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吻之书 >

第11部分

吻之书-第11部分

小说: 吻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拉克勒斯得名于他大力神的形象。在布歇这幅画中,翁法勒细瘦的左腿伸出,搭在赫拉克里斯强壮的大腿上。他们两个半倚在乱糟糟的床上,所有的东西都暗示着一件事情:肉体的满足。赫拉克里斯两只强劲的古铜色大手紧紧抓住翁法勒蛋白色的乳房,翁法勒放肆地吻着赫拉克勒斯,脖子、喉咙和上臂的肌肉充满激情地展示出来。这时,丘比特就在他们的卧榻下嬉戏着,布歇充满田园牧歌般的画中昭示着一种现代风格的对亲吻的渴望。    

    

    

    

(意)阿尼奥多。布隆基诺(1503…1572):《维纳斯、丘比特、愚蠢和时间》(又名《维纳斯的胜利寓言》),伦敦国家美术馆藏;照片提供:阿里纳瑞,纽约艺术资源库    

    

  威尼斯雕刻家安东尼奥·卡诺瓦(1751~1822)的著名作品《丘比特和普绪刻》,表现了新古典主义的风格。新古典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以精 致匀称为其特色,是对早期希腊和罗马艺术中秩序及和谐的继承发展。在《丘比特和普绪刻》的甜蜜之吻中,他们摆出了一个超越于任何时代之上的浪漫爱姿。(他们互相缠绕的形象出现在很多当代的海报和数不胜数的情人节卡片中。)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冰冷洁白的大理石如何被卡诺瓦表现为热情如火的人物,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背景。    

  丘比特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和欲望之神,普绪刻(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心灵”,在她死后,她的心灵逃离肉体,幻化成一只蝴蝶。)是人间美丽绝伦的女子。虽然她的姐妹们都有人间的夫君,但普绪刻一直没有许配人家,因为她的美丽无人敢于触及。很自然地,维纳斯非常嫉妒普绪刻超人的美貌,就和她的儿子丘比特诉苦。她压根不知道连丘比特本人也被普绪刻的美貌和优雅所吸引,他每天夜里都守在普绪刻床前凝视熟睡中的美女,一到天亮就悄悄展翅飞走。    

  有一天,孤独的普绪刻正为自己的命运哀伤,她突然被一阵温柔的风带到了一个由闪亮的大理石和黄金组成的神奇宫殿。很快,她就意识到丘比特每晚都在她的身边出现,他带给她爱和充满激情的吻,激发着她的热情。但当她请求看看丘比特的脸时,他拒绝了她,警告她如果她睁开眼睛,她就会永远失去他。所以,他们总是在黑暗中幽会,要不是被普绪刻嫉妒的姐姐们发现的话,普绪刻也许就能一直和丘比特保持着秘密的联系。她的姐姐们强迫她承认她从来没有看到她情人的脸,劝说她在丘比特睡觉的时候点上一盏灯。她照着做了,结果大吃一惊。她根本没有看到像她姐姐们描述的那样碰到什么妖怪,而是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天使——一个年轻的纯美的神,一头金黄色的头发,臂膀后是一对美丽的翅膀。丘比特几乎马上就醒了,油灯里的一滴热油溅到了他的肩膀上。他马上就像箭一样地逃走了。过了不久,丘比特还是难以忘情于普绪刻,他最终还是用自己的箭把梦中的普绪刻刺醒了,他们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就叫“快乐”。


第六章 艺术中的吻幸福的恋人(图)

(意)安东尼奥。卡诺瓦(1757…1822):《丘比特和普绪刻》(局部),大理石;照片提供,C。琼    

    

  那永恒的瞬间——就是那永恒的瞬间    

  欣喜若狂,我们达到了顶点    

  双颊火热、手臂张开,眼儿紧闭,嘴唇相遇!    

  ——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    

  洛可可时代的法国画家让·奥诺莱·弗拉戈纳尔(1732~1806)似乎和勃朗宁的见解类似,略有差别的是,弗拉戈纳尔笔下的艳侣在绚烂的色调下设法逃进了女人的闺房,在那里,他们深深沉浸在自己的吻中。    

  弗拉戈纳尔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的宫廷里广受欢迎,他的画风充满华丽和感伤的浪漫,画面的背景大多是富丽的花园。在艺术风格上,他继承了他的老师弗朗索瓦·布歇的传统,和布歇一样,弗拉戈纳尔也沉浸在感官之爱的主题中难以自拔,在技术上忠实地复制了他的老师那种轻快的笔触。画布上布满了精巧的树叶装饰(非常典型),在湿漉漉的叶子之间是饱满的花朵和摆出动感姿势的人物(通常是宫廷里不知名的女士),还有她们的情郎。弗拉戈纳尔的画作《幸福的恋人》(1760~1765)反映了这一时期轻薄华丽骄奢淫逸的风气:画中一个年轻女郎兴高采烈地和一个英俊的男人偎依在一起。    

