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妈妈,我的手指戳了 >

第2部分

妈妈,我的手指戳了-第2部分

小说: 妈妈,我的手指戳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渣。人们也不再去想,这些碎残渣曾经是一颗怎样硕大的星星,曾经闪耀过多么明亮的光泽!    
    在回家的路上,姥姥玩牌时的样子,总在我并且头脑里浮现。    
    我不得不反复抬头看天上围着许多星星的月亮。    
    2001年9月10日


第二部分第6节 在苏州

    一起床,拉开旅馆的窗帘向外望——啊,我简直到了另一个世界: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白色的,上面都有黑色的房瓦,散落在一条小河的两岸;静静流淌的小河上,还隔三差五地耸起一座小石拱桥;毛毛细雨淅淅沥沥的,街上的人们习以为常。我们都起床后,就纷纷各自到苏州街上吃小吃——约好八点半在大商场前会合。    
    我和母亲走进一条小吃街。众多小吃店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最后,我们选中一个叫“五芳斋”的小吃楼,便进去了。此家主要以面食为主。我要了碗大排面。    
    简单地说,大排面,就是一把手擀面,几勺汤,一块大排骨,很简单的。但是,当我鼻子一闻,呵,一股浓郁的肉香味扑面而来。我赶忙抄起筷子,夹起几根面条一尝,啊,太香了,似乎这香喷喷的汤味早就融进面条中。我仔细品了品,面,还是一般的面,而汤,做得太妙了。    
    汤中,有许多的油,却多而不腻。但不是什么植物油和香油,我认为它更可能是肉油。再看看碗底,一堆肉末。也许这堆肥瘦相间的肉末中所含的油被释放出来,从而弄香了整整一碗面。    
    吃罢饭,我们就去了苏州最著名的景点中国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中国四大园林为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据说,此园林占地78亩,是明代御史王某弃官后所建。    
    一进门,清幽幽的小片竹林和明亮的湖面一直伴随着我们。    
    拙政园很大,优美的景色也随处可见。有时,一座小亭、一片小湖、一块假石就能构成一副完美的组合。    
    这里的假石假山很有特色。每块石头都很瘦,像干瘪的葡萄干;每块石头又都长得很透,一块平平常常的石头中间居然有个洞,从正面看去,总能看到其内部或两侧;再一点,每块石头都特丑,但是,它们组成的假山,又异常地美,一种不规则的美、一种不匀称的美、一种自然的美。    
    拙政园里,我认为主人很智慧的是,一片平平的湖水中,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而园主却将一座小小假亭“拔水而起”,这就将湖面变得富有情趣。而且,一条长廊外,通常一边是湖岸,一边即是院墙。而园主不,在院墙的一侧,偏要再摆设四五根高低不齐的竹子,或是几块大假石,有时也栽一株弯弯曲曲的长年老松。总之,在拙政园中,你不可能看到任何一处空闲或普通的画面。    
    拙政园中,有乾隆帝游江南时所题的“真趣”二字;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所作《爱莲说》中“香远溢清,亭亭净植”一句,则成就了拙政园最大的一个堂的名字——“远香堂”。    
    从远香堂东望,有一座小山,上有诸多景点,如琵琶园、玲珑馆、听雨轩等。从拙政园任何一座古屋里的任何一扇窗户向外望,也都是一副山水花鸟的优美画卷。    
    游完拙政园我们又分头吃晚饭,我则想再品一下苏州小吃——大排面,于是来到“五芳斋”要了一碗。吃到半截大概由于油味太浓,我有点恶心,剩下的面是由正在减肥的母亲替我打扫的。    
    当晚,我回到旅馆,洗过澡,很早就睡了。    
    明天,我们又要踏上去上海的路。    
    2001年1月25日


第二部分第7节 人在云中

    暑假去了趟云南。当地人说,他们住在“云之南”,所以叫云南。    
    好一个“云之南”!    
    这天,我们随游人去云南大理的鸡足山拜佛求签。在山脚下,我仰望天空——在单纯的蔚蓝色的衬托下,飘着几朵白的云,一团团,一丝丝,轻飘飘,软棉棉的,就像一幅气韵生动、笔断意连的水墨画。远处的山,被云包围着,稍稍露出山尖,就像一位蒙着白纱的少女,仅仅让人看到她端秀面庞上的那双盈盈的眼睛,眼睛下面却永远被神秘笼罩着。而这已经让人感到陶醉!    
    后来,我们一行人向山顶进发。途中,越往上雾越是浓——我们已被雾包围了。隐隐约约能看到周围绿色树木的影子,但看不大清楚。是什么将一切弄模糊了呢?我仔细观察四周:啊,似乎有些小水珠从我耳边、鼻尖滑落,从我眼前飘过。我想带走几颗,伸手一抓,手里什么也没有,但是我的确触摸到它们了。我感到肺里充满了小水珠,它们灌满了我整个身体,我已是它们之中的一员了。    
    到了山顶,朝下俯瞰,是一片茫茫的白,仿佛一池湖水上的滚滚仙气儿,流动着——噢,那是云,原来刚才我在云里呢。    
    我再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崖上,有一棵松树,在云的簇拥下亭亭玉立。我真羡慕那些当神仙的,早晨可以腾云驾雾俯视人间;中午可以在那棵老松树下对弈;傍晚在山里找一块大石头,就在云的怀抱中乘凉——多舒服啊。    
    “噹”——寺里的钟敲响了。云彩将钟声送到远远近近。这时,我心中有一个声音也随着钟声在回荡着:成仙了!    
    2001年8月26日


