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328-你该怎样工作 >

第6部分

5328-你该怎样工作-第6部分

小说: 5328-你该怎样工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驰名世界的大企业里,越优秀的员工,越懂得视公司为家的道理。正是那些视公司为家的员工,造就了强大的企业。    
    当然,企业的如此规定并不是只针对员工,它们的老板往往会在这方面起到带头作用。拉一下灯、省一张纸……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但这些细小的环节加在一起,就决定了公司的成败。“请拉一下灯”,良好节俭习惯的形成,需要从小事做起,这将成为你晋职加薪的重要因素。    
    把企业财产当作自己的财产来珍惜,是一个优秀员工的必备品德。也许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它直接关系着个人的前程。维护公司利益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实处,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主人,时刻秉持厉行节约的原则。要成为一个好员工,必须具有这种责任感,时时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才能赢得上司的赏识。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尽管你现在不是老板,但你必须有老板的心态,用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将来你才可能成为老板。


这些心态,千万别带到公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前进的道路是由目标指引的,准确地把握人生之舟的航向,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们常常会在公司里看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每天和别人一样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如果交给他们任务,虽然做得不很出色,却可以按时完成;他们不与别人争什么,也不为自己争什么,许多时候他们似乎显得与世无争;他们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通过研究我发现,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们缺乏两个最基本的东西:一个就是明确的目标;另一个就是职业的危机感。    
    没有明确的目标,使他们的前进失去了方向,就像一个在沙漠里迷了路的人,无论他怎么转,他也走不出沙漠,那么他就只能消极地等待救援,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身在职场,第一要紧的事就是树立奋斗目标。有了目标,工作就会充满机会;有了目标,自己才有努力的方向。    
    我们周围有许多人,他们整天辛勤工作,从不偷懒,但一生只能养家糊口。从外在表现看起来,他们兢兢业业,很让人敬佩,但他们老了,却会感到自己的一生过得并不精彩。相比之下,一些并没有他们勤奋的人却取得了比他们大的成就,过上了比他们更好的生活。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不明白,其中的秘诀就是,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做事有明确的目标。成功离不开明确的目标。    
    在现代职场,一个有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虽然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成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所以,工作伊始,就必须为自己尽早确立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成功才会来得更快一些。    
    我手上有一份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目标的研究调查。在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人生目标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    
    然后,研究人员又问了学生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呢?”这次,总共只有3%的学生回答是肯定的。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从生活水平上看,都远远超过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龄人。这3%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余下的97%的人的总和。    
    这3%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而那些没有目标的人,虽然工作很辛苦,却不知为何工作,得到的回报更是和他们的付出差距很大,于是,时间一长,他们就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    
    其实,我们随时都在为自己设定着或大或小的目标,比如:想要一件漂亮的晚装;想买一辆心仪的汽车;想送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想要环游世界;想有一家自己的公司等等,重要的不是目标是什么,关键是它要明确、切实可行,要把每一个看似很小的目标一个个落实下来,一个个去实现,你的人生才充满色彩,才不会虚度。    
    之所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一个原因是缺乏职业危机感。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名的“青蛙试验”。试验人员把一只健壮的青蛙投入热水锅里,青蛙马上就感到了危险,拼命一纵便跳出了锅。试验人员又把这只青蛙投入到冷水锅里,然后开始慢慢给锅加热。开始时,青蛙畅快地游来游去,毫无戒备。一段时间后,锅里的水温度逐渐升高,而青蛙在水温缓慢的变化中却没有感受到危险,最后,一只活蹦乱跳的健壮青蛙竟活活给煮死了。    
    青蛙没有死在滚烫的热水里,反而死在了冷水锅里,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却也经常发生。    
    人们很容易习惯一种安逸的环境,这种暂时的安逸会麻痹一个人的神经,使他们总以为这种安逸可以持久下去,就像那只冷水锅里的青蛙一样。但事实上,许多的因素正在发生着变化,也许很小,也不容易引起注意,但积少成多,等到真正爆发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毁灭的时候,那时再想挽救已经没有机会了。    
    我看到这样的一个数据,在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落魄、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春风得意之时正是这些企业衰落的开始,因为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忽略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产品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的超前性。    
    反观在500强中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百事可乐公司负责人在公司蒸蒸日上时,反而提出了“末日管理”的理论,他经常以大量令人信服的信息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来临了,“末日”似乎不远,以此来激发员工不断向上的斗志,并要求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5%以上。百事赶超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了“末日理论”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领导者要具有危机意识,作为员工更要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体现在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上。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他们怀着一种感恩的心在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如同冷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险。    
    我常听人说“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就是危机感的最好体现。    
    作为员工,心中常有危机感对你将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人们努力工作是被环境及生活逼迫的,但真正的动因却是发自个人内心的世界,是心中危机感的驱使,是你自己内心的自驱力告诉你应该这样去做,你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和成功。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绝对要不得,抱这样心态的人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自己没有一点的主动,所以,他的美梦随时都会被别人叫醒,随时会中断自己的职场生涯。失业对他们来说,就和下班一样平常。    
    要想不失业,唯一的办法就是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工作,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你才可以在职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努力工作,不仅是一个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更是减少后顾之忧,拓展未来之路的最佳手段。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和工作方式显然没有任何的效率可言,而如今的社会又是一个讲求高效率的时代,没有一个企业能在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取得发展。所以,这些企业必然会让那些工作不努力,没有什么效率的人失去位置。无论你在什么企业,对待工作千万不能又侥幸心理,认为很多人都这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混一天算一天。到头来,你失去的将是你自己的未来和前途。


