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皇城根儿,胡同从这里出发 >

第2部分

皇城根儿,胡同从这里出发-第2部分

小说: 皇城根儿,胡同从这里出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的朴美,注定也会拥有那份朴素的历史和浪漫的情调。叫卖声,三轮车的铃铛声,风声落叶之间的鸟鸣,述说着临水一方的前世与今生。


第一部分第23节:三不老胡同1

  三不老胡同明朝时,称为三保老爹胡同,是因为胡同里有三保太监郑和的府第,后来“三保太监”逐渐讹称为“三不老”,所以后来此胡同被称为三不老胡同。  三不老胡同在什刹海地区的西边,胡同不算很窄,但并不长,里面的建筑零零落落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院子。


第一部分第24节:三不老胡同2

  只凭眼睛看到的胡同景象,那是断然不会将这里和曾经风光无限的郑和联系到一起的,因为现在,曾经的郑府宅园早已经不见了,甚至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只有对面几处老宅孤零零守望着。  郑和是明成祖的亲信内监,他本姓马,从小被送人宫中成为宦官。燕王推翻建文帝取得政权后,他因功被赐姓郑,官居正四品的“内官监太监”。永乐元年,郑和师从道衍和尚姚广孝,皈依佛教,法号三保,也被称为“三保太监”。后来,明成祖为了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便任命郑和为使节,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海上活动,前后共有七次,延续二十八年,史称“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早已经远去,历史的捉弄使中国的领先没能够继续,反而走向了闭关锁国的狂妄与自大。作为一个地标,这里着实是伟大的,因为它见证了中国曾经的辉煌与豪迈,见证了属于全人类的伟大的航程。然而,现在这里又很难再找出一点细微的标记,即便有,又都是那么不确定。胡同里还有个名为花枝胡同的小巷,据说又和《红楼梦》有关,但清晰的痕迹同样不能找寻。  胡同东边就是著名的什刹海地区了,那里的人和物大多还有着固定的标记,而三不老胡同却不是。


第一部分第25节:定阜街1

  定阜街在明朝时为定府大街,有明朝定国公府第,故而得名,民国年间,谐音为定阜大街,建国以后称为定阜街。定阜街的东边路北,是辅仁大学旧址,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大楼,大门内绿树成荫。从正门穿过,便可以来到后花园,那里植有很多棵松柏,与古朴的回廊融在一起,韵味十足。很多电影的外景都曾在这里拍摄,风行一时的《手机》的一场戏就是在辅仁大学旧址的后花园拍摄的。


第一部分第26节:定阜街2

  辅仁大学建于1927年,前身是英敛之和马相伯创立的辅仁社,英敛之是《大公报》的主要创办人,马相伯学识渊博,力主抗战,不惜变卖家产办学。二人受天主教会之托创办起了辅仁大学。辅仁大学聘请了著名爱国人士、教育学家、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出任校长,学校分为文、理、教育三个学院。当时辅仁大学还办有附属中学,即今天的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在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名为“励耘”的奖学基金,这个奖学金的创立人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启功先生是辅仁校长陈垣的得意门生,“励耘”就源自陈垣先生的书斋“励耘书屋”,学生对老师的敬意与怀念尽于此中。  很多年以前,合并后的辅仁是北师大的化学系,后来是艺术系,再后来,艺术系建了自己现代的新楼,搬走了,这里便成为了继续教育学院的所在,头几天来这里的时候,发现又多了块牌子,应该是一所民办大学的标志。几年以前,当这里还是艺术系的时候,我曾经到过这儿,那时候,透过窗子就能看到里面上课的学生,感觉真的很好。


第一部分第27节:铸钟胡同1

  铸钟胡同过去是铸钟的地方,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就在此铸成,明朝时就已形成胡同,称为铸钟厂,建国以后,成为铸钟胡同。  铸钟胡同是一条很狭窄的小巷,路口夹在周围的民居之中,不是很引人注意。胡同两旁是很简陋的宅院,院墙上的青灰已经脱落,残缺不全的老砖暴露在外面,诉说着岁月的痕迹。铸钟胡同的房子大多是很低矮的,显然胡同里的整体建筑格局和那些大宅院林立的地方是不同的。


