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的世界之源代码 >

第51部分

我的世界之源代码-第51部分

小说: 我的世界之源代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with souls jumping from body to body (and souls sitting out there waiting for a body to take 
home in)。 


There has to be material continuity for permanent reincarnation to be possible。 The 
software is what is preserved; but it cannot live on its own。 It has to jump from molecule to 
molecule; always in carnation。 


I have changed my mind about the stability of my body: It keeps changing all the time。 Or I 
could not stay the same。 




                                             286 

                                                         附录一八 《金刚果论》 



附录一八 《金刚果论》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又名:金刚果论、金刚心总持论) 
  开示初机论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与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围绕听佛说法。 
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大法。我意不通。愿佛方 
便。浅处 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尔时。文殊师 
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慈。愿设方便。开示 
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乃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知见。不遭邪惑。不假多 
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 
  金刚心论第二: 
  文殊师利。有大方便。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从汝 
所问。当为汝说。时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 
云何名金刚心。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 故。一切 
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造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所 
以者何。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 祸由心为。心能作天 
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恶 
是罗刹。心是一切罪福种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 作得主。不造诸恶。常修诸善。 
依佛行持。立佛行愿。佛说是人。不久成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不明自心。 
名未成佛。若人明自心。达自性。依佛修 行。决定成佛。胜如颂读金刚经三十万遍。功 
德无比。何以故。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自心流出。无穷无尽不 
坏不杂。故名金刚心。悟此心 者。名悟佛心。是故佛与众生。心性一般。只因修与不修。 
信与不信。所以有成佛者。有众生也。 
  金刚经论第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名金刚经。 
   世尊曰。金刚喻自性。经者喻自心。若人明自心。见自性。是人自己身中有经。六 
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恒沙功德。出生四果、四相、十圣、三宝。 乃至如 
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功德。皆从自己心地修成。不从外得。何以故。若是明心见 
性之人。常闻自己心佛。时时说法。时时度众生。时时现神通。时时 作佛事。得此理者。 
名持金刚经。名得金刚不坏身也。 
  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 
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 
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未审云何是四句偈。 


                                     287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 
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 进道功 
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 
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 坏。有知男女知身是 
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复观自心。非生非 
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 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 
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 
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 空三句偈也。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 
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 
偈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 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所以者何。悟 
得初句意。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悟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悟 
三句意。依义修 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诤阿罗汉果。此 
四句偈。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是故得 
福胜 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十种功德论第五: 
  佛告文殊师利。前佛后佛一 体。皆在各人自己。明心见性。修而成之。然则佛性人 
人本有。不投佛修终不成佛。何以故。为无佛功。有求佛者。一用斋戒为佛基址。二投明 
师。指示功程。三识 心性。了了分明。四用作福。助初发根苗。五用结缘。增自善本。 
六明因果。不妄主为。七破邪魔。远离外道。八用通理。不著有为。九用精进。习佛行德。 
十用通 达。法法精明。若人具此十种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参求明师论第六: 
  复次文殊师利。 吾灭度后。末法年中。多有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醉。智暗情昏。 
虽有斋戒。并无智慧。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一向执著。 
认妄为 真。或有执著。经书文字。或有执著。诵持名数。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 
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 虽 
是善因。难逃恶果。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四生果论第七: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四生。造何等业。受形禀命。种种不同。 
   世尊曰。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种种颠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恋尘缘。从贪 
嗔痴。行杀盗淫。造诸罪业。无量无边。轮回相遇。受形非一。略说四生。颠倒 业本。 
一者卵生。是人先世。贪心机谋。计较为活。故堕卵生。鱼鸟之类。贪高为鸟。见人高飞。 
谋深为鱼。逢人潜沉。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贪恋淫欲。故堕胎 生。人与畜类。本分贪 
淫。为人竖立。横心贪欲。作畜横行。三者湿生。是人先世。贪食酒肉。打闹作乐。故堕 
湿生。烂蛆厕虫。蠛蠓之类。四者化生。是人先世。 心多恋异。念念改常。面是背非。 
故作故犯。故堕化生。蜕壳飞行。蛾虫之类。佛告文殊师利。六道四生。为人最贵。惟人 
最灵。佛从人中修成。业从人中造就。人 能修福。决生天上。人能造恶。必堕地狱。有 