这些行动,刚参加工作时就要付出每天多做一点点(1)

    比别人多付出一份就意味着比别人多积累一份资本,意味着比别人多显露一份才华;    
    意味着比别人多闪现一份美德;    
    意味着比别人多创造一次成功的机会……    
    很多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成功的捷径,却从来不肯多花费一点时间用在工作上。其实,不要小瞧自己比别人多付出的那一点,它也许就会改变你的一生,伟大的成就通常是一些平凡人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    
    “每天多做一点点”也是我自己的工作准则,几十年来从来不曾间断,而且我也因此获益良多。“每天多做一点点”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就会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我也总是试图将这个秘密告诉给前来咨询的每个人,想让他们也能分享成功的喜悦。    
    许多人总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比别人多做一些?我又不会马上得到什么好处。我只能告诉他们,你必须每天都这样做,而且要坚持一直做下去,那样你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他们听到我的回答,总会无奈地摇摇头,他们觉得那似乎太遥远,他们需要的就是眼前的成功。    
    但是,我不气馁,我坚信只要有人这么去做了,就会有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我看到的一个故事也更坚定了我的想法。当然,每一个这么去做的人,他们的初衷并不是马上得到成功的机会,但往往机会垂青的也是他们。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了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懒得理她,但却有一位年轻人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不但没有推销给她并不需要的商品,而且也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把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商店老板收到了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前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那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打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经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这位年轻人是不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劳动?不是。他只是比他旁边的人多付出了一些关心和礼貌。但是,再细想一下,他肯定是经常这样做,所以才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我们来说,“每天”多付出一点点,“天天”都多付出一点点,而不是哪天心血来潮了,就多做一点,做好一点,第二天,热情一过,则又回归原样。    
    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关心和礼貌。这些东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但却并不是谁都会去做,只有做了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你多付出一分,就多一分的回报;你多付出十分,也许就会多得到一百分的回报,所谓“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你所付出的额外服务会为你带来更多的回报,也许,成功的契机就隐含其中呢。    
    宇宙中有一种伟大的定律,叫付出定律。它告诉我们,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有获得,获得不够,表示付出不够,想要得到的更多,你必须付出的更多。    
    一个好员工,光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为公司工作是不够的,你还要时刻提醒自己,我可不可以为公司、为客户多付出一点点呢?其实,每天多付出一点点并不会把你累垮,相反,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将使你更加敏捷主动,才可以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付出一点点,能让你在公司里脱颖而出,这个道理对于普通职员和管理阶层都是一样的。每天都能多付出一点点,上司和客户都会更加信任你,从而赋予你更多的机遇。    
    我总习惯于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强调自己的论点,从而打动我的客户。我的邻居艾丽小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走进艾丽的办公室问他,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艾丽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他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但艾丽同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艾丽应该付他多少钱。艾丽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艾丽表示谢意。


这些行动,刚参加工作时就要付出每天多做一点点(2)

    艾丽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并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艾丽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6个月之后,在艾丽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艾丽,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艾丽到他的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出1000多美元。    
    艾丽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一点事情,最初的动机不过是出于乐于助人的愿望,并不是金钱上的考虑。艾丽并没有义务放弃自己的休息去帮助他人,但他的这种放弃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一项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当然,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