第一部分第28节:铸钟胡同2

  在这条狭小简陋的胡同里,曾经住过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的名字历尽了风雨,却始终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气质,他就是梁漱溟。文革的时候,梁漱溟先生曾经在这条小胡同里居住了大约七年。  梁漱溟,1893年出生,1911年中学毕业后参加了同盟会,民国成立后,曾任《民国报》编辑, 1917年,受蔡元培邀请到北京大学任讲师。建国以后,他担任政协委员,在1953年的一次会议上,梁漱溟对当时中国搬用重工轻农的苏联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要在重视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再考虑发展国家的大型工业项目,其思路是国家集体个人不得偏废。他的这番言辞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驳斥。  文革以后,在“两个凡是”的气氛中,梁漱溟在政协会议上说文革搞糟了。他说这话时,真理标准的讨论还没有开始,可谓是先声夺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的诚实率直至今仍然留在人们的心间。  今天,时代的向前给了我们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曾经动荡的年代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是那份存在于胸中的思考。铸钟胡同没有变,虽然更加苍老,但历史的痕迹仍然,当年热火朝天的红卫兵小将的身影逐渐模糊,伴随着时过境迁,也伴随了现实的种种。    

 


第一部分第29节:东不压桥胡同1

     

  东不压桥胡同因有东不压桥而得名。东不压桥过去称为布粮桥,桥为东西走向,位于今天平安大街中段地安门路口东侧,东不压桥胡同南口西侧。东不压桥胡同原称马尾巴斜街、马尾胡同,是一条依河道而形成的街巷。  由地安门路口向东不远,就可以来到东不压桥胡同。从位于平安大街上的胡同南口走进去,看到的满是生活的图景。


第一部分第30节:东不压桥胡同2

  胡同的大宅院还是比较多的,据说28号院是詹天佑曾经的住宅,院子很大,非常气派,里面垂花门,亭廊俱全,虽然已经完全成为了普通民居,但豪华壮观的气质仍然隐约可见。28号院和16到20号院都有可能是詹天佑的故居,虽然这院子可能詹天佑本人并没有住过,但无论怎样,历史的表情存留到了现在,那纹理依稀的门墩和满目斑驳的垂花门,都在诉说着各自的感怀。  詹天佑1861年出生于广州南海,大概的位置在今天的广州市荔湾区。他是清朝政府首批选派出国留洋的幼童之一,他于1881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然后奉召回国。1888年,他进入了中国铁路公司。1905年,清朝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成为总工程师。    

 


第一部分第31节:东不压桥胡同3

  今天的胡同人家还能给你一些文化的指引,而时尚的新人类们却已远离了历史的表情。在街上随便问别人,西不压桥的所在,已经得不到确定的回答,虽然,只是几十年的时间,然而那里现在已是北海后门外平直的大道。  有时候历史总会有不确定性的,虽然仅仅才过去了不到百年的时间。  东不压桥胡同在地安门以东,很曲折,一端已经在平安大街上,朴素的人家与往来的车辆之间只相隔了短短数米,却又是两个不同的味道。


第二部分第32节:棉花胡同1

  棉花胡同形成于明朝,称为绵花胡同,清朝时,改称为棉花胡同至今。棉花胡同多数是墙垣式的门楼,可以看出以前住在这儿的大多还是并不富裕的平民百姓。在靠近棉花胡同北口的地方,有一些旧时商铺的痕迹,虽然砖石的牌幌已经不再清晰,但从它们的建筑形式仍然可以看出往日的喧嚣。


第二部分第33节:棉花胡同2

  胡同中部的66号是蔡锷故居,门楼很普通,不过旁边的古槐却非常引人注目,粗大的槐树远不止百年了,可能也在证明着院子的古老。  蔡锷,1882年出生于湖南农村的一个普通人家,他自幼聪颖好学,13岁便中了秀才。1898年,他考入湖南时务学堂。  袁世凯窃取政权以后,暂时没有暴露出称帝的野心,因而以梁启超为首的一些人士仍然对他抱有了很大的期望。然而袁世凯的称帝阴谋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他修改了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的《临时约法》,公布了代表他个人意志的所谓《中华民国约法》,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则出卖国家利益,和帝国主义国家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1915年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梁启超和蔡锷师生二人因此彻底放弃了对袁世凯的幻想,并由此走上了讨袁的道路。  历史终将是历史,往事被永远与66号这座普通的四合院连在了一起。九十年以前,这院子绝对不会想到以后的发生的事情,九十年前,门口的槐树,也没有现在这般粗壮和挺拔。九十年的时间,使中华大地变了模样,当年的屈辱已是灰飞烟灭,民族的复兴就在眼前。九十年的岁月,换取了一份希望,九十年里的故事,伴随着古老的槐树,继续向前。


