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三国之模拟城市 >

第586部分

三国之模拟城市-第586部分

小说: 三国之模拟城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地发展程度越高、发展势头越好,工匠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领地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以工匠人才换取发展资金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除非经济窘迫至无以为继,或者被强大竞争对手逼迫,领主玩家都不会轻易将领地内多余人才转让,玩家领地间的人才交流,大多采用互换地方式展开,用领地内多余的人才,换取需要的其它职业人才。
    工匠人才技能水平越高,转让的可能性越小。
    在还有一些领主玩家因为缺少足够的高级人才,无法建立起最大数量附属领地的时代,几乎没有玩家会将高级人才用于交易,至于全国范围内都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才……肯拿来“出售”的,不是疯子,就是傻瓜,阿牛将大师级人才的报价也列了出来,不过是心存一点点侥幸罢了。
    李儒走出洛阳城时,面色灰暗。
    这次的谈判,原以为还可以拖一段时间地战败赔偿谈判,完全与博古预先地设想背道而驰。
    凤翔已大大方方地把话都讲明,连赔款支付方式都无比“贴心”地帮博古设想周到,李儒已没办法拖下去,他只能表示,自己无法立即作出回复,必须回领地通报领主,与无敌东子详加商议后再作回复。这是显而易见的,赔款谈判中凤翔突然变招,觊觎博古的工匠和人才,让谈判代表李儒根本无法表态——凤翔副城主点名要张颌和李儒,以抵偿凤翔在战争中蒙受的巨额损失,李儒总不能自己站出来说“NO”吧,这个口子,只有一个人能开,便是博古城主无敌东子。
    800多万金,对于任何一个玩家领地而言,都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儒也很想知道。无敌东子会做出什么样地决定——“城主该不会为了省那笔巨额赔偿金。把我和张颌给卖了吧?”
    陈宫结束了与李儒地谈判之后。立刻匆匆赶到洛阳城主府。阿牛正好整以暇地等在那里。一见陈宫进来。某城主立刻问道:“怎么样?”
    “与我们先前地预料差不多。李儒要回去请求无敌东子。以我们收集到地博古地情报。属下推断。博古城目前地资金状况确实不大好。他们虽在司隶抢掠过许多杂人领地。一度积累下了惊人地财富和各种资源。但与我们地两场战争。博古地积蓄已花去大半。800多万金。对他们而言。不是个小数目。”
    阿牛乐呵呵地表示赞同。笑道:“是啊。800多万呐。我们凤翔现在地月纯收入也不过50多万!他们会不会接受以工匠抵债地方案呢?要不干脆将李儒和张颌二人送过来。哪怕送一个过来也好啊……哎。真是件让人开怀地烦心事啊。”
    被某城主惦记。绝不是一件很愉快地事情。
    这一次。无敌东子怕是要吐血数斗。
    陈宫也是喜形于色,接口道:“不可小看博古在司隶地根深蒂固,以及对周边领地的影响力。不要忘了,现在还有数十家异人领地与博古存在殖民关系,还有百余个被博古主动放弃地领地欠他们一个人情,假以时日,筹集到八百万金,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我们只给了他们三天时间,如此仓促的情况下,博古绝对来不及筹集到太多资金,属下认为,工匠人才是一定会
    多少而已。”
    “呵呵,多少而已……”阿牛回味着这句话,一偻笑容灿烂绽放。
    从阿牛和陈宫的这几句对话不难看出,打一开始,凤翔就没有把目标对准无敌东子的荷包。千金散尽还复来,以凤翔强悍的生财手段,稍稍对领地减少一些投资,聚集财富并不是一件难事。某城主和陈宫都不是目光短浅之辈,这场谈判所谋者,当然是博古长期积累下来的工匠人才,换作平时,无敌东子怕是怎么着都不会让阿牛如愿的,但此时正值他囊中羞涩,阿牛这大债主找上门去,已经由不得他不认帐了。
    陈宫很快收敛起情绪,回复了一本正经的状态,很快就自己很关心的另一件事情向阿牛问道:“主公,南阳和长安那边有确切消息了吗?”
