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胜利象征朱可夫 >

第24部分

胜利象征朱可夫-第24部分

小说: 胜利象征朱可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的妇女一边跟将军述说着,一边泪水不停地从两颊流下来。

  看到眼前这两位受到战争摧残的妇女,将军一句安慰的话也没说出来。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前 往尤赫诺夫。

  为了避免把车开进敌占区,朱可夫不得不时常将车停下来仔细观察。




 

  

第十一章会战莫斯科(3)


  经过一片森林的时候,突然冲出几个身穿工作服、头戴坦克帽的苏军武装士兵挡住了去路。 其中一个走到朱可夫的汽车跟前,大声问:

  〃你是谁?〃

  朱可夫从容地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士兵们对他说,不能再往前走了。同时带他去找他们坦克 旅的司令部。

  走进森林,朱可夫看见一名军官坐在树墩上,相貌挺面熟,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 见过。

  一看见朱可夫,这个军官很远就起身报告:〃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坦克旅旅长特罗茨基上校向 您报告!〃

  〃特罗茨基!我真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你!〃

  原来,特罗茨基在1939年曾在朱可夫手下作战。当时这位上校担任坦克11旅参谋长。两位战 友意外相见,自然分外高兴。

  朱可夫从上校那里知道尤赫诺夫已经被德军占领,卡卢加地区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上校所 指挥的坦克旅,已经在这个地区呆了两天了,但还没有得到任何指示。

  朱可夫一方面当即吩咐特罗茨基派联络军官到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去,向布琼尼报告情况; 另一方面要求上校把一部分坦克部署到前边去,组织防御,掩护美登的接近地。朱可夫还指 示上校把这一部署命令通知总参谋部。布署停当,朱可夫告别上校,又向卡卢加进发了。

  战争态势已经十分明显地显示,必须把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并起来,统一指挥。在 克拉斯诺维多沃的西方方面军司令部里,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华西列夫斯基、布尔加宁 和科涅夫正在召开国防委员会讨论局势。大家对莫斯科附近出现的困难而又危险的局势极为 忧虑。会议认为这两支部队应立即重新改编为西方方面军,并建议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司令 员。

  10月10日,斯大林给朱可夫打来电话,正式通知他最高统帅部决定任命他为西方方面军司 令员。最后,斯大林以命令的口气在电话中大声说:〃赶快把一切都抓起来干吧!〃

  朱可夫在电话中表示说:〃我着手执行你的指示,但请求赶快把更多的预备队调到这里来, 因为最近希特勒军队可能增强对莫斯科的突击。〃

  很快,朱可夫就接到最高统帅部于1941年10月10日17时发布的命令:

  〃1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并为西方方面军。

  2任命朱可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

  3任命科涅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副司令员。

  4任命布尔加宁同志、霍赫洛夫同志和克鲁格洛夫同志为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 员。

  5朱可夫同志于1941年10月11日18时开始指挥西方方面军。

  6撤销预备队方面军指挥机关,用以补充西方方面军和莫斯科战线的预备队。

  接到命令后报告。

  最高统帅部

  斯大林

  沙波什尼科夫

  第2844号〃

  接到命令后,朱可夫立即出发去西方方面军司令部。方面军司令部临时设在几个帐篷里。朱 可夫走进帐篷立即投入了战役的组织工作。

  西方方面军一些上层军官,特别是与朱可夫共过事,对他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朱可夫是一 个意志坚强、处事果断、具有杰出的才干和天赋的人,也是一个要求严格、坚持始终和目标 明确的人。所有这一切品质对于一个精明强干的军事首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莫斯科会 战最激烈的那段时间里,朱可夫的严厉加粗暴几乎达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程度。可能正是由 于他的个性品质,他不去考虑迁就个人的感情因素,才使他在国家与民族的危难时刻,能够 挑起挽救莫斯科和整个苏维埃这个极其沉重的担子,能够组织起保卫莫斯科的有效防御。

  朱可夫以他特有的充沛精力和工作效率开始了他的新任务。他立即同副司令员科涅夫和参谋 长索科洛夫斯基一起开了会,当场决定了几件最迫切的事情:立即在莫斯科正西方向,从沃 洛科拉姆斯克到卡卢加一线建立牢固的防御带;加大纵深防御,建立第二梯队和方面军预备 队,以便实施机动;组织有效的地面和空中侦察,加强对方面军各部队的指挥;安排好军队 的物资技术保障;展开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提高军队士气,增强战胜德军的信心。 