  弗拉戈纳尔的画作《偷吻》(1785~1790)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这个吻是那对年轻的情侣早就安排好了的(由于画面上的题字,许多学者都认为《偷吻》是弗拉戈纳尔和他的小姨子玛格丽特·热纳尔试图为缔结婚姻而努力的结果。)。我们在画面上所能看到的,不是我们想当然所以为的那种情侣约会,他们没有相互偎依,互赠亲吻,表示他们即将定婚的愿望。仔细看去:身着缎子华服的女郎把她的脸蛋侧向那只露出半边身子的情郎(他早已秘密地等在半开半掩的画室门口,等待着他美丽的女郎现身)。这个吻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的眼光向画面的对角线瞧去,顺着女郎伸开的手臂的线条,我们发现一条条纹披肩顺着优雅的手臂滑落下来,然后在披肩的尽头,我们终于明白了到底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忙乱起来:在一间阴暗的后屋中,隐约可以看到一小群人正在惬意地玩着纸牌。我们可以设想那个女郎刚刚从屋里的游戏中退将出来,也许是为了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那样她就有机会见到他的秘密情郎,哪怕只是一小会儿。于是,他们没有浪费一秒钟的功夫,他们迅速偷吻了一下。


第六章 艺术中的吻抽象的激情

克里姆特:《吻》    

    

  我将寻觅她的去处    

  吻她的嘴唇,携她的手    

  步在阳光点点的草丛中    

  摘取月亮的银苹果    

  和太阳的金苹果。    

  ——叶芝(1865~1939)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因为受到他的维也纳同乡弗洛伊德的著作的影响,致力于表达一种知性的、情爱的和符号化了的审美情绪,反映了维也纳知识界变化不定的世纪末情结。克里姆特的作品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是象征主义和新艺术流派的复杂结合,以新艺术丰富的装饰性为其特色。运用这种特色,克里姆特创作了大量的童话般的场景和肖像,色彩绚丽,形式独特,充满象征主义的奢华,当然,其中也有克里姆特本人折衷化了的美学追求。    

  他的名作《吻》(1907~1908),是情爱和美的一道盛宴。它像拜占庭时代的镶嵌画一样,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画面中的男人身着绚丽的金色长衣,身体向前倾斜着,正吻着一个跪着的女人。我们只能从画面上看到这对情人的脸部和手部,以及女人因为快乐而弯起的脚和脚趾,除此之外,就是一道金色的绚烂的瀑布,其中镶嵌着紫色的翠玉、水晶、蓝宝石、红宝石、猫眼石和绿宝石般繁复的颜色,而在他们脚下,则是满床的花瓣。    

  毕加索(1881~1973)可以说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艺术家,他年轻的时候就决定随母姓,毕加索的名字远没有他鲁伊斯的本名那么普通,这预示着他后来的与众不同。毕加索以不同的风格创作了成百上千幅作品,其中包括绘画、印刷品、雕塑和陶器——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材质。在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和他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起来,对艺术的改变贡献更大,可以这么说,现代艺术是毕加索创造出来的,他是现代艺术的集大成者。    

  从作品中所表现的性爱特点来看,毕加索的艺术人生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始于1900年,止于1907年,作品主要是水彩画和素描,西班牙巴塞罗那繁华热闹的妓院给了他很多灵感;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毕加索充满了对性的兴趣;第三个阶段在1967年到1971年间,他画了很多线条感很强的人像,充满了古怪的性兴趣和对窥视快感的追求。比如,在1967年的一组素描中,9幅作品组成一个连续的序列,一对夫妇摆出了各种亲吻的姿势(包括露出饥渴的牙、翻卷的嘴唇以及舌头)。但在同时期的画作《夫妇》(1969)当中,画中的夫妇却被处理成平面透视的效果,四肢和躯体的弯曲线条让位于厚厚的金黄色油彩,表现了少年夫妇在急不可耐的肉体冲动下的纯洁之吻。    

  曼·雷(原名为伊曼纽尔·拉德尼斯基,1890~1976)是先锋派艺术的领袖人物,一个永不知疲倦的实验者,他曾先后参加过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一系列艺术运动,自己则集摄影师、画家、抽象拼贴家、装置、印刷物、电影制片、哲学家和诗人于一身。1921年,美国出生的曼·雷移居巴黎,在那里当起了职业时尚摄影师,业余时间则培养他那各种富有想像力的艺术爱好。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影像艺术——他称之为“雷氏影像”的东西——即把被拍摄物和剪纸图案直接放在像纸上,然后曝光,这就是他醉心的过度曝光的影像。这种方法赋予了影像以灵动的形式。    

