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出路-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胝踉谀阕钜庀氩坏降氖焙虼惴岣坏那楦刑寤帷�
人们对爱情有太多的期待,期待治疗、快乐、情感、安全、友谊、满足、伴侣。甚至希望爱情能“解决”问题,帮助自己走出沮丧,带来无上的快乐。人们对爱情的期待格外严苛,以为有了爱情就能永远快乐。很多人甚至以为,只要找到真爱就能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理智上或表面上我们不一定这样想,但仔细省思往往发现存在这样的信念。你难道不曾想过:“如果我有婚姻,人生一定很美好。”
爱情是美好的,让人期待又怕受伤害。让人感觉到独特、完美而圆满。但如果你以为爱情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大错特错了,这是童话式的想法。当然,很多人会怀着童话的憧憬是很正常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听了太多童话故事,以为只要找到白马王子或灰姑娘,人生就能完整圆满。以为每一只青蛙都应该变成王子,以为在找到真爱以前,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一半,是未完成的拼图。
童话式的思考诚然奇妙有趣,也有它存在的意义。但太多童话思考会让人变得不负责任,我指的是让自己快乐成长,解决事业与家庭问题,面对所有人生问题的责任,而不是一心期待某个人出现了就能带来圆满完整与快乐。
杰克逊是一个削瘦的建筑工人,得知患有白血病后依然很用心地过生活。不久他认识了安,旋即恋爱结婚。两年后的今天都是安在照顾他,医生说他大约只有一年的生命。
安非常珍惜两年来的相处,她说:“我从来没想到能够如此深爱一个人。以前我很怕被套牢,但现在我甘心一辈子被套牢。在遇到他以前,我的恋情从来不超过一年,他的病反而让我跨过所有心理障碍,这份感情带给我圆满的感觉。”
接着发生了一件最可庆幸但也最可遗憾的事。几次治疗无效后,医生建议杰克逊可以做骨髓移植,结果竟然成功了。杰克逊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还变得相当健康,半年后再看到他,谁也猜不出他患过白血病。现在病得奄奄一息的是两人的感情,安觉得他的占有欲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觉得原来的激情已经消失了。这种变化其实不足为奇,临终病人的黄昏恋情有时是会有这样的结局。
《心的出路》 第二部分《心的出路》 关系的功课(3)
杰克逊当然感觉到安的改变,他对她说:“当初你说要爱我尊重我,要做我的妻子,至死不渝——但显然是以我将在半年后死亡为前提。事实是我没死,这场婚姻变成真正厮守终生的婚姻。我的死刑既已解除,我们也像所有人一样,要面对日常生活的问题。我很庆幸自己获得重生,你却像被判了死刑一样。
“童话故事不都是这样结尾的,王子活了下来,然而婚姻问题是没有魔法可以解决的,我们必须好好想想两人的问题。当至死不渝这句承诺要维持五十年时,日常的相处是要用心经营的。”
经过一番迷惘与挣扎,安决定寻求心理治疗。她终于明白,在生离死别时作出承诺确实是比较容易。“杰克逊说得没错,我又再次骗了自己,又制造了一次短命的情感。我心里想的是做一个英雄,在他临终前陪他一段,而不是伴他一生的妻子。我想利用这段感情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至少让自己拥有一份满意的婚姻。我很感谢他有勇气做他自己,并且对我说出真相,现在我知道情感的真谛就在两人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相处中。杰克逊的病将我推入婚姻,经过这么多事,我确定对他的感情是真的。我很高兴又重新找到热情,而不必经历生死的戏剧试炼。”
和另一个人的交会让安有机会重新省思自己,凸显出她亟需治疗的伤痕,看清生命的本质。她决定抛开童话与英雄的幻想,重新面对真实的人生与爱。
生命的圆满与完整只能来自你的内在,找到另一半并不能解决两性相处的问题,爱情不能让你工作更顺利,获得加薪,成绩突飞猛进,或让邻居或市政府变得更好。如果你的工作一直无法稳定,找到另一半只是让你变成一个有配偶但工作不稳定的人。如果你是个糟糕的父母,找到另一半只是变成一个有伴侣的糟糕父母。如果你觉得少了对方你便一无所有,纵使拥有对方将来你还是会觉得一无所有。你所追寻的完整与圆满就在你自己身上,等待你去发掘。
