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

第6部分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第6部分

小说: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域色彩并没有破坏整个帝王宫苑的和谐。    
    圆明园的设计者也考量在中国广泛使用的风水。实际上,一千多年来风水影响中国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即使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士也经常根据风水的准则来处理家务事,尤其在祖坟和房屋的营建上更是如此。他们相信选择建筑的地点必须经过风水师的认可,否则会给住在这里的人和他们的后代带来可怕的灾难。畏惧灾难和追求昌隆都让风水师成为重要的专家。一个完全符合风水准则的好地方,将会为住在那里的人带来财富、健康和快乐。一千多年来中国人大都认为选择在吉祥位置盖任何形式的房子,一定可以确保平安。虽然中华帝国不管是什么背景的政府,从来都没有承认风水的正统地位,但他们实际上都认可这个习俗。今天的现代中国人,仍然会让他们的居所,符合风水的基本准则。    
    尽管风水具有迷信的性质,但它强调世间上阴阳流动的微妙平衡,就十分符合中国传统里天人合一的想法。风水师通常会帮人寻找幽静的墓穴或既宜人又漂亮的住址。有趣的是,著名的科学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亦发现风水具有“显著的美学成分”。当李约瑟重游曾经是他年轻时极为仰慕的凡尔赛宫的庭院和公园时,忽然有一种“落寞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曾游历过中国的颐和园等多个园林,让他深信像凡尔赛宫那样呈现几何图形的庭园,不免在限制和束缚自然,而非顺应自然。    
    圆明园作为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不可能忽略风水的重要性。其实,清朝的统治者十分认真地追求风水可能带来的好运和益处。例如在公元1724年,内务府请来山东济南府德平县知县张钟子及潼关卫廪膳生员张尚忠等人查看圆明园风水。他们检视了许多建筑的方位,特别从外形、山水、爻象等方面来分析这座宫苑的形胜,以诊断吉凶。    
    北京西北的海淀区在清朝开国之前就已被选为营建宫苑的好地方。从空中拍摄的照片里,可以看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势和轮廓显得很柔和,实在没有与自然不和谐的恶劣地形。这个平原的西边,有十来个绵延的山峰和溪流,这就是有名的西山。在西山稍为偏北之处就是玉泉山,也就是圆明园取得新鲜用水的地方。紧接着的香山,明代学者称其山脊为青龙皮。瓮山耸立在海淀西边大约五里(约一点五英里)的地方,它的独特之处是优美的曲线像一个瓮,并因而得名。34这两座山脉交错就像男女结合般调和。这些都是风水堪舆学上所显示的兴隆象征。    
    圆明园占据这个地区内一个最好的地点,整体布局的安排特别地和谐。在这座帝王宫苑里的众多假山,大概是刻意根据堪舆学的理论而建造。四十景的彩绘十分清楚地各自展现每个不同景点中的人工建筑物,里面耸立的山脉叫做青龙,跟称做白虎的较低山脊会聚在一起。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景点以风水的用语来表现兴隆的象征。    
    这座帝王宫苑的风水看起来好得无从吹毛求疵。即使最后遭遇到被焚毁的灾难,亦没有人对它最终的命运想当事后诸葛亮或归咎于风水不好。不过,还是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根据一位清代学者的说法,在公元1839年,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二宫门外拆掉一座拱形桥,以方便他观看骑射。这位学者引用一个风水师的话说,一条河需要有一座桥就像瞄准目标的弓,在去掉这座桥后就象征失去目标的弓,成为军事衰弱的不好预兆。中国就在这年有鸦片战争之惨败,35让这位学者觉得那风水师所做的预言,竟变成了事实。


