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好父母 好孩子 >

第44部分

好父母 好孩子-第44部分

小说: 好父母 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上六年级时,老师布置过一次关于“二次大战”的作业,一连串的问题居然让我也有些意外呢。“你认为谁该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作业而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到当年我学战争史的情形:按照年代、地点硬背下发生的事件和书中的有关结论,明知是迂腐而无益的,但为了通过考试,又怎么能不这样做呢。    
    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与我们平时完全不同的做作业的方式,那就是通过思考来完成所做的作业。    
    经过了思考完成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你说说,这样培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的方法,难不难呢?    
    


第二十六部分:学会学习终身受益谁来解答孩子的为什么

    2.谁来解答孩子的为什么    
    ——写给爸爸妈妈    
      爱思考的孩子总爱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解开一个个“为什么”的谜团中长大的。    
    可是,面对孩子数不清的“为什么”,父母、老师常常束手无策。    
    一天,一对年轻夫妇领着他们8岁的儿子来见我,说他们的儿子是“问题儿童”,让我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你最喜欢研究什么问题?”我和这个男孩聊起来。    
    “汽车、武器、电脑、宇宙。”男孩回答。    
    “那好,请你谈谈你的研究成果吧!”我对他的回答很感兴趣。    
    他一口气讲出18种汽车的名称、产地、速度和价格,俨然是个汽车方面的“专家”。他说,这些汽车的标牌自己都能画出来。接着,他又说出十几种武器和数十种电脑的名称和性能,还向我说了自己想出来的消灭战争的办法……    
    我惊讶不已,问:“你几岁?”    
    “8岁呀!”他一定觉得我的提问很怪。    
    “你这些知识是从哪儿得来的?”我又问。    
    “看书呀。有的是我发现的。”    
    “你们的孩子很了不起,不但没有问题,而且是个人才,请你们一定珍惜!”我兴奋而又郑重地对孩子的父母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他经常提一些怪问题,跟学习、考试一点儿不沾边,我没法儿回答。”妈妈还是很发愁。    
    “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是智商高的孩子。至于他提出的‘为什么’,你不必马上直接回答,应该引导他,让他自己从书本上、实践中找答案。”这里,我引用了一位父亲培养爱思考的女儿成才的成功经验。    
    这位父亲是这样告诉我的:女儿小时候总缠着我问“为什么”,我都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让她自己去寻找答案。她逐渐尝到了读书的兴趣,也更爱思考了,后来取得了博士学位。    
    我们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所面临的将是一个知识高度更新、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等待他们的将是许多闻所未闻的新知识、新事物,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学习,不断地学习。而对于学习,思考将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作为他们的父母,我们要留给孩子的不是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和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习,教会他们思考,教会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创造生活。    
    面对孩子们的“为什么”,你该怎样解答?    
    


第二十六部分:学会学习终身受益请别打扰孩子

    3.要专心致志    
    ——写给孩子    
      “专心致志”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全神贯注,一心一意。这就是告诉我们,在观察时就专心观察,在思考时就专心思考,在玩耍时就专心玩耍,无论做什么事,都用全部精力去做。有关专家作过调查,人与人相比,聪明的程度相关不是很大,但如果专心的程度不同,取得的成绩却大不一样。凡是做事专心的人,往往成绩卓著;而时时分心的人,终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居里夫人在科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因为她是一个终身做事专心致志的人。她的成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就容易成功;如果一心二用,往往是一事无成。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件事情,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那么,怎样做到专心致志呢?    
    一要目标明确。要想明白现在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要排除干扰。当一个人专心致志时,就仿佛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对周围的喧闹声、说话声就会听而不闻。    
    三要有张有弛。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地写,不要想玩的事;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不必想学习的事。这样一张一弛,大脑才能得到充分休息。    
    4.请别打扰孩子    
    ——写给爸爸妈妈    
    两个小学生向我描绘过他们在家学习时的情形。    
    “我写作业的时候,我妈老在我身边转悠,一会儿伸过头来说,好好写!别写错!一会儿端来苹果说,歇会儿吧,吃点儿水果!一会儿又倒来一杯水说,渴了吧?喝水……唉,真是烦死啦!”    
    “有一天,我正在自己的房间里专心练字,我妈嗵的一声推门进来找东西,我平静的心一下子被扰乱了……”    
    两个孩子诉说的情形,在不少家庭都发生过。家长这样做,好像是在关心孩子,实际上却是在打扰孩子,非常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情感思维等心理功能的良好发展。    
    人的大脑有这样一个特点,一部分全神贯注、高度兴奋,其他的部分就全部放松、高度抑制。处于高度兴奋的一部分,各种营养成分的供应都很充足时,就显得特别灵敏,就特别能理解和记忆,就特别能解决问题。    
    一位教育专家对此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只深夜1点时某间屋里的灯泡,在其他的灯都关闭时突然拉亮它,它的光亮会比平时增加1~2倍。因为,这时家里其他的灯泡都是“抑制”的,只有它“兴奋”着,供给它的电流也就特别充足。    
    所以,让孩子养成专心致志学习和做事的好习惯,实际上是交给他们一个成功的法宝。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呢?    
    第一,父母要作出好榜样。我们报社的一位高级记者,曾以《时间时间,哪里来》为题,报道过一个十分专心的女孩。这个女孩无论是写作业还是玩耍都很专心,结果不但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兴趣爱好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女孩的专心,主要是受她当工程师的爸爸的影响。女孩的爸爸每天晚上伏案学习工作,精力十分专注,从不受家人看电视、谈天的影响。他说,要做到像一位北宋诗人所描绘的“用心专者,不闻雷霆之震惊,寒暑之切肤”的程度虽然很不容易,但不被其他事情干扰而专心地做事,还是能够做到的。    
    第二,着意让孩子专心完成一件事。比如,安排孩子整理书籍、玩具,或者练习书法等等,让他们有始有终地做一两件事,很利于培养他们专心致志的习惯。    
    总之,在孩子做事、学习的时间里,请不要打扰他们。    
    


