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

第54部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股份公司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的扬弃。”    
    “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    
    “在股份制内,已经存在着社会生产资料借以表现为个人财产的旧形式的对立面。”    
    “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为许多结合在一起的人牟利的生产。”    
    材料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转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10多年来,深圳市在大量的竞争性行业中,公有制经济普遍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并通过建立一大批国有与集体、国有与外资、国有与民营等互相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形式的公有制模式。如赛格集团,从贷款2600万元起家,先后通过与日本、香港等地客商成立中外合资企业,用4亿元资产控制并盘活了40亿元资产,90年代初又通过股份制改造,先后推出多家上市公司,直接融资15亿元,达到了用几亿元国有资产资本控制几十亿元社会资本的目的,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迅速扩张,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元、净资产31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国有净资产11年间增长了35倍。    
    ——摘自《中国企业批判》,陈惠湘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应怎样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股份公司。    
    (2)根据材料2、3谈谈你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的看法。    
    20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21某资本家纺纱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产棉纱1万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五年,价值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万6千元;雇佣工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半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试计算:(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资本家本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22请读一读洛克菲勒财团的案例材料并回答问题。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它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通过庞大的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维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的斗争中,洛克菲勒财团受到沉重打击。但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石油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但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洛克菲勒财团经济实力日益衰退,主要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结合以上所给的案例材料,说明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金融寡头是如何实现全面统治的。    
    一、选择题Ⅰ    
    1C【解析】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G—W—G′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价值规律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的结果只会是价值的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作为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但是,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离开流通,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货币永远也不能转化为资本,商品所有者也只能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剩余价值无从产生。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C【解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    
    3C【解析】答案同第1题题解。    
    4D【解析】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充当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5D【解析】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B【解析】劳动力作为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力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一般商品在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去。劳动力则不同,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取剩余价值。    
    7C【解析】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8D【解析】既然是资本流通总公式,当然也就概括了所有资本运动的共同特征。对借贷资本而言,表面上看来其运动形式是G—G′,但实际上借贷资本家将自身的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在职能资本家手中这些资本也经过了G—W—G′的运动过程。    
    9D【解析】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商品的价值则包括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10B【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注意区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    
    11C【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工人在进行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过程中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同时其抽象劳动也创造了新的价值。如果新价值等于劳动力价值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如果新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就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实际上就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12D【解析】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而在工人工作日中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是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超过一定点”指的就是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    
    13B【解析】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实际上,工资应该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一旦采取了工资的形式,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4D【解析】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15C【解析】资本家追加投资的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全部追加资本都是工人的无偿劳动创造的。    
    16B【解析】根据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作用的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会通过工人的劳动发生量的变化,这个价值增殖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17B【解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进行的划分。    
    18C【解析】任何社会劳动过程都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新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作为剥削工人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才成为资本。    
    19C【解析】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每个企业都这样做会使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引起了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    
    20A【解析】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    
    21D【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仍然是该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22A【解析】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相当于变相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23A【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形成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4A【解析】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假象。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5B【解析】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是出于两重原因:即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    
    26D【解析】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如果把它当作一个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会生产出一定的产品,为下一次生产过程准备了物质条件,并且也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再生产过程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离开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和再生产都无法进行。所以,任何社会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就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是从生产规模方面对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划分;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27A【解析】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其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28B【解析】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所以能实现扩大再生产,只是因为实行了资本积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重新资本化,用作追加资本,使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上重新进行。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9A【解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指不变资本的比重的不断提高。同比例扩大和同比例下降的情况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