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674-周润发私家相册 >

第2部分

2674-周润发私家相册-第2部分

小说: 2674-周润发私家相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途的分界线。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岛顽童渐渐远去了,城市的街头多了一个略带几分忧郁的少年。十几年以后,我们在《上海滩》中爱上了那个名叫许文强的年轻人,那个许文强打动我们的就是这种忧郁的气质。


第一部分:南丫岛上 一个顽皮的浪子香港城市大学的博士帽(图)

  那时的发妈当然不会想到,这次搬家给发仔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假如没有这次搬家,就没有发仔日后成为大明星的最基本的环境,发仔的人生很可能就会是另一种情状。  “我住在西环,西环的酒楼我间间做过,我又帮人倒垃圾。有假期我就帮人替工挣钱,我不怕挨苦。”回想当年的种种艰辛,发妈不胜感慨。发仔的父亲因病去世后,发妈的担子就更重了,吃苦耐劳的发妈就这样带大了四个子女。发妈为发仔今日的成就感到自豪:“你说发仔成功,不是表明发妈更成功?因为发妈成功养大了四个子女才有今日成功的发仔!”  发仔以15岁的“高龄”进入西环的廖创兴中学读中一(初一),他的中学生活只有短短的3年时间。  发仔不是一个“好学生”,如果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个被人们称为“发仔”或“发哥”的周润发了。尽管后来他也为自己读书不多而感到缺憾,但对于以表演为职业的周润发来说,社会才是真正的学校。  2001年11月,周润发戴上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博士帽,与他同时获颁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的还有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香港城市大学颁予他这个荣誉学位的理由是为了表彰他作为国际巨星的成就和不断努力的精神。  这种精神也是香港之所以成为香港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周润发获得荣誉博士的这个2001年,正是香港经济不很景气的年份。周润发在领受这份荣誉时不忘鼓励香港人一起努力共度时艰:“做人最重要的是不怕挨苦,肯做肯挨,总有出头日,例如我有今时今日成就都是因为自己不怕辛苦,将来要学的事情还有好多,做人最要紧的是不要自满。”  当周润发在台上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刻,发仔的妻子陈蕙莲感动得眼泛泪光。“见到老公戴博士帽的那一刻,真是好感动,觉得老公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这样的荣耀。”  作为与周润发同甘共苦十几年的爱侣,发嫂当然最有资格分享这份荣耀。  等待周润发还有更大的荣耀:2003年,香港启思出版社在中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以长达12页的篇幅描写了周润发的传奇故事,周润发成为第一位入选中学教科书的演艺明星;同一年,香港特区政府授予周润发银紫荆勋章,以表扬周润发多年来为香港社会所作的贡献,银紫荆勋章是迄今为止演艺界人士所获得的香港政府颁授的最高荣誉。  入选中学课本和获颁政府勋章,这是一种来自官方的确认,这意味着今天的周润发不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电影明星,更是一个拥有健康人格、体现时代精神的可以效仿的偶像。  在众多香港市民心目中,周润发是仅次于李嘉诚的最受人尊崇的成功者。  而在这位成功者的内心深处,最难忘怀的依然是那个梦幻般的南丫岛:那是他人生起步的地方,也是他年老后最想归去的地方。


第一部分:南丫岛上 一个顽皮的浪子一张题为《渔村》的照片(图)

  在这个没有机动车的小岛上,依然有古老的村落和残存的农田,那是周润发童年时代的家园。那里依然有他童年时代的街坊和邻居,每当这位大明星回到南丫岛,阿婆们依然亲热地跟他打招呼:“细狗,你又返来(回来)呀!”  在这个喧嚣的商业时代,南丫岛难得地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这也是周润发这个昔日的南丫岛浪子今日所追求的境界。在银幕上,他为观众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叱咤风云的江湖英雄形象,而在生活中,他的摄影镜头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幅静谧的景象。作为摄影爱好者,周润发独爱黑白影调的摄影,只有黑白摄影,才能完美地表现出他所要的意境。在他本人的摄影作品中,他最喜爱的是一张题为《渔村》的照片。这是他的镜头面对的渔村,也是他记忆深处的渔村。  这样的渔村越来越少了,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填海盖楼的机器声。城市在扩张,田园在消失。这是时代的大潮流,这情景令人伤心又无奈。  这是一种与精神有关的情绪,一种深沉的情感。很多人都曾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过这样的情感,周润发也曾语气沉重地表达过这种惆怅和忧虑。  2004年秋季的某一天,周润发在接受香港一家电台的访问时说,他最怀念在南丫岛耕种的日子,看着稻田丰收的感觉很舒服,那是一种自力更生的喜悦感。但近来看到很多村民离开致使农田荒废,又有人在农田上造屋,目睹此景他感到很凄凉。他认为政府应当将农田规划管理,继续保留一些稻田,让喜欢耕种的人去种。


