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5-永恒情谊-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苗族同胞这么高兴,王震对谢中光说:
“你们三位再送苗族同胞回去,协助他们把武装搞起来,任务完成了再回来。”
苗岭热血火把被点着了,连成一条明亮的长龙(4)
这时,已快近黄昏了,远处绵延起伏的青山,渐渐变成了玫瑰色、深紫色。李头人和王震道别,他紧紧握住王震的手,两眼噙着热泪,半晌才说:
“王政委,苗家人忘不了红军,忘不了你!”
说完,他向王震行了苗家的礼节。其他苗族同胞也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和王震道别。
谢中光和苗族同胞们走了,这一次他的心情和第一次去苗寨时截然不同,他不仅熟悉了苗族同胞,也爱上了他们。他和苗族同胞都已经走出很远了,回头望去,王震还站在门前的土墩子上,目送着他们……
李贵忠头人在返回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多次来过县城,只有这一次觉得特别痛快。他摸了摸挎在身边的驳壳枪,觉得腰杆特硬,走起路来也呼呼生风。让他终生难忘的是与王震的会面,是王震让他明白了许多革命的道理。回到寨子后,李贵忠逢人便说“找烂茸哩”(红军好得很)。在谢中光等人的帮助下,李头人从寨里挑选了30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给他们发了枪,组成了自卫队。他还特地派人到附近几个寨子里去,通过走亲访友,宣传、赞扬红军。很快,这一带的苗族同胞都知道来了一支好队伍叫红军。
2月底,由于各路敌人纷纷向红军进逼,中央当机立断,决定退出黔西、大定、毕节,转到安顺地区创建根据地。一天夜里,红军出发了。不知怎的,这天晚上天特别黑,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涂抹在天际,连颗星星的微光也没有。这时,在山路上出现了一排火把,由远而近,在黑夜中是那么明亮。不一会儿,火把临近了,原来是李头人带着乡亲们来为红军送行了。他们带来了向导,送来了行军需要的火把。很快,一个个火把被点着了,夜色中,连成长长的一条龙,这条明亮的长龙在山间延伸着、延伸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是那样壮观。
晚霞如血似火,映红了武陵山
滔滔江水由黔西北劈山破地而出,时而一泻千里,如狂奔的野马,时而蜿蜒曲折,如游龙穿云,经过黔中,向黔东北方向而去。这就是号称天险的乌江。乌江流经武陵山折而向北,直入四川,在涪陵与长江汇流。武陵山脉横亘在贵州、湖南、四川的交界处,山峦起伏,峻岭重重。
1932年,蒋介石对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6月,敌人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使战斗在湘鄂西根据地的工农红军第
三军处于被动地位,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遭受巨大的破坏。9月,红三军被迫退出湘鄂西,在贺龙的领导下,从洪湖绕豫西南、陕南、湘鄂边、川东等地,于1934年转战到了黔东地区。
黔东地处四川、湖南、贵州三省交界。辛亥革命后,贵州先后被以刘显世为首的兴义系军阀和以周西成、王家烈为代表的桐梓系军阀所控制,成为地方军阀割据的地区。真是“黑暗笼罩着天空,恶霸控制着大地”。
1934年,黔东遇上罕见的干旱,烈日仿佛一盆火,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大地裂了,禾苗焦了。地主恶霸乘人之危,用高利贷等手段大量兼并土地。老百姓说:“乡长先吃油,保长啃骨头,甲长是条撵山狗,撵得花户眼泪流。”“穷人过荒年,地主恶霸赚大钱。”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一年做到头,不见米一盅;
财主土匪逼,难度春和冬;
卖儿又卖女,落得一场空;
逃外啃树皮,死在路当中。
官逼民就反。黔东各族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1795年,这一带的苗汉族人民在松桃苗民石柳邓的领导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苗民起义,起义浪潮席卷川、湘、黔三省的部分地区。1855年,台拱(今台江)的苗族领袖张秀眉,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发动起义,黔东人民积极响应,起义军一直打到湖南边境。1911年,松桃樟桂湾的张子衡(别名三铁匠)率领2000多苗汉人民,与湘西起义军联合围攻盘踞在湘西凤凰的清兵,给清军以重创。
贵州在军阀王家烈的统治之下,黔东各族人民生活十分的艰难。王家烈自任国民党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为了对付毗邻的军阀,将副军长侯之担调往赤水,以防川军;让国民党贵州全省剿共总指挥犹国才驻扎盘县,以防滇军;他自己则坐镇贵阳居中指挥。他还派其心腹胡刚以黔军代表的身份驻重庆,窥视川军的动向。当红军占领黔江、彭水之后,王家烈的神经立即绷紧了,忙不迭地调兵遣将,布置防堵。还颁发了“防共防务急要办法”:管制户口,实行联结担保;管制枪支,限期修理民间的枪支,加盖火印;强令老百姓出钱买枪;令各区于交通要道修筑碉楼;各区镇制备罐子炮;调查形迹可疑的人;各区督率壮丁,分点分面负责。
6月上旬,红三军入黔后,王家烈虽然派部迎击,但由于黔军内部派系林立,战斗力差,红军进展顺利,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很快把沿河、德江、印江、松桃以及黔边酉阳之南腰控制在手中。
红三军为了在黔东开辟根据地,十分重视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贺龙对大家说,我们要在川黔边境建立根据地,没有群众基础是不行的。他还专门抽调干部、战士组织了一支武装工作队,分赴各乡村寨做群众工作。
工作队每到一地,大力宣传红军的主张,到处张贴标语:
红军是穷人的军队!
