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并且在总体上形成不同的阶级意识形态。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一个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也必然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占统治地位,并以其台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为巩固其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服务。
第三,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社会功能
1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意识形态与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同步性。意识形态有时会落后于经济结构,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有时又会预见到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2)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内容上,要吸收以往的某些意识形态的材料,在形式上要继承以往的既有的形式,不同的意识形态的不同的形式有自己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有其内在的历史继承性。
(3)意识形态对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通过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来实现的。在每一个社会中都会出现三种意识形态: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以及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现存社会里成长着的新的社会因素的意识形态。其中反映和维护现存的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成为该社会的精神标志。
(4)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其相对独立性的集中表现。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二是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
(1)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作为经济结构的反映,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维护和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意识形态不仅反映社会存在,而且能够评价现实社会。评价的结果便是肯定和否定即维护和批判。维护和批判是同一功能的两个侧面。维护的是与自身性质相同的东西,批判的是同自身性质相反的东西。当然意识形态也会批判自身,但这种批判是通过批判以达到从根本上维护现实社会的目的。
(2)意识形态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意识形态在个人、群体、社会的各个层面上调控人的活动,通过确定人的活动的目的和方式、规划活动的程序、创造新的观念等方式完成其功能性行为。
(四)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文化包括各种观念形态,但不等于观念形态。文化是包括人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首先,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然后,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2文化的功能
(1)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具有维护和巩固这种社会制度,调控并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
(2)知识传承的功能。人类社会的进步体现在,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一代人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而文化则起到把前一代人具有的知识进行传承的功能。
(3)文化对人具有教化的功能,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
(4)文化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
3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什么是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要求的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先进文化或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
与先进文化对立的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指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的文化部分,腐朽文化是体现极端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部分。我们要繁荣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体功能和作用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具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调节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维护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3)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传承和发展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4)先进文化与社会全面发展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努力创建先进文化,才能引导社会全面发展,这是因为:
第一,先进文化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第二,先进文化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性。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正在走向现代化,正在走向法制社会,但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国的法制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必须以先进文化作为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前进方向,否则就没有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先进文化体现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之一,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的,因此先进文化既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又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的体现,这一过程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提高的。
4。文明和文明形态
(1)文明的概念
文明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对比较而言的。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文化发展水平越高,文明进步程度就越高。从广义上说,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明与文化基本是一致的。而从狭义来理解,文明主要表现为文化中的积极成果。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相互区别的哲学范畴。
(2)文化与文明是不可分的。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和智力支撑。但二者又不相同。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它与经济、政治相结合构成一个具体的社会。
而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是社会进步的尺度,是与人类的野蛮状态相区别的、表明社会进步程度的概念。因此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的程度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总的说来,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文明。
(3) 社会文明具有多种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过,生产力是文明的果实;科学和艺术是文明中的精品;而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这实际上指出了文明存在着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其实由于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所以人类文明也就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的有机一体。
物质文明是社会维持自身存在的物质基础,它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进步,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状况,标志着这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
精神文明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智力和精神支柱,它表现为社会科学和教育水平,以及社会思想道德面貌。
政治文明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享有各种民主权利的程度。
上述三种文明虽然有各自的规律,但它们在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
5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1)文明的组成部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基本方面有机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体。因而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指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这三个文明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在社会文明的整体系统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证,精神文明是灵魂。物质文明决定并制约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政治文明一方面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和法制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整个社会文明的思想主导。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和引导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方向。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缺一不可,应当促进三方面建设的协调发展。
(2)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一,社会主义文明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人类文明的进步,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是全面发展的文明,既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又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是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努力搞好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第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地位,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根据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条件,适应物质文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而建设和发展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重要目标。我们是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发展。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核心概念
1生产方式: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一定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它体现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所形成的相互间的客观经济关系。
4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处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
5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6国家:起源——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实质(阶级范畴、政治范畴)——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暴力工具。
7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密切联系具有鲜明阶级政治性。包括:艺术、宗教、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哲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
8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狭义上指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
9文明:是指人类活动中的积极成果,标志着人类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
(二)基本原理
1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一)内涵:社会意识形态虽然依赖于社会存在,但是具有独有的规律、能动的作用。
(二)表现
(1)它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特性;
(2)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国家意识形态不一定发达;经济落后的国家意识形态不一定落后;
(3)具有历史继承性;
(4)各种形式相互渗透影响作用;
(5)最突出的表现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