第二十六部分:学会学习终身受益要严守时间

    5.要严守时间    
    ——写给孩子    
    一次,英国一位著名文学家给朋友们出了一个谜语:    
    “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珍贵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智者查第格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时间是最快的;它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它都令人忘怀;伟大的,它都使它们永生不朽。”    
    时间是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严格地遵守时间。严守时间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成功的保证。    
    伟大的革命家列宁是严格讲究准时的人。他组织召开的会议,不管到会有多少人,他总是要求准时开会。人民委员会遵照列宁的嘱咐,在会议桌上摆着一个带秒针的钟,迟到的委员都要被记录下名字,并且注明迟到几分钟。列宁严肃地警告一再迟到的人:“再迟到就登报!”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也是严守时间的人。他的秘书几次迟到,都推说手表不准。华盛顿就爽直地提出:“或者是你换一只表,或者是我换一个秘书!”    
    守时,是一种道德的行为。你迟到了,就是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说严重点,是浪费了别人的生命,是不道德的表现。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时间教育。他说:“任何孩子从顶小的年纪起,就应当受严守时间的训练,清清楚楚地给他们划出行动的范畴。”    
    他还说:“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是一种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的习惯。在一定的时间起床,是对意志的最根本的训练,它可以改掉在被窝里幻想的习惯。吃饭的时候准时入座,是对母亲、对家庭和其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自尊的态度。在所有的事情上严守时间,那就等于维护了父母的威信,遵守了法律。”    
    当你每天醒来,口袋里便装下了24小时的时间,这是属于你自己的最宝贵的财富。如何使用这份财富呢?那就给自己上一门“时间利用课”吧。    
    认真制定一个生活时间表。将每天起床、洗漱、锻炼、用餐、学习、劳动、游戏、看电视、看书、洗脚、睡觉的时间安排好,按时去做。如果你能对日常生活时间养成分秒必争的好习惯,你等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有人做了统计,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别犹豫了,快点行动吧!    
    记住鲁迅先生的话:“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我们的生命。”    
    


第二十六部分:学会学习终身受益把时间交给孩子

    6.把时间交给孩子    
    ——写给爸爸妈妈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长。家长总是把孩子的时间装在自己的口袋里,用“施舍”的办法逼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结果令孩子失去了自己支配时间的能力,减负赢得的时间又白白浪费掉了。    
    假期开始了。    
    “假期太长了,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有的孩子说。    
    “假期太短了,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也有的孩子这样说。    
    假期究竟是长还是短呢?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过路人问智者,要走几小时才能到达某城。智者先是默不作声,等过路人走了一段路以后,才又把那人叫回来,根据他行走的速度,告诉他所需的时间。    
    这个故事启示人们,人生道路离不开时间,而时间又决定于人的行动。生命给予每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在这笔数以亿计的财富中,孩子将摘取什么样的人生之果,完全取决于他一生的行动。假期里,孩子的收获多与少,完全取决于孩子自己对时间的利用和支配。    
    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都会爱惜孩子的时间;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父母,都会从小对孩子进行严守时间的训练。而假期正是为孩子上“时间利用课”的极好机会。    
    把时间全部交给孩子,教他们自己支配,告诉孩子:你的心爱之物,可以珍藏在家里,锁在箱子里,但是时间藏不住、锁不住。世上没有时间的收藏家,但每个人都可以做时间的主人。    
    减负以后,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了,假期里都做些什么?每天的生活怎么安排?必做的事情有哪些?争取做的事有哪些?这些都可以指导孩子早作计划。让孩子明白,假期里的一切时间都属于他自己,节省下来的时间完全由他自己支配,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去做事,不会再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了。    
    家长还要告诉孩子,一旦定下来的计划,就要严格执行。如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学习游戏,没有特殊情况,决不可以改动,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养成分秒必计的严格习惯了。反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    
    爱生命,就要爱时间,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的人才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观。    
    共同的话题八    
    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有用的人,这是对的。问题是,有的    
    家长把“努力学习”片面地理解为死读书,让孩子整天做题、补习、考试……有位父亲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竟把孩子锁在家中,不许他上学。他让孩子每天清晨5点起床,深夜12    
    点才准睡觉,逼着孩子把课本、习题、答案全背下来,其他的书一律不准看。结果孩子虽然在13岁时就考上了大学,但好像早已与世隔绝,连长江的源头在哪里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都不知道……    
    对中小学生的家长来说,培养孩子要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有用的人?我们说,真正有用的人,是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是懂得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21世纪飞速发展的变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宣言》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就说明,教会孩子学习,教会孩子终身学习是一个被全人类所关注的问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有创造力、勤于开拓的人。不会学习,就掌握不了新的知识,也就不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