第二部分:星途 从TVB开始九龙是真正的城市(图)

  周家从南丫岛搬到九龙后,周润发进入西环的廖创兴学校读书。那时的中学生远没有今天中学生这样大的学习压力,学校老师很少布置什么家庭作业,学生们便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发展”。  在中学的3年里,周润发每个暑假都去工厂打工,尽管电子厂的工作枯燥而繁重,报酬也很微薄,但毕竟可以挣到一些钱,既可以给父母补贴家用,自己也有些零花钱。在工厂打工,也是周润发走向社会的开始。周润发后来回忆说:“我现在视力不好就是那时得来的,不过每个暑期赚200多元,前后交了5个女朋友,收获还不错吧!”  与偏远纯朴的南丫岛不同,作为香港一部分的九龙是真正的城市。尽管70年代初的九龙远没有今日这般繁华,但街头巷尾处处都是一片都市情调。  西环有一家宝声电影院,影院里经常放映好莱坞影片。周润发成了这里的常客,他那有限的零用钱几乎都花在了这里。他最爱看那些西部片和二战片。那时候的周润发没有任何理由做电影明星梦,看电影给他带来的是纯粹的乐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是偶然得来的香港无线电视台艺员训练班的报名表。那时的周润发只是九龙一家邮局里的搬运工。读完中三(初三)后,周润发就没有再升学。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父亲的病,18岁的周润发意识到了自己对于家庭应担的责任。在此之前,周润发先后做过写字楼杂役、酒楼服务员和照相机店的小伙计,只要能挣到钱,他就不会吝惜自己的力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养家糊口,18岁的周润发不敢有更多的奢望。  完全是带着碰运气的心理,没有任何演艺经验的周润发参加了艺员训练班的招生考试。念台词、做小品、唱歌,周润发感到自己的表现简直是糟透了。然而,没过几天他就收到了一纸录取通知书。  当时的一位监考人回忆说,周润发考试成绩平平,但由于他身材高大,面貌俊朗,是个小生坯子,所以才录取了他。  30多年后,当时的考官,后被人们尊称为“香港话剧之父”的钟景辉先生说出了周润发被录取的内幕:周润发的表现让考官们直摇头,还没考完所有的项目,其他考官都已经坐不住了,但钟先生用唯一的一票“通过”说服了其他人。钟先生对其他考官解释说:“这是一个表演天才,只是他现在还不懂得如何收放自如。”  因为有了这决定命运的一票,周润发踏上了人生的新旅程。周润发进入无线电视第3期艺员训练班,成为所有学员中最勤力的一个。在艺员训练班,钟先生分配了一个小配角给他,周润发兴奋地接下了这个小角色。这是周润发第一次真正走到舞台中央的演出。  钟先生回忆说:“我想到他会红,但绝没有料到,他能红成这样。”  周润发是幸运的,因为他所进入的艺员训练班是香港最有名的造星工厂。因为造星的首要条件是“低门槛准入制”, 周润发才得以通过这考试。


第二部分:星途 从TVB开始从龙套演员到剧集主演(图)