第二部分第8节 观人观事

    小时候和父母看电影,总喜欢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曾经问过这种问题。长大以后我们才慢慢发现,原来“好”与“坏”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久而久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开始模糊起来,因为我们正在逐步融入社会。生活中我们有亲人,挚友也更多些,人情味也就更浓一些;而到了社会上,我们要和一群陌生人工作、竞争。在关键时刻,人们的品性,或无私或自私,或坦诚或虚伪,总会妍媸毕露。无论今后我处于怎样的境地,我都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努力、尽量地去做一个好人。当然,我会对亲人和朋友更好一点。


第二部分第9节 乞丐的葬礼

    久遮天空的云层终于散去,留下的是清新的空气和一道亮丽的彩虹。刚刚过去的雷阵雨把世界洗得干净透彻。    
    在去当代商城的路上,欣赏着路边的树木。因为过几天要随父亲去海边游泳;所以我必须买一副潜水镜。    
    还没有踏上过街桥,便看到桥上有一群人围在一起。我想,大概又是什么乞讨者写了自己不得已乞讨的悲惨缘由,引来了围观,于是,我边上桥边从口袋里找出了一张五毛纸币,准备给他或她一点施舍,顺便积一些阴德。    
    挤进人群,才晓得自己错了。人们虽然是在看一个乞丐,但那个乞丐面前并没有什么文字。我仔细地看那个乞丐,才觉得不对劲儿。她是我经常在这里见到的那个老太太,样子有些怪,跪趴在地上,头埋在臂弯里,屁股撅得很高,身着带有紫色补丁的棉衣棉裤。她蜷缩在桥栏杆下,在花白的头发里和背上的凹嵌处还残留着雨水,浑身似乎湿透了。    
    她怎么了?是睡着了?是生病了?是饿晕了?还是……死了?!    
    她像是死了。一点儿呼吸的幅度都没有,松懈地趴在那儿一动不动,不呻吟,就像一块石头,没有任何生命迹像。    
    看来是死了。我越是这样想,就越觉得像。我想拍拍她的肩,问问她怎么了,可打死我我也拿不出这个胆量来——问一个死人怎么了,除了可笑和悲哀,还会有几分害怕。她是我长这么大见到的第一个“活生生”的死人。是我曾经施舍过的和曾因为找不到零钱而表达过歉意的一个乞丐。    
    她确实是死了。围观的人群仿佛是在参加她的葬礼。所有的人一句话都不说,静得出奇。我应当报警,可我有些害怕。我指望着别人去做。    
    后来,我就开始观察其他围观者是否有这种动机。令我失望的是,人们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一动不动,大家将眼光放在乞丐身上,像是着了魔。葬礼虽然很静,但那些人似乎没有默哀。他们看着,仅仅是看着,像是在看某种稀罕的异类。    
    我甚至怀疑他们也死了。真不懂那些人在干什么。可是,我自己不也一样吗?    
    我迷惘了,再一次向那个乞丐表示歉意,然后悄悄退出了葬礼……    
    一个多小时后,太阳出来了,射出的光线照得人心里发烦。水份全部蒸发掉了,刚刚那些湿润的空气现在闻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烧糊了似的,剩下的只是枯燥与乏味。    
    我从当代商场出来,见桥上仍围着人,不免心里有些苦涩与内疚。我毫无理由地想避开那个死了的乞丐,于是绕了个弯,从别的路回家去了。    
    坐上公交车,刚才潜在内心里的那份内疚越来越浓烈起来。我应该救她!再怎么说,那也是一条人命。不知她是死是活,怎能无动于衷呢?总该做点什么吧!如此的自责、悔恨、内疚全部涌上心头,感觉像咽了口苦涩的海水,味道堵在噪子眼里出不来……    
    第二天,我去学校时,故意绕道到桥上看一下。边走边想,若那老人还在,我一定就近叫警察。    
    桥上,除了来去匆匆的过路人和忏悔的我;除了偶尔飞起的纸片与四处可见的不干胶广告;除了早晨还不太刺眼的阳光和轻微微的凉风,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葬礼”什么时候结束的,只晓得,我来得太晚,她已不在了。    
    我叹了口气,沮丧地向桥下走,手潜意识地插进口袋里,忽然,我感觉指尖触到了一张纸片,掏出一看,原来是五毛钱。我记得这张纸,我本想把它给一个乞丐,但那个人已经死了。    
    2001年8月6日