  由于日夜紧张工作,缺乏睡眠,朱可夫和大家一样,感到极度疲劳和困倦,几乎站都站不稳 了。但是,出于对莫斯科和祖国命运的强烈责任感,他们顽强地挺了下来。

  眼下,朱可夫心里最苦恼的问题是兵力不够,现有的部队无法有效地保住这条136英里长的 莫扎伊斯克防线。直到10月10日为止,在这条防线上仅仅部署了4个步兵师、3个后备步兵团 、5个机枪营以及莫斯科炮兵学校、莫斯科军政学校、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 埃学院和波多尔斯克机炮学校的学员们。这样,原来计划在这条防线上部署150个营,实际 只凑了45个营的兵力,部队的平均密度是每个营防守长达3英里宽的正面。这对于抵抗滚滚 而来的法西斯军队的强大进攻,无论如何是不实际的。

  最高统帅部采取了紧急措施。10月11日,莫扎伊斯克防线增入了第5集团军。12日午夜,莫 斯科预备方面军的所有战斗部队和设施,全部移交给朱可夫指挥。随着各方面军部队向莫斯 科方向撤退,后撤的部队也陆陆续续集结在这条防线上。同时,最高统帅部又给朱可夫派去 了他迫切需要的预备队,其中包括14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40多个炮兵团、10个敷雷和喷 火器连和其它部队。到了10月中旬,在这条防线上,大约已有9万人。当然,要建立真正绵 密坚固的防线,这些兵力还是显得薄弱。但是此时,最高统帅部已经无能为力了。


 

  

第十一章会战莫斯科(4)


  与此同时,朱可夫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另一大难题,就是把正在被德军包围在维亚济马的各 集团军尽快解救出来。

  在已经是德军后方的维亚济马以西和西北地区,被围的苏军部队仍然在与德军搏斗,企图突 围 ,但未成功。最高统帅部和方面军首长为了援助被围部队,对德军战斗队形进行轰炸,用飞 机空投粮食和弹药。

  10月10日和12日,最高统帅部两次向被围各部队司令员发了无线电报。电报里除了扼要地通 报了敌情,还规定了突围的任务,并委派第19集团军司令员卢金担任总指挥。要求他们迅速 汇报突围具体计划、部队部署情况、以及需要什么支援。但是两份电报都没得到答复。当时 ,那里的情况已经很糟,大部队失去了指挥,各分支部队不得不各自为战,单独突围。

  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兵力和火力,苏军的救援措施十分有限,突围没有获得成功。

  被围部队在与德军进行坚忍不拔和不屈不挠的战斗中,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却钳制 了德军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速度,使朱可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来组织莫扎 伊斯克的防线。

  从10月13日起,在通向莫斯科的所有重要作战方向上都开始了激烈的战斗。当天朱可夫所部 被迫放弃卡卢加。10月15日,德军50多辆坦克推进到图尔基诺沃地区,100多辆坦克推进到 洛托施诺地区,还有100多辆坦克推进到马卡洛沃和卡拉加托沃地区,另外几十辆坦克分别 到达了博罗夫斯克和鲍罗季诺地区。德陆军第13军向塔鲁萨方向进攻,夺取了塔鲁萨和阿列 克辛两个城镇,从北面对图拉形成了包围。

  在德军日益增强的压力下,西方方面军没有守住莫扎伊斯克防线,不得不向后撤退。德军在 西方方面军防御的中部方向上完成了纵深突破。这样一来,就在距离莫斯科62到74英里的接 近地上造成了极其险峻的局势,情况十分危急。

  此时,莫斯科市内的紧张气氛几乎达到了顶点。到处谣传德军坦克就要冲进城里。似乎要大 难临头了。市区的所有汽车都被征用到前线去了,大街上成群结队的行人来去匆匆,没有人 大声说话,有的惊慌失措,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急急忙忙逃离了这座城市。整个城市灰蒙 蒙的。机关里急急忙忙焚烧的成堆的文件化成灰片,从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上像黑雪一样纷 纷飘落下来,更增加了莫斯科的悲怆气氛。

  10月15日,党中央和国防委员会决定将部分中央机关和所有外交使团从莫斯科紧急疏散到 古比雪夫,同时也把那些特别重要的国家贵重物品运走。但是,斯大林决定留在莫斯科。

  10月20日开始,莫斯科实行戒严。党中央和莫斯科市委发出了保卫苏联首都和消灭敌人的号 召。在三天时间里,工人、职员、科学工作者、学生12000多人全部动员起来,组成了25个 民兵营。到10月底,民兵增加到4个师,4万多人。