第二部分第34节:后圆恩寺胡同1

  后圆恩寺胡同在交道口南大街路西。元朝时,胡同里曾建有圆恩寺,现在已经不存。后圆恩寺胡同由于在过去的圆恩寺之后,故而得名。胡同西部比较狭窄,而东部则比较宽阔,7号院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院内既有传统中式建筑,也有西洋风格的亭楼,中西合璧,非常壮观。在这个院子的前方不远,是茅盾先生的故居。


第二部分第35节:后圆恩寺胡同2

  茅盾故居是一座很普通的四合院,院落很低矮,建筑格局也很一般。  茅盾,原名沈雁冰,1896年出生,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他自幼受到了比较开明的家庭教育,中学毕业以后,他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毕业后由于家境窘迫而辍学,随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并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1921年,茅盾发起并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同年,他还担任了《小说月报》主编。他努力发展新文学,打击旧文学,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1932年,他完成了著名长篇小说《子夜》的写作,这部小说以作者深刻的观察和亲历而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抗日战争时期,茅盾经西北到延安参观讲学之后,写下的《风景谈》和《白杨礼赞》,更是成为了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白杨礼赞》影响尤大,“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精神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很早以前,就看过依据茅盾先生《林家铺子》改编的电影,若干年以后的今天,虽然没有重看那部影片,但仍然读懂了一种属于文字本身的情感。  一直认为,文字是有生命的,当我重读当年的岁月之后,这感觉越发的清晰,所谓记忆,当是生命的一种。    

 


第二部分第36节:府学胡同1

  府学胡同因胡同中过去有顺天府学而得名,顺天府学为明清两代学子学习考试的地方。穿过繁华的平安大街,向北走不多远就可以来到府学胡同。由东口往里走去,可以看到很多个各样的宅门,如意门和蛮子门占了多数,保存也还基本完好,门楼上面的砖雕仍然依稀可见。


第二部分第37节:府学胡同2

  府学胡同东口南侧很大一片地方,是过去的段琪瑞执政府。这建筑的存在其实也是在述说着历史,“三·一八”惨案,永远将这片地方印在了中国人的头脑里。  府学胡同西口有文天祥祠,对于文天祥,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千古传诵的《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那种壮伟的气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祠堂里面的那棵相传为文天祥亲手所植的枣树,其中一条树枝一直指向着南方,其寓意就是文天祥的著名诗篇《指南录》中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吉州庐陵人,大概是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县。南宋末年,国事危急,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朝廷派去和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后被元军扣押,解送北方,行至镇江处得以逃脱,历尽艰险才获南归。在途中,文天祥写下了著名的《指南录》。《指南录》是文天祥在出使元营、逃归福建过程中所写的诗,集名取《扬子江》一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操。


第二部分第38节:府学胡同3

  丹心汗青已是远去的图画,虽然我们仍然把它当作名句传于市井之间,但能够说出旧事本来的也已是不再多见。虽然我们的课本里面有这样的诗词和文章,但内心真正的融合仍然需要年轻一代的心。


第二部分第39节:细管胡同1

  细管胡同大概形成于明代,清朝时称为细罐胡同,建国以后,改为细管胡同。由胡同东口走进去,首先是几座很普通的四合院,一看就是寻常民居式的建筑,再往前,胡同突然变宽阔了些,再向西走,胡同便越来越窄了,两侧的建筑也越来越单调,大多是很简朴的墙垣门。


第二部分第40节:细管胡同2

  田汉故居在细管胡同东口不远,驻足于田汉故居前的时候,看到路过于此的行人,在发现了故居的标志以后,总会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一番,所有的一切定格在那里,纪念已尽于不言中。  田汉出生于1898年,湖南省长沙人。1921年与郭沫若等人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30年,发起并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田汉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这首伴随了中华民族抗日和解放斗争的不朽诗篇,曾经传唱于大江南北,无论是当年的大后方还是抗战的最前沿,都留下过她激昂的旋律。建国以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确定为国歌。  在胡同里的北京五中门前,我停留了很久,看着那迎风飘扬的国旗,眼前的画面和心中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胸中出现的是一种之于历史的慨叹。现代的教学楼里面活跃着的是即将长成的青春,他们可能不会知道曾经的那种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