第二部分第10节 山西见闻二则

    一、“致富”之路    
    “五一”长假何处去?山西是也。同行者三家七人,代步者二车分乘。    
    好山好水好风光,出城便见崇山峻岭,起伏不断。远观如天女之霓裳覆盖于山,近视乃百万树木作怪而已。两车像蚂蚁,似甲虫,穿行其中。再美之山,再秀之水,重重叠叠,多看也就乏味。未几,吾父入鼾,其声暴如雷,引得旁人嬉笑不宁,方为漫长之旅陡增情趣。    
    一路西行,直奔大同。吾坐之车在后,猛见前车兀自跳起,窜至半米之高!犹如电影之飞车特技。惊骇间吾车也飞起,只觉头脑忽然一虚,好似挨了棒锤,臂肘不知刮蹭何处,亦疼痛难耐。待车停下一看,臂肘破皮,直流鲜血。大人们回眸寻思,原是路毁坑深。吾人猜想,前面不远,定然有修车之处,所遇此沟乃修车人所为,无非招揽生意而已。续行不到400米,果如所料,一修车招牌赫然而立!吾人大笑,无奈以为妙绝。    
    修罢车,再西行。进一村路,车速减慢,好似堵车。行至堵处,见一老妪,端坐中央,左侧置一推车。各车均小心翼翼从其右侧擦身而过,相隔不到一寸。吾不解曰:“伊果要寻死乎?”父曰:“此乃‘碰磁儿’也,意即若有车碰蹭其身,伊便佯装伤重,喊叫不绝,定然有青壮男子从屋里抢奔而出,向车主索钱。”吾听后大惊。世人常曰,“要致富,先修路”,而此地乡民之法,反其道而行之,真乃“要致富,先毁路”,“要发财,去碰磁儿”!端的是桩未闻之奇事也。    
    二、信仰之力    
    终到大同!早已坐“胖”之躯复又蠕动。一行先观久负盛名之云岗石窟。我之感受,异常强烈。非折服于其雕刻技艺,乃震撼于其宗教力量!一座寻常之山,北魏民众仅凭斧锤凿出尊尊高大佛像,乃至达五层楼之巨,若无天大之精神信仰,岂能舍如此人力、财力与时日?!    
    当晚住大同宾馆,一夜无话。    
    次日上午,看完应县木塔,直奔悬空寺。那寺座落于石壁之中,被山石环抱。多年风吹雨打,因建于山石内侧,未被天公侵蚀。观者如蚁,磨肩接踵,贴身挪步,良久方登临寺中。细细寻看,除玲珑小庙、精雕玉佛有可观,其余则兴味索然。其实,此寺近观不如远视,可体会者,全在“悬空”二字。立于寺下翘首以望,根根木头横插石壁,支出一条平地,建起一方小庙,历千年而不败。若无天大之精神信仰,何有此奇特想像?!    
    第三日,游五台山。山西之旅,似乎难脱佛教寺庙。五台山之寺庙千篇一律,除拜佛许愿之香火旺些,也无甚特色。唯黛螺顶有些趣味。拾阶而上,有一千零八十台阶。登临途中,吾两腿发酸,气喘吁吁,步履迟缓似蜗牛。恰遇一七旬老妪,每爬一级石阶,就伏身磕一头,一千零八十台阶,到后来,几乎每级石阶均留其血迹。若无天大之精神信仰,何有此毅力?!    
    2000年5月6日


第三部分第11节 食草牛和食肉牛

    睡觉前看了一会儿小说——《三重门》。    
    作者韩寒,说自己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反对现在教育制度的小混混”。他抱怨现在教育制度扼杀了“我们”这一代少年对文学的幻想,并认为现在学生学的大多科目都没用。韩寒是反对教育制度的小混混,我们是教育制度下的小混混。    
    教育制度确实扼杀了许多很有才气的青少年,迫使他们放弃了目前的真正所爱,换来的是一张文凭或者遗憾。大多数的孩子,谁生来就喜欢学习?尽管如此,社会却没有杀死韩寒,还是有这样的人一定要做逆流之鱼。    
    当少年的活力被扼杀时,大概是像一个得了绝症的慢性病病人,一天天看着自己的创造力枯萎,而且这种现象无法挽回。    
    然而,韩寒以辍学反对“科举”,把自己的青春丢向自由,换来的也许将是一时的焦点和一世的茫然。社会是大人的,制度也是大人们定的。无论我们怎么叫嚣,怎么喊苦,得到的回应不过是些“减负”之类的空洞许诺,兴许再加点儿记者的同情。当大人们习惯了我们恹恹欲睡的身影,当我们的呐喊淹没在政治经济的吵闹声中,报纸上的文字又被刷新,萎靡的太阳会再次升起,我们的世界又恢复了往日那可怕的宁静。    
    就在这片安静的草原上,有一头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