第二部分:建   筑圆明园的布局

    圆明园由非常壮丽的建筑工程所组成,是清朝所创造的帝王御园。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最高成就,以及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营造圆明园的地点是在玉泉山山脚下有丰沛活水的平原上,靠近今天北京西北边的海淀区。来自玉泉的水被形容为清凉和干净,有云:“明月夜映清光圆”,即喻为“月光下的珍珠”。丰沛的泉水是因为在海淀和邻近的地区有充足的地下水。事实上,“淀”的意思就是会聚水的地方。更何况这里的地形可以让一座壮观的宫苑把美学的效果发挥到登峰造极。作为非常出色的现代中国建筑师,梁思成曾评论说,圆明园会聚山丘湖泊,结合殿堂、亭台楼阁和其他建筑结构的设计精华。虽然圆明园注重对称和平衡,但梁氏进一步说,圆明园的设计更能依照地形来强调变化,以及以活泼的造型来发挥独树一帜的风格。虽然在梁氏的慧眼里,圆明园也许因过多的人工雕琢而破坏了美丽的形胜,但他毕竟对圆明园具有生命的创意仍然是无可置疑的。    
    最近更有学者有鉴于圆明园在广大湖区和高耸的西山之麓,有巧夺天工的布局而称之为“万园之园”。其实由于周遭环境非常之好,早在13世纪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优美的庄园在这里出现。到了16世纪,天然美景让这个地区十分具有吸引力,明代的武清侯李伟就因此得到灵感建造了十分著名的清华园,被喻为“京国第一名园”。不久之后,有名的书法家米万钟也在这里建造同负盛名的勺园,取“海淀一勺”之意。根据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的说法,这两座享有盛誉的园林于明清易代之际遭遇到荒废的命运。    
    清代的统治者在海淀区又新建许多宫苑。根据三张可用的地图显示,圆明园里的巨大湖泊是由运河网络和蜿蜒的水道所连接起来的。从鸟瞰的角度来看,所有在圆明园内的建筑都坐落在小岛上,或是被假山、台榭、花石、树丛和灌木包围起来的单独区域。那些被特别命名的“景”点是由一组既独立又聚在一起的小庭园所构成。根据当时英国人对这座巨大园林的观察,它“包含一大群各式各样优雅精致的小建筑”。    
    在1737年,也就是乾隆登基的第二年,他传旨要著名的宫廷御用画家郎世宁、唐岱、孙佑、沈源、张万邦、丁观鹏把圆明园恭绘在绢本上。完成之后就挂在清辉阁的北壁上。清辉阁在九州中央的皇帝寝宫的西侧。它的建筑样式是单纯的长方形,配上工匠在梁柱上雕刻的精致的图形和装潢,风景和周围的建筑配合在一起,十分宜人。此阁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悬挑部分,既让里面的人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又有细致的漆涂在上面以保护它不易腐朽。它的直角和轴心对称又显示出庄严的式样。这个地方是皇帝和他的侍臣用来作诗、绘画和欣赏风景等雅兴之用。    
    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是于1744年完成和被命名的,其中有十二景是乾隆于1736年登基之后才建造出来的。虽然雍正完成四十景当中的大部分,但乾隆继续大肆翻修所有名景。温文尔雅的乾隆对四十景中的每一个景,给予一个讲究的名称,并有一首题咏的诗作,后来辑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乾隆皇帝像一位饱学之士一样为他的宫苑景点选取优雅的名字和具诗意的主题,来呈现独创景物如画般的形象,并由一位精挑细选出来的博学之士书写,以整齐划一。而且,这位自负的皇帝授命宫廷御用画家沈源和唐岱,以及书法家汪由敦绘制两册长2。6英尺(约79厘米)和2。35英尺(约72厘米)宽的绢本彩绘,以呈现出所有四十景给人印象深刻的图像。这套画作和诗集被法国人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走,随后被发现收藏在法国巴黎的国家国书馆里。法国在1983年给中方赠送一套原图彩色照片的底片。7至于由孙佑和沈源签章的同一个绢本彩绘的木刻版,则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印制出版了。    
    圆明园内的各个景点均可经由变化多端的路径抵达,这些路径刻意铺成多变的拐弯和蜿蜒状,9可能有风水的因素在里面。大概是认为邪灵只能直线走动,以至于会被蜿蜒的走道所阻挡。不过,拐弯和蜿蜒也是产生惊喜的要素。一条狭窄、曲折和幽暗的山路,看来会把游人带向尽头,但不久却会有一个豁然开朗的空间迎接他们;突然之间,他们会被优美的树丛、蓝天白云、飞禽、奇花异草和从高地涌出流水注入池塘等景象带来惊喜;顷刻之间,他们甚至可感受到远山吹来清柔的风。因此,曲折的路径可提升游人的兴致,去欣赏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连续呈现的景观。这种令人惊喜的因素阐释了“藏”跟“露”结合的艺术。在长春园北端的欧式建筑,在墙垣和山丘旁边,用中式的建筑结构隐藏起来,只有从远处才看得见高高的屋顶。但“藏”不是简单地用来传达“没有西式建筑会破坏这个重要园林的和谐”,它也是用来制造惊喜的效果。    
    不同于散文或诗词里使用完全隐藏的技巧,藏的意义在园林里是要带出一个由隐至显,既保留又含蓄的表现,因此展开的景观不能一眼就看到底。一个英国人在18世纪末参观过圆明园之后,就曾经记录下藏的效果,说是“在圆明园里的飞檐是要表现出建筑的雄伟印象,特别是从远处的树丛间窥看”。    
    除了路径之外,连接这座园林每一个角落的运河网络,几乎在动线上也起了相同的效果。有非常之多的游船和水艇在园里穿梭,为了提高船队的运作,圆明园雇用船工、船库管理员和船只维修员的数目日渐增加。他们在园里居住和工作之后,就成了园林里的船仆,成为侍候皇帝和皇家众多的侍从之一。


第二部分:建   筑圆明园本园的景观结构(1)