                                     288 

                                                         附录一八 《金刚果论》 


德有神。有道成圣人。五总路头。福罪不由。近定临命终时。随业受报。人道不修。余道 
不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五眼论第八: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以何知见。名为五眼。 
   世尊曰。肉眼者。光见、暗不见。见前、不见后是也。天眼者。前后内外。山岩石 
壁。真见无碍是也。慧眼者。能见文字义理浅深。前生后生后世。善恶因果。如 掌明也。 
法眼者。能见三世佛法则。种种方便。量根施道。不失其时是也。佛眼者。圆明普照。无 
始劫前。无终劫后。一切因果。如对目睹。毫发不失是也。此五眼 者。乃从一切诸善功 
德。福感而生。唯佛能全。余人不及。眼须分五。照空一心。见性修行。人人有分。 
  清净佛身论第九: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清净佛身。 
   世尊曰。自性清净。是诸众生本性。但见肉身。不见法身。诸佛悟后。常见法身。 
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坏无成。在凡夫地。名曰心性。在圣贤地。名曰圣性。 在乾坤 
地。名曰天性。在菩萨地。名曰佛性。在诸佛上。名曰清净法身。若不修行。终不能悟。 
本来面目也。若人求悟。不求师证。认妄为真。日久必成邪魔外道。 成妖作怪。惑乱众 
生。生遭王难。死堕恶道。一失人身。万劫难回。 
  无余涅磐论第十: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无余涅磐。 
  佛言。寂然不动心是也。三世诸佛。共一路头。回到不动心中。齐受无乐之乐。更无 
有乐。过于此乐。故名无余涅磐。 
  证果论第十一: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以何工夫修证。能超凡夫。入圣道果。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向佛道。便舍恩爱。截断尘缘。坚持斋戒。精修十 
善。清净三业。远离六尘。力投明师。学问正法。依师开示。不杂用心流转。只 依佛法 
修行。有此功者。得须陀洹果。复有善人。习佛威仪。清净戒律。一心坐静。摄心不散。 
身口意业。皆悉调伏。于世间心。动少静多。有此功者。得斯陀含 果。复有众生。三业 
不萌。六尘不生。静久功深。心性恒一。于世间心。寂然不动。得心自在。有此功者。得 
阿那含果。复有众生。以自在心。习成定力。定性现 前。悟明自性。本来空寂。心境两 
忘。澄心不动。有此功者。得阿罗汉果。此四果人。功超六欲。凡夫天上。得入圣贤。寂 
灭场中。同佛出世。助佛宣化。净佛国 土。自度度人。报佛恩德。直至菩提。永无颠倒。 
故名四果。得道圣人。复次文殊师利。是四果人。有真信心。依师教诲。不用二心。成德 
精严。威仪是足。于世财 色。恩爱名利。一断永断。一了永了。从始至终。守道如一。 
虽则不能大通大达心性坚固。清净解脱。与佛无异。故得超凡入圣位也。 
  有无四相论第十二: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何等之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世尊曰。凡夫之人。认自四大色身是我。贪生怕死。名有我相。心存憎爱。意不均 


                                     289 

平。名有人相。念念常随。世心流转。不求解脱。名有众生相。心识不忘。业种 常萌。 
不悟无生。真空实性。常随心境。意识流动。名有寿者相。菩萨之人。知身是幻。悟世无 
常。不惜身命。何况资财。但学大乘佛之教法。名无我相。等观众 生。皆如赤子。不择 
冤亲。平等济度。名无人相。于世间心。一了永了。更不相续。名无众生相。明悟自己。 
无生实性。不随心境。意识流动。但依方便。愿力行 持。名无寿者相。有此四相。即名 
凡夫。无此四相。是名菩萨。 
  五根五佛论第十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五根五佛。同种善根。 
  世尊曰。若是清净斋戒。明心见性之人。投师口诀。得正见者。眼是佛见。耳是佛闻。 
鼻是佛嗅。口是佛说。心是佛知。五根常显。五佛神通。同种善根。成佛种智。若人把得 
定。作得主。依佛修行。佛说是人。立地成佛。 
  六波罗密论第十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修证。得六波罗密。 
   佛言。若有众生。能舍酒肉不食。能舍财物不贪。能舍恩爱不恋。能舍诸恶不作。 
能舍人我不争。名得第一布施波罗密。复有众生。能持佛戒。能习佛仪。能降六 贼。能 
断邪非。名得第二持戒波罗密。复有众生。能受人亏。能忍人骂。非来正对。逆来顺受。 
都无怨恨。返加度脱。名得第三忍辱波罗密。复有众生。能学如来。 十二部经。受持读 
诵。书写讲说。未通务通。未证务证。名得第四精进波罗密。复有众生。能断诛杀。能止 
妄念。能除昏散。能习禅定。定力如山。魔扰不乱。名得 第五禅定波罗密。复有众生。 
能破无明。能空诸相。能通理法。能决是非。言言的当。字字无差。名得第六般若波罗密。 
若人能具六波罗密者。名出生死。名到彼 岸。名超三界。名登十地。成佛之数也。 
  大善知识论第十五: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行持。名善知识。 
   佛言。善知识者。心性柔和。戒行精专。心无贪妒。物无爱恋。心行平等。意无憎 
爱。有大方便。自度度人。量根施道。具大总持。好心与人。不求果报。行门清 净。无 
诸过失。说法论议。皆合经意。具足此行。名善知识。复有智慧出众。福德超群。无所不 
善。无法不识。为人天眼目。作佛法栋梁。掌佛祖权衡。作佛门领 袖。开正道门。塞邪 
魔路。绍隆佛种。续慧联芳。以心印心。流传不绝。大机大用。大愿大力。此名真正。大 
善知识。 
  得生天堂论第十六: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修何福业。得生天堂。 
   世尊曰。若有众生。信佛因果。受三皈依。持五戒修十善。事二亲。截断邪淫。常 
行正道。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相。护善遮恶。作大福田。是 人舍寿。 
必生上界。三十三天受诸天福。五欲妙乐。思衣衣来。思食食至。皆是自然化成。不用人 
力所办。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各具五种神通。快乐逍遥自在。 
  邪师外道论第十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