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 >

第37部分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第37部分

小说: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简单的器材或自己的小制作进行实验和观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
好形式。做课外小实验,由于自由度大,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条件,
控制实验的进程,所以能深刻感知实验现象。实验现象一般错综复杂,
互相交织在一起。所以,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以取得
生动的感性材料,引起认识的兴趣,为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准备条件。通
过课外小实验养成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掌握观察方
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为此,指导课外小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布置课外小实验应向学生讲清实验的任务,观察的内容,注
意的事项。并应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要求做到观察与思维相结合,
善于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

第二,布置小实验一般要面向全班同学做统一要求,个别实验也可
自己选择,但要鼓励少数有条件有兴趣的学生去做。

第三,课外小实验的结果应向全班同学做报告或写出简要的实验报
告,以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实验态度,并鼓励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课外小实验要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结合教学进度适时安排小实


验。课前的小实验要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如讲沸腾前,让学生观察水
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变化有什么不同;讲光的衍射前让学生透过白纱巾
观察白炽灯的衍射现象。课后小实验要有验证性或突出知识的实际应
用。如讲完平抛运动后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玩具手枪子弹射出的速度。还
有的小实验是为了扩大知识领域,如柱状透镜实验,测凹透镜焦距等。

做课外小实验,最好是启发学生在观察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去思考问
题,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如图23…4 所示“不浮起的乒乓球”实验就
是这样进行的。用无色空酒瓶“炸掉”底部做成一个大漏斗。实验时要
求注意观察并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①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再往漏斗
中倒水,如图23…4 所示。这时乒乓球是否上浮?②再用手指堵住瓶口,
乒乓球是否上浮?③你观察到的现象与阿基米德定律是否矛盾?实验观
察中学生发现了意料不到的实验现象。开始乒乓球不浮起,用手指堵住
瓶口后,乒乓球立即窜出水面。这使学生又惊又疑,产生了新奇、怀疑、
矛盾等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思维冲突。学生越是好奇,越想弄个水落石
出。因此,自己看书,查找资料,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终于自己搞清
了运动流体压强的特点,并对观察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到了课本
上没有的知识。

(三)写小论文要强调自学,重在探究

科技论文是用来表述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是探讨、研
究问题的一种手段,又是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要求学生写的小论文,
实际是如何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文章。学生对写小论文一般
感到比较困难:一是论文课题难于确定;二是文章结构难于安排;三是
感到知识贫乏难于下笔。对上述“三难”问题要进行辅导,结合典型的
小论文给予以下指导:

1.凡在学习中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做了深入的探究,对某一个实际生
活中的问题做出圆满的解释等,都可做为写小论文的课题。
2.一般科技论文为三段式结构,即以绪论、本论、结论构成。本论
部分是整个文章的中心。
3.知识贫乏要靠勤奋学习解决,对感兴趣的问题做深入研究,关键
要靠自学。通过观察、实验、博览群书,尽可能多的据有资料,自然就
“下笔如有神”了。
为了推动小论文活动,对优秀小论文可在班上宣读或油印成小册子
进行交流,也可举办小论文答辩会。如有的学生在制作杆秤过程中,先
用实验方法确定了刻度,进而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推证,检验刻度是否准
确可信。由于对杆秤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写出了“杆秤称量的是物体
的重量吗”一文。文章中批驳了错误认识,阐述了测量的是物体质量的
理论依据,又分析了杆秤与天平测量原理的区别。文章写的有理有据,
条理清楚。

学生写的小论文也反映出一些通病,为了克服这类毛病,应要求学
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小论文必须在论点和论据上无科学性错误,语言要通顺、简
洁、精确。


第二,小论文的内容要有新意,要有创见,不能拼拼凑凑。
第三,解释物理现象的小论文,要抓住主要矛盾,摆清物理过程,
明确运用的理论依据,进行清晰的逻辑推理。不能含含糊糊。

四、开展“三小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1.三小活动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小制作的成品可为
小实验准备好物质条件,小实验的收获可做为小论文的素材。只有把三
小活动统一安排,才能更好地发挥三小活动的作用。
2.布置三小活动,可涉及一些“超前知识”或课外知识,但不宜涉
及的过多。否则将使学生感到困难,增加了负担,削弱了参加活动的积
极性。
3.坚持开展活动,既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虎头蛇尾。要不断总结,
使活动不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要不断向纵深发展,以提高物理教学质
量。
4.注意安全教育,万万不可在活动中出现任何事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