  无线电视台(TVB)的造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港姐”选美大赛,二是举办艺员训练班。前者最成功的例子有张曼玉,后者有的是影视明星,有的是著名导演和监制:  第1期:甘国亮、招振强  第3期:周润发  第4期:林岭东、杜琪峰  第5期:关锦鹏  第6期:陈玉莲、吕良伟  第8期:汤镇业、廖启智  第9期:黄日华、苗侨伟  第10期:刘德华、戚美珍  第11期:梁朝伟、周星驰  那时的香港没有专门培养演员的演艺学院,无线艺员训练班就是香港演员的“明星梦工场”。无线电视台从1971年起就和邵氏兄弟制作公司合办艺员训练班,每年一期,学期一年,从1979年第9期起,由无线电视台独立操办。  这个艺员训练班是一条成熟的造星流水线,艺员前期学习表演、台词、舞蹈、武功、编剧理论、摄影概论、电视工程等基础知识,后期是表演实习,中间经过多次考试,优胜劣汰,毕业者即签约成为无线电视签约演员。  为了能够顺利签约,为了得到演出机会,艺员们不得不在课业之外多动些心思。无线电视台至今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趣闻,说的是那时的周润发为了引起无线高层的注意,经常把自己打扮一新守在人来人往的电梯口,装作等待电梯的样子,每见头面人物上下电梯,他就不失时机地问候一声。这位身高1。8米的英俊小伙子于是引起了无线高层的注意,也给那些监制人员留下了好印象,于是就有人开始打听这个小伙子是何许人。    从跑龙套开始,发仔的“龙套生涯”跟别人不一样。从龙套演员到剧集主演,这个过程只用了两年。无线的当红小生,香港的“长篇剧王”。    在无线电视这条造星流水线上,所有演员都是从跑龙套开始的。这种情状在无线演员出身的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中有着绝好的反映。影片中尹天仇被人说成是个“死跑龙套的”,而尹天仇的解释是:“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龙套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角色。没有名字,没有台词,甚至也没有表情,然而,对于跑龙套的人来说,假若你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演员,那么跑龙套就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  按照无线电视台的规矩,一般演员要跑两三年龙套才有望演配角,而要得到演主角的机会,往往得有五六年时间。对于年轻演员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熬不住就转行了,而坚持下来的人大多都会有出头之日。  1976年,周润发曾给伍卫国跑龙套,1980年黄日华给周润发跑龙套,1983年周星驰给黄日华跑龙套,而今天的周星驰已经被人称做“星爷”了。  说起当年在艺训班的日子,曾经执导过叶童、马景涛版《倚天屠龙记》的香港导演赖水清显得很兴奋:“发仔是南丫岛人,我是新界的,都算是偏僻的农村,我们就一起租房子,朝夕相处了两年!那个时候都没有出人头地,我们三个,还有吴孟达,读书的时候就常常一起站岗,见习、工作的时候还要一起给人家跑龙套,扮演家丁、死尸这样的群众演员,没有一句台词,大家都还蛮心安理得!”


第二部分:星途 从TVB开始辛劳和汗水的酬报(图)

  无线电视台舍得在年轻艺人身上花钱,年轻人衣食无忧,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比周润发晚一期的赖水清回忆说:“无线培训班施行的是家庭制,就是前边的提拔后来的,老人带新人。发哥算是我们的师兄,当初由他面试我们,见习时也是由他罩着!”  周润发的“龙套生涯”也跟别人不一样,他那高大英俊的身材实在是很突出,跑起龙套来,即使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也能让人依稀感觉到他身上的“星光”。  这星光给周润发带来了更好的机会,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他就从一个龙套演员变成了电视剧集的主演。  1975年,20岁的周润发出演了《江湖小子》和《大江南北》两个各为20集的剧集,这是周润发演艺生涯中最早的作品,初闯江湖,周润发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才华。1976年,周润发在无线电视128集的《狂潮》中扮演男主角邵华山。这是一个令人同情的角色,邵华山无父无母,虽然枉费一场努力,最终还是死在那位对他爱恨交织的女人手里。作为一个新手,周润发在演戏时全情投入,整个拍摄期间都沉浸在剧集的情节中,这为角色带来了浓重的情感色彩。这部128集的长剧只拍了短短5个月,甫一播出,即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狂潮》成了周润发的成名作,他的演技得到了无线电视高层的认可。1978年,周润发又在《强人》和《奋斗》两部各为80集的长剧中担任男主角,而这时他已是无线电视时装剧的首席当红小生了。那个时候无线电视古装戏的首席小生是郑少秋,周润发自己也意识到,在古装戏方面,他很可能比不过郑少秋,郑少秋可以饰演楚留香、陈家洛或张无忌等大侠,而自己只有演一些现实中的小人物才能有感觉。  周润发早期剧集中的角色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这些长篇时装剧里的小人物往往是,除了一些梦想、一股气力和一点亲情外,其他便是一无所有。而对于那个年代的香港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梦想。  那是一个有梦想的年代,千千万万的香港人白手起家实现了创业梦,作为演员的周润发也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明星梦。  香港电视剧的拍摄方式与内地有很多区别,最大的区别是为了赶工期,演员往往没有多少时间看剧本,拍摄时很大程度上需要演员的临场发挥。而对于一个好演员来说,这反倒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周润发没有读过多少书,这样的拍摄多少也省却了一些死背台词的苦恼。然而,这种拍摄方式也给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周润发拍了近千集电视剧,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而在这近千集电视剧中,周润发大都是演主角。这很可能是一个迄今为止还没人打破的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