    从博古境内退兵之后,阿牛等人一直留在洛阳,就是为了摆平袁术和凉州军阀,那两支诸侯势力不先稳住,正由凤翔重建中的洛阳古都,始终处于战争的阴霾之下,因此,尽管阿牛心急如焚地想飞回青州,却也不得耐着性子暂且滞留司隶。
    敲定博古的战争赔款只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
    陈宫虽全盘策划了司隶地区战后危机处理计划,但这么大一摊子事情都需要尽快完成,工作量可想而知。战后的种种应对都有着明显的政治活动痕迹,一大票膀大腰圆的武将和武师自然没有用武之地,陈铄又被洛阳近期的种种内务纠缠得难以脱身,洛阳城内的人才中真正能马上派上用场的,也就只有陈宫、蔡卢植等寥寥数人了。
    大家只好分工合作,各有各的重点。
    陈宫跟进的重点工作自不用说,仔细拟定博古赔款事宜;
    蔡先生虽不善于交际,可他毕竟是凉州军口口声声要“解救”的大儒,与把持着朝政的那帮凉州军阀打交道的差事,非他莫属;
    客观地讲,卢植在朝中的关系网远比蔡大,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已不是王允掌权的时期,卢植当初又是被董卓赶出朝堂,长安城的事务卢植着实不便与蔡起活动。不过,卢植也没有闲着,当初他还在朝为官时,袁氏兄弟均对他颇为敬仰,卢植应邀出任洛阳太守后,两人还多次派人到洛阳挖墙角,前段时间凤翔与袁术正闹得不可开交,与南阳方面私下里沟通的差事,当然就落在了卢植的身上。
    至于阿牛,则成了名副其实的“总管”,综合各方面进展情况,并随时做好了必要时亲自披挂上阵的准备。当然,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若陈宫和卢植等人都搞不定,某城主纵有一腔“报国”之心,只怕也无力回天。
    见陈宫问起,阿牛淡淡一笑。
    “我们用离间之计使袁术和吕布失和,又多番造势,尤其是大哥孤身杀出麒麟城如入无人之境的消息,让袁术大感惶恐。刚好我们请卢先生去了一趟南阳与他当面交涉,主动表示南阳军是受了奸人挑拨,给了袁术一个台阶,那厮忙不迭地连说‘正是如此’、‘只恨当初误听奸人之言,现在悔不当初’云云。卢先生使人传来的消息表明,袁术已不足为虑,卢先生已动身从南阳返程呢。”
    让卢植亲赴南阳与袁术交涉,看起来有些冒险,却是凤翔人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就算不顾及凤翔如日中天的威名,以卢植在民间的声望,还有王越腰间那把刚刚痛饮人血的宝剑,纵然袁术胆大包天,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干出“扣留人质”之类的混帐事。
    蔡去长安,也是同样的道理。
    陈宫面色一缓,也甚是欣慰,但向来谨慎的陈宫还是提醒道:“袁术,小人也,不可不防,我们最好多派人手,严密监视南阳军的大规模调动,以免再出现南阳军兵临城下的情况。
    那种情形已经不止一次发生,属下认为,我们有必要在南阳长期设立情报站。”
    “我们想到一块儿了。”某城主笑道:“这个时候,陈铄应该已经把人都派出去了,他办事的利索劲儿,倒也跟公台相似。就算知道公台家中境况,有时候我都怀疑,陈铄是不是公台失散多年的弟弟。”
    接连经历了这么多事情,阿牛行事已多了几分严谨。
    陈宫也笑了起来,道:“那就好。凉州那面的情况呢?”
正文 第796章 完美借口
    提到长安方面的进展,某城主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
    蔡凉州军阀的接洽,虽没有卢植的南阳攻略来得顺利,凉州军阀倒没有过分为难蔡,至少表面上给足了蔡中郎面子。首发首发
    李、郭等凉州大佬,并没有就“长安城破之日吕布出现在博古境内,与凉州李蒙部火拼一场”的事,不依不饶地大兴问罪之师,干脆大大方方地抹了把稀泥,作出了“该事件纯属偶然”的官方盖棺之论,让那件事就这样过去。
    他们也明白,就算想彻查此事,凤翔也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刻意将吕布引去的。
    更何况,就算真是阿牛派人干的,又何错之有?