苗岭热血火把被点着了,连成一条明亮的长龙(5)
中国工农红军保护苗家工农群众!
红军不拿穷人一针一线!
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
红三军在黔东地区不断建立人民政权,人民欢欣鼓舞。8月1日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红三军在南腰界的翅尾巴山上,召开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只见在一块很大的坝子上,搭起了一个台子,台前装饰着红花和柏枝,会场上红旗招展,红三
军全体指战员和上万名苗汉群众参加了大会。会场上,苗族同胞高兴地唱了起来:
云开太阳照,
风扫妖雾消,
苗家吹起芦笙把舞跳,
贺龙的红军最爱我苗胞。
云开太阳照,
鬼魔无处逃,
官绅财佬嗷嗷叫,
贺龙的红军专门打土豪。
欢呼声、笑声、歌声连成一片,处处体现着军民鱼水之情,洋溢着盛大的节日气氛。
大会开始后,贺龙讲话:
“我贺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土里冒出来的,和大家一样,也是父母所生所养。由于受不住地主、官僚的压迫,才和大家闹起革命来。……我全中国都走交(遍)了,可就没有看到你们南腰界这么‘富足’,冉瑞廷总镇把这个乡管得‘不错’嘛,街上和老乡的房子装的是玻璃板壁,盖的是玻璃瓦,还给大家做了玻璃衣服……”
下面的群众听到这里,惊奇地议论开了:“什么玻璃衣呀?”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贺龙指的啥。
贺龙接着说:
“玻璃嘛,就是可以看得对穿对过,什么也没有嘛!”
大家一下子明白了。
贺龙严肃地说:
“冉瑞廷把群众整得好惨哟!群众连一块板子、一件衣服都没有。”
大家想到自身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都沉浸在悲愤中。
贺龙大声说:
“广大劳苦同胞们,我们各族人民是一家,我们工农红军是专门打倒土豪劣绅的!我们成立游击队,建立苏维埃政权,就是要把大家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分地,穷人才有衣穿,有饭吃。苗族同胞们!老乡们!大家不要怕冉瑞廷,这里是根据地,有红军在这里保护老百姓。我们人多,只要大家组织起来,10个人对付他一个,还对付不了吗?”
大家听着贺龙的话,觉得十分有理,频频点头,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黔东地区人民政权建立不久,四川、湖南、贵州军阀部队立即纠集黔东的地主武装,进行联合“进剿”。他们设关立卡,步步为营;采用武力镇压与经济封锁相结合的手段,妄图把新生的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这时,红军在生活方面,面临着严重的缺盐困难。
提起吃盐,黔东地区的苗汉各族人民可叫国民党剥削惨了。这里交通闭塞,村寨中除少数农民外出卖苦力与外人有些接触外,绝大多数人从未出过山寨。地主老财利用他们的闭塞、落后,盘剥他们,一斤盐巴换一斗米是常有的事。
红三军进入黔东后,虽然自己带来一些盐巴,但已剩下不多了。敌人对根据地封锁严密,吃盐成了大问题。贺龙对此非常关心,立即派一名交通员到根据地外开辟盐源。不久,有消息传回来,盐搞到了,但要把盐运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贺龙一方面让红军战士化装后分批往里运,一方面又请老乡帮助。他得知彭水县有位做生意的苗民史大爷平时和红军接近,就派交通员小杨带上他的亲笔信去与史大爷接头。
小杨见到史大爷,只见老人胸前飘着长长的银髯。他一边看着贺龙的信,一边捋着胡子,看完后说:“盐一定要运进来,你先休息,我想想办法。”
第二天,史大爷把小杨叫来,告诉他说:
“我有一个女儿,尚未结婚。我让她化装成新娘,利用迎亲花轿,把盐运一些进来。”
小杨一听,说:
“主意是好,但你们全家要冒风险啊!”
