧。
自信会比女儿学得快,学得好,平时也可对她进行辅导。
    谁知一个月后我便跟不上了,左手不听指挥,大脑不能同时指挥两个手。
    女儿则很容易就通过了这一关,把我甩在了后边。我失去了学琴的信心,只能
满足于当她的观众和“精神指导老师”。凭我这双喜欢音乐的耳朵,能听得出她把
哪儿弹错了。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不论多么复杂,都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哪儿出现
错音,都格外刺耳。至于那是个什么音,、应该怎么弹,我说不上来,反正知道那
儿出了毛病。我还懂得一些诸如强弱、情绪变化、跳音、连线、拍节等最简单的乐
理知识,至今女儿还“唬”不住我,我却能“唬”住她,她说我“不会弹光会说”,
能说得让她服气也不那么容易……
    3 个月后,张老师终止了他的较为简单的《拜厄钢琴初级教程》的练习,教学
相当于中专课程的“车尔尼作品599 ”。其间根据课程的需要穿插加进哈农的指法
练习和布格缨勒的进阶练习曲。
    老师量人施教,很有章法。一年后一女儿已经把“车尔尼599 ”弹会了少半本,
还学会其他一些小练习曲。所以后来电视台一位记者在报道了张老师和他的学生的
时候,听了巍巍的演奏不相信当时她只学了半年琴,以为我这个写小说的父亲在替
女儿夸张。其实,拍电视分散了孩子注意力,那天她弹得很糟糕。这的确是不小的
收获,但更让我满意的是女儿身上的其他变化和她的琴声给家庭带来的意想不到的
“艺术效果”……
    (5 )
    女儿争强好胜,脸皮薄,自尊心强。连跟我打羽毛球都愿赢不愿输,而且要赢
得光明正大、实实在在。有时因我把球打得过高过低,她没有接到,便跺脚、流泪、
发脾气。我不能吊儿郎当,不能让得叫人看出来,需认真拼搏,严肃争夺,最后输
掉,口服心服。
    弹钢琴首先会熏陶她自己的气质,培养和锻炼她的性格。自尊、自信、自立的
能力增强了。
    为了照顾邻里关系,我规定她早晨7 点钟以后才可以练琴。晚上到7 点钟,楼
上楼下的邻居开始看电视的时候要停止练琴。偶尔要在晚上练琴,需撂下消音器。
如果有一天没练琴,邻居还会关心地询问:“巍巍怎么没弹琴?”楼下的吴大爷更
是女儿的忠实听众:“巍巍的琴越弹越有味了!”这当然都是大人对小孩子随口而
出的鼓励话。问题是我做出这样的规定,就把她放学后写作业的“黄金时间”给占
了,作业改到晚上写,不论留多少作业必须在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里写完。父母不管
检查,自己也尽量一次写对,不要依靠检查。
    这个制度首先把我和妻子解脱了。但我的心里却藏着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练琴
会不会影响女儿的学习?
    听琴很美,练琴可是一件很刻苦的事情,前半年我主要督促她练琴,对她的学
习只是偶尔问问,再也不用端着计算器替她一道题一道题地验算了。
    甚至到期末复习的时候,我和妻子也感到帮不上她多大忙,考试成绩公布了,
女儿由期中考试的第十九名升到第三名。
    简直是不可思议,我们不管她怎么学习反倒进步了?学钢琴莫非能增强孩子的
智力?即使如此也不会有这般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是碰巧了,瞎猫幢上个死耗子!
    1986  年的期中考试,女儿的平均分数99。5,留在了前三名。我开始觉得这个
现象很有意思了,至少不能算是偶然碰上的。当然还要再看两年才能下结论。
    女儿上学的路上要穿过一个自由市场,自由市场上有家青年商店,商店的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