    这座帝王宫苑在福海完工之前的本园布局是正方形。它由三个主要的人工建筑群所组成,就是行政建筑、皇家居住区和乡村景色的综合体,沿着中轴线由南往北伸展,另外还有非常之多的小区,遍布在这座巨大的宫苑之中。    
    主要的入口处朝南的大宫门,是园里十八个主要宫门的其中一个。在这道宫门的顶端挂着一幅木制匾额,刻上“圆明园”这三个由康熙亲笔书写的大字。在大宫门前面的中央是五楹宽大空间的房子,实际上是给主要的政府部门包括内阁、六部、翰林院、宗人府的官员一个办公的地方。越过这道宫门就是二宫门或者叫做出入贤良门,由在拱桥上跨过护城河的一对镀金龙守护着,在入口的两侧有供来人候旨的房间,这里也是皇帝每年校阅军队与比试射艺的地方。13    
    正大光明殿坐落在二宫门里的正中央位置,其名意谓胸襟开阔以适应一位伟大的统治者。这部分的建筑是完全依照紫禁城里的主殿太和殿复制而成。这座主殿的外观以油漆和镀金来装饰,在层层交叠的屋檐下有铁丝织成的网来阻止飞鸟接近。殿堂高129英尺(约39米),宽63英尺(约19米),有七根直径为2英尺9英寸(约84厘米)的原木柱子竖立在4英尺(约1。2米)高的台阶上的圆形石墩上,在殿堂内有雍正皇帝御笔亲书的一副对联匀称地挂在两侧。由三级石阶登上石灰砖的地面,上面铺满约60厘米长、8厘米厚的方形大理石。主殿前面是一个开放式的庭院,两侧各有一座偏殿,而主殿的后方有一座石山像巨大的玉竹笔直竖立。这座殿堂是皇帝用来接见他的官员和外国贵宾,以及摆设宴会,特别是像皇帝寿辰等特别节庆而举办盛宴的地方,也是进行科举殿试的场所。一般来说,这个行政区由墙围出很大一个禁区,跟正大光明殿一样是这个区的重要结构。从里面看出去可以让人欣赏到林荫和花卉红紫相杂等宜人景色。随着这座帝王宫苑的政治地位上升,这座主殿堂后来也需要增加两翼。东翼是给军机大臣每天处理政事的办公地方,而西翼就用做候旨的厢房。14在乾隆皇帝的四十景里,这是他第一个命名的景观。    
    往正大光明殿的东边走去,就是勤政殿,这是由许多殿堂组成的一个大庭院,富春楼在后面,芳碧丛在前面,中间夹杂着保和殿与太和正殿三楹。勤政殿是清代皇帝接见官员、审阅奏章和简单用膳的地方,作用跟紫禁城里的乾清宫一样。在这个主要听政室内龙座后面的大屏风上,写了“无逸”两个大字,意思是勉励不要纵情逸乐。自雍正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为清朝皇帝用来处理国家大事的听政场所,乾隆给这个景点命名为勤政亲贤。15    
    在这个听政场所的后面越过前湖,就是皇帝寝宫所在的九州,由九个小岛组成,围绕着200平方英尺(约19平方米)大的后湖,以桥梁来连接。16这个所谓的九州,明显地是从儒家的《书经》里参照古代中国所了解的世界。雍正皇帝给这个地方命名为九州,是希望表示整个帝国是在四海之内,并象征天下和平与繁荣。我不认为雍正或乾隆以九州清晏作为九州的缩影,是皇家宫苑的“回光返照”;王毅误以为将无限的空间压缩在一隅是要把“芥子纳须弥”,17象征帝王宏伟气象的丧失。其实,创造“壶中天地”乃是非凡的艺术。这种设计不仅不会丧失宏伟的观瞻,正好符合帝王的远大世界观,也是中国园林艺术里最重要的美学内涵,让小小的人工建筑去表现无边际的大自然,不仅是天地的一部分,更是宇宙的一部分。    
    事实上,虽然许多经典的中国园林是划定有限的范围,但都有清晰的意图去创造无限空间的感觉,塑造宽敞空间的意象是园林艺术的基本精髓。压缩的效果若能从小见大,因近及远,乃是一种精巧的手艺。在圆明园里的九州恰好是这座雄伟的帝王宫苑之重要中心,象征着完整的中国世界,肯定经由象征主义传达出的雄伟而非狭小的感觉。    
    在九州南北轴线上的岛屿,容纳了三座由北向南排列的建筑群,分别是七楹宽的九州清晏、奉三无私殿和五楹宽的圆明园殿,面向前湖。这三座宫殿排列在大宫门的中轴线上。在这三大宫殿的东边矗立着“天地一家春”和“承恩堂”。承恩堂是后宫嫔妃的住所;在三大殿的西边是有名的清辉阁,在1737年到1860年之间,圆明园四十景的绢本彩绘就是挂在这里的北边墙壁上。皇帝的寝宫夹在两个小湖的中间,位于这个巨大的院落里,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