  曼·雷最著名的作品《天文时间/情侣》(1934),描画了一对挂在半空中的巨大嘴唇,草莓红色的巨唇无比灿烂,看起来和周边云彩的背景奇特地和谐。巨唇似乎正在向右旋转,饱满膨胀,有节奏地跳动,和下面地平线的轻柔呼吸相互应和,嘴唇和地平线相互弯曲的线条似乎在邀请对方,给予彼此一个吻。    

  比利时出生的画家瑞纳·马格里特(1898~1967)成功地抓住了超现实主义魔幻的精髓 ,迅疾就把自己的画风命名为“魔幻现实主义”。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幻想的色彩,这一特色在他1928年的画作《情侣》中得到很好的再现。画面中一男一女头裹长巾作拥吻状,在他们背后,是静默无语的蓝天,马格里特在这里很奇特地运用了寂静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亲吻的场景,使画面显得紧张。此外,虽然从着装上看,画面上的人物明显是一对男女(我们只能看到男人的夹克衫和衬衫的上边一点,以及女人穿着无袖红上衣的肩膀),但实际上我们也只是猜测。他们有嘴唇吗?他们有舌头吗?他们相互认识吗?他们现在爱到什么程度?甚至他们是恋人吗?我们一概不知。面纱背后的东西也许只有马格里特本人才能明白,但画的确是吸引人的,它吊起我们的胃口,让我们去想那吻后面的东西。    

  在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家中,罗耶·列克敦斯坦(1923~1997)以其古怪的书籍和广告设计引起人们的关注。他喜欢用线条突出的黑色轮廓线,喜欢用大胆粗放的色彩和点状图案,喜欢戏拟大众文化中为人所熟悉的偶像,此外,他还从幽默书籍中汲取了养分,在形象和风格方面,他创造了一些轻松喜人的观念性的艺术作品,以水下的性行为作为主题。    

  他绘于1964年的油画《我们慢慢地升起》,让两个奥林匹克游泳运动员处于欲望的旋涡中。这位波普艺术家使得两个被欲望控制的情人嘴对着嘴,正准备着表演一个水下之吻。女人和男人几乎看不出任何瑕疵,就像卡通书籍中呈现给人们的那样:模特般的鼻子,理想化了的弯眉,完美无缺的下巴和丰密的头发,以及让人吃惊的长睫毛和饱满的嘴唇——所有器官的样子,都预示着他们正处在一个情爱的旋涡中。画作左面的题字和画面上梦幻般的感觉相互对照,最能说明两个欲望高涨的情人即将开始他们的那个激情之吻:    

  我们慢慢起身……好像我们从不属于外部的世界不在……像泳者在一个阴暗的梦里……他不需要呼吸……


第六章 艺术中的吻窥吻之人 

      我们的胳膊多么轻易就滑向新的怀抱,    
      我们的嘴唇多么经常地流连在她甜蜜的嘴唇    
      维纳斯在黑暗中服务于她,被惯坏了。    
      你肯定知晓这是通向爱的路途。    
      ——普罗佩提乌斯 (约公元前50~约公元前16)    
      很少有什么视觉媒介能像摄影艺术那样,能够全方位地点燃我们的想像力。当我们在观看别人接吻的图片时,我们就像一个窥视者,一个偷看别人接吻的人。图片上的情人之吻深深吸引了我们,以至于在我们心中能延续这种快感,最终完成了一个摄影师试图达到的效果。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图片上情人接吻的图像是对我们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越,它们让我们的亲吻幻想在艺术的领域内得到满足。    
      摄影家赫尔伯特·牛顿善于拍摄大众传媒时代的身体形象。他的作品技巧高超,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拍摄中产阶级的颓废素材。牛顿1920年生于柏林,以其对裸体模特颇具美感的轮廓把握而闻名。他最好的作品都是为高时装说明书、为靓丽的时装模特和社会名流而拍摄的(如帕洛玛·毕加索、夏洛特·兰普琳、艾尔沙·波瑞蒂和杰瑞·夏尔)。在欧洲豪华的旅店和奢侈的花园里,我们时常能见到他过于情色的摄影作品。    
      最近,我碰巧读到一本关于牛顿的书,里面有他用宝丽莱相机拍摄的照片《波兰女人》(1992)。那是一幅令人震惊的亲吻镜头,两个金发的北欧女郎,引人注目地摆出一副亲吻的姿势,那吻看起来快乐香甜,闲散中流露着刻意,仿佛是静止了的生活一般。相片上的日期标示着1974年,从模特略微僵硬的脖子和头部略微别扭的倾斜,以及拍摄的时间看,我们隐约可以猜到这幅照片在当时可能引起的震惊。当然,吸引我的注意力并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两个现代“情侣”投入的吻——她们的青春之美,她们的欲望之渴,以及她们的不由自主的真实情感。牛顿还有一幅照片大胆地拍摄了吻的镜头,题目就叫《吻》(1982),那是一黑一白两个青春美艳的女人,和一个有着古铜色肤质的男人的吻。两个女人的样子拍摄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