史大爷笑着说:
“红军为咱老百姓办了这么多好事,担这点风险怕什么?况且敌人也想不到。”
经过一天多的准备,第三天,在通往根据地的路上,出现了一支长长的迎亲队伍。只见四位棒小伙子抬着花轿,花轿中间是各种台盒,里面藏着盐巴。一行人吹吹打打,前呼后拥,热热闹闹地过了关卡。大家见这办法挺灵,一连几天,都采取这个办法运盐。
一天晚上,史大爷和小杨商议着换个办法运盐,否则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史大爷说:
“我还需进一些货,可以把盐巴和货放在一起运进来。”
第二天,史大爷和小杨等几名红军战士装扮成生意人出发了,他们在预定的地点接到了盐巴,又进了些货,就开始返回。当行至枫重溪时,恰被敌区长拦住,要强行检查。史大爷一看事情不好,对小杨使了个眼色,低声说:
“我来对付他们,不行的话你带大伙冲过去!”
史大爷说完,走到敌区长跟前说:
“我们到龙潭镇进了点货,没什么好东西,这点钱你拿着花吧。”
苗岭热血火把被点着了,连成一条明亮的长龙(6)
说完,把钱递过去。敌区长接过钱,三角眼一瞪说:
“钱也要,货也要扣。”
他一挥手对敌兵说:
“都给我抬走!”
史大爷一看事情不好,回头对小杨说:
“本不能亏了,你们快走吧!”
小杨和几位红军战士见事不妙,掏出枪就朝敌人打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打死打伤多人。小杨接着过来搀扶史大爷朝前跑,跑出不远,敌区长就带着敌兵边开枪边追了上来。小杨对史大爷说:
“大爷,我留下掩护,你快带大伙回去!”
说完,用手推了一下史大爷。这时,他发现史大爷痛苦地皱了皱眉,胸前一片血迹。小杨大吃一惊:
“大爷,你负伤了!”
史大爷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
小杨赶紧把一名红军战士叫过来说:
“你无论如何也要把史大爷背回去!你们快走!”
敌兵越来越近,小杨隐蔽在一块石头后面,向追上来的敌人射击,跑在前面的敌人一连被打倒好几个。但敌人越来越多,小杨也被打伤了。突然,一颗手榴弹在小杨身边爆炸,他身上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头颅。他用力睁开眼睛,朝远方看了看,见战友们背着史大爷已经跑远了,才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史大爷终于被战士们背了回来,但由于伤得太重,已经不省人事,昏迷中他还断断续续说:
“盐巴,运……运回……了。”
太阳落山了,晚霞如血似火,映红了武陵山。
“自己的队伍,盼你们再回来啊!”
1934年12月上旬;中央红军第五师进入小苗山后,正赶上阴雨天气,毛毛细雨绵绵不息地下着。宣传科长谢扶民在入黔之前,就听说这里“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这时,他可有了切身的感受。
黄昏时分,细雨终于停了,部队到了宿营地大苗川。谢扶民站在山腰往远望去,只见山川中有一个村寨,天快黑了还没有一点光亮,他想起了近日上级的情况通报: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红军和苗族同胞的关系,大肆污蔑红军,说红军“个个长着青面獠牙”,还不断暗派特务、奸细,放火焚烧苗族群众的房屋、财物,进行破坏、骚扰活动,企图嫁罪于红军。红军总政治部要求部队把做好苗族同胞的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并专门下发了《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提出:不打苗民土豪,不杀苗民中有声望的甲长、乡长;要保护当地人民的生产,绝不要杀耕牛,土豪的牛应发给群众;部队要加强纪律检查,同侵犯群众的行为作斗争。看来,下一步做苗族同胞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