  几十万莫斯科人不分昼夜构筑环绕首都的防御工事。10月和11月,仅构筑防御内线就有25万 人参加,其中3/4是妇女和少年。他们构筑了72万米长的防坦克壕、近8万米崖壁和断崖, 设置了5万多米长的桩砦和其它障碍物,挖掘了近13万米长的战壕和交通壕。这些人用自己 的双手挖出300多万立方米的土,建立起一个蔚为壮观的环形防御圈。

  前线的苏军官兵知道,全国都在保卫首都。这种全民的支援是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 鼓舞力量和可靠支柱。

  在10月份莫斯科附近的战役中,德军总共向前推进了230到250公里。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但是希特勒打算在10月中旬攻占莫斯科的计划已经破产了。德军被拖得精疲力尽,突击集 团也拖得很散,进攻能力一天天在减弱。到10月底,德军的进攻势头已经受到了阻止。

  11月1日,朱可夫被召到最高统帅部。斯大林对他说:

  〃今年10月革命节,除了开庆祝大会外,我们还想在莫斯科举行阅兵式,你认为怎样?前线 的形势允许我们这样做吗?〃

  朱可夫没有正面回答斯大林,他只是说:

  〃敌人在最近几天内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敌人遭到严重损失,不 得不重新补充兵力和调整部署。〃

  接着,朱可夫又建议:为了防备敌人进行空袭,需要加强对空防御,要把歼击航空兵从友邻 方面军调到莫斯科来。

  斯大林接受了朱可夫的看法和建议。于是,在十月革命节的前夕,在地下深处的〃马雅可夫 斯基〃地铁车站举行了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4周年庆祝大会。11月7日,莫斯科上空飘着 雪花,红场上举行了传统的阅兵式。虽然兵临城下,外面炮声隆隆,但是莫斯科红场却是热 烈异常。革命歌曲响彻云霄,歌声和口号声连成一片,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斯大林以 藐视和压倒一切敌人的神态,威严地屹立在列宁墓上。战士们全副武装,雄赳赳、气昂昂地 从列宁墓前走过,直接开赴前线。斯大林为了鼓舞士气,重申了党和政府一定能够消灭德国 法西斯侵略者的信心和决心。

  朱可夫事后写道:〃这件事对于巩固军队和苏联人民的士气起到了巨大作用,并且具有重大 的国际意义。〃




 

  

第十一章会战莫斯科(5)


  11月上半月,苏德军队双方都作了新的调整和补充。到11月15日止,德中央集团军群总兵力 增加到74个师和4个旅,其中在西方方面军正面,希特勒就集中了51个整编师,包括31个步 兵师、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这期间,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也补充了10万官兵、300辆 坦克和2000门火炮,总兵力达到35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12个骑兵师和14个 坦克旅。

  莫斯科附近一场更大规模的生死决斗即将开始。

  11月13日,朱可夫突然接到斯大林的电话。

  〃敌人现在情况怎样?〃斯大林常用这句话开头。

  〃敌人突击集团的集中接近完成,看来很快就会转入进攻。〃

  斯大林又问:〃你认为敌人会在什么地方实施主要突击?〃

  〃可能从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德军的坦克集群可能绕过图拉向卡希拉突击。〃

  〃我同沙波什尼科夫认为,〃斯大林停顿了一下说,〃应先于敌人进行反突击以粉碎敌人正 在准备的突击。要向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实施第一次反突击,从谢尔普霍夫地区的德军第4 集团军翼侧实施另一次反突击。看来,敌人在那里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向莫斯科突击了。〃 

  〃最高统帅同志,我们使用哪些兵力实施这些反突击呢?〃朱可夫不解地问道,〃西方方面 军没有多余的兵力,我们仅仅有防御的兵力。〃

  朱可夫刚讲完,斯大林立刻提议说:

  〃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可以使用罗科索夫斯基集团军的右翼各兵团,以及坦克第58师、独 立骑兵师和多瓦托尔指挥的骑兵军。在谢尔普霍夫地区,可以使用别洛夫的骑兵军,格特曼 的坦克师和第49集团军的部分兵力。〃

  对斯大林的提议,朱可夫另有看法。

  〃我认为现在不能这样做。〃朱可夫答道,〃我们不能把方面军最后的预备队投入到没有把 握取得胜利的反突击中去。当敌人的突击集团转入进攻时,我们将没有机动兵力增援各集团 军防御。〃

  〃你的方面军有6个集团军,难道这还少吗?〃斯大林有些不快。

  对此,朱可夫又向斯大林解释说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