    凉州军上上下下都欲除吕布而后快,凤翔将原本已逃出长安、遁往关东的吕布引得偏离方向,客观上还为凉州军诛灭吕布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是李蒙自己没有把握住而已。闹腾起来反倒还显得凉州军无能,三千精锐的凉州铁骑,反倒和风尘仆仆筋疲力尽的吕布几百轻骑,拼了个两败俱伤,如果这都不算丢脸,世上还真没什么事情配得上“丢脸”二字了。
    实际上,凉州军系的高层,也不敢断定吕布出现在博古,是否与博古城有关,凤翔第一次远征博古的时候,吕布就曾不顾相关律例派出中央军,还亲自跑过去为无敌东子助拳,几乎与凤翔远征军大打出手。
    此事虽被各方合力压了下来,并没有在朝中掀起多大波澜,但那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地凉州军阀,对长安的风吹草动都无比关心,此等大事又岂能不知?虽说李、郭等人无从得知李儒所在的博古,如何与吕布勾搭上的,李儒在寻求凉州军帮助时对此也讳莫如深,但事实就是事实,温侯与博古存在某种密切联系已不容置疑。至少,在凤翔与博古城的战争中,吕布的态度是明确的。
    逃出长安后破天荒地绕道博古,谁也不敢肯定,吕布是不是想到博古城做点什么,只是他没有想到李儒请来了西凉铁骑助阵,结果……两支理论上都能帮博古对付凤翔远征军地援军,却因彼此间不可调和的强烈敌意,先厮杀了一场。
    耐人寻味的是,凉州军阀揭过这一页时,有意无意地没有提及博古城,即使蔡先生无比努力地想将矛头对准博古,李和郭也只是佯作不知,很快便岔开了话题。
    这其中。固然有蔡擅使用阴谋阳谋。在事先得知了真相地情况下很难将谎言讲得理直气壮有关。凉州军那些大佬在这件事情上对博古地维护和偏袒。也是显而易见地。
    李儒虽然从凉州军隐退了。那些凉州人多少还得卖他一个面子。
    凤翔近期一系列造势显然起到了预期效果。蔡凉州军里地特殊地位也到完美发挥。凤翔在长安地外交活动很快就取得了重要进展。凉州军阀不仅将前些日子地不愉快一笔勾消。并表示将继续承认凤翔重建洛阳地合法性。
    更令人惊讶地是:凉州军阀还对“某些诸侯蛮横干涉领主间争斗”地恶劣行径。表达了强烈谴责和严重不满。并对天下第一城在此役中“英勇顽强与恶势力斗争”地勇敢精神表示了赞赏!当然。谴责和赞赏都只是口头上地。嚷嚷几句而已。凉州军阀再怎么狂妄。也不可能就此与所谓地“恶势力”兵戎相见。但凤翔毕竟是其中地受益者。自卫反击战地合法性变得更加牢固。
    凤翔自然也不会去计较。“蛮横干涉领主间争斗”地。貌似凉州军也有份。阿牛最希望得到地安全保证。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达成了。顺利得让某城主都感觉惊讶。如梦似幻。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再次得到验证。
    凉州军地高层,个个都不是善男信女,对凤翔的“友善”是有前提地——他们希望蔡伯重返长安入朝为官。
    “公之贤名,海内共仰,还望以社稷为重,暂息隐退之念。若能重返朝堂,为天下百姓多做一些事情,则黎民之幸,社稷之幸……以公之大才,当总领内政,位列三公。”
    不得不承认,凉州军阀对劝说蔡回归,是抱有很大期望和诚意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连“位列三公”之类地条件都肯给。
    蔡听郭讲这话,老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半晌说不出话来。
    负责游说的郭见状,心头大快,暗笑道:“人都道蔡伯只好修史,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乃皓首穷经操守无亏地典范人物,今日一见,方知传言果不可尽信。文人,果好名也!”
    三公之位,确是很多人做梦都不敢奢求的,不仅能够名垂青史,还能让整个家族长久受益!在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气候下,这种荣耀和机遇,简直能让最矜持最低调的文人提着宝剑往前冲。
    以袁氏为例。
    现在袁绍和袁术哥俩在关东混得风生水起,分别占据了“天下之重资”的冀州和“东汉第一大郡”南阳,还引得豪杰之士纷纷往投,当地豪门士族尽皆支持,两人已隐隐有分别称雄南北的趋势。能有如此局面,绝非这哥俩都是东汉末年神州大地上的惊才绝艳之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袁氏的赫赫家世,“四世三公”岂是旁人能比拟的?
    回溯从前,关东诸侯群起讨伐董卓时,明明有好几位刺史参与其中,其余诸侯也没有一人身份低微,袁绍仍能以区区一渤海太守的身份成为盟主,调集粮草的肥差也由袁术负责,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凉州军高层请蔡回去主持朝政,并不是看重了蔡治国之才,楞说一位只热衷于修史、连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欠缺的大儒,有安邦定国的才华,分明是骗人的鬼话。
    凉州军要蔡回去,只因为他们需要一面旗帜,一块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掩盖他们以“兵变”的方式攻入长安并把持朝中大权的不义之举。让在民间声誉良好的蔡出来主持朝政,纵不能彻底平息各界对
    篡权地质疑,缓和一下矛盾也是好的。正如当初董那样,拉拢声望崇高的儒者,蔡上一次就是这样被强征入朝,并差一点身死狱中。
    不幸的是,历史的车轮再次碾中了蔡,唯一的区别,便是蔡得到地位更高了。
    郭笑眯眯地看着蔡呆楞在那里,对方的反应早在情理之中。郭在等蔡回过神来之后的感激涕零,以及“愿粉身碎骨以报知遇之恩”之类地“获奖感言”。
    他等来的是拒绝。
    尽管蔡得比较委婉,但毕竟是拒绝,郭等人顿感措手不及。
    凉州军阀个个都是武人,对于治国之道一窍不通,让那些习惯于刀枪解决问题的莽夫打理朝政很不现实,另辟人才是必然的。凉州军肯定不会放出军权,但内政总领也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地,既要德望驰名于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