很多人在爱情中追寻人生的圆满,基本上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够完整,无法自己产生爱,自己无法在个人、工作、人际关系上找到快乐。真正的答案在停止追寻,开始努力营造自身的完整。停止寻找一个人来爱,而应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值得别人来爱。停止让配偶更爱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值得对方爱你。同时请试问自己,你在渴望别人爱你的同时是否付出同等的爱,或者你期望别人就是要深爱你,而不管你是否可爱或付出多少?俗谚说得好:“如果你自己的船浮不起来,没有人会愿意陪你横渡重洋。”
如果你在追寻真爱,切记当你准备好的时候,那个教会你爱的人就会出现。谁不希望找到生命的伴侣,但追求情感与期望别人使你的人生圆满是不同的。你固然可以在爱情里找到快乐,人生的圆满与完整却要靠自己。有一天你或许将找到真爱,但在此之前你应该做一个值得爱的人。你有你的价值,有权利拥有快乐、友谊、好的工作和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
切记,你的生命是特别的。不管你的事业成功与否,不管你是婚姻幸福或单身一人,你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贵生命。你不须等待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你本身就可以是圆满的。生命的解答不在爱情,如果你需要爱情,就去和生命谈恋爱吧。
拥有亲密关系的人也有同样的问题,只是表现出来的可能是相反的现象。如果你无法坦然接受爱,对方可能也有相似的心结。如果一方想要主宰,另一方可能属于被动型的。如果一方沉溺酒精或药物,配偶可能是个拯救者。如果恐惧是两人共同的问题,其中一人可能尝试用高空弹跳和登山来克服恐惧,另一人则选择脚踏实地但尽量避免坐电梯。同质相吸,只是呈现的可能是相反的表面。
有人说:“任何关系中总有一个人负责煎饼,另一个人负责吃。”典型的情况是遇到问题时一方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拿出来讨论,就地解决。另一人则习惯先退一步,三思后行。结果两个人都认为对方有问题,也都不喜欢对方处理事情的方法。实际上两人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的直接总能触动他所有的痛处,他的被动逃避也总是毫无例外地触痛她的神经。
每一个人都朝着治疗伤口的方向在走,只是旅程不一定都是平顺的直线。爱会将治疗所需的药品一一带到你面前,只是你未必能辨识出来。如果你祈求上帝让你充满更多的爱,你可能不会立刻遇到爱你的人,也可能遇到让你觉得很难去爱的人。但就在痛苦的摸索互动里,你就有机会变得更懂得爱。家人亲友常常就是带给你最多痛苦的人,但也往往是你最需要的人——你认为最不适合你的人可能就是最适合你的老师。
《心的出路》 第二部分《心的出路》 关系的功课(4)
珍是一个坚强敢言的女人,在生命接近尾声时,她谈到酗酒施暴的父亲对她的影响。“我的丈夫后来也变得同样会施暴会喝酒,因此我离开了他。回想起来,我的婚姻虽然痛苦,对我却有莫大的帮助。过去我一直将童年的痛苦压抑住,婚姻让那些感觉一一浮现,我也才有机会开始自我治疗。现在我的心里只有感恩。”
人生很多不可选择的事情也是如此,父母、手足、子女(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是你不能选择的,可能带给你莫大的痛苦。然而家人的相处也是学习的良机,因为家人不像朋友或其他可以选择的关系那般容易割舍,通常你别无选择地必须找出一个可以相处的办法,而通常那惟一的办法就是爱他们本然的样子。
每一场关系都能让你学到宝贵的人生课题。就像钻石需要切磋,我们每个人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慢慢磨去棱角。
人们总是告诉自己,只要某些事情改变了,自己就可能拥有完美的配偶,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事情怎么可能如此简单?
快乐并不是建立在关系“变好”,事实上你根本无法也不应该去改变别人。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可能永远无法改变呢?或者别人根本不需要改变?你不是一直希望做你自己,为什么别人不能做他自己?
没有一种关系是失败的,对方不如你的预期也不表示他有问题。每一种关系都是相互的,你自身的性格会映照在对方身上。所谓同类相聚,受你吸引的人必然拥有和你相似的某些特质。
查尔斯和凯西结婚五年了,他很了解所谓的镜子理论。“如果我们的婚姻变得乏味,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乏味,或更糟糕的是我这个人很乏味。”
他说得不错,但镜子理论的好处是让问题变得较具体,光是说婚姻乏味是很不具体的。
问题其实都在你的内心,因此是可以探讨和改善的。切记,解决的方法绝不是把问题推给对方请他改变,问题永远在你自己身上。命运是自己创造的,你应该从问题里学习成长。人们往往不想去除问题,却急于抛掉配偶。其实配偶是一面可贵的镜子,让你看清自己和自己的问题。当然,这不表示你应该承受不合理的对待,我只是要强调,在抛开伴侣以前先探讨问题究竟在对方身上、两人的关系或你自己。
经营婚姻永远应该在自己身上着力,在对方身上找问题只会让你分心。有句话说得很对:“一个人内心若是完全充塞对方的影子,表示他的内心是空虚的。”一个人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只要你用心经营自己,情况通常就会自然改善。所谓改善可能表示两人的关系渐入佳境,也可能表示你终于认清两人的关系行不通,而决定快刀斩乱麻。无论如何,这都是内在修养的结果。
《心的出路》 第二部分《心的出路》 关系的功课(5)
如果你问一个人想不想谈恋爱,得到的往往是令人惊讶的强烈反应:“当然,我希望永远谈恋爱!”或是“我才不要恋爱,那我不是要放弃我的事业,牺牲自己,不断去取悦另一个人?”
我们应该检视自己的感情生活,然后自问:“我所付出和收回的爱是否根据成长过程中别人为我所下的定义?这是我希望付出和得到的爱吗?这是我真正想要的感情吗?”如果你觉得感情太过复杂,那么你应该省思原因何在。
如果你认为爱就是纠缠不清,可能是因为你小时候看到的就是纠缠不清的关系。
如果你认为爱就是虐待,可能你看到的是虐待的关系。
如果你认为爱是快乐分享,可能你看到的是快乐分享的关系。
如果你认为爱是关怀别人,你看到的可能是互相关怀的关系。
只可惜有些人——应该说太多人眼中的爱其实是操控,甚至是恨。但你不一定要永远受限于荒谬负面的定义,你可以为自己找到新的定义,创造你想要拥有的情感。然而多数人不会这样做,而是困在痛苦的情感世界里,期待奇迹出现。就好像有些人习于抛弃伴侣而非去除问题,有些人则是习于与问题共存。
人们之所以留在痛苦的关系里通常有两个理由:第一,希望对方会改变;第二,我们一向被教导所有的情感都能有好的结局。你是不是常听到有人明明因合不来而分开,后来却又重新在一起?或是男人已经表明不会定下来,女人还是一再回到他身边?如果你要的是安定的感情,为什么不肯放弃一个无法安定的人?为什么一再期望枯井能生水?
一个人重复在失败的关系中挣扎,就好比到五金店想要买到牛奶。就算你找遍了整间店,也不可能找到的。如果你要的是爱、温柔、体贴而对方显然无法给你,你就应该下定决心另外找寻你的春天。不要任由别人轻忽你的爱、你的心、你的温柔,也不要听任旧的定义框限住现在的生活。改写定义的方式是先学习尊重自己和别人,在用过的带子上录下今天的声音。你会找到属于你的爱的定义,学会互相尊重珍惜,付出真心的爱与关怀。当然,对待自己也应该是一样的态度。总之,什么是爱,有赖你自己去建立定义。
除此之外,你还要学习真诚不带虚幻的爱。如果你们的关系纯粹而不带条件,如果你能顺其自然,遇到事情时当作是学习人生课题的机会,那么你们的关系必然是建立在付出、和谐、分享的基础之上的。只要你能放弃改变别人的念头,你就能感受到爱的力量,实实在在毫不虚幻的爱。你不必处心积虑,挣扎控制,不必烦恼“如果我不掌控他的行踪,他一定会出轨”或是“如果我不掌控一切,她不会成为我理想中的样子”。当你感觉不快时,当然要让对方知道,但附带期望的坦白就是一种操控。坦诚与分享是必要的,但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你紧抓住你的期望与幻想,就不是真正的爱。让对方做他自己,如果他选择离开,可能是因为他不得不离开。
假装没有明天地认真过每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对明天应该是如何有多大的执著。常看到有些人今天还沉浸在快乐里,明天却开始苦恼:“二十年后你还会在我身边吗?”也许会,也许不会,未来的事谁也不知道。
《心的出路》 第二部分《心的出路》 关系的功课(6)
有时候我们很难专注看一个人的现在,而不去想过去或未来。想想看,你是否常为对方很久以前做过的事耿耿于怀?是否曾因不快的记忆而影响你对他的观感,即使对方已道歉过而且也改变了。你还放不开你的坚持,你要对方受到惩罚或让他看到你的伤口。你紧抓住那些痛苦,不断累积怨恨,找寻对方错待你的证据。然而只要你抓住过去的伤口不放,你就不再有爱对方的心。你应该学会在受伤害时对伤害你的人表达不悦,然后便继续向前走。
如果你能抛开对未来的幻想和对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